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说文解字》30余年 79岁书法家解读汉字奥义

2019-03-15 11:27:51 来源:网络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花费几十年时间研究古代文字学巨著《说文解字》,然后写了一本书,是一种什么体验?对书法家何大齐来说,或许不仅仅意味着完成一个心愿那么简单。而他的人生经历,远比一部书还要丰富。

点击进入下一页

何大齐。受访者供图

花费四年时间写成一本书

何大齐今年79岁,先祖在清朝嘉庆年间便已经在北京定居。他本人也一辈子没离开过北京城,所以即便祖籍在浙江,口音里却没有一丝南方的软糯。

“家里人有书法家,我也经常临帖。”写得多了,何大齐经常会觉得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像书法里的篆书、隶书,再有金文什么的,都值得研究”。

大学毕业后,他教了很长时间的中学语文,经常用《说文解字》“六书”的造字法则对汉字进行解说,有时还会画上几张图,解释汉字的本义。

“慢慢我发现,学生们学习简化字,对汉字引申义了解得多,但对其本源知之甚少。所以有时候常会写错别字。”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分不清“灸”和脍“炙”,也容易把“己、已、巳”混淆。

另一方面,何大齐一直认为,书法是以汉字作为媒介,美化汉字的一门艺术,古代汉字原本就有象形、会意、指事等多种构字法,也是由图像浓缩而来的“符号”,了解它们的本意,学起书法来可能会容易得多。

点击进入下一页

何大齐书法作品。受访者供图

他花了4年时间,把30余年研究《说文解字》的成果写了本书,取名《万有汉字:<说文解字>部首解读》,里边收录了《说文解字》里的540个部首,用毛笔写出释义,还手绘了插图,便于科普。

在何大齐看来,中国文字的背后都是文化味。

“叕”这类词儿,古文字里早就有

其实,具体到文字,网络上大概每年都会火几个热词或者“热字”,比如流行至今的“叕”。曾有人以为,这是现代人为了表达情绪造出来的,但何大齐说,古文字里早就有。

有是有,但二者表达的意思往往大相径庭。“叕”在古汉字里其实读“zhuo(二声)”,本意表达绳子盘绕在一起。

“有的‘叠字’,像3个‘鹿’叠在一起,念‘cu(一声)’,下边再加上‘土’字,就表示尘土的‘尘’。”何大齐解释,古人造字时认为,三只鹿一起奔跑,肯定会土沫飞扬,也就有了“尘”的意思。

再如,古汉字里一个“虫”字是表示蛇的意思。两个“虫”并排组成“?”,三个“虫”字摞在一起才是表示现代意义上“虫”的含义。

在《万有汉字》里,提到的一些古文字更奇怪。比如有个字,从造型上看,像三捧土,又像三个水滴,构型颇似简化字“品”,但却跟“品”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与现代汉字“垒”同义……

点击进入下一页

受访者供图

“写深刻了难,但把深刻的东西写得通俗易懂,也难。”何大齐这样总结自己的劳动成果。

长卷里的老北京城旧影

何大齐爱研究文字,也爱画画。挺早就喜欢没事揣着纸笔,逛公园逛庙会,跟人聊天,给各色人物风景画上几张速写。材料积攒得多了,便有了后来的《烟袋斜街旧影图卷》。

烟袋斜街的地理位置相当不错,是一条从鼓楼到什刹海的捷径。它曾因挂货铺和古玩店出名。间隔着有些服装店、理发馆、油盐店、弹棉花铺子之类,卖包子、火烧以及各式北京小吃的摊子则增添了许多烟火气。

岁月变迁,如今烟袋斜街仍是一条颇有名气的商业街,也是旅游必去的打卡之地,但却不再是从前的模样。何大齐有个老同事正是烟袋斜街的老住户,经常会谈起那些早已尘封的往事。

借着老同事这层关系,何大齐找到了几位八九十岁的老人“采访”——他们都是打小儿就住在烟袋斜街上——一个门脸、一个酒幌地慢慢回忆老街的模样。

整整花了一年多时间,何大齐在一幅16米的长卷里“恢复”了烟袋斜街1940年时的旧貌,用平视以及散点透视的方法,描绘出七八十年前整条老街道的景象。

比如,专卖毛笔的“文渊魁”就一间门脸,前店后厂,深蓝色的布帘子上写着“湖笔”俩字。门前搁着桌子,陈列两支特大号抓笔当招幌;澡堂门口还有个卖糖葫芦的小贩,等着招徕生意。

“我还画过一幅36米长卷《驼铃古道图》,说的是模式口。”何大齐说,“反复调查、核对绘画细节确实费精力,但我想用一种方式,把北京的民俗风情保留下来”。

“我不是专家,我只是喜欢写写画画”

大概因为何大齐擅长书法、绘画,平时还研究点古文字,身边许多人经常开玩笑地叫他“专家”。每逢听到这个称呼,他就笑,“我不是专家,只是喜欢写写画画”。

“书法和文字学,我把两者看成一个整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诗、书、画甚至音乐,某种意义上都是相通的。”何大齐自有一番心得,“艺术里就必须有文化的东西。你的文学修养如何,对生活的感悟怎么样……都跟书法有关系”。

所以,他力主学书法可以懂点古汉字,要多学学中国古典文学,“书法尤其行草,写出来像音乐旋律一样,有感情在里头,有形有神。谁给的?写字的人”。

“艺术的根还在文学,中国的诗词歌赋,是最好的引导你走向艺术的通道。”何大齐如是概括道。

,研究《说文解字千门八将 》30余年 79岁书法家解读汉字奥义

相关:

我们今天如何看戏前年去西安旅游,友人相邀晚上看大戏《长恨歌》,是根据白居易的诗改编的,并云“精彩”不容错过。剧场是露天的,在骊山脚下一块平地上,置放一排排塑料座椅,看戏者多为游客,足有两三千人。及至开场,才发现导演把骊山作为背景,凡灯光设计、场景置换,都在山的大背景下展示。 确切地说,这是一场大型歌舞剧,歌声和音乐都是事先录制好的。由于背景过大,投影的宫殿等布景也巨大,所以,在戏台上演出的演员就愈发显得渺小。我..

