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学:多维度聚焦现实

2019-03-20 11:28:29 来源:网络

植根于文化厚土之上的安徽文学一直有着不俗的表现。当前的安徽文学创作既扎根于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又融入现实的精神和未来的前瞻,正循着人民的心音拾级而上,呈现出特有的时代内涵与特色。

诗歌创作勇立潮头、敢为世先

安徽一直是中国诗歌的重镇,仅就现代安徽诗歌而言,就出现了群星璀璨的局面。陈独秀擅写旧体诗,胡适的白话诗尝试,湖畔诗社的汪静之出版《蕙的风》时年仅20岁,新月派代表诗人朱湘被认为“代表了中国十年来诗歌的一个方向”,方令孺、方玮德出身桐城名门,诗作意境不俗,还有“时代的鼓手”田间。当代安徽诗人也是名家辈出,影响深远。韩瀚、刘祖慈的诗歌独辟蹊径,梁小斌的朦胧诗颇具个性,海子的诗歌朝向生命和远方,还能数出很多有影响的诗人诗作,如沈天鸿、杨健、陈所巨等。

当前,安徽诗人的诗歌创作继续勇立潮头,敢为世先。陈先发在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后又摘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桂冠,再一次引领安徽当前诗歌创作的热潮。获得鲁奖的《九章》“融状物、玄思于一炉,本土气质与现代语言技艺共同发酵,迸发出强悍的艺术表现力”。朦胧诗代表诗人梁小斌仍笔耕不已,佳作频出,组诗《梁小斌的诗》刚刚获得首届国际旅游诗歌奖最高奖。梁小斌的诗歌基于日常生活的锐利思考,被学界誉为“中国的卡夫卡”。吴少东2015年获“中国实力诗人奖”,2018年获年度十佳诗人奖,其诗作意在“灿烂的孤独”,一向以明润、丰厚、开阔、大气著称。张岩松,中国后现代主义代表诗人,在叩问后现代的精神状况与存在景观中建构自己的诗歌王国。张万舒的《黄山松》已然成为安徽人的精神象征。当前优秀的诗人还有很多,如祝凤鸣、杨健、沈天鸿、余怒、李云、陈巨飞、许敏、木叶、何冰凌……

当下的安徽诗歌创作在中国诗歌界影响较大,而且安徽诗坛的诗歌生态也健康明朗向上。安徽诗歌界积极促进诗歌创作的不断深入发展,目前有中国桃花潭国际诗歌周,中国紫蓬诗歌节、中国诗歌创作基地也即将落户安徽紫蓬山。安徽省文联主办的《诗歌月刊》继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报》之后,继续成为诗歌的重要阵地,聚集安徽乃至海内外优秀的诗作。民间的刊物或网刊、公众号也为安徽的诗歌推波助澜,雪鹰主持的《安徽诗人》也逐渐彰显了安徽诗歌的创作实力与特色。

小说创作稳中有进、厚积薄发

自现代以来,安徽的小说创作成就斐然。皖西作家群与未名社取得不俗艺术成就,台静农的小说创作具有鲁迅风范,蒋光慈的小说开创普罗文学的先声,张恨水是一代通俗小说大家,吴组缃的小说具有社会剖析色彩。当代以来,安徽文学四杰:陈登科、公刘、鲁彦周、严阵为世瞩目。张弦、江流、刘克、周而复、肖马、戴厚英、祝兴义、彭拜、曹玉模、刘先平、陈源斌等一批优秀的小说家脱颖而出。新时期崛起的中青年作家也成就突出,季宇、许辉、潘军、许春樵、徐贵祥、潘小平、李平易、赵焰等是突出代表。

