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用音乐把诗歌传唱开来

2019-03-26 09:49:00 来源:网络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最近有点火。

一群90后粉丝,刚通过《声入人心》,被美声演唱者迷得神魂颠倒,一转眼又到“隔壁”《经典咏流传》第二季的舞台,大呼“唱”出来的诗词经典好听到哭。连续坐镇这两大爆款节目的廖昌永,成为年轻饭圈的“新晋男神”。

日前,廖昌永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说,他从小就很喜欢古典诗词,古文要比现代文学得好一点,因为感觉“好玩”。“我当时就觉得在古文里一个字可以有多种解释,还有通假字。我那时候调皮,还问我们老师通假字是不是错别字?”

廖昌永说,小时候一看到古文,就感到和古人产生了精神层面的交流。而当年教语文课的班主任老师,还会亲自给古诗词“编”很多歌,帮助学生们记忆。

“学到宋词的时候,因为比较长,背起来费劲。老师就用歌把宋词编起来,大家一唱很快就背下来了,所以我小时候背了好多诗词。”当廖昌永参加《经典咏流传》节目时,彼时那段班主任老师“自我创作音乐诗”的记忆,再次击中了他。“用音乐把诗歌传唱开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延续“和诗以歌”的形式,将更多诗词经典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其中有一名外国姑娘的表现堪称惊艳,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在读博士克丽丝叮,将《庄子·齐物论》和李白《古风(其九)》两篇经典,与自己点击量3亿多的“网红”歌曲《一百万个可能》融合为一体,打造了《梦蝶:一百万个可能》。

廖昌永说,那一天克丽丝叮让他特别惊喜和感动。“她吐字吐得那么清楚,唱得磕巴都不打,而且还是唱庄子深奥的哲学道理。如果有更多外国朋友来研究我们中国的传统,我们会交到更多朋友”。

一直以歌唱家身份亮相的廖昌永,在《经典咏流传》第二季舞台上,难得作了一回朗诵者——朗诵汪国真的《山高路远》。“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廖昌永慷慨激昂地朗诵完后,歌手谭维维登台,为观众演绎以该词谱曲的歌。

廖昌永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笑言,他之前从没在电视节目上朗诵诗歌,可那天就是“忍不住想找一下少年时候的感觉”。

“他的诗,你在什么时候都能够找到‘对应’的诗句,那时候很多人都是抄手抄本来激励自己。”廖昌永说,当初他们离开家乡读大学时,都是要带着汪国真诗集手抄本的,而毕业时同学之间相互留感言,如果不写两首汪国真的诗句在里边,感觉自己好像没文化似的。

廖昌永感叹,这就是文人的力量。“他能够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他的文笔记录下来,然后我们就感受到了”。

3个月前,50岁的廖昌永被任命为自己的母校——上海音乐学院的院长。他觉得,上海音乐学院在办学上一直很重视中国传统音乐的教育,例如在国内音乐学院中最早设立民族音乐专业学科;而他们声乐歌剧系,办演唱会的时候会有“一半中国作品和一半外国作品”。

“这跟我年轻时参加国际比赛的经历也有关系,那时候我们规定曲目一定有德奥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俄罗斯艺术歌曲……但是没有中文;我们在国际上演出德国歌剧、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俄罗斯歌剧,但是中国歌剧非常少,几乎看不见。”廖昌永说,他那时就想,何时中国歌唱家能在国际比赛中唱中文艺术歌曲,唱中国的歌剧?那该多好!

廖昌永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音乐文化走出去。今年1月3日,廖昌永在瑞士西部边境日内瓦的让·佛朗索瓦·巴托洛尼街沙龙剧院,做了一场《中国古典诗词与书画——廖昌永中国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选取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融合了乐、诗、书、画等艺术形式,打造中国传统艺术的综合表现平台。

谈到这场“融合”的音乐会,廖昌永表示,这和《经典咏流传》节目的理念很像,“这些东西你只是自己来吟诵还不够的”。

“我们各行各业的人,都要在自己的门类里向世界讲好中国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彼此之间要交朋友,相互尊重文化。”廖昌永说。

,廖昌永:用音乐把诗歌奇异网 传唱开来

相关:

和华语音乐黄金时代同步的姚谦 你还好吗?童年神曲《鲁冰花》的词作者,对像我一样听歌不关注词曲作者的人来说,这个头衔依然很能镇场,以及王菲的《我愿意》、辛晓琪的《味道》、刘若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没听过姚谦的歌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是掐指一算,和华语音乐黄金时代同步的他,还好吗? 姚谦新书《我们都是有歌的人》将于4月上市,出版方的宣传语是“歌词创作教科书”。书里谈绘画对歌词创作的启发,谈一首歌如何让听者觉得是在唱自己,谈自己的歌,也谈别..