《莲心不染》以肢体话说东方寓言2017年法国阿维尼翁国际戏剧节展演单元邀请剧目——舞蹈剧场《拈花》的姐妹篇、肢体诗剧《莲心不染》将于4月5日在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上演。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莲心不染》仍由《拈花》导演屈轶导演工作室进行把关,2018年,屈轶受邀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为该院研究生改编、创作了《莲心不染》。该作品的戏剧构作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引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我”之间..

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亮相京城2019年正值吴冠中诞辰100周年纪念。“风筝不断线——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第三站将于3月16日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展。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已先后于三亚、香港两站成功举办。本次展览共遴选40余件吴冠中水墨及油画佳作,希望藉此展览怀念,分享先生对生活与艺术的热忱与挚爱。 吴冠中无疑是一位交叠着多重意义的艺术巨擘。在他身上承载着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激昂记忆,也在20世纪后期中国画坛的重要转型中起到主..

魏学峰代表:用文创产品打造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近年来,全国的博物馆都在研究、开发文创产品。“实际上,文创产品已成为博物馆展览的延伸,文创产品展区被视为博物馆的&lsquo;最后一个展厅&rsquo;。”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表示,文创产品首先满足了大众的需要,让老百姓对博物馆文化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同时也是博物馆与大众沟通的一种方式。 “博物馆不是高高在上的宫殿。中国有5100多家博物馆,多数是传统性质的博物馆,传播方式上也是传统的让群众被动接..

文学界纪念冯牧百年诞辰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冯牧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日前在京举行。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致辞中说,冯牧的一生,印证着时代精神的脉动。他始终忠诚于祖国和人民,深爱着生活和文学,他担当着对真实、美好和正义的责任,毕生矢志不渝。他的一生,融责任与使命、风骨与性情为一体,以永不枯竭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无私地创造和奉献,取得了多方面的卓越成就。作为战地记者,他采写的战地通讯、人物特写和报告文学,忠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刘邓大..

写《会饮记》如同写书信贾樟柯导演说读我的《会饮记》时觉得像读书信体的信,我想,书信这个词或者这种状态对我来说太准确了。批评家对于作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让作者知道在做什么,作者有的时候做了半天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者想得没那么好。 我在写《会饮记》的时候,感觉就是如同在写一封书信。我在给一个人写信,是给一个不知名的人写信,我相信他和我分享着共同的经验、记忆、知识,甚至和我关心着同样的问题。我在给那个人写信的时..

田沁鑫:让更多文艺精品走向世界文艺作品必须立足新时代,用文艺传递强国之声,增强精品意识,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国美学精神。 我导演的话剧《青蛇》,曾受邀参加美国肯尼迪艺术节和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在中国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白蛇传”的故事,受到美英观众的喜爱。创作之初,我们就秉持精品意识,走国际化之路。舞美设计来自德国,灯光设计来自英国,作曲是苏格兰音乐家,苏格兰国家剧院给予技术支持。国际艺术家团队来到中国..

李敬泽《会饮记》写出新的精神质地一个作家终归要对他的时代负起精神性的责任,以敏感的触须和发达的根系,牢牢伸向时代生活,也不断反哺时代生活。 洋洋洒洒一部《会饮记》,从2018年年底到现在,位居众多文学推荐榜单前列。原本以文学批评知名的李敬泽,经由这本书和之前同样引发读书界热议的《青鸟故事集》,成为作家中的“新锐”。 所谓会饮,既是取自柏拉图名篇,意指一种相聚而饮、谈天说地、探讨人生与真理的精神生活,又把古典的拉向当代,把精神的放回现..

网络文学勇担新使命在新时代,网络作家要从新起点再出发,守正道、创新局,以提高质量为生命线,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时代新人形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近20年,中国网络文学迅速发生发展壮大,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发展成就亮点之一。4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面貌为之一新,为类型文学提供丰厚土壤;互联网逐渐普及,造就新的文艺生态,提供全新的创作、传播、接受环境;思想不断解放,文学从形式到内容、从视野到..

嘉德四季迎春拍即将举槌嘉德四季第53期迎春拍卖会将于3月20日-22日举办预展,3月23日-25日举槌,展拍地点均为北京嘉德艺术中心。此次拍卖会汇集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工艺品、古籍善本等重要门类的4000余件拍品。 2018年中国嘉德首场网络拍卖E-BIDDING获得市场和公众的认可,成绩喜人。今年网络拍卖将继续推出中国书画、20世纪及当代艺术、瓷器、玉器、工艺品、葡萄酒、珠宝、茗茶等门类,更多样、更细致、更专业,继续为藏家提供生活与艺术的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