当前,安徽的小说创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红色记忆的当下叙述。季宇退休以后,创作迸发了第二春,《最后的电波》《金斗街八号》等佳作迭出,前不久获得人民文学奖。“金寨红”大型文学原创叙事活动,取得了重要收获,李国彬的《哥哥莫要过河来》、余同友的《鲜花岭的星星》、李云的《爷要一杆枪》、陈斌先的《斑竹泪》、朱斌峰的《等》等一系列优秀的中短篇小说问世,这些“不忘初心”的红色叙事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二是持续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落笔于“世相人情”。许春樵继“男人四部曲”之后,在小说创作方面继续发力,《麦子熟了》《月光粉碎》《遍地槐花》备受关注;三是新乡土系列的写作呈现时代新质。苗秀侠的《皖北大地》以文学的方式重建新型农民的主体性;四是历史文化叙事向深度探索。陈斌先的《响郢》、洪放的《百花井》、李凤群的《大风》体现了作家的历史深度与艺术才情;五是地域文化的艺术呈现。曹多勇的《淮水谣》是体现淮河文化的优秀文本,写出了淮河两岸人民的历史、文化、生存与灵魂的状貌;六是先锋文学精神的“续航”。余同友的《去往古代的父亲》将先锋精神和当下现实紧密结合,在短篇小说领域独具特色;七是主流叙事不遑多让。李国彬的《小岗村的年轻人》有独到的艺术呈现。许冬林的《大江大海》反映了大变革年代民营企业家以生命和青春书写大江大海的时代传奇;八是儿童文学、侦探文学也颇多建树。伍美珍、许诺晨、薄其红、谢鑫各自在自己的领域推陈出新;九是“90后”作家开始崭露头角,大头马的创作风头正劲,具有前卫的青春气质。

目前,安徽小说正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多维度聚焦现实,深度开掘历史、文化、地域资源,稳中有进,厚积薄发。

散文创作朝气蓬勃、各擅其长

五四时期,陈独秀、胡适就以现代杂感类散文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建设,影响和成就深远。皖西作家群中的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等就因为抒写皖西的独特文化和地域风情而闻名,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散文名篇。当代安徽作家的散文也是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王英琦的散文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有一定的影响。白榕、刘湘如、潘小平、苏北、徐迅、赵焰的散文也各有千秋。

当前安徽的散文创作朝气蓬勃,各擅其长。近些年,许辉的创作从小说逐渐转向散文和思想随笔,他的“单独”系列散文,淮河系列散文,《许辉散文典藏》《人人都爱在水边》在当下散文领域颇有影响,获得了冰心散文奖。他的思想性随笔《涡河边的老子》《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点点孔子和老子》有韵味、有意味、有文化思考。潘小平的散文延续了她一贯的地域品格,并蕴含着智者的审美情趣和淳朴的人文情怀。陈所巨的散文散发着泥土的气息又具备深刻思辨的品格,被誉为新桐城派散文的领军人物。赵焰的徽州系列散文逐渐形成系列,韵味隽永,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苏北的散文传承汪曾祺的温润。除此以外,当前的安徽文学在纪实文学等方面也做出了应有的成绩。洪放、朱斌峰、许冬林的报告文学《领跑者》为合肥科技创新作了一次全景式的深度解读。安文卓的《一条大河波浪宽》以纪实的笔触写出了新时代淮河两岸人民新的生活现场和心灵图景。

安徽当前的文学创作呈现良好的进取姿态,当前的安徽文学创作有高原,但文学创作的高峰还没有到来,相信假以时日,一定会出现能体现时代品格的文学经典。

(作者为安徽新华学院文学院教授)

,安徽文学:多气乘风则散 维度聚焦现实

相关:

王立平:妙乐演红楼他是上世纪80年代青年作曲家中的“三驾马车”之一;他作曲的《少林少林》《牧羊曲》让少林寺享誉海内外,《驼铃》《大海啊,故乡》早已成为经典。但最令人难忘的是,他为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作曲,用音乐为“红楼梦”注入了灵魂。有人说,他的音乐将林黛玉的“葬花”提升到“问天”的高度。 步入作曲家王立平家中,迎面一方屏风,右侧悬数副自书对联,文与字皆具意趣。客厅中横卧一架钢琴,透露出主人志业所在。77岁的王立平颔..

华人艺术家:换种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近期,华裔女导演石之予执导的动画短片《包宝宝》摘走了第9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小金人”,这个以“爱与美食”为主题的中国式亲情故事感动了不少海外观众,也勾起了无数华侨华人的童年记忆。英国广播公司(BBC)称,这部短片,是奥斯卡对华裔母亲和亚洲美食的一次致敬。 近年来,越来越多华人艺术家的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带有中国元素的影片、艺术作品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中国故事也在以更加多元创新的方式感动..

