记录五十年文化人生

2019-05-17 09:57:12 来源:网络

“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系列是近年来冯骥才通过个人口述史的方式,记录其所亲历的1966—2013年文学、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包括《冰河:无路可逃》《凌汛:朝内大街166号》《激流中:我与新时期文学》《漩涡里: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4部。

“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这4部作品全面记录了冯骥才近50年文化生活的风雨历程,尽显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坚守和担当,也以大量珍贵、生动的细节,道出冯骥才的人生智慧与文化感悟。

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跟随冯骥才的文学自述,激情回顾的时候,我也思考并感受到他所呈现出来的思想风范和美学原则。

在新时期文学10年间,冯骥才站在文学潮头,体现了他作为作家的良知与文学的敏锐。新时期文学万千气象,众多作家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风貌。冯骥才欣赏作家们各具个性的艺术表达,也欣赏在中国文学观念的变革和发展道路上,在中西文化交融吸收的过程中,在艺术个性发挥中的多样性,他永远抱着宽容的理解的微笑,却自有一定之规。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文化界就开始了自觉的民俗积累、民俗文化研究活动,冯骥才是最早的觉悟者和践行者之一。《三寸金莲》《神鞭》等,都是他的创作成绩。深厚的中外民间文化修养以及对市井平民生活的积累,使冯骥才充分掌握了叙述的神韵。

周立民(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漩涡里》记述了冯骥才20多年来的“文化遗产保护史”和“个人极其艰辛的思想历程”,这也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忧思与行动的记录。

在《漩涡里》中,冯骥才曾谈到“命运”和“宿命”。然而,我也能够看出:命运还出自个人的自我选择。正如他所说,这种选择“从无可选择到不能逃避,我是从一种情感化的投入渐渐转变为理性的选择”。从他的思想历程看,人生的重要选择即便最初处于被动,但很快就会趋向自觉。如此说来,当他决定不再囿于书斋,而是要走出来“做行动的知识分子”时,选择也绝不是盲目的或一时头脑发热。“做行动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定位,是他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自觉选择,也贯穿在他20多年来的整体思想和行动中。

李辉(学者):在我眼里,冯骥才一直就是一位有历史感的人,故而他的笔下总是呈现沉甸甸的历史,为文化保护倾注全部心血。

这几年,冯骥才继续开始非虚构的写作,包括《冰河》《凌汛》《激流中》《漩涡里》等。不同的故事,是他亲身经历的历史。这些作品,在他的笔下呈现丰富而立体的历史细节。

去年秋天在河西学院,冯骥才说他要开始写一部小说,书名就叫《单筒望远镜》。《单筒望远镜》的封底,冯骥才这样写道:“历史存在的意义是不断把它拿来重新洞悉一番,从中获得一点未来所需的文明的启示。”

许多年过去了,冯骥才依旧充满活力,在非虚构、虚构、文化保护等不同领域,四处开花,让我们能阅读不一样的文本,以及感受他文化保护的力量。

(“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系列 冯骥才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4月出版)

,欧洲杯比赛时间确定 记录五十年文化人生

相关:

哲学社科文献中心APP上线 收录学术期刊超2000种记者16日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APP上线,供用户方便快捷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免费使用学术资源。 据介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门户网站www.ncpssd.org)于2016年12月上线。近3年来,该文献中心资源内容不断丰富,资源总量已达1700余万条。其中,国内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超过2000种,论文超过1000万篇。目前,用户覆盖亚洲、欧洲、北美及“一带一路”30多个国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

抖擞传统 记录传统文化之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广大民众的精神家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综合利用多媒体资源,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作为一种全新的内容形态,短视频以更低门槛的艺术创作加上社..

《三个和尚》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儿童剧“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1981年,导演徐景达将这一家喻户晓的谚语改编成十几分钟的动画片,成为几代人难忘的童年记忆。2014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将《三个和尚》搬上舞台,辗转五大洲演出百余场。今年,《三个和尚》将作为中国儿艺近年来儿童剧创作的优秀代表,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从一句谚语到一部舞台剧 调皮捣蛋的小和尚、贪吃偷懒的胖和尚、酷爱经文的瘦和尚,三个和尚一台戏,将原本言简..

文创IP使用要合理5月8日,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的《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公布,旨在推动文物资源信息有序开放,合理开展文物资源授权使用工作。从现实情况来看,这显然是一个坚持问题导向而产生的文本。尤其在当下广受各界关注的文创领域,《指引》势必将发挥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果非要在全国博物馆的工作重点中找个“同类项”,文创应该算一个。近年来,得益于部分文博机构的积极探索和民众消费..

让曾经“活”在当下 让传统接续未来“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这是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当今的博物馆愈加远离昔日高冷的形象,通过重新定义自身,不但变身为面向大众的、全民的公共文化空间和极具历史和当代交融性的城市会客厅,而且具有了更多的交互性。众多博物馆让文物“开口”说话,以观众为中心,正在让自身成为文化中枢,成为创意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 博物馆不单单是展示过往,更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引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亚洲数字艺术展”开幕5月16日,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系列活动之一,“亚洲数字艺术展”在北京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和中央美术学院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李金早指出,“亚洲数字艺术展”的举办,正是对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的回应,是以新兴艺术形式在“文化+科技”跨界领域搭建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这对于激发亚洲创新活力,弘扬..

探访中国最美军营书屋5月的风怀抱着花香与书香,吹遍了海南全省,第十一届海南书香节暨2019“书香中国万里行·海南站”的帷幕刚刚拉开,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名誉理事长柳斌杰便带领全国新闻出版界的同行们,来到了我国最南端的新华书店——三沙市凤凰新华永兴书屋,开展阅读交流活动。 随行的海南凤凰新华图书发行中心经理张涛,身兼永兴书屋的店长,这一次,他和海南省新华书店的同事一起,又从海口市为永兴书屋捎来了四大包新..

《犇向绿心》重拾童话现实主义精神20世纪上半叶,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等作品奠定中国童话独特的现实主义传统。近年来儿童文学写作出版蓬勃发展,但童话写作尤其是秉承现实主义精神的童话精品并不多见。作家汤素兰最新作品《犇向绿心》重拾童话现实主义精神,鲜明现实指向凸显作家写作的问题意识;浪漫童话想象因为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现实,具有切实感召力。 《犇向绿心》同时编织两条叙事线索,展现城市化提出的生态建设..

“非遗遇上冰雪”文创产品亮相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之际,北京京城非遗人才创新发展联盟和红桥市场共同设立的“非遗遇上冰雪”主题展销馆开馆。该馆展销的是首次征集来的非遗和冰雪元素相结合的文创产品。市民和游客可近距离领略非遗文创产品的精湛技艺,并购买收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北京珐琅厂设计师钟连盛创作的铜胎掐丝珐琅作品——《北京风情》玖宝瓶等6件作品在活动现场发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能够进入非物质文化..

这个诗人的诗魂,正是新中国的诗魂开栏的话 穿越新中国70年的文学长廊,有多少脍炙人口的佳作,不仅面世时被争相传诵,名重一时,而且历经岁月涤荡,至今仍珍藏在国人的记忆中。它们或因记录峥嵘历史而富于史诗品格,或因与时代同频共振而引起深刻共鸣;它们或以大胆的艺术创新赢得赞誉,或以隽永的文学形象深入人心;它们有的被改编成影视与舞台艺术作品,有的被谱曲传唱,有的成为书画家、雕塑家们的创作素材,在不同领域、以不同形式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