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剧场《水腔》4月6日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2019-03-15 11:28:15 来源:网络

随着天气转暖,一年一度的华人春天艺术节又应约而至。“华人春天艺术节”是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开业以来推出的第一个艺术节品牌,旨在关注华人艺术家视角,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华人艺术家创作、交流并走向世界的舞台。第四届华人春天艺术节的剧节目之一音乐舞蹈剧场《水腔》现已开票。

水是生命之源,是大象无形,水将天各一方的人们联系在一起,苗族的“水腔”是借水之涌动传递情感的古老歌调,寄托了前人缠绵而浪漫的情思。

剧场呈现极具仪式感的古老艺术

水腔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艺术,旧时的湘西,山高路远,情人之间天各一方,无法相聚。于是就在约好的时间对着河水唱出自己的思恋和情话,他们相信流淌的水流可以把这份情感带到河流另一边的爱人身边。

那时的生活看似贫困又乏味,却因为这些“信仰”的仪式感而充满意义,所有的东西可以在这个仪式感形成的时空里慢慢发酵。终于在这个春天,音乐舞蹈剧场《水腔》,顺着那条永不干枯的河流,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桎梏流到了北京。回溯那些被大多数人遗忘的艺术的根源,探寻这些古音老调的当代意义。

多种艺术形式跨界的现代演绎

作为一部综合多种艺术元素的跨界作品,《水腔》是湘西地区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歌、舞蹈、仪式音乐与现代舞的肢体语言、西方器乐、现代舞美灯光的完美结合。

作品由六个章节组成:《序:现在的歌》、《新腔:孩子的歌》、《破腔:婚礼的歌》、《变腔:思念的歌》、《亡腔:逝去的歌》、尾声《不息的歌》。这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作品诠释着过去与当下的融合、冲撞、叛逃、和解等过程与关系,也透露出都市中身处时代夹缝中的人们的自我内省与挣扎。以水为线索,在剧场里完成一场古老的仪式,透过历史沉重的回响,与当代都市的心境相碰撞,对生活进行人性的关照与专注的凝视。

作品的当代意义远远超越音乐、舞蹈与戏剧的叠加效果,由当代回溯,从生到死,再将“生”的意义从一种有始有终的过程,放任于轮回与不息之中,这让故事本身充满了多重的人文思考。

汇聚新生代力量的年轻团队

本次音乐舞蹈剧场《水腔》汇聚了一大批新生代的艺术力量,歌者,舞蹈家,音乐家,他们在各自领域独树一帜,极难得聚集在一起,以先锋的姿态,敏感的捕捉到了当代都市人远离故土的孤独与焦虑。

导演彭涨在采访中将作品的主题定位在“一个‘水’的仪式,让我们一起对水而歌”,而由他本人完成的古歌吟唱,无疑是整部作品的最大亮点。他以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的吟唱贯穿整部作品,以“声音”的形式存在,尽可能保留了这些古歌的原生性风格,无论是婉转细腻的转音与颇具民族特色的喉颤音,还是演唱难度甚高的苗族高腔,其演绎都游刃有余。

空间氛围的营造、生态音响的铺陈、多元表演形式的融合,对这些艺术呈现方式的尝试在《水腔》中随处可见。作品将一首地方性歌调“水腔”赋予了多重含义,加强了它之于人与时空的象征性,它不仅是故事主人公个人立足于当下的经验与思考,同时也是诸多传统文化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的命运缩影。

4月6日,天桥艺术中心,这一次,让我们一起对水而歌:在这个被信息淹没的时代,我们留出这个特别的时刻,把情感通过“水腔”注入这条河流中,去沉淀、去发酵,去照见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音乐舞蹈千里走单骑 电影 剧场《水腔》4月6日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相关:

民族歌剧《松毛岭之恋》在京成功上演 谱写英雄赞歌3月13日、14日连续两个晚上,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品、福建省歌舞剧院创排的民族歌剧《松毛岭之恋》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上演。两晚演出剧场内皆座无虚席,观众们都被这部谱写闽西苏区英雄赞歌、展现闽西儿女大爱精神的原创民族歌剧深深打动。演出高潮处观众频频拭泪,大家多次用如雷掌声表达对于这部民族歌剧的喜爱之情。 《松毛岭之恋》是福建省歌舞剧院继民族歌剧《平凡的世界·黄土地》3月9日、10日在北京成功上演后的又一部..

