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如何看戏

2019-03-15 11:27:44 来源:网络

前年去西安旅游,友人相邀晚上看大戏《长恨歌》,是根据白居易的诗改编的,并云“精彩”不容错过。剧场是露天的,在骊山脚下一块平地上,置放一排排塑料座椅,看戏者多为游客,足有两三千人。及至开场,才发现导演把骊山作为背景,凡灯光设计、场景置换,都在山的大背景下展示。

确切地说,这是一场大型歌舞剧,歌声和音乐都是事先录制好的。由于背景过大,投影的宫殿等布景也巨大,所以,在戏台上演出的演员就愈发显得渺小。我坐第七排,算是近的,远望除了在服饰上能分出男女,穿戴上略知身份,演员的俊美或丑陋、高低或肥瘦一概模糊不清,至于舞姿是否优美,表情是否丰富,喜怒哀乐,更是无法看清。翌日游览,开环保车司机问到《长恨歌》,说他在其中演了某个角色。原来,剧团都是拼凑起来的,主要演出阵容是艺校学生,还有公园工作人员,每人每晚得些演出报酬。

其实,像这类酷似灯光秀的“大戏”,我已看过不止一次。说是一台“文化大餐”,很大程度上都是舞美和灯光唱主角,演员反而成了陪衬,说明这类现象不在少数。

是否现在看戏的观念已发生了变化?我不太清楚。我只晓得,看戏嘛,主要是来看演员的演出和演技。用张伯驹的话来说,看京戏就是看那些“角儿”。除了扮相,还有唱、念、做、打,一招一式,皆有讲究。以此类推,昆、越、川、赣、豫、黄梅戏等,中国的剧种多半是看演员的演技,而舞美设计和灯光照明都是为演员的表演服务的,处于配合地位。

过去看戏,戏院一般并不太大,演员与观众的距离也不太远,演员表情的变化和细腻动作,一个眼神,一个甩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特别是20多年前一次在安徽看黄梅戏,离演员仅三五米,我不仅能清楚看到他们的表情和动作,聆听他们的唱腔,而且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与演员之间似乎有着一种近距离的交流和呼应,有身临其境感。而这些,是今天偌大的戏院所无法达到的。而今,一些戏院越造越大,越来越华丽,仿佛没有一定规模就不是戏院似的,而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和视线则越来越远,这对观众如何更好地欣赏戏剧和演员表演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

当然,现代剧场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如能给观众提供更舒适的座位、更宽敞明亮的环境,以便更惬意地欣赏戏剧,那无疑是桩好事。而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灯光和照明设备的多样性,对舞美设计理念所带来的突破和好处,也为传统的戏剧舞台注入了许多现代元素,让它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推进了传统戏剧的发展,这一切也都无可厚非。然而,戏剧艺术的灵魂与核心还是演员。如果没有演员的演出,那灯光设计和舞美艺术便一无依傍,形同虚设。绝大多数观众并非是来看灯光秀和舞美设计的,这就决定了剧场灯光设置和舞美设计应该是为表演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彰显演员的艺术技巧,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切不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距离产生美。”此话也很适用于对戏剧的观赏。看戏未必是越近越好,但太远则更不好。中国的传统剧种甚多,凡历史越悠久的剧种,表演往往越细腻,京昆、梨园戏等尤其如此。如京剧《吕布与貂蝉》,在杀董卓之前,吕布在台上有一场戏,既无唱念,又无打斗,纯是一连串的动作,实际上是表现他内心的矛盾与纠结,最后才暗下决心为了貂蝉除灭董卓。像这一类的表演在传统剧目中不胜枚举,离得太远,如何看得清?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私下常想,我们在建造规模宏伟的大型剧院的同时,是否也可多拥有些规模不大,却很适合于观赏戏剧艺术的小剧院,配有现代的声、光、电,这样或许更能吸引和满足戏迷的需求,也可给观众更多的选择。

,千门万户曈曈日

相关:

《莲心不染》以肢体话说东方寓言2017年法国阿维尼翁国际戏剧节展演单元邀请剧目——舞蹈剧场《拈花》的姐妹篇、肢体诗剧《莲心不染》将于4月5日在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上演。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莲心不染》仍由《拈花》导演屈轶导演工作室进行把关,2018年,屈轶受邀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为该院研究生改编、创作了《莲心不染》。该作品的戏剧构作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引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我”之间..

