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梦忆》绕不过去的翁偶虹

2019-05-06 10:53:14 来源:网络

旧时文人中,钟情并书写老北京的很多,翁偶虹是绕不过去的一位。新近出版的《春明梦忆》,搜集的全部是我曾经读过的旧作,但重新翻阅,依旧兴趣浓郁,翁先生的梦忆,也勾连起我的回忆。

同一般文人书写老北京注重其历史地理、街巷店铺、民风民俗不尽相同,《春明梦忆》显著的特点,是将这些内容化为书写的背景,而着重让京戏这一元素登场,与老北京风俗联袂演出一场大戏。这是其他关于老北京的书籍中少有的,也是翁先生的拿手好戏,因为他就是梨园中人,他为程砚秋先生编剧的《锁麟囊》,至今盛演不衰。我就是看了这出戏之后,迷上翁先生,从而找他的书来读的。

了解老北京,尤其是清末民初的老北京,京戏是绕不过的一道坎儿。自从四大徽班进京,在朝廷的倡导和宠爱之下,京戏融入了老北京的生活,成为文化经济乃至政治别样的倒影。京戏的盛衰,和老北京包括街巷店铺等民俗文化的盛衰,有着彼此镜像的关系。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至今欠缺,尽管翁先生的这本书并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专著,但其中很多内容,正好为我们补充些不足,提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路径。

在这本书中,翁先生谈烟画,谈烟壶,谈评书,谈庙会,谈节日……几乎篇篇离不开京戏,正可以看出京戏对于老北京民俗文化与历史的渗透力之强。在《烟壶》中,翁先生写京剧名宿李洪春到东安市场买一个“文武二圣”的鼻烟壶,如一段折子戏,非常精彩。这个鼻烟壶一面画关公看《春秋》,一面画关公舞大刀。李以红生戏出名,偏爱关公至深,对这个鼻烟壶爱不释手,几次讨价还价不成,最后原价买得。卖主以后几次请李在东来顺吃涮羊肉,几次李要付款,都被店主拦住,道出实情:卖主看李着实喜欢这个鼻烟壶,为此多卖了钱,心里不落忍,方才执意请客。同一般专门介绍鼻烟壶历史与品种等单摆浮搁的文字不同,这则文字对老北京艺人与商人之间作了别样的罗致,买卖之间,有了赚钱的欲望,也有了人情,有了故事,有了值得今天思味之处。

《评书与戏曲》中,翁先生介绍了京派评书三大派:贯口(气势派)、方口(清澈派)和活口(机智派)。然后,介绍了百年以来,评书艺人和京戏艺人相互学习的历史传统。其中,着重讲叶盛章从绰号“净街王”(每逢电台广播他的评书,前门一带行人都驻足倾听)的王杰奎的评书《七侠五义》中学习,塑造出翻江鼠蒋平的形象;金少山从品正三的评书《隋唐》中学习,帮助他在表现《锁五龙》的单雄信时有了新招法;名丑马富禄听田岚云、陈士和的评书《盗葫芦》和《田七郎》,从除夕夜听到大年初一早晨,让他痴迷并受到启发,编写出新戏《双侠盗葫芦》。翁先生说:“说也奇怪,一个故事出于评书艺人之口,就有一股艺术魅力,引人入胜。”又说:“评书与戏曲,可以说是血缘相依的姊妹艺术。”那时艺术之间相互的借鉴和彼此真诚的交流,让关于老北京的书写有血有肉而别具一格。

这本书中最有意思的,是写翁先生陪同当年和马连良齐名的四大须生之一、高派创始人高庆奎逛隆福寺(《逛庙会》),写得一波三叠,生动感人。他们一共逛了庙会中“鬃人儿”“影戏人儿”“面人儿”“托偶戏人儿”四景。如今,后三种还能见到,“鬃人儿”几近绝迹。“鬃人儿”又叫“铜茶盘子小戏出”,“用胶泥做人头,纸浆做身胎,再用各色绢纸,扎扮戏装,人都没有脚,靠、褶、蟒、帔以下,整整齐齐地粘牢一圈猪鬃。”把这些鬃人儿放在铜茶盘子上,用棍子敲打盘子,鬃人儿会动,像演出一场大戏,好不热闹。

这四景中写得最热闹的,是“面人儿”。艺人“面人汤”见到久仰的高先生,直爽地要求高先生为他摆一个《战长沙》的身段,他来捏个面人儿。高先生爽快答应,就在他的摊位前摆了个关公拖刀的身段。这是个单腿跪像,“面人汤”觉得有些棘手,请高先生换个姿势,高先生立马儿换了个横刀肃立的亮相。没用两碗茶的工夫,面人儿捏好了,装进一个玻璃匣中,“面人汤”奉送给高先生。高先生说,手工钱我领了,但玻璃匣钱照付。便拿出钱来——是多出一份手工费的。这便是当时的艺人,在艺术面前,透着彼此的尊重和惺惺相惜。如今,不要说艺术品的漫天要价,就是看如此名角的高先生当街摊前为“面人汤”摆身段,一个不行,再摆一个,还能见得着吗?

