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云天》是对冷门戏剧题材的一次成功开拓

2019-05-15 08:34:03 来源:网络

正如设计和制造大飞机一样,《追梦云天》这部作品同样充满了挑战性。

正如剧中人唐瑛的自信和骄傲,这部戏传递出的正是一种中国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它的创作没有因循守旧,没有沿着通常人们熟悉的老路行走,而是真正探索了一条前人几乎没有走过的道路。一个民族的自信离不开航空科技工业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形成是由该行业各个领域成千上万次探索和失败、乃至牺牲积累出来的,这种百折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永远是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动力。

题材:向“冷门”开拓进发,全力聚焦大飞机生产第一线

长期以来,在戏剧题材的选择上,这类写生产、研发的内容始终被认为是难以攻克的“禁区”。因为这类写法永远摆脱不了“方案之争”(隧洞打不打、大桥建不建等等),同时也摆脱不掉繁琐的过程展现。这部戏的结构则完全突破了以往这些套路。全剧一开场就是一场“短兵相见”,没有过多的铺陈、没有过多的交待,人物相见,人物关系全部都在瞬间展开,同时也为全剧的“最高任务”指出方向。接下来的几个事件如同几个战役一样,既有关联又独立成篇,最终完成创作的“战略意图”(北美试飞)。

编剧王俭长期接触空军题材,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似乎都在为这次创作做准备。通篇场次都在生产第一线,没有以往戏剧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家庭客厅,戏剧矛盾和人物设置也都集中在专业性和工作关系中……大量的专业术语让戏剧语言既有陌生化效果,也大大强化了这部戏剧在两个小时内用大量密集的信息建立起观众与陌生领域的熟悉度,从而最终形成对大飞机制造过程和细节的总体印象。

我们的作品写这样的生活,或这样写生活太少了。我们期待在舞台上看到高品质的人生,期待看到有情怀的浪漫,期待看到对人生方向有指导意义的生活,那是一种有力量的博弈,是一种意志的、性格的、势均力敌的斗争。针锋相对的论辩,充满智慧的调侃,内在深沉的情感流露和深藏不露的内心隐痛……这部戏中的人物关系为观众建立了获得上述感受的可能性。

表演:人物在穿行于云端的同时,也在现实的柴米生活中行走

黄楷夫及他的助手们创造的舞美加强了舞台表现的可能性,不仅延伸了戏剧表现的规定情境,而且卓有成效地创造了舞台美术特有的语汇表达,为这部严肃主题、科学内容、专业辩论构成的戏剧形态找到了恰如其分的“外化包装”,在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同时,化解了观众对陌生化语言及专业性论证产生的困惑和排斥,成功地为建立独特戏剧品质的主体意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块屏幕(加顶)的结构不仅没有造成舞台的封闭感,反而极大地开发和利用了多媒体手段,为戏剧表现的空间开辟出多维角度和主客观心理情绪的外化。现场的实况投影成像放大了这部作品最重要的成份——以优秀演员为主体呈现的表演状态。

我很敬佩舞台上的这些演员,仅仅20个人,主演8人,群演12人,就把40万人的民航工业大飞机制造事业有声有色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我敬佩他们的自信,他们的自如,他们用真实的体验去表现人物,把这些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陌生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他们同样是妻子,是女儿,是父亲,是丈夫……

《追梦云天》通篇不全是“结冰”“失速”“试飞”等一系列专业术语的堆叠,“黄大仙”“葱油拌面”“醋泡手”等生活化台词和细节的出现,让这些穿行于云端的人们也在现实的柴米生活中踏着地上的水花和泥土行走。在放大的影像中,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的泪水,能够看到他们面部表情那一丝一毫的颤抖、那不经意的锁眉和叹息所折射出的心情。这不仅展现了优秀演员身上所必备的素质,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一个院团长期以来靠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努力所培养出来的艺术风格。表演的真实性可以让戏剧内容落到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生活细节上,从而确立观众对其作品整体可信度的提升。这部作品的表演和舞美都有这方面的贡献。

导演:在生活化的随意中,注重人物关系和情感、性格的表达

胡宗琪的导演风格,是一种带有表现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以及荒诞、魔幻意识的浪漫主义。但他执导的这部作品所呈现的导演风格截然不同,令我感到十分意外。他的那种张扬的表现力不见了,他的那种“鬼点子”不见了,他的那种以往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随意性不见了,他的那种刻意地、形成场面并创造语汇的排列、造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是凝神远望,是倾听和倾诉。越是这种观众不熟悉的生活,越是这种明显的陌生化情节和语言,越是要强调它就是现实生活本身。这需要让人物在观众面前平常些、普通些,而不是观众想象中的那种高端的、精英的、飘在云里雾里的英雄。

在场面处理上,导演没有使用大的调度,而是在生活化的随意中,注重人物关系和情感、性格的表达。不见导演在何处,这是四两拨千斤的处理,是于无声处的处理,是滴水穿石的处理,也是戏剧本体的处理,是当今戏剧舞台久违了的一种处理,也是戏剧艺术最有力量的一种处理。如上所述,这部作品是戏剧题材多样性的积极探索和成功突破,它的开拓性意义远远大于作品本身。

(作者为解放军原总政治部话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剧)

,《追梦帕特里西奥 云天》是对冷门戏剧题材的一次成功开拓

相关:

“葫芦娃之父”去世 剪纸动画成绝响中国共产党党员、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中国影协理事、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国际动画学会(ASIFA)会员、中国剪纸动画创始人之一、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获得者、《葫芦兄弟》导演胡进庆同志,于2019年5月13日下午三点零二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 胡进庆同志,1936年生,江苏常州人。1953年于北京电影学校动画专修科毕业。后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任造型设计、动画设计,参加了《骄傲..

