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每一次舞台亮相都成为文化热点

2019-03-05 10:16:26 来源:网络

为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2月23日至3月5日,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再度公演话剧《茶馆》。从1958年首演至今,该剧创造了超过700场的演出纪录,每一次公演都引发观众热捧,直到今天,尽管网上购票已经如此方便,仍然有观众早起排队,络绎不绝,几近一公里。

《茶馆》的每一次舞台亮相都成为文化热点。人们不禁要问,《茶馆》为什么这么火?它又给了我们哪些艺术启示?——编者

老舍编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茶馆》是一部久演不衰的话剧。时至今日,看《茶馆》不再是一次普通的观剧经验或文化消费,它更像是一种仪式——向大师、向艺术、向经典致敬;它也像是一种标识——标志着一种超脱的文化选择和艺术格调;它更像是一种狂欢——参与、见证、释放某种群体性心理体验。

《茶馆》为什么这么火?它又给了我们哪些艺术启示?笔者就此问题请教濮存昕、任鸣、谢玺璋等人,他们的回答大体一致:经典之作、深刻内涵、表演魅力、老观众的怀旧之情、新观众的追星之举,诸多因素,让《茶馆》成为当下的文化热点。

《茶馆》是真正配得上“经典”之谓的话剧,也是新中国产生的了不起的杰作。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说,“老能演,老有人看,几代人常演不衰的才是经典,时间是检验经典的唯一标准,导演要活在作品里,作品要活在时间里。”濮存昕说,“《茶馆》之所以拿得住观众,就在于它的戏剧内涵之中饱含着敬天爱人、悲天悯人的情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剧院负责人于是之总是忧心两个问题:一是剧院怎么样才能像个剧院,二是戏剧怎么演才能上座。《茶馆》受到观众欢迎,证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我们一直延续着北京人艺的艺术传统。我们真对了吗?要时时躬身自问,要谦虚谨慎,不断进取,不能自以为是。兜里有钱、心中无礼的人的通病就是自以为是。”

今天的《茶馆》是如此成功,然而,《茶馆》的诞生和培育,却经历了不寻常的过程。

在第一幕的开场,焦菊隐安排一个卖福音书的角色前来,他的走动带动一股气息,使全场形成一种韵律,一个画卷,北京街头叫卖的声响穿插进来,整场演出犹如一首雄浑的“交响诗”

1949年末从美国回到故乡北京的老舍先生,看到了共产党领导的北京城的崭新变化,内心激动,写出了《我热爱新北京》一文,他说“北京解放了,人的心和人的眼一齐见到光明。”“我爱北京,我更爱今天的北京——她是多么清洁、明亮、美丽!”他写的讴歌新社会的戏剧,除了《龙须沟》之外,还有《方珍珠》(1950)、《春华秋实》(1953)、《西望长安》(1956)、《红大院》(1959)、《全家福》(1959)等等,然而在艺术水准上都无法与《茶馆》同日而语。老舍对新生活、新环境不够熟悉,表达冲动盖过了艺术思维的沉实、缜密与从容。

《茶馆》创作于1956年,它的前身是一部歌颂民主选举人大代表的话剧《一家代表》(一说叫《秦氏三兄弟》)。曹禺看到剧本后,认为整体结构比较松散,但是却有一个“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如此众多的人物,活龙活现,勾画出戊戌政变后中国的整体形象。焦菊隐和曹禺一起在老舍家中长谈,统一了修改意见,三个月之后,《茶馆》初稿告成。1957年7月,巴金主编的大型文学双月刊《收获》在上海创刊,刊发了老舍的三幕话剧剧本《茶馆》。此后,它被翻译成英、法、日、西班牙等多国文字,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茶馆》之所以是经典,首先是因为老舍以超凡的文学才华创造了一流的文学剧本。《茶馆》透过一个北京大茶馆的历史变迁和掌柜王利发的命运,以及穿梭于茶馆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折射出时代的动荡和旧社会的黑暗。茶馆不仅是一个环境,而且是一个象征,正如老舍自己所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馆》结构严谨,各种事件接踵而至,却有条不紊;它把时代变迁的宏大主题映现于个体命运和生命意识中;它不无夸张地勾勒世人表情丰富的嘴脸,却又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在败落的历史氛围中,普通人所面临的凶险和欲哭无泪的悲惨。

提到《茶馆》,不能不谈到它的总导演焦菊隐。若是没有他的艺术能量,这部戏不可能如此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从二度创作出发,焦菊隐帮助老舍整理剧本,根据舞台的动作节奏,对台词进行前后顺序的调整,认真挖掘台词背后的动作性和人物的心理特征,力求使每个人物都形象鲜明,气韵生动。

在第一幕的开场,焦菊隐增加了20多个茶客,着意渲染大茶馆在繁盛期纷繁、撩乱、熙熙攘攘的场面。上场人物众多,焦菊隐安排一个卖福音书的角色前来,他的走动带动一股气息,使全场形成一种韵律,一个画卷,北京街头叫卖的声响穿插进来,整场演出犹如一首雄浑的“交响诗”。这些诗化了的场面、音响和节奏,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中得到启示,巧妙化用过来的。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片生活”,而是经过高度典型化、高度美化的“戏剧”。

