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锦鲤、敲黑板……引导网络语言健康发展

2019-05-15 08:24:28 来源:网络

核心阅读

如今,网络生活已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运而生的网络语言也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常用语。网络语言有很强的口语和方言特点,善于利用汉字形音义上的各种可能性,形成有想象力的超常规词句组合。不过,在体现创造力的同时,也有一些流行语存在生造甚至低俗等问题,需要大家提升话语修养、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语言,共同促进语言的健康发展。

最新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接近六成。中国民众“触网”的25年间,从“大虾”“美眉”到“盘他”“硬核”,新词汇、新句式、新用法层出不穷。2012年,《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粉丝”“山寨”“雷人”等网络词语;2015年,“任性”写进了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但与此同时,不规范、夸张、低俗等也成为一些网络语言的标签。

在语言生活活跃的当下,应当如何看待和使用网络语言,促进语言健康发展?

网络语言是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特色的社会方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制副教授、研究员邵燕君仍清晰地记得,2011年春季学期,她开设了一门网络文学研究课程。在课堂上,邵燕君突然发现,自己听不懂学生说的话了。比如,“人品不好”不是批评人的品格脾性,而是说运气不佳;“羁绊”不是束缚、阻碍,而是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原来,学生们有自己的一套交流‘术语’,除非你懂这套话语体系,否则他们的世界不会对你真正开放。”

“网络语言是一种全新的、朝气蓬勃的语言文化现象,可以说是年轻人在虚拟空间上的‘现代汉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介绍,网络语言不是几句网络流行语,而是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具有特色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有很强的口语和方言特点,善于利用汉字形音义上的各种可能性,形成有想象力的超常规词句组合。“囧”“槑”等网络用语激活了沉睡在字典中的死字,“敲黑板”“开脑洞”等鲜活贴切的表达则体现了网友的创造力。

“我说笑尿了,妈妈问我为什么这么不小心”……在微博和朋友圈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段子。《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指出,中老年人的互联网应用集中于沟通交流和信息获取。但是,夸张的网络语言表达,让一些中老年人在“触网”时摸不着头脑。

点开热门新闻、热门微博的评论区,在网友热烈的讨论中,难免会看到一些低俗网络用语。《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显示,各类网站评论区低俗词语使用率达到0.8%,几乎每100个词中就有一个低俗词,网评低俗词语使用已成普遍现象。不同网站的低俗词语使用程度不同,在某网站娱乐频道评论区,某一低俗词语在抽查的500万字中就出现了1.1万次。

发声者文化水平、价值取向不同,网络语言难免鱼龙混杂

“求扩列”的意思是“请求添加好友”、“暖说说”的意思是积极回复点赞社交媒体状态、“xswl”是“笑死我了”的缩写……最近,一篇介绍“00”后网络语言的文章,让不少自诩互联网资深用户的“90后”网友表示,“00后”的世界我们不懂。

“不懂对方使用的网络语言,是很正常的事情。过去,人们靠血缘、地缘等关系联结到一起,形成不同的地域方言、社会方言。网络社会是由许多基于兴趣爱好的‘趣缘’社区组成的,不同‘趣缘’社区的网络语言也有差异。”邵燕君说,“当然,特别有表现力的网络语言可以打破社区间的壁垒,成为网络流行语,甚至打破‘次元壁’,从网络世界进入报纸、电视等主流话语体系。”

“相比现实生活中字斟句酌的语言,网络语言的语义普遍淡化了。”申小龙说,如果不了解网络语言的这个特点,就会产生反感。一方面,一些夸张说法表达的意思很平常;另一方面,一些现实生活中亲切礼貌的说法,在网络上显得冷漠生硬。“过去,‘呵呵’表示开心,但在网上,‘呵呵’成了应付的代名词,现在发展到‘哈哈’都不够,得打出一串‘哈哈哈哈哈’,才能真正反映开心;原来用一个‘嗯’就能表达的意思,现在至少要说两个‘嗯’才显得客气。”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指出,网络低俗语言产生主要有4个途径,一是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受到广泛传播,二是词语因输入法运用而呈现出象形创造,三是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字化,四是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使用低俗语言的主要情景是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和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

