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开启神话世界别样意趣

2019-03-01 17:01:24 来源:网络

有的书,需要正襟危坐去研读,而有的,则可以带来轻松愉悦的享受。不久前,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金叶:来自金枝的故事》面世。这本书,外观设计乍看之下像一部极为庄重的宝典,内文部分却呈现出故事性很强的插图和文字,别有美妙意趣。

自典籍摘得智慧,采撷之美

《金叶:来自金枝的故事》顾名思义,选题取材自英国作家、人类学奠基人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爵士的12卷本巨著《金枝》,由他的夫人丽莉·弗雷泽编选改写而成,其中收录的内容包括“金枝”原型槲寄生的介绍、神秘怪物的故事、世界奇特习俗的呈现以及各种神话传说和自然风光,给读者奉献更多“典籍”中走出的智慧之光。

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这本书使用了原版书的图案,通过一种逻辑思维,巧妙地展现了“叶”与“枝”的内外关系。金色的槲寄生枝叶纠缠于图书封面的四周,包围并突显着主题元素;在标题的下方,大约正中心的位置,几片“金叶”从“金枝”上飘落而下,引导读者的视线转移向下方的神话群像。正如编者弗雷泽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她无意于教诲,只是从《金枝》上摘取片片金叶,编织成一簇闪闪发光的花环献给读者。

从神话觅得灵性,意境之美

“金枝”的出处,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笔下的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手持槲寄生到阴间寻访父亲灵魂的传说故事。据编辑介绍,金叶和金枝的背景图案采用墨黑色,颇有复古、典雅之感,又能恰当地烘托出精心设计的金色图案。封面主题元素是山羊、狼、女巫和黑猫,这些都在正文当中有所提及,能很好地渲染出神话世界的神秘意境。

作者的本意并非呈现幻想世界的幽暗,而是有趣有味的奇特场景。设计师所创造出的效果也因此多了几分金色的梦境之感,暗夜之中,不仅有骑着扫帚柄的妖巫和呜咽哀鸣的鬼怪,还有曼妙美丽的仙女和轻盈起舞的精灵,它们是散见于字里行间的魅影,也是信奉万物有灵的精神符号,充满文化个性和灵性,契合主题。

由美术获得滋养,裁切之美

《金叶:来自金枝的故事》的插图,由英国著名插画家H.M.布洛克绘制,特别的是,一开篇就将16幅精美手绘单独集中呈现出来,正面印图,背面放置图片说明,而没有与文字穿插在一起呈现,让人抢先一步跟随图画中的故事,骋目游历神话世界。

编辑表示,这种设计理念是希望读者可以将喜欢的图片剪裁下来,作为装饰画精心收藏或装裱,为此,书页纸张选择方面,为了呈现更好的印刷效果,文前插图使用的是克数较重的哑粉纸。如此一来,书籍的功能不仅是单纯地供人翻阅,还能装点生活、提升审美。

,《金枝》开启神话世界青岛农业大学分数线 别样意趣

相关:

苏轼: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北宋大文豪苏轼学养深厚,留下许多千古诗词。不管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还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管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都是永远流传的经典。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表现了其旷达超脱的胸襟。虽然身处官场并不得志,屡屡被贬,但苏轼面对风雨泰然自若,这与他自幼饱读诗..

邻里齐动手 杂物间变阅览室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农光里中社区213号楼是一栋独立成院的商品楼,近日,在社区互助共建志愿队发动居民共同参与下,原本堆砌杂物、停放自行车的地下一层变身成一个小小的社区图书阅览室。 阅览室里外套间加在一起约40平方米,一层进门处摆放有捐书箱、感谢信,捐书名单上还细致地罗列出各家捐赠的图书数量。阅览室发起人之一张守荣介绍,阅览室内的桌椅板凳都是居民家里的旧物。《故宫院长说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红与黑》等..

家长呼吁教辅读物少些“孪生子”“这几本有什么区别呀?”“要不我也买这本吧!”新学期开学之际,《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北京阅”甜水园图书文化港听到不少家长和学生选择教辅读物时的发问。 在开学季教辅读物购买热潮中,记者发现,教辅同质化现象依然存在,家长和学生普遍感到选择困难,书店方会依据读者需求给出建议和指导,出版者也在强化特色打造品牌,力求高质量发展。 读者:选择“凭感觉”“随大流” “我已经挑了40分钟了,光是这些书名就..