书中有一篇最长的《货声》,是最重要的一篇带有学术研究指向的文章。在清末学人蔡省吾的《一岁货声》基础之上,翁先生对老北京货声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收集,以“流动性的十二月货声”和“长年性的串巷货声”分门别类,所录胡同里的吆喝声多达368种,比蔡当年所录有的100余种吆喝声,多出了200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对北京的胡同和与之连根生长在一起的吆喝声饱含感情,并舍得花费气力,才可以做得到的。因为这样的学问,不是高居在上,仅仅从典籍之中得来,而是要远至江湖,深入民间。一般学问家,或不屑于做,或根本做不来,只有翁先生做到了,他说这些吆喝声“声调音腔是美的,是智慧的创造,大多数是诞生在苦难的生活中,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一幅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劳动人民生活的广阔画卷,意境深远”。这是翁先生对于老北京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贡献。

,《春明梦忆》绕不过去佩鲁济 的翁偶虹

相关:

古人也喜欢乖巧可爱的兔子 从这些艺术品就可以看出来广寒宫里,嫦娥与玉兔的神话故事广为传诵。对于兔子这种看起来很可爱的动物,其实古人也非常喜欢。从流传下来的一些文物看,古人因为喜欢兔子,更多地将它们的形象雕进了美玉里面。商代妇好墓中就有出土玉兔。也有艺术家将青铜水盂也做成了兔形。以下这些流传下来的兔形艺术品也许对于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艺术有所帮助。 兔形佩 ●西周●长4.5厘米、宽2.7厘米 此器双面片雕,造型稍异,但均为兔卧状,腿前伸,长耳后伏,尾尖上翘..

茅盾佚简佚札中的林斤澜林斤澜和茅盾的接触并不多。程绍国先生在《鸿雁存影——林斤澜和沈从文、老舍、茅盾》中提到,当林斤澜听说他要写“林斤澜和沈从文、老舍、茅盾”时,有点为难地问,“我和老舍、沈从文是有东西的,我与茅盾你怎么写呢?”无独有偶,笔者在查阅史料时,正好发现两则涉及茅盾与林斤澜的佚文:一则是一封佚信,另一则是一篇佚札。 “做了点札记,因此失眠头晕脑胀” 茅盾涉及林斤澜的佚信来自于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珍档手迹..

盛唐女子的真实形象原来是这样提起盛唐女性我们会有怎样的印象呢? 是三月三日,长安水边欣赏春光的华服丽人? 是喜好戎装、跃马扬鞭、英姿勃勃的骑射女子?是牡丹一样雍容的贵妇人?是绝响千古的女皇?是能解白诗的老妪? 提起盛唐女子,我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她们“以胖为美”的风尚,惊奇于她们种种的大胆离奇。她们和我们印象中的中国古代妇女的刻板形象是如此不同:她们性格鲜明、敢爱敢恨,似乎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快意江湖的故事。千年后的我们,只..

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 搭好台才能唱好戏2019年3月,“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在北京举行,列入2018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的7部作品先后亮相首都舞台,这些作品也曾在两个多月前福州举办的“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周”上一展风姿。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已经连续开展两年。2017年,共有9部新创剧目进入工程扶持行列。2018年,新入选工程的剧目有5部,另外还有3部是从上年度扶持剧目中选出,作为滚动资助进一步扶持。从剧目扶持的数..

赵孟坚的墨笔水仙晚宋诗书画兼擅的宗室赵孟坚为墨笔水仙的鼻祖。在他之前,赵昌《岁朝图轴》、赵佶《水仙鹌鹑图》、苏汉臣《靓装仕女图》、李嵩《花篮图·冬花》以水仙入画,然均为陪衬且为着色的工笔院体画。赵孟坚所作水仙与此迥异,乃墨笔绘成且专摹水仙,从此,墨笔水仙登上画坛,引领风流,成为后世文人画的常见题材之一。 赵孟坚流传至今的水仙画作有八幅之多,然其间真伪极为复杂,唯有天津博物馆所藏一幅《群玉凌波》,学界认定为最具赵..

《马藏》第一部1至5卷出版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纂,系统呈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接受和发展的历史文献典籍——《马藏》第一部第1—5卷4日在北京大学正式出版。《马藏》第一部第1—5卷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经过3年多编纂完成,共370万字。反映编纂期间研究成果的《马藏》研究第一辑也同时出版。第6—10卷将在2019年内出版。 《马藏》工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是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关..

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将至:主会场活动看点有哪些?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5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8日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本次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那么,在围绕着国际博物馆日展开的活动中,有哪些亮点? 主会场活动有哪些看点? “国际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时间是每年的5月18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中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协,随后每年均组织纪念“..

抢救未刊库藏古籍 近些年,有些“热门”古籍,被各种丛书重复收入,反复影印,不仅造成了浪费,也让图书馆的书库不堪重负;与此同时,有些珍稀孤罕的“冷门”古籍,深藏在图书馆、博物馆的书库之中,普通读者求之无门,难睹真容。   将那些未曾刊印过的、具有一定学术文化价值的古籍尽快影印出版,助力学术研究,促进文化传承,成为许多图书馆人和学者的共同心愿。日前,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浙学未刊稿丛编》(第一辑),就把目光对准..

丰厚文化是北京城市的底蕴 四卷本《首都文化研究丛书》,沈湘平、杨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李建平 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提出的具体要求。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撰写的《首都文化研究丛书》共四册,即《源远厚重的古都文化》《先锋引领的红色文化》《融汇亲和的京味文化》《蓬勃开放的创新文化》就是一份优秀答卷。这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从学理入手,富有哲理性地论述了北京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

平谷丫髻山庙会开幕昨日(5日),丫髻山第三十届文化庙会拉开帷幕,百人书法雅集、民宿老会表演、“石长城”摄影展等十余项精彩活动,展现丫髻山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为期十八天。 开幕式上,威风锣鼓、龙狮表演、秧歌花会、百人太极等传统表演汇聚一堂,这是丫髻山清代皇家祈福仪式。 丫髻山庙会香火旺盛,历来吸引京津冀地区善男信女纷纷来此朝山祈福、许愿还愿。 与往年相比,庙会增设了文化市集,故宫文创产品、桃花系列文创产品、平谷特色文化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