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作家”张爱玲:缺少关爱的人生有多落寞?

2019-03-02 08:32:50 来源:网络

“出名要趁早”,不少人认为,说出这句话的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传奇性”的女作家之一。近日,她的五部经典小说重装上市,也令这位女作家在读者的视线中再次清晰起来。

她的文学成就自不必说,《小团圆》《半生缘》都颇著名;此外,她的人生旅程也颇为复杂:见过荣华富贵,也经历过悲欢离合。有人说她恃才傲物,有人说她孤僻冷漠……更有人说,她构建起来的文学世界,便是其人生经历的隐约写照。

感情疏离的家庭

《天才梦》里有这么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用来形容“家”给张爱玲的感受,可能恰如其分。

以旧日眼光来看,她的出身很好,同时代的作家没几个能相提并论: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之女,生母黄逸梵是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父亲张志沂也做过天津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

显赫的家世没能为她带来一个温暖快乐的童年。由于无法忍受纨绔子弟张志沂的种种恶习,在经过无数次争吵后,黄逸梵选择远走国外。张爱玲10岁那年,二人正式离婚。

难得见母亲一面,她们的关系逐渐疏离。父亲对张爱玲倒还不错,会教她念书作诗,带她出去游玩。但后母进门后,这些优待也没有了。

有一次,她和后母起了冲突,父亲不问青红皂白便将张爱玲毒打一顿,随之将其软禁长达半年之久。在此期间,她患了痢疾,差点死掉。

张爱玲最终逃出家门,投奔生母。对她而言,在一个原本应该很快乐的年纪,却像前行的路上堵着一座大山,走得很难。

张爱玲有家,但又像没有家。她衣食无忧,童年却黯淡无光,缺少亲情与关爱。父母各有各的自私,没有人因为她的安危做出妥协和让步。

经历隐约相似的母女

对大多数人来说,“母亲”代表着温暖。对张爱玲来说,却不是全那么回事。

她念书很争气,考上了英国伦敦大学,因为战火阻隔,转入香港大学就读,成绩依然十分优秀。一位英国教授私人奖励张爱玲800港币,她兴冲冲的拿去给母亲看,没得到什么鼓励。后来才知道,黄逸梵拿着这笔钱出去打牌,输光了。

类似性质的事情还有不少。黄逸梵确实是个很潇洒的女子,喜欢旅行,生活精致。但她在张爱玲姐弟的成长中,无疑是缺位的。

以至于张爱玲在《私语》中有过这样的回忆:最初的家里面,没有我母亲这个人,也不感到任何缺陷。

然而,母女二人的某些经历又出奇地相似。张爱玲的感情之路并不顺利,先是遇到风流成性的胡兰成,身心俱疲,以分手告终;最后嫁给美国作家赖雅,对方年长她很多,一起生活了十年左右,就去世了。

黄逸梵晚年比较落魄,客居伦敦;张爱玲晚年,也是一个人独自住在洛杉矶,直到1995年,她走完了七十余年的人生旅程,去世7天后才被人发现。

在小说中“吐尽苦难与怨恨”

一个作家的写作,很难不受到自身遭遇的影响。张爱玲童年经受的冷漠、感情上的痛苦、对父母复杂的感情,都悄悄转移到笔端。她借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不断重现往昔岁月里的蛛丝马迹。

《金锁记》里的曹七巧,被金钱和欲望扭曲了人性,破坏儿子的婚姻、拆散女儿的爱情,诱惑自己的孩子吸食大烟,“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著名的《倾城之恋》,经历了各种互相算计后,白流苏与范柳原勉强算是大团圆结局,但也相当悲凉。

她几乎不怎么突出描写温馨的家庭生活、兄弟姐妹的亲情。包括《沉香屑。第一炉香》《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许多作品在内,不是没有感情的戏份,但总让人觉得不是那么真诚。

《小团圆》风行之时,著名作家白先勇曾提到,读了之后,觉得张爱玲似乎要在小说中吐尽这辈子所受的苦难与怨恨。

评论家止庵则说,沈从文的小说写到结尾有一种暖意,比如《边城》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抚慰一下读者;可张爱玲最后到悬崖边上还要推你一下,因为这是真的人生。

他调侃,不认为张爱玲会拥有大众的读者,因为她不是一个让人高兴的作家,甚至让人觉得,本来生活就挺不容易,读完之后觉得“更差”。

她是一个传奇吗?

然而,张爱玲依然拥有很多粉丝。也有不少人,觉得她写出了人性真实的一面。

女作家笛安感叹于张爱玲小说强大的感染力,认为她能在非常短的篇幅里把十几种甚至几十种的情绪和人生的况味全部传达给一个读者。

“我不太喜欢别人说张爱玲写的这种人世变迁都是苍凉的态度。”笛安解释,任何一个作家都是尘世间的人,与其笔下的人物没有本质区别,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不悲悯的作家才是厉害的。她和她的人物,一直是平等的。

张爱玲不是生性凉薄的人。据说她在给胡兰成写分手信的同时,还附了“分手费”,是她当时新写的电视剧本《不了情》与《太太万岁》的稿费;赖雅中风后,她也在尽心尽力的照顾。

可能早些年缺少关爱的生活际遇影响太大,她没办法将冷漠感与疏离感从作品中抹掉。但却一直敏锐地关心着一个人如何在世上立足,并因此需要如何面对这世界,这恰恰是最贴近生活的东西之一。

所以,隔了很多年后,她依然能和读者们产生共鸣。

时至今日,围绕着张爱玲,还有很多让人读不懂的谜团。可能,就如张爱玲生前好友宋淇之子宋以朗所说,她的人生就是一个传奇,故事丰富得可以写成非常精彩的传记。

,“传奇作青瓷 小说 家”张爱玲:缺少关爱的人生有多落寞?

