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博祖屋》童年的故乡 温暖的记忆

2019-03-01 17:00:39 来源:网络

青年作家、诗人杨宏伟是浙江省德清县尚博村人,长期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继出版诗集《远方的诗:年轮》之后,这部洋洋洒洒49.9万字的散文集《尚博祖屋》2018年底问世,饱含着他对故乡血浓于水的感情。

这部著作是作者7年心血的结晶,是一部追忆童年与故乡的怀旧散文集,内容温馨感人。本书主要反映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者在家乡的童年生活,记载人物有他的祖父母、外婆、父母等亲人,以及村民、老师、同学等,还有各种小动物,充满童真童趣。书中场景式、情境式地还原了江南水乡生产、生活的面貌,如钓鱼、养蚕、吃茶、种田等,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姿的乡村生活画卷。作者以祖屋为中心,视野拓展到尚博村以及邻近村镇,穿越历史云烟,摭拾记忆碎片,重现如歌岁月。通读全书,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内容真实感人。

古人云:“言为心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热爱故乡,乡情、乡景、乡恋、乡愁始终是他文学创作的源泉,在追忆中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祖屋保留了一些老家什,是杨氏几代人繁衍生息的历史见证,作者以温情的笔墨书写着一个蚕匾、一张老床、一条刻着曾祖名字的板凳。

作者创作本书的目的,就是留下生活的记忆。他在《祖母》篇中说:“我的祖母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常人,这样一个曾经存在过又永远归于黑暗的平常人。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我的上述文字将是一种永远的存在。”他认为:“最大的真实是心灵的真实,祖屋、我、文字,三位一体成为心灵;心灵的真实就是写作的真实。写作者要永葆谦卑敬畏之心,内心要真实真诚。”为了记忆的真实,他采访老人,考察古桥、老屋、村镇,查找侵华日军暴行的资料,并让母亲重讲儿时故事。晚清外交家傅云龙是尚博村的历史名人,但作者没有凭空拔高,而是真实地写出他与村民生疏隔膜之情形。书中他对亲人、伙伴、乡邻进行了细腻刻画,描绘了儿时吃棒冰、挖泥鳅、滚弹子等快乐往事。他到镇上,“每次吃完三鲜面,甚至每次在街中央吃完小馄饨,我们总要跑进馆子店,趴下身去,把我们细细的手臂伸进柜台下面的缝隙里——似乎每次都能捞出落满灰尘的几枚硬币。”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写得如此鲜活生动。书中叙述的日常生活,如酒醉子凿杀水牛、二流子击打土狗等等,虽然行为残酷,也是铭刻在脑海中的真人真事。因为真实,所以能引起读者共鸣,令人不由自主地回想起童年故事。

二是写作独具匠心。

作者主张心灵写作:“让心灵本身成为写作的方向和动力,让心灵本身成为写作本身,让我成为写作本身。”他对角色变化技巧运用娴熟,“由人而树桩,由树桩而人;由人而我,由我而人;由此而彼,由彼而此……其间的转换是没有痕迹的”。他在《祖屋的女儿》一文中指出,最为得意的是叙述的方式:故事里套故事。

在我看来,杨宏伟此书是基于诗性思维的写作,诗意在笔端流淌,呈现诗歌式散文。他这样描绘捕鱼场面:“父母总是心花怒放,看着船舱里活蹦乱跳的鱼,仿佛马上看到了家里的老人孩子用粗壮的筷子在碗里夹鱼肉的情景,这个情景又会让他们再次联想到像筷子一样形状的用来井秧界绳的竹棍插在准备插秧的水田里而在泥水里投下的弯曲的倒影……”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字,浓郁的情感,文章如诗如画。

作者文笔老练,内容充实,文字生动。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农村集镇的喧闹风情,栩栩如生。乡土世界里上演的平凡故事,经由作者之笔,风生水起。他写钓黄鳝:“这根进入白热化状态的细细长长的线,在洞口摇摇晃晃、进进出出,一阵又一阵的泥浆随之从洞口涌出来,就像是一股股浓烟从老掉牙的老头的嘴里吐出来一样……我们提着这条活蹦乱跳的老鳝鱼,蹦蹦跳跳地向家里跑去。当我们在那条小田埂上奔跑的时候,老鳝鱼会在深绿色的稻叶或者金黄色的谷穗上面腾跃,就像刚刚从一望无际的稻浪里腾跃而起一样。”情节之传神,画面之唯美,读来恍如身临其境。

作家往往具有浓厚的故乡情结,鲁迅之于绍兴,有《故乡》;茅盾之于乌镇,有《林家铺子》;艾青之于金华,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莫言之于高密,有《红高粱》。名家写故乡并不仅限于回忆过去的人和事,而是借此反映社会变迁和民生疾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在当代社会转型时期,如何振兴乡村,值得关切。作者既在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工作,又心怀故乡山水,期待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乡土文学作品。

(杨宏伟著《尚博祖屋》一书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18年12月出版)

,《尚博祖屋》童年的故乡 温暖的记青岛啤酒节 忆

相关:

《北京法源寺》登台国家大剧院由田沁鑫编剧、执导的话剧《北京法源寺》下周起将亮相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的“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演出板块。该剧以诸多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思辨戊戌,直面历史进程,充满中国文人气息,自2015年首演至今深受观众喜爱。 话剧《北京法源寺》改编自李敖同名长篇小说,奚美娟、周杰、贾一平等领衔主演。作品以北京法源寺为背景,讲述在“天公无语对枯棋”的沉疴晚清,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爱国人士为中国寻找出路的过程。小说..