《地久天长》一部拒绝为泪水买单的电影对一部有着深切表达的电影,“泪点”似乎可以很容易被拿来成为它最好的宣传,甚至可以成为票房的加持部分。然而,《地久天长》并不是一部愿意为泪水买单的电影。 丽云坐在墙角的阴影里,新年的烟花一明一暗反照在她脸上,那是一张平静又饱含痛苦的脸。逃避的他乡,回不去的故乡,丧子之痛如白蚁般啃咬着两颗善良的心,如拆不掉的筒子楼,如院里荒芜的野草。 王小帅用他从影以来最沉静的镜头,讲述了一个跨越30年的变迁、饱含爱与..

KTV版权路归何处3月25日,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以下简称“音集协”)就被9家KTV公司起诉垄断纠纷案一事,向北京商报记者进行了回应。而此次事件,也是继去年底要求KTV下架6000首歌曲后,音集协与KTV经营者的第二次“正面对决”。在国内法律法规愈发重视版权保护的当下,本应相互依存的双方为何屡出纠纷,这背后又将KTV音乐版权的归路指向了何处? 再陷纠纷 去年11月的一纸删歌通知,以及连发的几道公告让站在国内KTV音乐版权背后的“维..

董其昌咖啡配山水绿豆糕 原来博物馆可以很“好吃”下午四点,距离闭馆仅一个小时,上海博物馆二楼茶室依旧人气十足。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举办期间,来这里喝一杯根据董其昌画风拉花的咖啡或特制的茶,再配一小碟“玄赏”米糕和山水绿豆糕,成了人们观展之余的一项重要选择。许多观众尝鲜后惊叹,原来博物馆也可以“很好吃”。据统计,三个月时间,这一“董其昌下午茶”套餐卖出了1500套。 近年来,上海博物馆不断拓展文创产品的外延,将艺术鉴赏与舌尖享受结合起来,不断研发推出..

票房不达预期 系列电影续集露疲态截至3月25日,《乐高大电影2》已在国内上映4天,但票房表现却不乐观,刚刚突破1500万元。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来包括《乐高大电影2》在内已有5部系列电影的新作在国内上映,但多数影片的票房表现均难以达到预期。 3月22日,《乐高大电影》的续集电影《乐高大电影2》正式在国内上映。据猫眼专业版显示,该片在上映首日仅获得205.1万元的综合票房,随后两日恰逢周末双休日使得单日票房有所上升,但也不足700万元。截至北京..

海子离世30年作品仍流传:今天,你因何读诗?1989年1月,诗人海子写下一首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当年3月26日,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此后30年的时间里,他的名字像一个文化符号,在中国诗歌史上越来越清晰。 海子其人 海子本名査海生,自小在农村长大,家境并不富裕。他很早就表现出了对文字的兴趣。母亲见了,便想方设法寻来一些旧报纸、书籍,启蒙他认字。 年纪虽不大,海子却早早..

户外真人秀 该何去何从最近,《奔跑吧》《极限挑战》两档王牌户外真人秀新一季相继在阵容上大换血,不少忠实观众表示失望,也有观众表示新阵容也许能带来新鲜变化。无论怎样,户外真人秀的关注度已大不如前,户外真人秀的集体退烧已是不争的事实。 新一季王牌真人秀接连大换血 近日,《极限挑战》第五季公布了参与第一期录制的嘉宾阵容,留下的“老人”只有黄磊、罗志祥、张艺兴、王迅,岳云鹏、雷佳音、迪丽热巴三人作为新成员加入,迪丽热巴还将担任..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进入世界写作“现场”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不过,作为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传播的境况却还相对寂寥。本文通过采访4位当代诗人诗歌的海外推广经验,分析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传播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中国当代诗歌由于受内容、渠道、受众、市场等限制,比其他文学类作品走出去难度更大,其对外推广除了遵循一般的传播规律外,关键要选取适合受众需求和能引发普遍共鸣的传播内容,高度重视诗歌翻译质量,并借助..

国话新戏《连环计》玩“京味儿”意识流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张瀚伦编剧,林熙越执导,演员董勇、夏力薪主演的原创话剧《连环计》定于4月9日至14日作为第五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剧目,在国家话剧院剧场上演首轮共6场演出,这是国家话剧院2019年第一个创排演出的话剧。 《连环计》讲述一位老北京人班德远为了帮儿子解决其在成长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总在不停地搬家,经过几番对自己“身份错位”而带来的情感、价值等方面的梳理后,班德远最终走出了“迷茫”的故事。《..

国话《连环计》酝酿纯正京味儿京味儿题材话剧《连环计》目前正在国家话剧院排练,由青年编剧张翰伦执笔,林熙越执导,著名演员董勇、夏力薪主演,讲述了老北京人班德远为了帮儿子解决其在成长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总在不停地搬家的故事。剧中的班德远是个有点糊涂的人,经历了大半生,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一直活跃在影视剧中的董勇,以《重案六组》等剧出名,此次重返舞台饰演班德远。因为班德远是个一辈子跑龙套的京剧演员,所以林熙越特意请来董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