“现在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每个人的文化水平、价值取向、认知水平不一样,表达出来的内容有高下之分,网络语言也难免鱼龙混杂。低俗语言在语言生活中客观存在,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任其在网络上使用甚至泛滥。”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主任余桂林说。虽然各网络平台都在用户条款中倡导用户使用文明用语,并建立了低俗内容屏蔽机制,但用户很容易通过谐音、字母缩写等方式绕过屏蔽机制,使用和发表低俗网语。

合理规范、有序引导,让网络语言在良性环境中健康发展

“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和世界。”2006年,首次“汉语盘点”活动举办,“草根”“恶搞”等网络流行语入选当年“国内词”;2012年起,“汉语盘点”新增“十大网络用语”评选,元芳你怎么看、躺着也中枪、给跪了等入选;在去年的汉语盘点2018活动中,锦鲤、杠精、官宣、C位、土味情话等被评为“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人民网舆论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祝华新多次担任“汉语盘点”专家,他说:“互联网是当今社会最鲜活的汉语应用场景,‘汉语盘点’也是盘点当下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心理,不可能离开网络用语。至于网络流行语能否沉淀下来,得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接地气,二是具备基本的文化品位,否则行而不远。”祝华新建议,使用规范语言,抵制低俗网语,主流媒体、教科书、政府公文应带头示范,起到文化导向作用;同时组织评选年度违反公序良俗的网络流行语,建立“负面清单”,提醒全社会警惕慎用。

为了打破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次元壁”,邵燕君和十几位北大中文系学生组成研究团队,搜集了245个网络文化核心关键词,追本溯源,详加注解,并形成了《破壁书》一书。“所谓‘破壁’是双向的,听不懂的人要积极了解学习网络新词新语,网民也要提升话语修养,不要在‘趣缘’社区之外不分场合地使用网络语言。”邵燕君说。

“从语言发展的趋势看,一些当时不规范的特例慢慢变成了规律,被广大语言使用者接受认可,语言文字规范也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只要语言发展没有偏离轨道,时不时地出现分支,其实是对道路的延伸拓展。”余桂林说,“语言发展要坚持主体性,多样性也必不可少。网络生活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也是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让现代汉语排斥网络语言是不可能的,只能引导网友正确使用,让网络语言在良性的网络环境中健康发展。”

,硬核、怕的笔顺 锦鲤、敲黑板……引导网络语言健康发展

相关:

文艺创作需要“钉钉子精神”编者按:文艺创作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从创作准备阶段深入生活,获取素材,到谋篇布局时提炼构思,反复打磨,到作品发表后文艺评论及时跟进,褒优贬劣,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只有抓好创作的各个环节,才能创作出时代精品。本报从今天起刊发“以文艺精品奉献新时代”系列评论文章,针对文艺创作生产的各个环节,总结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重温优秀作品的成功经验,希望有助于广大文艺家用文艺精品深刻反映我们身处的这个波澜壮阔的时..

抓住年轻人 民乐也能成网红大型创新型中国经典音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第二季于前日在广州擂鼓开机。在录制现场,廖昌永、方锦龙、吴彤、陈军等来自各个领域的音乐名家对表演和艺术各抒己见,他们认为,国乐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文化只有在相互融合中才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廖昌永: 我始终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杰出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刚刚在维也纳结束《中国古典诗词与书画——廖昌永中国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尚未来得及倒时差就到广州为节目..

传承与发展书院文化意义重大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作为我国著名的书院,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流传。当前,书院文化与书院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据光明网数据新闻工作室统计,近一个月来,相关话题讨论量近2万条。 多数网友认为,古代书院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与现代大学所追求的办学理念一致。网友“用里先生”表示,书院具有极强的社会开放性和包容性,它能够接纳各种身份、不同学派的人群,促进思想碰撞,相互借鉴..