民族歌剧《沂蒙山》在京登台 以音乐语言再现沂蒙精神14日晚,由山东省制作推出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作为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2019年全国优秀舞台艺术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剧目在北京登台。 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临沂市委联合出品,山东歌舞剧院创作排演。 沂蒙地区是我国红色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和英雄传说,百万人民拥军支前,十万英烈血..

研究《说文解字》30余年 79岁书法家解读汉字奥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花费几十年时间研究古代文字学巨著《说文解字》,然后写了一本书,是一种什么体验?对书法家何大齐来说,或许不仅仅意味着完成一个心愿那么简单。而他的人生经历,远比一部书还要丰富。 何大齐。受访者供图 花费四年时间写成一本书 何大齐今年79岁,先祖在清朝嘉庆年间便已经在北京定居。他本人也一辈子没离开过北京城,所以即便祖籍在浙江,口音里却没有一丝南方的软糯。 “家里人有书法家,我也经常临帖..

我们今天如何看戏前年去西安旅游,友人相邀晚上看大戏《长恨歌》,是根据白居易的诗改编的,并云“精彩”不容错过。剧场是露天的,在骊山脚下一块平地上,置放一排排塑料座椅,看戏者多为游客,足有两三千人。及至开场,才发现导演把骊山作为背景,凡灯光设计、场景置换,都在山的大背景下展示。 确切地说,这是一场大型歌舞剧,歌声和音乐都是事先录制好的。由于背景过大,投影的宫殿等布景也巨大,所以,在戏台上演出的演员就愈发显得渺小。我..

《莲心不染》以肢体话说东方寓言2017年法国阿维尼翁国际戏剧节展演单元邀请剧目——舞蹈剧场《拈花》的姐妹篇、肢体诗剧《莲心不染》将于4月5日在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上演。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莲心不染》仍由《拈花》导演屈轶导演工作室进行把关,2018年,屈轶受邀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为该院研究生改编、创作了《莲心不染》。该作品的戏剧构作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引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我”之间..

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亮相京城2019年正值吴冠中诞辰100周年纪念。“风筝不断线——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第三站将于3月16日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展。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已先后于三亚、香港两站成功举办。本次展览共遴选40余件吴冠中水墨及油画佳作,希望藉此展览怀念,分享先生对生活与艺术的热忱与挚爱。 吴冠中无疑是一位交叠着多重意义的艺术巨擘。在他身上承载着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激昂记忆,也在20世纪后期中国画坛的重要转型中起到主..

魏学峰代表:用文创产品打造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近年来,全国的博物馆都在研究、开发文创产品。“实际上,文创产品已成为博物馆展览的延伸,文创产品展区被视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表示,文创产品首先满足了大众的需要,让老百姓对博物馆文化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同时也是博物馆与大众沟通的一种方式。 “博物馆不是高高在上的宫殿。中国有5100多家博物馆,多数是传统性质的博物馆,传播方式上也是传统的让群众被动接..

文学界纪念冯牧百年诞辰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冯牧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日前在京举行。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致辞中说,冯牧的一生,印证着时代精神的脉动。他始终忠诚于祖国和人民,深爱着生活和文学,他担当着对真实、美好和正义的责任,毕生矢志不渝。他的一生,融责任与使命、风骨与性情为一体,以永不枯竭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无私地创造和奉献,取得了多方面的卓越成就。作为战地记者,他采写的战地通讯、人物特写和报告文学,忠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刘邓大..

写《会饮记》如同写书信贾樟柯导演说读我的《会饮记》时觉得像读书信体的信,我想,书信这个词或者这种状态对我来说太准确了。批评家对于作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让作者知道在做什么,作者有的时候做了半天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者想得没那么好。 我在写《会饮记》的时候,感觉就是如同在写一封书信。我在给一个人写信,是给一个不知名的人写信,我相信他和我分享着共同的经验、记忆、知识,甚至和我关心着同样的问题。我在给那个人写信的时..

田沁鑫:让更多文艺精品走向世界文艺作品必须立足新时代,用文艺传递强国之声,增强精品意识,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国美学精神。 我导演的话剧《青蛇》,曾受邀参加美国肯尼迪艺术节和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在中国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白蛇传”的故事,受到美英观众的喜爱。创作之初,我们就秉持精品意识,走国际化之路。舞美设计来自德国,灯光设计来自英国,作曲是苏格兰音乐家,苏格兰国家剧院给予技术支持。国际艺术家团队来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