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英雄主义如何照亮渺小人生

2019-05-15 08:58:52 来源:网络

《人生海海》是麦家真正在反思自己过往的写作路径。与此同时,其背后要外扬的不仅仅是传奇人物的英雄行为与英雄主义,而是相应的英雄行为、英雄主义是怎样感召那些受困的寻常个体。

《人生海海》我读到的是出版社给的白皮打印“先读本”。我不知道,这样的“先读本”送达了哪些读者,但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对这些“先读”的读者是有心理预期的,肯定,或者亮出刀子批评,期待有一个诚实的态度。我以为,我很快能够读完,给出一个坦然的态度。

我的判断是基于近几年的阅读经验,很少有多少长篇小说让我觉得要慢读,或者值得去慢读。可是《人生海海》却无法让我快读和跳读,我在旅行中读,独处时读,一部并不厚的长篇小说,缓慢地向前推进,在极度压抑中完成阅读。

记得那是很早的清晨,黑暗一点一点退去,世界光明坦荡,但与此同时,我却被抛掷在小说无边的黑暗。我给麦家发了一条很长的信息,大致意思是说,在今天,长篇小说那么多,能够让慢下来读的并不多,甚至稀少。《人生海海》如小说写道的:“积聚隐秘的能量向芯子里涌动,把未知和孤独留给我一人。”这部小说是麦家对自己旧日写作的一次“剥皮”,把标签一层一层揭开,留下他最在乎的文学如何正面强攻人性之恶之繁复之黑暗之未知未有穷期,麦家要写这样的人!写他们的孤高和无望!写他们的活着!写这样的人而成就自己的文学世界!这样的小说需要信念、执守、耐心和时刻迸发的爆发力。这样的小说对麦家自己而言,也一次次向生命孤独处进发,自我清洗,面向内心的幽暗,并独自承担。我知道我读《人生海海》的压抑是被小说人物和作者双重的巨大孤独感的黑洞所吞噬。这是一部向人之孤独掘进并致敬的心灵长篇。

麦家试图跳出以往谍战小说当中对于密闭空间以及相应智性结构的迷恋

对照由《解密》《暗算》《风声》《刀尖》等作品构成的、为麦家“暴得大名”的序列谱系,《人生海海》无疑有其不容忽视的特殊性。尽管它依旧围绕的是极端条件背景下生命个体的辗转浮沉,但其更像是《解密》《暗算》《风声》的“后传”,且这部“后传”试图跳出麦家在以往谍战小说当中对于密闭空间以及相应智性结构的迷恋,如麦家自言“回到童年”“回到故乡”。

小说的主线集中于外号为“上校”的主人公扑朔迷离的身份经历,以及他肚皮上刺的那行神秘文字。在爷爷、父亲、老保长、林阿姨等人的叙述交待中,“上校”是个智勇兼备的“奇人”,他所表现出的异禀天赋让熟悉麦家小说的读者旋即便会联想到《暗算》中的黄依依与瞎子阿炳、《解密》中的容金珍、《风声》中的李宁玉。需要指出的是,世俗认知观念下的“奇人”“奇事”“奇遇”在麦家一系列长篇作品内往往表现为一种“正”的应有之义,这也是其小说情节加以铺陈的逻辑前提。不过《人生海海》与《解密》《暗算》《风声》这些作品的区别之处在于,“上校”前半生的“奇”是在交错且矛盾的多人回忆中组成的过去式形象,作为童年叙述者的“我”看到的则是“上校”的后半生。另一方面,“我”对于“上校”的态度却在这一过程间发生转变。由最初的排斥、鄙夷,直至怜悯、理解,“上校”的过往岁月如同拼图般展现在“我”的面前,成为了“我”与“我”的家庭需要隐去(但同时又屡屡试图揭开)的秘密。“我”也逐渐将“上校”极力维护的秘密内嵌为自我生命历程的构成部分。