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亮相京城2019年正值吴冠中诞辰100周年纪念。“风筝不断线——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第三站将于3月16日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展。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已先后于三亚、香港两站成功举办。本次展览共遴选40余件吴冠中水墨及油画佳作,希望藉此展览怀念,分享先生对生活与艺术的热忱与挚爱。 吴冠中无疑是一位交叠着多重意义的艺术巨擘。在他身上承载着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激昂记忆,也在20世纪后期中国画坛的重要转型中起到主..

魏学峰代表:用文创产品打造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近年来,全国的博物馆都在研究、开发文创产品。“实际上,文创产品已成为博物馆展览的延伸,文创产品展区被视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表示,文创产品首先满足了大众的需要,让老百姓对博物馆文化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同时也是博物馆与大众沟通的一种方式。 “博物馆不是高高在上的宫殿。中国有5100多家博物馆,多数是传统性质的博物馆,传播方式上也是传统的让群众被动接..

文学界纪念冯牧百年诞辰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冯牧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日前在京举行。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致辞中说,冯牧的一生,印证着时代精神的脉动。他始终忠诚于祖国和人民,深爱着生活和文学,他担当着对真实、美好和正义的责任,毕生矢志不渝。他的一生,融责任与使命、风骨与性情为一体,以永不枯竭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无私地创造和奉献,取得了多方面的卓越成就。作为战地记者,他采写的战地通讯、人物特写和报告文学,忠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刘邓大..

写《会饮记》如同写书信贾樟柯导演说读我的《会饮记》时觉得像读书信体的信,我想,书信这个词或者这种状态对我来说太准确了。批评家对于作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让作者知道在做什么,作者有的时候做了半天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者想得没那么好。 我在写《会饮记》的时候,感觉就是如同在写一封书信。我在给一个人写信,是给一个不知名的人写信,我相信他和我分享着共同的经验、记忆、知识,甚至和我关心着同样的问题。我在给那个人写信的时..

田沁鑫:让更多文艺精品走向世界文艺作品必须立足新时代,用文艺传递强国之声,增强精品意识,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国美学精神。 我导演的话剧《青蛇》,曾受邀参加美国肯尼迪艺术节和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在中国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白蛇传”的故事,受到美英观众的喜爱。创作之初,我们就秉持精品意识,走国际化之路。舞美设计来自德国,灯光设计来自英国,作曲是苏格兰音乐家,苏格兰国家剧院给予技术支持。国际艺术家团队来到中国..

李敬泽《会饮记》写出新的精神质地一个作家终归要对他的时代负起精神性的责任,以敏感的触须和发达的根系,牢牢伸向时代生活,也不断反哺时代生活。 洋洋洒洒一部《会饮记》,从2018年年底到现在,位居众多文学推荐榜单前列。原本以文学批评知名的李敬泽,经由这本书和之前同样引发读书界热议的《青鸟故事集》,成为作家中的“新锐”。 所谓会饮,既是取自柏拉图名篇,意指一种相聚而饮、谈天说地、探讨人生与真理的精神生活,又把古典的拉向当代,把精神的放回现..

网络文学勇担新使命在新时代,网络作家要从新起点再出发,守正道、创新局,以提高质量为生命线,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时代新人形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近20年,中国网络文学迅速发生发展壮大,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发展成就亮点之一。4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面貌为之一新,为类型文学提供丰厚土壤;互联网逐渐普及,造就新的文艺生态,提供全新的创作、传播、接受环境;思想不断解放,文学从形式到内容、从视野到..

嘉德四季迎春拍即将举槌嘉德四季第53期迎春拍卖会将于3月20日-22日举办预展,3月23日-25日举槌,展拍地点均为北京嘉德艺术中心。此次拍卖会汇集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工艺品、古籍善本等重要门类的4000余件拍品。 2018年中国嘉德首场网络拍卖E-BIDDING获得市场和公众的认可,成绩喜人。今年网络拍卖将继续推出中国书画、20世纪及当代艺术、瓷器、玉器、工艺品、葡萄酒、珠宝、茗茶等门类,更多样、更细致、更专业,继续为藏家提供生活与艺术的盛宴。 ..

箭扣长城修复工程即将再启动 未来三年修17座敌台敌楼草木蔓发,春山可望。随着天气回暖,箭扣长城修复工程也即将再次启动。 箭扣长城,距怀柔城区30公里,因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它东达山海关,西通嘉峪关,西南则连接八达岭、居庸关,军事地位险要。近8000米的城墙在燕山峭壁上跌宕蜿蜒,有“万里长城最险段”之称。 2016年,箭扣长城启动修缮,目前,最负盛名的天梯和鹰飞倒仰两段共1003米已完工。今年2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箭扣长城东段和南段修缮方案。今后三年,合计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