新词迭出,更得咬文嚼字如今,网络生活已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运而生的网络语言也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常用语。网络语言有很强的口语和方言特点,善于利用汉字形音义上的各种可能性,形成有想象力的超常规词句组合。不过,在体现创造力的同时,也有一些流行语存在生造甚至低俗等问题,需要大家提升话语修养、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语言,共同促进语言的健康发展。 最新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

别让“葫芦娃”只剩传说 水墨剪纸动画需要继承【一种怀念】 胡进庆上一次进入公众视野还是十年前的一则乌龙新闻,说他因为抑郁症去世,有网友以 “给葫芦娃爸爸寄张明信片吧”为名,发起活动号召向他邮寄明信片表达问候,让这位老人被“遗忘”二十年后重新唤起大众的记忆。只不过那儿之后,胡进庆旋即再度从公众视野“消失”。直到去世新闻传出,才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一再引以为傲的水墨剪纸动画早已成了绝响,有些记忆真的要消散在历史烟尘里了。 胡进庆是创建和发展中国剪..

传统书院: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本期嘉宾: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 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九江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吴国富 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嵩山文化学者宫嵩涛 1.书院变迁折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光明智库:中国传统书院诞生至今,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流转。作为我国著名的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分别经历过怎样的变迁? 肖永明: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千年来办学不辍,弦歌不绝。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

北京各区推出文旅惠民活动本周日(19日),“中国旅游日”北京市分会场活动将在通州区举行。本次旅游日活动设立15个区分会场,各景区将推出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和惠民措施。 今年旅游日活动突出了文旅融合,如西城区与国家大剧院合作,推出旅游惠民活动;海淀区圆明园遗址公园在文化遗产日(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实行免票游园活动;丰台区图书馆开展5·19文化惠民免费发放阅读卡;平谷区京东大峡谷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免费开放。景区门票也将推出优..

老电影修复师:静默的光影“补”手几年前,李冉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时,感动之余颇有共鸣。因为,她的工作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在电影频道修复老电影。每天,她和她的修复团队一帧一帧地给那些有损伤的老电影拭去岁月斑驳,进行美颜驻容,除了技术之外,比拼的也是那样一份耐力与坚守。 修复老片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行当,但从事这一工作7年的高级工程师李冉没想到团队突然被推到了众人面前。原来,电影频道五一期间播出的“修复老电影”的专题节目吸引了..

故宫出书展示180件黑紫砂明清时期宜兴窑厂在烧造紫砂壶时得到一种高温黑色紫砂器,因是宫廷专用,民间很难一见。清乾隆后期,再无同款器物造出。一位绘画艺术家经过10年钻研试烧,“复活”了失传200余年的黑紫砂工艺。故宫出版社出书展示180件黑紫砂,揭秘古窑“重生”过程。 黑紫砂器不仅外表黝黑,胎体断面也是黑漆漆的。明清时,黑紫砂器均进贡皇家供宫廷使用。故宫博物院现藏35万件古代陶瓷器中,有近400件宜兴紫砂器,但是黑紫砂数量很少。目前已知..

挪威姑娘遭遇中国式家庭困境21年前,导演吴晓江执导的易卜生经典话剧《玩偶之家》,因为对原著的大胆改编而备受关注,演出场场爆满。5月14日,国家话剧院宣布,将再度复排话剧《玩偶之家》,除了“娜拉”,当年的主创吴晓江、李建义、韩童生、贾妮等人悉数回归。 这一版《玩偶之家》,也可以称作是“退休版”,因为吴晓江、韩童生、李建义都已经从国话退休了。虽然不是必须接这部作品,但是一听到可以和昔日的老伙伴再度演绎这部让他们难忘的作品,大家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