《人生海海》中“上校”与“我”都被挤压在极端化的时空内,但两人所遭遇的极端情境却是建立在迥异的写作策略基础之上。“上校”的九死一生与爱恨情仇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呼应“上校”本身的“奇”,这实质上也接续了麦家一以贯之的跌宕笔法。然而“我”年少时因家庭受“上校”影响而被学校老师同学欺辱、之后为躲避村民伤害偷渡至巴塞罗那并饱受折磨苦楚,这些看似同样极端的事件却也是某种程度上可以被分享的普遍经历。也正是在这时候,因为一句“人生海海”,“上校”与“我”迥异的极端生存状况形成了奇异的交叠。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如何理解这句出自罗曼·罗兰《巨人传》、并被麦家反复引用进《人生海海》的话,事实上也意味着如何理解麦家在自述新作时格外强调的“另立山头”。毋庸置疑,包括《暗算》《解密》《风声》《刀尖》,麦家一直以来都在强调人物的异质性与偶然性,强调“特殊情境下的特殊天才”。他们在破译形形色色密码的同时,本身已然构成了一种难以言明的历史密码。《人生海海》中“我”对于“上校”身世经历的持续探寻,正是在试图“解密”关乎个体与时空之间纠缠难断的关联。但颇具意味的是,在小说的“第三部”,我们可以看到一段残缺不全的“英雄秘史”是如何影响着同样在极端环境中苦苦挣扎的青年人。甚至可以说,瞎子阿炳、黄依依、容金珍、李宁玉,这些出自麦家各个阶段小说作品中的“奇人”以及他们各自的理念信仰,都以一种微妙的方式投射进了“我”在马德里本将停滞不前的生活。

因此,我之所以认为《人生海海》是《解密》《暗算》《风声》的“后传”,源因这部小说不同于单纯的“异闻录”“奇人志”,有着更为广阔的延展轨迹。《人生海海》背后要外扬的不仅仅是传奇人物的英雄行为与英雄主义,而是相应的英雄行为、英雄主义是怎样感召那些受困的寻常个体,使得他们即使被黑暗包裹依旧能够从中获取支撑自我信念的凭证。

《人生海海》试图突破很多人对于麦家以往小说所形成的审美趣味的极值

如果有心对麦家在《刀尖》与《人生海海》之间这八年的创作情况作一个梳理,其实应该能够意识到《人生海海》绝不是横空出世的。在发表于《人民文学》2015年第3期的短篇小说《日本佬》中,麦家显然已经在有意识地设立人物之间某种对应关系的“密码本”:“父亲”之于“上校”“林阿姨”,“关金”之于“胡司令”“小瞎子”,包括两名“爷爷”最终自戕的方式与原因。但在相类似的“痕迹”比较中,同样应该注意到由于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这两种文体的显性差异,《日本佬》实质上提供的是一种截面式的特定时空场景,而《人生海海》则以此进行叙述生长,表现出所谓的“极端化场景”是在怎样的条件下生成、普通村民又是怎样通过对他人谣言的追逐从而满足自我幽微的心理诉求,以及在《日本佬》中并未得到彰显的——英雄主义的光芒如何引导那些形同蝼蚁的渺小生命。

在2008年,关于麦家小说我写过一篇题为《黑暗传,或者捕风者说》的评论。在这篇文字的结尾部分,我如是写道:“从《解密》《暗算》到《风声》,麦家技艺熟到几成惯例。再往下走呢?是再遭‘暗算’,‘风声’依旧吗?所以,现在也该是麦家对自己的写作进行清算和反思的时候了。”坦率地讲,2011年《刀尖》出版以后,诸如此类的困惑并没有消退,或者说,反而达到了很多人对于麦家小说所形成的审美趣味的极值。而《人生海海》的“另立山头”是麦家真正地在“清算”“反思”自己过往的写作路径。他“清算”“反思”的方式是“回到童年”“回到故乡”,让“上校”、容金珍、李宁玉的世界与众多微缈而有梦者的世界交织成为互通彼此的整体。

事实上,这或许也是麦家最初进行写作的秘密的起点。要知道,几乎所有伟大的文学经典,本身首先是个人秘密的经典,亦即个体生命跌宕流转的秘史——如果所见之文字是一个作家的阳面,另有一个阴面则是作家成长史的秘密经典,而这一切之秘密,童年常常是最深邃幽微之处,这是《人生海海》之阴面。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帕丽扎提 《人生海海》英雄主义如何照亮渺小人生

相关:

作家李东华谈出书感悟:《焰火》几乎是非虚构写作“它几乎是非虚构写作,其中的哈娜现实生活中有原型;艾米也是非虚构的,她就是我,是年少的我。”近日,作家李东华长篇新作《焰火》在北京举办研讨会。在会上,她如此说道。 据出版方介绍,《焰火》是儿童文学作家李东华全新创作的长篇成长励志小说。作品围绕一群14岁左右的少年展开叙事,刻画了少年成长的真实事件和微妙的内心世界。同时,又通过美与善的书写和引领,成功展现了青春期少年心灵的“自成长”。 提到此书,中国作..