相关:

多彩活动纪念老舍传京味儿首都博物馆的“老舍笔下的人物及街市”主题画展,北京曲剧《龙须沟》《正红旗下》,北京人艺的话剧《茶馆》,国家大剧院演出的话剧《西望长安》……在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一系列纪念活动、演出活动让大家重新走近老舍,仔细咂摸京味儿文化。 由市文物局等单位主办,老舍纪念馆承办的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自今年1月开幕以来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参与。老舍一生创作900余万字,留下了《骆驼祥子》《茶馆》..

《北上》笔端奏响大运河交响曲《北上》是著名作家徐则臣潜心四年创作完成的长篇新作,它书写了京杭大运河的百年历史,巧妙地将各个运河人之间原来孤立的故事片段,最终拼接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长卷。在近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研讨会上,几位评论家为表达对作品的赞赏,声情并茂地朗诵作品片段,上演了研讨会鲜见的一幕。 《北上》是一部有关运河的精品文学力作,获北京市优秀长篇小说创作出版资金重点扶持,本书由北京十..

280余件吉安文物首博展出今天,三星堆“胞弟”、伏鸟双尾铜卧虎等280件“网红”文物在首都博物馆粉墨登场,回望吉安数千载。 走进《望郡吉安》展厅,灯影营造出潺潺溪水的感觉,颇似步入江南望郡。率先亮相的两件文物都是“网红”——双面神人青铜头像和伏鸟双尾铜卧虎静静陈设在双面透明的展柜里。吉安市博物馆馆长李希朗说:“这次带来了280余件文物,大部分都是一二级文物。有很多文物都已经十多年没有出过江西省地界了,因此非常值得一看。” 双面神..

“晚清通”田沁鑫还原《北京法源寺》一部《北京法源寺》,半部晚清思想史。这部快意恩仇的思辨大戏,四年前带着禅意美学的独特气质款款而来,3月6日将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再登国家大剧院。 6日晚上6点,北京青年报旗下北京头条App文化视频直播栏目《后台》将走进大剧院,直播演出后台,从晚清服饰、东方表达的舞台到编剧、导演田沁鑫,主演奚美娟、周杰、贾一平等人的面对面访谈,从庙堂高耸到人间戏场,用镜头语汇描摹那群曾经震动古今的变法众生相。 田沁鑫坐..

世界最美的书“醉美”于中国传统文化一本书,用的是过去老店铺包点心的纸张,拿在手里会“掉渣”,打开翻看怕碰坏,像一册老账本,记录着渐行渐远、充满智慧的民间老行当。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在国内斩获多项大奖后,又于近日在德国莱比锡从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件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摘下“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 十年磨一剑 三载得收尾 “这本书的酝酿过程有10年了。”书籍设计者,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编审、艺术出版中心..

用电磨秀书法 抖音上传统文化高手多“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在一块石碑上,网友“雨墨轩(苏宝安)”正用手中的工具写着行云流水的书法。若是用笔写,倒没什么神奇的,让网友叫绝之处在于,苏宝安是用电磨工具来“书写”。 这则视频在抖音上已有了146万人点赞,苏宝安谦虚地说“就这电磨工具可以养活一家老小”了。不少网友则注意到,苏宝安的电磨工具,是在平常常见的钻头上,加了一个球状物,如此一来,这就成为一支“笔”了。 看似简单..

博物馆不仅“火起来”,更要“活起来”当下,博物馆可谓“火起来”了,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空前提升。今年春节前后,全国数千家博物馆推出上万场精彩活动。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游客在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的比例高达40.5%。参观博物馆缘何成为老百姓过年的新年俗、新风尚?博物馆应当如何抓住机遇,顺势而上,真正实现由“火起来”向“活起来”转变?记者日前对此采访了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相关负责人。 “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新年俗 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多..

故宫文创这样造品牌故宫的雪、故宫的猫、故宫文创、故宫展览,如今,故宫已不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利用文化创意产品走进百姓生活的一个样板。 作为一个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文化符号,故宫拥有众多皇宫建筑群、文物古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近年来,在文创产业带动下,故宫化身成为“网红”。据介绍,到2018年12月,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超1.1万件,文创产品收入在2017年达15亿元。 人们愿意买喜欢买 每年接待1700万人次观众,每天面对..

K11年度最硬核大展「呢喃的泥土」完满落幕历时三个月 chi K11美术馆年末大展 卡塔琳娜·格罗斯(Katharina Grosse) 中国首次个展「 呢喃的泥土 」 已于上周日画上完满的句号 我们在此回顾并感谢所有人的参与和付出 「 Underground 地下 」 所使用的泥土来自上海崇明岛 体量达 60 立方米 「 地下 」是观众到达的第一个展区,让人想起chi K11美术馆位于地下,毗连地铁站的事实。从上海本地市场找来的土堆和建材被覆以五彩颜料,组成充满幻象的人造风景。它唤起一..

传统文化教育岂是“今天栽树,明天就能结果”?孩子学了传统文化,就会更听话懂事,会给父母端茶倒水洗脚? 不少人盼着传统文化教育带来直接的、现实的功利。 最近一周,全国中小学陆续迎来了开学日。开学日“遇见”什么?不少学校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 近年来,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除了学校、家庭重视之外,主打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机构更是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