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海淀,这里的年轻人不一样

2019-03-13 15:25:28 来源:网络

海淀区高校教育资源高度密集,驻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28所普通高等院校以及近200所中小学校,青少年群体十分庞大。2019“海之春”新春文化季的“春阳暖心——海淀青少年春节文化活动”单元,从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和艺术普及切入,在展现新时代海淀青少年风采的同时,也通过探索推动传统艺术在青少年中传承传播,拓展了青年学生群体及其家长家庭互动与交流的渠道,有力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聚集与延续、传承与照亮。

雅集会友,歌舞琴艺各展风采

雅集,作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中国经典的高端社交形式之一。名士们以文会友,或吟诗作赋,或书画遣兴,或饮酒品茗,其间催生了许多千古流芳的诗篇佳作。今年元宵节正逢寒假期间,是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与青少年成长共鸣交汇的良好契机。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第一次将青少年雅集推向舞台,在未来剧院举办了首场“音诗歌春到、雅集迎松青”——青少年雅集迎春活动。参与活动的青少年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绝活,在雅集表演、歌舞表演中各展风采。当天的晚会让人欣喜地看到当代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发扬:有将古琴、太极、插花融为一体的《山居吟》,也有香道、茶艺、民乐完美结合的《丝路香万里》,还有中西方元素混搭、别具一格的唱段《梨花颂·我的太阳》;此外,时装秀《丝韵悠长》展现了“一带一路”上的异域风采,异彩纷呈的服装、大气磅礴的表演引来观众喝彩;蓝天小天使艺术团带来儿童京剧《梨园春苗》,孩子们俏皮的舞蹈动作、精致专业的扮相、稚嫩清脆的唱腔萌翻全场;宋庆龄和平天使艺术团武术表演《华夏之子》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极富震撼力……

友谊为媒,交流无论国籍年龄

1月26日,“五洲友聚贺小年、四海情长新时代”——海淀高校中外学生共庆小年活动在海淀区花园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举行。来自26个国家的300余位中外青年齐聚一堂,通过体验形式多样的中国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参加活动的中外青年学子同台表演朗诵、歌舞、京剧等节目,并以“一对一”结对子的形式进行交流,一起体验年俗和年味。在古代中国文化体验区,中外青年身着汉服,写汉字、学京剧、包饺子、猜谜语,参与皮影戏表演和茶艺、剪纸、捏面人体验,在互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科技文化融合体验区,3D灯笼打印、VR体验和夕阳再晨云课堂等科技文化类体验项目,让中外青年感受新时代下中国科技文化的蓬勃发展,了解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与新时代同框——世界地图点亮区”,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纷纷把点赞的大拇指贴在自己国家处,充满趣味性的活动让现场笑声不断。中外青年在活动中加深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激情碰撞,真正感受到海淀的文明风尚和中国佳节欢乐祥和的氛围,以传统文化为基石搭建起友谊的桥梁。

“海之春”新春文化季还举办了《青春伴夕阳、文化共传承》——大学生志愿者迎春“夕阳陪伴”活动。在春节期间,组织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大学等高校的在校学生深入北下关街道、四季青街道等社区,邀请中科院老科技工作者、海淀部分街道离退休老年人以及部分空巢老人、残疾人士等共同参与迎春联欢。高校大学生带着蓬勃的青春气息,通过非遗技艺、舞蹈表演、机器人体检等方式,给老人们送去快乐和温暖。“我们对志愿者表示敬意,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减少了寂寞。他们的每一句问候、每一次搀扶,都是温暖和阳光,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孕育着伟大。”参加活动的老人代表感慨的话,正体现了海淀高校学生将火热青春投身老年文化事业的成效与影响。

艺术搭台,助力学校传统美育

新春期间,由华熙美育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支持的“帆在海上、心在春天”——海淀区小学美术作品迎春联展在中国美术家协会青少年美术展览与推广中心举办。此次联展涵盖了北京市育英小学、图强第二小学、培英小学、太平路小学、中关村一小5所学校的学生作品200多件,孩子们以“福满京城、春贺神州”为主题,以丙烯、水粉、国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献出对2019年的新春祝福,以及对家园建设的美好展望。开幕当天,孩子们与家人朋友一起来到展览现场,兴趣盎然地欣赏艺术作品,作为活动主角的小画家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活动通过公开展出孩子们的美术作品,不仅使孩子与艺术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联系,也进一步增进了学校美育与公众文化、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由舞洲文化在民族剧院举办的“海娃起舞踏春歌”——海淀区少儿舞蹈展演上,一曲欢快的开场舞《凤凰和鸣》拉开了演出的序幕。伴随着乐声,来自海淀区幼儿园、小学的少年儿童走上舞台各展风采,表演了《快乐的铃鼓》《甜蜜童话屋》《彩云之南》《古典舞身韵》《水中花》等一系列精彩的舞蹈。热情活泼的维族舞、动感十足的当代舞、婀娜多姿的傣族舞、优雅唯美的古典舞等,彰显了孩子们的独特个性和艺术潜力。这场专属于阳光少年的艺术展演,既是海淀区小朋友艺术才华的集中展现,也有效推动了校外艺术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与教育的融合。

值得一提的还有北京轩逸清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海淀部分基层社区举办的“新春文化启航”——海淀区青少年新春系列文化活动。活动面向各社区青少年,以培训、手工制作、展览、新春送福、猜谜活动等形式推广春节和元宵节相关习俗,为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弘扬再添精彩篇章。

,青春海淀,这里的年轻牵牛星 人不一样

相关:

《杨宪益中译作品集》出版杨宪益是我国首屈一指的翻译家,被誉为“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今年是杨宪益逝世10周年,3月8日,《杨宪益中译作品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杨宪益完整的中译作品共有9部,均为世界名著,且在成书年代、语言风格、文学体裁等方面跨度极大。《杨宪益中译作品集》(全五卷)收录了9部作品,包括《奥德修纪》《鸟》《凶宅》《牧歌》《地心游记》《罗兰之歌》《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卖花女》《近代英国诗钞》,上至西方文明发..