《春归库布其》中国治沙实践的诗意书写库布其,中国著名的“死亡之海”,中国第七大沙漠,横卧于黄河河套弓弦之地。20世纪以来,库布其沙漠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直接威胁着河套平原和黄河安澜。漫长历史长河中,消失的荒漠,成为了消失的文明。变沙漠为绿洲,变沙害为沙利,是中国人千古以来的夙愿。和谷所著的长篇纪实文学《春归库布其》,以诗意的笔调生动揭示了库布其熔炼出的成功治沙模式,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体现了中国智..

《追梦云天》以崭新工业题材讲动人中国故事航空工业,是一个国家现代工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而大型民用客机的制造,更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到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并累计接到海内外订单850架,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穿越了49个春秋。它不仅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重大历史突破,也代表着中国创新驱动取得重大成果。 一项伟大的事业往往需要几代人砥砺前行,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原创现实主义话剧《..

“小说课”的兴起与文学生活的变迁时至今日,知识领域的分化日趋精细,有关概念的界定却愈发艰难。为免定义顾此失彼,将小说家理解为靠小说“说话”的人,或许不失为朴素而有效的方式。但要细究起来,说话还有不同的层面。就中国小说重视“说”和“讲”的传统而言,说话简直就是小说家的天职。小说家时常在不同场合发言,无疑直接表露着他们的文学观。说话方式及意味的不同,不仅关联着小说家身份功能的变化,也折射出文学生活的变迁。 当余华将一本随笔和演讲集..

“亚洲文化展演”在京启幕 5月14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国中央芭蕾舞团演员王启敏(右一)、孙瑞辰(右二)表演芭蕾《天鹅湖》选段。 当日,作为亚洲文化展演活动的开幕演出,中央芭蕾舞团携手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的艺术家共聚一堂,演绎了一场精彩的《亚洲芭蕾之夜》。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亚洲文化展演”开幕式演出《亚洲芭蕾之夜》14日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来自韩国、菲律宾、中国的艺术家同场炫技,为观众呈现《天鹅湖》《堂·吉诃..

文学艺术就是要传情达意关于“文学艺术是什么”的问题,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定义。从事理论研究的人,为此费了许多纸张和脑力。我想,衡量这些定义是否靠谱,还是要回到“情”上来。有了“情”,才有文艺;越是情深意长,艺术性就越强。孟繁华先生发起的关于有情义的文学的讨论,我举双手赞成。 文艺上的传情说,来自美学上的“传达说” 关于情感的传达,在美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学说,被称为“传达说”,提出者不是职业美学家,而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

何明星:让亚洲文学重放光芒在学术上,亚洲文学有时又被称之为“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相对应。本文所指的亚洲文学,指的是包含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南亚和西亚、中亚等广大亚洲、非洲地区,在漫长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文学作品、各类文学题裁以及丰富多样的文学风格。 文学直接脱胎于文化与文明,因此亚洲文学具有浓厚的亚洲文明特色,即亚洲文学是亚洲智慧、亚洲价值和亚洲精神的鲜活载体。概括起来,亚洲文学大体有如下三个方..

《追梦云天》是对冷门戏剧题材的一次成功开拓正如设计和制造大飞机一样,《追梦云天》这部作品同样充满了挑战性。 正如剧中人唐瑛的自信和骄傲,这部戏传递出的正是一种中国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它的创作没有因循守旧,没有沿着通常人们熟悉的老路行走,而是真正探索了一条前人几乎没有走过的道路。一个民族的自信离不开航空科技工业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形成是由该行业各个领域成千上万次探索和失败、乃至牺牲积累出来的,这种百折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永远是..

“葫芦娃之父”去世 剪纸动画成绝响中国共产党党员、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中国影协理事、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国际动画学会(ASIFA)会员、中国剪纸动画创始人之一、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获得者、《葫芦兄弟》导演胡进庆同志,于2019年5月13日下午三点零二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 胡进庆同志,1936年生,江苏常州人。1953年于北京电影学校动画专修科毕业。后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任造型设计、动画设计,参加了《骄傲..

莫高窟壁画修复师:耗一辈子为后人留下不能复制的文明一副棕框眼镜架在李云鹤的国字脸上。 若隐若现的白线把镜片分成两块,挑起眼睛走路时,就用上面的平光镜;垂下眼睛工作,就用下面的老花镜。 他是莫高窟的壁画修复师,“行医”63年,修复壁画4000余平方米。如今86岁,硬朗,身量挺拔,牛仔工服一披就去工作,手脚利落,帽子底下头发花白。 春末的洞窟,空气阴冷。李云鹤攥着金属栏杆爬上脚手架,然后蹲下身,视线穿过老花镜,抵达壁画上“生病”的众神。 这样的场景李晓洋见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