若是没有于是之等一批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也不会创造出中国话剧史上这样的舞台艺术奇迹。《茶馆》中的所有人物,特别是王利发(于是之扮演)、常四爷(郑榕扮演)、秦二爷(蓝天野扮演)、庞太监(童超扮演)、松二爷(黄宗洛扮演)等,他们的一笑一颦,举手投足,都并非生活中的自然形态,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是表现力更强、更有韵味、更具美感的艺术创造。整台戏演员们的表演彼此默契、出神入化,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创造了话剧表演的美学境界。

《茶馆》中的戏剧性不是靠着外部冲突取胜,而是靠着传神的语言、生活的细节、典型的场面来加以彰显。剧中,一帮人为了张宅的鸽子飞到了李宅,李宅扣住不还,竟然要闹出一场争端,见此情景,卖挖耳勺儿的老人说:“八十二了,没人管!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一句话构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意象对比,同时也暗示了清朝贵族们无聊奢靡的消费生活。刚刚发生了老态龙钟的太监要买一个十五六岁的乡下丫头做老婆的事件,紧接着一个茶客就打了个拉长音的哈欠,这个哈欠打得十分惬意和舒服。这是多么冷漠的世态啊,实在是令人悲哀,这样的世道焉有不变的道理?

1999年林兆华导演以全新的演员阵容重排《茶馆》,黄宗江看了新一代演员演的《茶馆》,只说了两个字:“不易”。老一辈评论家王育生的评价是:“拿下来了”

1980年9月至11月,《茶馆》应邀赴德国、法国、瑞士三国进行访问演出,全程50天,访问了15个城市,共演出25场,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1983年9月至10月,《茶馆》赴日本东京、大阪、京都、广岛演出23场。1986年4月到6月,《茶馆》到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巡演。然而,岁月催人老,1992年《茶馆》的老演员们不得不进行告别演出,如何延续《茶馆》的艺术生命,一直是北京人艺特别关注的实践命题。1999年林兆华导演以全新的演员阵容: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何冰、冯远征等人重排《茶馆》,在舞台布景上大胆追求写意化处理,茶馆的房屋是倾斜的,象征着旧时代的必然崩塌。然而演出后却是众口难调,毁誉参半。据濮存昕回忆,黄宗江看了新一代演员演的《茶馆》,只说了两个字:“不易”。老一辈评论家王育生的评价是:“拿下来了”。

2002年6月,《茶馆》恢复了焦菊隐导演的旧版本。2005年8月到12月,《茶馆》赴美国演出,在华盛顿、休斯顿、洛杉矶、纽约五座城市演出15场。常四爷的扮演者郑榕说,“不怕演不好,就是别糟蹋,演不好可以慢慢来,糟蹋了就毁了”。新一代演员演出的《茶馆》不负众望,走向成功。濮存昕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代《茶馆》的演员所演出的场次,已经接近前辈艺术家演出的总量了,我们现在也有了一定的艺术自信和舞台经验。《茶馆》对于演员来讲就是戏保人啊,演员在角色中生活,体验,将文学化的一音一词,都注入了情感,融入了体温,在台上一出口,瞬间灵性乍现,自然而然地奔涌出来。梁冠华演的王掌柜、杨立新演的秦二爷、冯远征演的松二爷、吴刚演的唐铁嘴、岳秀清演的小丁宝等等,都已找对感觉了,逐渐进入境界了。演员演戏,观众是凭着直觉被带入剧情,在剧场里,我们一直是在与观众共同创造。”

当然,《茶馆》演出市场的火热,也与现代传媒的发达和影视剧的影响有关。老观众进剧场,是带着怀旧的心理,《茶馆》里的故事和人物他们已经熟悉,但是仍然有期待,有回味,这就是舞台艺术的魅力所在。青年观众没看过《茶馆》,充满好奇,追求一种新鲜感和追星的乐趣。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后,饰演“达康书记”的人艺演员吴刚火了,后来《茶馆》演出时,剧场大厅里摆满了粉丝送给吴刚的鲜花。电视里的狄仁杰是梁冠华演的,金太郎是王雷演的,贾志国是杨立新演的,家庭暴力男是冯远征演的,青年观众想要近距离看到真身,也被卷入了追捧《茶馆》的观众人群。不演电视剧,演员的社会影响力受限,但老演电视剧演员当众表演的能力又下降。这是个矛盾,需要拿捏好分寸并探索出解决途径。

谈到《茶馆》不竭的艺术生命力,以及观众对它的推崇,北京人艺负责戏剧宣传的孟姗姗说,“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茶馆》一票难求,充分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戏剧欣赏方面,观众从演什么看什么的‘不挑食’阶段,已经过渡到了追求物有所值,追求品质、品位的阶段了。”这一方面显示了《茶馆》的独特而持续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广大戏剧工作者要不断努力,创造出更多“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戏剧。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勤奋名言 《茶馆》每一次舞台亮相都成为文化热点

相关:

杨澜:坐到那把椅子上 就进入提问状态杨澜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选修一门社会学,每天上课准时到,作业按时交,老师列的参考书一本不落都看了,论文也还写得不错,可期末得了一个B,这也是她所有课程里唯一的B。杨澜去找教授理论,教授说:“的确你完成得都不错,但是我要给你一个惩罚,因为你上课从来不问问题,说明参与度不高。” 也许,这是后来杨澜在《杨澜访谈录》中,孜孜不倦地向嘉宾问了20年问题的一个内心触点。近日,她的新版图书《一问一世界》..