文物医生刘良勇:巧手“复活”千年文物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我们惊叹匠人的修复技艺。在毫厘间的展示下,古文物走向了新生。在四川眉山,也有这样一位神奇 的“ 文 物 医生”——文物专业修复师刘良勇,他为文物实施“外科手术”,让它们的昔日风采得到重现。 为修复一幅画耗掉整整三个月 三苏祠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掩盖在一片绿荫下,穿过细长的走廊,拐几个弯才能找到,里面充满了神秘和古典的香气,置身其中竟让人有种“穿越感”。 见到刘良勇时,..

看,网上有群不一样的“80后”“90后”98岁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95岁的画家黄永玉,94岁的杂技艺术家金业勤,93岁的作家李瑛,91岁的书法家欧阳中石……他们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本“人生大书”。最近,中国文艺网推出的《艺坛大家》节目,将上述一本本“大书”变成了网络短视频。在“小鲜肉”“小鲜花”霸屏的当下,《艺坛大家》坚持老老实实谈艺术、认认真真讲人生,因为纯粹、质朴而拥有了忠实的拥趸。 去年去世的著名舞蹈家、中央芭蕾舞团原团长李承祥,在创排..

多款文物表情包走红 回应:促使大家更了解文物本身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上,脸部“伸出“了舌头,并配文“略略略”;猪面纹彩陶壶上,眼睛“转”了起来,配文“容我想想”……近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一组文物表情包在网上走红,网友笑称,“看到动起来的文物很可爱,非常魔性,停不下来”。 3月19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对北京青年报记者介绍称,表情包是馆内“让文物活起来”的具体举措之一,希望通过新颖的形式让大家了解博物馆,也更了解文物本身。 走红 16个文物表情包网上热传 ..

网络直播:让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活起来在国家大剧院最大的剧场,一场演出最多也就能容纳2000多名观众观看。同样的演出进入网络直播间,观众会立刻变成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网络直播技术的出现,大大拓展了文化艺术的传播边界。在它的“加持”下,京剧、昆曲、民乐、书法、泥塑等传统文化艺术,似乎被插上了翅膀,纷纷从各自的小天地飞向社会的大舞台。不仅如此,网络直播中,受众的年轻化以及审美的多元化,也反过来推动了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创新转型。 1.传统文化不缺..

《绿皮书》揭示的那道疤电影《绿皮书》近日获得第九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影片讲述了上世纪美国种族隔离时期,来自纽约的非洲裔钢琴家和白人司机在南下表演旅途中,彼此放下偏见和心结,获得跨种族友谊的故事。影片故事轻松诙谐、充满温情,但所反映的种族问题却令观众一点也轻松不起来。 这部电影取材于现实,剧本是根据对真实人物的访谈和他们之间的书信写就。电影中提到的“绿皮书”全称《黑人驾驶者绿皮书》,是纽约邮递员维克多·格林发起并出..

金培达:歌剧作曲最难的是“讲好故事”提起中国香港作曲家金培达,他的名字总和诸多电影作品联系在一起,从2000年《星语星愿》开始,观众所熟悉的电影《如果·爱》《寒战》《十月围城》《七月与安生》等配乐均出自其手,20多年电影配乐生涯里,他已将八座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奖收入囊中,2006年他凭借电影《伊莎贝拉》获得第5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音乐家。 近些年,金培达常活跃于舞台剧和音乐剧的音乐创作,2008..

牛弹琴:任正非接受BBC采访全文,45个问答很多话意味深长! 图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主要创始人、总裁任正非接受BBC专访。 ■任正非接受BBC采访全文,很多话意味深长!(微信公众号“牛弹琴”(bullpiano)3月20日报道) ●2019年2月18日任正非接受BBC独家专访 BBC记者Karishma Vaswani: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能够倾听您的立场,我们知道现在全球针对华为有很多错误的理解,从BBC的角度来看,想通过这样的机会了解您的观点,对这样的机会表示感激,待会会向您提问..

征战达喀尔 获政策支持 吉利甲醇汽车迎发展春天汽车讯 好事成双,吉利迎来甲醇汽车发展的春天。 3月19日,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八部委正式表态“在具备应用条件的地区发展甲醇汽车”。在此前一晚,吉利汽车为吉利汽车壳牌润滑油车队征战2019达喀尔拉力赛办了一场庆功宴。 “吉利在努力打造精品赛事的同时,将通过汽车运动促进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与测试,提升吉利品牌形象,持续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高技术、高价值的产品与服务。”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在现场表示。 吉利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