莫言与张大春话汉字台湾作家张大春日前携新书《见字如来》亮相北京郎园虞社文化空间,与他的好友、著名作家莫言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汉字“前世今生”的深度对话。在现场,两个同样对中国汉语言文字怀有深切情感的作家、小说家,以“咬文嚼字”的解字方式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与读者分享了他们对于中国汉字文化和字词源流的心得体会和文人雅趣。 《见字如来》是张大春新近出版的一本关于字词辨析的新书,书中的部分内容源自他在《读者文摘》杂志所撰写..

即使是最张扬的幻想,也不能脱离现实的根之前的几十年,我以极大的热情写作了“男生贾里”和“小香咕系列”等一批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而近年来,我写了“小鸟公主”“变形学校”“王子的冒险系列”等,从现实生活切入幻想世界,将温暖可触的现实和缤纷斑斓的幻想结合在一起。我的体会是,如果把现实主义题材的叙述比作一望无际的肥沃原野,那幻想作品就是广袤无垠的天空。 写“小鸟公主”的初衷,是我去为孩子们进行文学启蒙。演讲接近尾声,一名三年级女孩举起她的小手..

我们每个作家编织的,都是时代瑰丽梦境的一角走过20多年的中国网络文学,不仅变革了书写和阅读方式,也交织形成巨大蓬勃的产业市场,成为眼下尤其活跃的文化现象。 就在这周,“2018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作家协会主办,24部年度推优作品集中亮相。在这批网文小说中,丁墨的《挚野》尤其亮眼。从悬疑爱情题材的《如果蜗牛有爱情》《他来了,请闭眼》,到挑战商战范畴的《你和我的倾城时光》,再到涉猎流行音乐领域的《挚野》..

中和节 一个鲜为人知的节日3月8日,国际妇女节,今年正好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些都家喻户晓;但你知道吗,在它前一天,二月初一,是中和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鲜为人知的古老节日。 “节应中和天地晴,繁弦叠鼓动高城。汉家分刺诸侯贵,一曲阳春江水清。”唐代陈羽的一首《和王中丞中和日》,向我们展示了唐代过中和节的盛况。中和节,起源于何时,在历史上又有着怎样的习俗活动呢? 中和节的由来 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从民众日常生活中自然..

脱胎换骨:漆艺术的当代传承漆器源自中国。早在史前时代,我们的先民已经发现漆的神奇,并开始大量在生活器物中应用。从杭州跨湖桥遗址出土8000年前的漆弓,到7000年前河姆渡时期的漆碗,无不佐证着中华先民曾在不断试错中发现漆的胶粘、防腐等功能。《韩非子·十过第十》记载:“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自禹起,在祭器上用漆作为髹饰,并进行彩绘,漆的功用开始超越了材料属..

电视节目弘扬主旋律也要用心讲故事“主旋律题材作品越来越好看了。”这样的声音已经成为近年来文化消费市场的共识。《战狼2》《红海行动》等影片收获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类型化道路越走越稳健。《鸡毛飞上天》《人民的名义》《白鹿原》等剧集也不断刷新人们对主旋律作品魅力的认知上限。而在电视节目领域,《闪亮的名字》《赶考路上》等综艺节目与主旋律基调的融合也正在带来一场全新的语态变革。 随着现实主义创作的强势回归,在市场需求和自身使命的感召下,电..

音乐综艺节目如何避免审美疲劳今年开年,豆瓣评分高达9.2分的《声入人心》收官,《歌手2019》第二期开播,这让2019年音乐综艺的开局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也让观众看到了2019年音乐综艺的一点创新。 一段时间以来,曾经的现象级音乐综艺节目经历了“综N代”的制作之后,无论是收视表现还是观众口碑,都显得力不从心。音乐综艺节目应在创新中找到突破口,才能令观众眼前一亮。然而,在扎堆化制作、同质化严重的当下,如何打破天花板定论,如何在坚持音乐内核的基..

冯兆威:打破古玩行不退换的行规钱币作为市场中用来交换商品的产物自古就是收藏圈的宠儿,在纸钞已经取代贵金属古钱币的当下,纸钞也被热衷钱币收藏的藏友们玩出了收藏的乐趣。潘家园展厅2层恒信收藏的店主冯兆威就是这样一个痴迷钱币收藏的年轻人。 作为南方人的冯兆威,大学毕业前一直生活在广东一带,从冯兆威的身上不难感受到那种南方人与生俱来的细致和细腻。早在冯兆威中学时代,收藏钱币就是他的爱好。“因为我是学理科的,从小就对数字特别感兴趣。一般..

南红造假如何辨别●普通玛瑙烧色高仿精品南红 首先,这类造假品的首要特征是每颗看起来都一样,过于雷同。缟纹条带明显,条带处的颜色比其他地方明显浅,是烧色不均造成的。用强光手电透光照,看不到三氧化二铁的“朱砂点”状结构。此外,在放大镜下观察时,这种仿制品表面有深红色的牛毛纹,牛毛纹长度大概1-3毫米,是烧色时炸裂造成。 ●红碧石冒充南红 很多人都追求南红的满色满肉,但是会被一种看似“满色满肉”的红碧石所蒙蔽。红碧石的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