刘一达推出全新京味儿小说3月9日,《汤爷的救赎》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分店举行。作者刘一达介绍,为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自己的创作也在积极转变。 《汤爷的救赎》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作品既有传统的老北京范儿,又有鲜明活泼的时代气息。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北京一条老胡同里的关于“失宝”和“寻宝”的故事,着眼于人情冷暖、世道人心,展现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中国人的精气神。 多年来,刘一达一直致力于讲好北京故事。凭借引人入胜..

《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启动3月12日,《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启动仪式在福建福州举行。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长、《八闽文库》出版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梁建勇等出席启动仪式。 梁建勇在启动仪式上说,希望参与《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的专家和出版工作者能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群策群力,把《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实施好。参与工程的同志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力和能力,坚持高标准、高要求,要编..

韩永进代表:让读书学习成为首都核心竞争力“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原馆长韩永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引用阿根廷国家图书馆前馆长、著名诗人博尔赫斯的这句名言,来形容图书馆的重要性。他提出,我们要充分认识图书馆在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2018年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数量达到6052个,较上年新增200多家。韩永进说,该数据无论是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相比,还是与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对于公共图书..

《哈姆雷特》在港一票难求3月7日至9日,由李健鸣翻译、李六乙导演,胡军、濮存昕、卢芳等主演的莎士比亚经典名剧《哈姆雷特》在香港艺术节连演三场,在香港引起了轰动,演出火爆,一票难求。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该剧服装造型设计、曾凭《一代宗师》荣获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提名的香港著名设计师张叔平和刘嘉玲等特意设宴为剧组庆功,林青霞、关锦鹏、关之琳、钟镇涛等演艺界人士也都到场出席,恭喜演出成功。 李六乙导演的作品此前已经多次到香港演出过,..

十月文学院“名家讲经典”首场开讲3月10日,十月文学院“名家讲经典”2019年首场讲座在北京举办。讲座邀请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程光炜为听众解读南非作家库切的作品《耻》。 库切在2003年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也是第一位两度获得布克奖的作家。他的小说跨越了狭隘的民族、种族等障碍与偏见,直抵历史渊源与人类发展的纵深处,提醒人们重新审视现代文明的种种渊薮。 讲座现场,程光炜阐述分析了他眼里的《耻》,为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提供了帮助。在讲座过程中..

陈洪绶与古代插画 ▌李炫芷 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在展出“出相入胜——中国古代书籍插图展”,展览展出了50本带版画的古籍善本。带有插画似乎是很多古籍的“规定动作”。清人叶德辉《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清代人产生“图文相配”认知的同时,此种形式成了当时书籍的主要形式,这应该归功于雕版印刷的发展。 隋唐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以此术印制佛教经文典制。宋元时期,医学、文学类图书也开始广泛应用插画..

颜真卿的“封神”之路▌孙晓飞 前段时间,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广受赞誉的《祭侄季明文稿》在日本展出,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书法展的范围。 其实就专业领域而言,日本在中国文物的研究和保护方面一直卓有成效。最近,有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专家表示,“他们(日本人)很细致扎实,每件作品都研究得非常透彻。他们的装裱、保护技术都不比我们差。” 通过网络查阅日本方面的报道也能发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这次展出,把颜真卿的地位抬..

蒙特卡洛芭蕾舞团 演绎全新《灰姑娘》明天至16日,享誉世界的摩纳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团将再度登台国家大剧院,上演艺术总监让-克里斯托弗·马约的得意之作《灰姑娘》。 蒙特卡洛芭蕾舞团的前身是蜚声国际的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舞团。作为重塑世界芭蕾版图的百年名团,这里不仅培养过“现代芭蕾之父”福金、“美国芭蕾学派奠基人”巴兰钦、“不朽天鹅”巴甫洛娃、“传奇舞神”尼金斯基等芭蕾精英,还与许多顶级大师有过合作。 随着佳吉列夫的去世,舞团逐渐走向衰落。198..

带“卡门”来中国的指挥家让·皮里松卜大炜 近日,西方古典音乐界有多颗巨星陨落,其中那些与中国音乐发展史结缘、并为中国音乐爱好者带来璀璨音乐时光的大师,更值得我们追思和怀念。2月18日离世(享年96岁)的法国指挥家让·皮里松就是一位将自己的才华献给了法国音乐,并将这些音乐带来植入中国人民心中的杰出指挥家。他让“卡门”的形象永远鲜活在我们的音乐舞台上,在改革开放初期,让一大批求知若渴的青年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自如地舞动起来。我作为当年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