翻一翻网文作者“现实身份牌” 好故事背后没有“小人物”最爱读《红楼梦》,想用笔留住忘不掉的人和事,写了一部30万字的爱情网络小说……哦,我们谈论的不是都市纯情女文青,而是一位年过六旬、曾在北京做街道保洁员的大叔。 如果有机会依次翻开网文作者的“现实身份牌”,读者从中获得的惊喜,恐怕不亚于读一篇构思精巧的小说。毕竟,那都是真实饱满的人生啊。 最近,起点中文网“现实频道”的“爱情婚姻”类作品中,笔名“祝一二”的小说《来世再相爱》页面忽然闯进大批访客,且一个..

紫禁城迎600岁生日 《清明上河图》将现身今年是紫禁城建成599年,到2020年将迎来600岁生日。今天上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宣布,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为紫禁城庆生——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将推出历史遗存、书画器物、宫廷文化、文人雅士、节庆风俗、世界文明、考古发现等数十项展览,持续到2020年年底。其中,《清明上河图》和《韩熙载夜宴图》将现身。 故宫博物院内窗明几净、琳琅满目的“故宫文创体验馆”,海棠环绕、含蓄雅致的文华殿“故宫书店”,小巧精..

“梨园天后”戏里戏外皆“传承”梨园戏,演了40年;全国人大代表,已是第四届,当了十几年。对于曾静萍来说,戏里戏外都是“传承”。4日,北京,全国人大代表曾静萍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欲提出建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应加强监管,不使人浮于事。她也呼吁,文化机构改革中,应有“一团一策”“一剧一策”的细致做法。 曾静萍两度摘取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被东南亚、台湾戏迷奉之为“梨园天后”。 去年,曾静萍已到退休年龄,将卸任福建省梨园..

奚美娟:文化文艺工作者应担起培根铸魂重任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总书记的讲话深深鼓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奚美娟。她说:“继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2016年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8年全国宣传..

3月院线上演百团大战继2月全国电影票房达110亿元创单月票房新高后,3月电影市场也因44部新片的上映而逐步显露票房潜力,其中不乏多部国际获奖影片、知名IP作品的出现。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在这44部新片背后共汇集了121家国内影视公司,其中已有部分公司参与到进口片的出品、发行、宣传营销等环节。在超百家公司以及数十部新片的猛攻之下,3月影市能否延续2月的票房走势再创新高值得期待。 121家公司入局 尽管3月仅刚刚过去4天,但全国电影市场已..

5G与文化产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年全国两会,新闻中心首次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不少代表委员积极关注5G的应用。近日,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会上,华为发布了5G折叠屏手机,各大厂商也竞相推出5G应用解决方案,这让人们对5G时代满怀憧憬。 在未来万物互联的时代,5G与文化产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5G将为文化产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1.文化产品呈现“新面孔” 【案例】 日前,中国联通已完成对北京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等区域的5G全..

讲述藏在名画中的历史柯罗 长久以来,一直很怕读某些“专业”人士的美术评论,复杂的句式、生僻的词藻,构建起高深而虚幻的表达,似乎读者没被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曲折晦涩的句难倒就显不出自己的才情。 欣喜地发现,有一个不那么专业的人——自称“不懂艺术又不太懂历史”——写了一系列有关艺术、历史,以及艺术史的文章,试图从世界名画所呈现的内容里,找出可疑、可议、“不可告人”之处,理出线索,排查其后的历史因缘。一幅幅画作,成为一..

王蓉蓉:和光同尘 与时舒卷王蓉蓉 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京剧张(君秋)派,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受教于王玉蓉、蔡英莲、马宗慧等,1978年拜张君秋为师。代表剧目《状元媒》《龙凤呈祥》《大·探·二》《党的女儿》等。曾获得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褚秋艳 “小小杜鹃花,花开满山崖”,京胡响起,田玉梅牵着鹃妹子的手,转身,坚定地一步一步走远。面前,是敌人的刑场;身后,是她..

《全球大拜年》十天点击量破千万由中国唱片集团联合十三月文化共同发起的“国乐复兴计划”开年推出最新成果贺岁专辑《新乐府·全球大拜年》,日前发布春节流量数据,其在线上平台的点击率十几天突破1000万。 该专辑将中华传统春节民俗合奏乐曲与国际音乐相融合,包含《步步高》《喜洋洋》《百鸟朝凤》《花好月圆》《紫竹调》《旱天雷》六首曲目。其中,广东地区代表性贺岁民乐《旱天雷》与《步步高》,一首由民乐大师汪洪改编,一首由古巴人声合唱团改编为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