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节影响孩子大成长

2019-03-12 10:57:59 来源:网络

今天,想做大事的孩子很多,但是愿意把小事做细的孩子却很少。如果拒绝做“小事”,不能在细节上做到位,那么再伟大辉煌的理想也永远只是空中楼阁。如果想比别人更优秀,就必须在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上下功夫。要知道,成功就是由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一个又一个的细节积累而成的。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庸》言:“致广大而尽精微。”惠普公司创始人戴维·帕卡德也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这些都充分说明,想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身的梦想,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处入手,正所谓:“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来说,细节同样十分重要,会决定一生的成败。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如做人、做事、学习、交往以及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是在童年、少年时期形成的。所以,作为孩子,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这些方面的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孩子要对细节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知,要用细节来塑造自己,这样他才会变得聪明,变得有智慧,即使置身于瓦砾之中,也能让自己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孩子要注重细节,这样才能抓住身边的每一个机会,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实现自身的价值。

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注重细节是一种习惯,它的养成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不管做人还是做事,不管是学习还是交往,抑或生活,都要善于发现细节、重视细节。成功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任何希图侥幸、不重视细节的想法都注定是要失败的。所以,每个孩子都必须改掉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坏毛病,只有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踏踏实实、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注重每一个细节,才能把大事做细,把小事做好,才能踏着由小事与细节铺成的大道大展宏图,迎来绚烂的明天。

可见,细节决定成败,小细节影响孩子的大成长。本书从做人、做事、学习、交往与生活这几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100个细节。每个细节开头是点睛之笔,接着用经典故事做导引,并对故事进行适度解析,让孩子能更进一步认识细节的重要性。同时,每个细节后面都有一个“身体力行”板块,为孩子提供落实细节的具体指导建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孩子学习并把握这些细节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每一个细节中所蕴含的不朽智慧,更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传统文化并非高高在上,不可触摸,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指导今天的生活。

,小细钱雷 节影响孩子大成长

相关:

活的运河博物馆春节期间,山东济宁微山县东渡口码头格外热闹。返乡的人们排着队,搬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有说有笑地登上摆渡船。马达的轰鸣声响起,船儿在平静的水面划开波纹,驶向湖中央的南阳镇。 南阳古镇位于微山县西北部的南阳岛上,因四面环水,船是人们进出古镇唯一的交通工具。早在战国时期,渔民们就来到岛上安家落户。元朝时期,取直后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镇上建起了南阳闸。 船一靠岸,便可以看见一座青石牌坊,刻有康熙御笔题写..

大数据可能比你更懂剧 也更懂你第一眼看见85后闫晓光,觉得他符合我们对理工男的一切想象:数学系毕业,高高瘦瘦,普通话有口音,以及,还没有女朋友。然而,当他开口说起自己的工作,自诩半个娱记的我感觉到了碾压,“BGM”“大猪蹄子”“破圈”还能跟上,“BE”“HE”是什么?! 从2018年7月开始,当过数学老师的闫晓光有了一个全新的职业——优酷认知实验室内容智能团队高级数据分析师。听不懂没关系,通俗点讲,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研究网剧网综的大数据——..

书法热潮背后 蕴含怎样的文化信息?今年开年以来,多个重量级国宝级书法名迹对公众展出。人们研究颜真卿《祭侄文稿》,一篇手稿何以成为“天下第二行书”,研究怀素和尚的《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的文化价值,在国内外掀起了一阵研究中国书法的热潮。 与此同时,在上海博物馆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不仅是中国内地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董其昌艺术大展,主办方向海内外15家重要收藏机构商借藏品,遴选董其昌及相关书画精品共计154件,其中不乏晋唐宋元..

“新莽造币厂”或揭王莽新政“一角”史料记载,公元7年到公元14年,王莽新政实施期间共进行了四五次大规模币制改革,所发行的货币因虚值而缺乏信用度,背离了经济和货币发展规律,给后世以警示,在中国货币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虽然这一币制改革以失败告终,但其铸币铸造工整、形制独特、融入的书法艺术隽美,对中国古代货币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的考古专家、学者聚集河南省南阳市,..

马连良演出《串龙珠》始末1938年4月23日,京剧《串龙珠》首演于北京新新大戏院,蔚为马派四大抗战名剧之一。在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马连良演出剧目选集》中,马连良毅然将之名列五部精选剧目之一,慧眼偏爱,可见一斑。同时反映了在日寇高压统治下,马连良的抗争精神和一位爱国艺术家的良知。在《串龙珠》创演81年后的今天,本报刊登马连良于1938年亲笔撰写的《我为什么要演〈串龙珠〉》一文,并由马连良之孙马龙撰文解读《串龙珠》创作背景,谨以此纪念..

公众广泛参与 扎好文物保护的篱笆◆政府责任、法律惩戒与公众参与结合,标本兼治,才能有效遏制文物违法犯罪。 ◆“群众路线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优良传统,应该坚持不懈、一以贯之。” ◆当下公众参与文物保护的深度与广度还不够,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更多措施。 没有编制、缺乏专人负责文物管理工作,有的县区甚至没有文管所;田野文物保护单位存在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急需一线文保力量的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单位缺人缺资金等问题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难点之..

北京大观园遭吐槽:票价比肩故宫 质量天壤之别上周末,#大观园塑像吓哭小孩#登上微博热搜。这是一家什么样的景区?11日,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进行了探访。 景区内对大观园的介绍。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门票40元,只收现金 “北京大观园是京城一处极富特色的古典园林。在占地13公顷的范围内,40余处亭台楼阁、佛庵庭院配以山形水系、繁花名木、鹤鸣鹿啼,宛若人间仙境。”这是北京大观园官网上的简介。 但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想象中那样美好。首先,想进门就要..

文化自信始于让孩子们看得到看得懂中国经典“在新时代,美育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格道德美的追求,还有对中国历史进程中精神美的弘扬,更有对理想美、信仰美的坚守。”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依然聚焦新时代美育,他带来两份相关提案:一份视野广阔,为推进美育教育及传播提出多角度建议;另一份则更具实操性——建议有关部门推进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提升人文素养,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贴身之物’..

中国文化如何更好走出去拥抱更广阔世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如何助力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拥抱更广阔的世界,也成为今年两会上的热点话题。两位来自上海的代表委员从自身实践出发,带来鲜活的故事,为探索建立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积极建言。 全国政协委员史领空—— 中国文学怎么“出海”?中国故事、国际组稿、全球发行 “语言文化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和软支撑。”从事新闻出版工作30多年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译文出..

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用喜剧演绎精准扶贫故事“一棵大槐树,记住乡愁,记住村魂。一个好干部,积聚能量,凝聚人心。”3月6日、7日,由山东省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该剧聚焦精准扶贫,塑造了下乡扶贫的“第一书记”马向阳这一人物形象。来源于人民生活的艺术创作,再加上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这台戏两年三度进北京演出,收获不俗反响。 《马向阳下乡记》讲述了农科院助理研究员马向阳下乡担任“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