音乐剧《搭错车》即将北京上演经典电影《搭错车》改编的同名音乐剧将于4月20日登陆北京展览馆剧场。据悉,该音乐剧去年7月在中国台湾出发,除了北京,还将在南京、武汉、上海等城市上演。 1983年经典电影《搭错车》被多次翻拍改编成电视剧、音乐剧,此次全新改编音乐剧,将用年轻创新的呈现手法,舞台灯光虚实转换,听觉与视觉的细腻结合,重现电影中感动揪心的真情故事。据悉,该音乐剧去年在中国台北、厦门、多伦多、温哥华演出,首战上演时,李宗盛给予了..

《尚博祖屋》童年的故乡 温暖的记忆青年作家、诗人杨宏伟是浙江省德清县尚博村人,长期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继出版诗集《远方的诗:年轮》之后,这部洋洋洒洒49.9万字的散文集《尚博祖屋》2018年底问世,饱含着他对故乡血浓于水的感情。 这部著作是作者7年心血的结晶,是一部追忆童年与故乡的怀旧散文集,内容温馨感人。本书主要反映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者在家乡的童年生活,记载人物有他的祖父母、外婆、父母等亲人,以及村民、老师、同学等,还有各种小动物,充..

《北京法源寺》登台国家大剧院由田沁鑫编剧、执导的话剧《北京法源寺》下周起将亮相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的“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演出板块。该剧以诸多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思辨戊戌,直面历史进程,充满中国文人气息,自2015年首演至今深受观众喜爱。 话剧《北京法源寺》改编自李敖同名长篇小说,奚美娟、周杰、贾一平等领衔主演。作品以北京法源寺为背景,讲述在“天公无语对枯棋”的沉疴晚清,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爱国人士为中国寻找出路的过程。小说..

莫言与张大春话汉字台湾作家张大春日前携新书《见字如来》亮相北京郎园虞社文化空间,与他的好友、著名作家莫言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汉字“前世今生”的深度对话。在现场,两个同样对中国汉语言文字怀有深切情感的作家、小说家,以“咬文嚼字”的解字方式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与读者分享了他们对于中国汉字文化和字词源流的心得体会和文人雅趣。 《见字如来》是张大春新近出版的一本关于字词辨析的新书,书中的部分内容源自他在《读者文摘》杂志所撰写..

即使是最张扬的幻想,也不能脱离现实的根之前的几十年,我以极大的热情写作了“男生贾里”和“小香咕系列”等一批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而近年来,我写了“小鸟公主”“变形学校”“王子的冒险系列”等,从现实生活切入幻想世界,将温暖可触的现实和缤纷斑斓的幻想结合在一起。我的体会是,如果把现实主义题材的叙述比作一望无际的肥沃原野,那幻想作品就是广袤无垠的天空。 写“小鸟公主”的初衷,是我去为孩子们进行文学启蒙。演讲接近尾声,一名三年级女孩举起她的小手..

我们每个作家编织的,都是时代瑰丽梦境的一角走过20多年的中国网络文学,不仅变革了书写和阅读方式,也交织形成巨大蓬勃的产业市场,成为眼下尤其活跃的文化现象。 就在这周,“2018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作家协会主办,24部年度推优作品集中亮相。在这批网文小说中,丁墨的《挚野》尤其亮眼。从悬疑爱情题材的《如果蜗牛有爱情》《他来了,请闭眼》,到挑战商战范畴的《你和我的倾城时光》,再到涉猎流行音乐领域的《挚野》..

中和节 一个鲜为人知的节日3月8日,国际妇女节,今年正好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些都家喻户晓;但你知道吗,在它前一天,二月初一,是中和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鲜为人知的古老节日。 “节应中和天地晴,繁弦叠鼓动高城。汉家分刺诸侯贵,一曲阳春江水清。”唐代陈羽的一首《和王中丞中和日》,向我们展示了唐代过中和节的盛况。中和节,起源于何时,在历史上又有着怎样的习俗活动呢? 中和节的由来 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从民众日常生活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