莫高窟壁画修复师:耗一辈子为后人留下不能复制的文明一副棕框眼镜架在李云鹤的国字脸上。 若隐若现的白线把镜片分成两块,挑起眼睛走路时,就用上面的平光镜;垂下眼睛工作,就用下面的老花镜。 他是莫高窟的壁画修复师,“行医”63年,修复壁画4000余平方米。如今86岁,硬朗,身量挺拔,牛仔工服一披就去工作,手脚利落,帽子底下头发花白。 春末的洞窟,空气阴冷。李云鹤攥着金属栏杆爬上脚手架,然后蹲下身,视线穿过老花镜,抵达壁画上“生病”的众神。 这样的场景李晓洋见过无..

《一条大河波浪宽》献给国庆七十周年的文学厚礼由潘小平、余同友、李云、许含章四位皖籍作家合著的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是一部大作品。 它是一部反映中国70年治淮历程的文学史记。1950年,新中国刚刚建立,淮河流域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水便惊动了毛泽东,毛泽东接连作出4次批示,要求全力救灾并兴建治淮工程,他整个夏季为此殚精竭虑。此后,历届中央领导人对治淮高度重视,长抓不懈,终于使千年历史上长期困扰中华民族的河患得到根治。也许,这是唯一贯穿整个新中国历史的..

硬核、锦鲤、敲黑板……引导网络语言健康发展核心阅读 如今,网络生活已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运而生的网络语言也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常用语。网络语言有很强的口语和方言特点,善于利用汉字形音义上的各种可能性,形成有想象力的超常规词句组合。不过,在体现创造力的同时,也有一些流行语存在生造甚至低俗等问题,需要大家提升话语修养、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语言,共同促进语言的健康发展。 最新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

文艺创作需要“钉钉子精神”编者按:文艺创作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从创作准备阶段深入生活,获取素材,到谋篇布局时提炼构思,反复打磨,到作品发表后文艺评论及时跟进,褒优贬劣,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只有抓好创作的各个环节,才能创作出时代精品。本报从今天起刊发“以文艺精品奉献新时代”系列评论文章,针对文艺创作生产的各个环节,总结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重温优秀作品的成功经验,希望有助于广大文艺家用文艺精品深刻反映我们身处的这个波澜壮阔的时..

抓住年轻人 民乐也能成网红大型创新型中国经典音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第二季于前日在广州擂鼓开机。在录制现场,廖昌永、方锦龙、吴彤、陈军等来自各个领域的音乐名家对表演和艺术各抒己见,他们认为,国乐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文化只有在相互融合中才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廖昌永: 我始终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杰出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刚刚在维也纳结束《中国古典诗词与书画——廖昌永中国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尚未来得及倒时差就到广州为节目..

传承与发展书院文化意义重大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作为我国著名的书院,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流传。当前,书院文化与书院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据光明网数据新闻工作室统计,近一个月来,相关话题讨论量近2万条。 多数网友认为,古代书院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与现代大学所追求的办学理念一致。网友“用里先生”表示,书院具有极强的社会开放性和包容性,它能够接纳各种身份、不同学派的人群,促进思想碰撞,相互借鉴..

新词迭出,更得咬文嚼字如今,网络生活已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运而生的网络语言也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常用语。网络语言有很强的口语和方言特点,善于利用汉字形音义上的各种可能性,形成有想象力的超常规词句组合。不过,在体现创造力的同时,也有一些流行语存在生造甚至低俗等问题,需要大家提升话语修养、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语言,共同促进语言的健康发展。 最新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

别让“葫芦娃”只剩传说 水墨剪纸动画需要继承【一种怀念】 胡进庆上一次进入公众视野还是十年前的一则乌龙新闻,说他因为抑郁症去世,有网友以 “给葫芦娃爸爸寄张明信片吧”为名,发起活动号召向他邮寄明信片表达问候,让这位老人被“遗忘”二十年后重新唤起大众的记忆。只不过那儿之后,胡进庆旋即再度从公众视野“消失”。直到去世新闻传出,才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一再引以为傲的水墨剪纸动画早已成了绝响,有些记忆真的要消散在历史烟尘里了。 胡进庆是创建和发展中国剪..

传统书院: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本期嘉宾: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 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九江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吴国富 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嵩山文化学者宫嵩涛 1.书院变迁折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光明智库:中国传统书院诞生至今,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流转。作为我国著名的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分别经历过怎样的变迁? 肖永明: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千年来办学不辍,弦歌不绝。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