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铁梅: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戏曲的魅力

2019-03-06 08:40:54 来源:网络

我的艺术生涯,是从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开始的。作为将川剧基因融入血液的戏曲人,尤其是作为重庆市川剧院院长,近20年来,我带领一班人致力于川剧的传承与创新,不断推动其向前发展,无论是重庆市川剧院还是个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艺术上,我对川剧声腔做了突破性探索,还打造了被誉为“二十世纪末中国戏曲代表作”的川剧《金子》。同时,让中国川剧融入世界主流艺术界,从川剧交响乐《衲袄青红》在“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演出,到新歌剧《凤仪亭》在美国林肯中心艺术节、加拿大“点亮多伦多”艺术节演出;从完整保留原汁原味的川剧折子戏的室内乐歌剧《思凡》亮相荷兰艺术节,到携完整的川剧清雅大幕戏《李亚仙》在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巡回演出;从川剧《金子》戏曲艺术电影与世界接轨的NTLive(英国国家剧院现场)拍摄方式,到传统川剧《凤仪亭》亮相第4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颁奖晚会……川剧艺术一次次地在欧美掀起热潮,增强了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我庆幸自己不辱使命,实现了川剧艺术在走出去时从“肢解”到“完整”,也实现了从“被展示”到“被呵护”的突破。

值此全国两会召开、共和国七十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我殷切期盼将我们取得的成绩向祖国汇报。同时也深怀感恩之心,感恩时代赋予了我传承发展戏曲艺术的使命。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剧协副主席,把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我的责任。多出精品、培养新人,使传统文化不断在传承中发展,是我的使命。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戏曲的魅力,使其闪耀于世界舞台,是我的目标。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作者:沈铁梅,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剧协副主席)

,沈铁梅: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戏曲的魅乔尼·乔斯达 力

相关:

20部优秀剧目登陆北京舞台3月2日至3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活动在京举办,来自“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和“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的20部优秀作品将在北京各大剧场演出39场。中央歌剧院民族歌剧《命运》作为开幕演出于3月2日上演。 据了解,此次展演的20台剧目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革命历史题材和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先进人物(集体)题材剧目占一半以上,勾勒出“沂蒙..

京剧名家张春华去世:九旬高龄收徒 被称当代武丑泰斗记者从国家京剧院获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表演艺术家、武丑名家张春华,5日凌晨6点05分在北京逝世。 因出演《侠盗罗宾汉》成名 张春华原名张士铭,1924年出生于天津。 他少年开始学艺,12岁进稽古社科班,得娄廷玉、丁秉春等传授,并得尚和玉指点。出科后,在京、津等地搭班。 早年曾因出演根据美国影片《侠盗罗宾汉》改编的同名京剧而成名。 1943年春节,代叶盛章演出《时迁偷鸡》名噪津门。同..

惊蛰又名“启蛰”?除了吃梨,还有这些习俗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6日,传统的“惊蛰”节气到来了。 它是二十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每到这时,气温一般回升比较快,全国各地春意更浓。民间把惊蛰当做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在开始预备为春耕忙碌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有趣的习俗。 惊蛰又名“启蛰” 为啥改名? 惊蛰,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一般在公历3月5日或6日。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

不要越俎代庖的童年刚咿呀学语就开始接触音乐,学习小提琴、合唱和舞蹈,时常被带着观赏芭蕾舞剧作消遣,也常参加戏剧演出;熟悉各种体育运动,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学习骑马和剑术,精通槌球、网球、曲棍球;三岁翻书阅读,四岁临帖写字,六岁跟随名师练习写作……先别焦虑,这不是又一个 “虎妈”“狼爸”对照藤校标准精心打造的十项全能“牛娃”。这是法国波旁王朝第二任国王路易十三。 举出路易十三的例子并不是想为今天拼了老命也要让孩子“赢在起..

郎朗复出:看淡名利 音乐会减半近日,钢琴家郎朗以一袭白色西装现身北京举办发布会,宣布其2019全新独奏专辑《钢琴书》将在3月29日全球同步发行。 作为郎朗受伤后复出、同时也是回归环球音乐的首张作品,《钢琴书》以双CD的形式集结了贝多芬《致爱丽丝》、德彪西《月光》、坂本龙一的钢琴版《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等诸多经典作品,以及《茉莉花》、《绿袖子》、《阿里郎》等世界各国的民谣。在发布会后接受新京报专访时,郎朗坦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在演奏..

武丑泰斗张春华谢幕 曾为时迁加戏3月5日早晨6点05分京剧武丑名家张春华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武丑演员,张春华于1924年12月生于天津,原名张士铭。12岁进入了天津“稽古社”科班,从此改名张春华。他从小抱定“宁可练功致死,不可懒惰偷生”的信念,以常人难以承受的强度每天坚持苦练文、武功夫。在“稽古社”坐科期间,丁秉春、王斌珍、谷玉兰、郑盛厚等老师向张春华传授了《盗双钩》、《祥梅寺》等戏。“稽古社”社长娄廷玉向张春华传授了..

抗战馆招募“小博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3月5日发出“英雄帖”,邀请全市中小学生争当“抗战文物小博士”,做传播抗战精神的志愿者。 “一物一故事——我是抗战文物小博士”征集展示活动启动,标志着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抗战馆活动开始了。活动现场,赵登禹学校的学生代表为大家讲述《大刀的故事》;获得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优秀讲解员”称号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志愿者讲解员刘振宇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故事..

博物馆摄影师动脉影:我只是一个喜爱博物馆的普通游客一个人,一台5D4+百微,8年间拍遍全球200家博物馆。他镜头下的文物美得不可方物,很多人因为他的照片爱上了博物馆和摄影。他就是许多摄影爱好者和文博爱好者的男神,最近刷爆朋友圈的武汉博物馆摄影师——动脉影。 在新浪微博上,他坐拥241万的粉丝,现实里却享受着“万人如海一身藏”的平凡生活,在微博中从未露庐山真面,更没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和职业。不过他也坦诚地告诉大家,他并不是什么专业摄影师,也并非文博工作者,只..

《汪曾祺全集》历经8年编校问世2019年3月2日上午,“春三月,我们一起怀念汪曾祺”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召开。汪曾祺先生的儿子汪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学者杨早出席。 汪曾祺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其创作生涯历经半个世纪,跨越两个时代,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他辞世之后,各类作品以不同形式被多家出版机构频频再现,深受各个年龄层次的中外读者喜爱,学界也出现了诸如孙郁《革命时代的..

武丑泰斗谢幕 天国再唱《三岔口》国家京剧院消息,以《三岔口》一剧享誉海内外的京剧武丑艺术家张春华,3月5日6时05分因病离世,享年94岁。 十岁学戏 因《时迁偷鸡》名噪津门 张春华先生原名张士铭,祖籍河北武清(今天津武清区),1924年生于天津,幼年为家境所迫,10岁就正式到天津天华景稽古社科班学戏,工武丑、武生,得娄廷玉、丁秉春等传授,并得尚和玉指点。出科后,在京、津等地搭班。 1943年春节,代叶盛章演出《时迁偷鸡》名噪津门,同年正式拜叶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