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休闲模式的转变及其影响

2019-02-02 10:21:44 来源:网络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最重要、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之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几千年以来,春节习俗养成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表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全世界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春节无疑是他们狂欢、庆贺的日子。

近几年,春节休闲模式逐渐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精神需求的增长,传统春节休闲模式正在不断创新,人们的春节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一转变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以“家”为主的传统年俗模式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各个地方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有舞龙、舞狮等以迎神纳福、祈求丰年为主的活动,具有浓郁的传统风格;在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许多在外地工作、求学的人也纷纷回到家乡,与亲朋好友团聚,春节也成了人们相互联络感情、交流信息的好时机;同时,辛勤工作、劳动了一年的人们,也在这个时节放松心情,进行各种各样的休闲娱乐活动。

在春节期间,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各种各样好吃的菜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家家户户准备好鸡、鸭、鱼、肉、蔬菜、水果、零食等,餐桌上丰盛的食物满足了人们的食欲。人们在春节包饺子、打年糕、做小吃……最为重要的是年夜饭,不仅美味丰盛,而且是亲人团聚的重要时刻,也是感受浓浓亲情的重要时刻。

同时,人们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许多活动富有生活情趣,如很多地方在大年三十贴春联、贴年画、剪窗花、贴“福”字;除夕夜晚包饺子、守岁、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春节期间各地举办各色花会、文艺汇演等,至今盛行不衰。

从家中团聚转向外出休闲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在黄金周、春节期间选择出行休闲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传统的春节休闲模式正从家中团聚转向外出休闲。

一是城市休闲。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传统春节的习俗在逐渐改变,尤其在一些大城市,高楼林立, 新式住宅已不像传统住宅那样有亲和力及良好的交流空间,它使得传统春节的氛围相对过去淡了许多。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小吃类食物在逐渐减少,愿意自己动手做一顿丰盛年夜饭的人在逐渐减少,以往大年三十(除夕)一般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在家中闭门过节的,现在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有些家庭连年夜饭也在饭店举行。各大饭店配合节日推出花样繁多的年夜饮食菜单。追求色香味形、讲究营养搭配已是春节餐饮的新时尚。

传统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开放,春节不仅仅限于家人的团聚,有些朋友、同事也会在春节聚在一起。大城市紧张的生活节奏、喧嚣的生活环境,在改变人们许多生活习惯的同时也让人日益怀念过去传统的春节氛围。于是,城市里也逐渐出现了庙会、灯会等春节休闲系列活动,为人们提供更多休闲活动的场所;政府也在积极引导春节庆祝活动,组织各种团拜会、组织定点燃放烟花爆竹,让人们融入春节的氛围。春节休闲活动呈现出由家庭走向社区的趋势。

二是郊野休闲度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在大城市人们的休闲时间相对集中,“五一”“十一”“春节”成了的黄金休闲时间。平日里人们工作繁忙、生活紧张,在春节期间人们都会放松自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活动也越来越丰富。

从过去简单的看电视、打扑克、打麻将等娱乐,已经发展到今天的泡酒吧、泡温泉、滑雪、高尔夫度假等活动方式。休闲地点由家中逐步走向郊野,休闲目的从单纯的放松身心向锻炼健身发展,休闲群体以家庭、朋友为主。这种休闲方式、场所的转变,反映了人们的追求已经由物质方面逐步向精神、文化方面提升。

三是外出度假。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情感交流,更多是带上了休闲旅游的色彩。人们从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会见亲朋好友,同时到该地观光旅游;或者很多亲朋好友商量好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共同到一个地方休闲旅游,既增进了感情又开阔了视野、放松了身心,这种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尤其在近几年,春节旅游热潮已经悄然形成。许多家庭利用春节假期到较远距离的旅游地度假,既实现了家人团圆的目的,又放松了身心,这种休闲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休闲方式。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出境旅游,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国内度假旅游,选择国内度假旅游的人们在春节期间呈现南北互调的趋势,北方人来到南方,感受冬季的温暖;而南方人来到北方,感受冰天雪地带来的新鲜刺激。

休闲模式转变对旅游业带来的影响

春节休闲模式的转变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精神需求的增长。人们在保留一部分传统春节休闲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让自己的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实现了真正的休闲。这一转变给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影响。

首先,春节休闲模式的转变反映了人们对休闲度假产品的旺盛需求,各个景区针对假日休闲开发出更多的休闲度假产品,以满足人们持续增长的需求;

其次,在春节休闲活动中,人们的休闲行为呈现出更加注重社交的趋势,由以前春节家庭团聚向朋友聚会、社区活动发展,人们从家中逐渐走出来,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城市休闲产业和休闲空间的建设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的休闲度假需求不断增长,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春节休闲模式的转清穿之齐妃李氏 变及其影响

相关:

星夜相声会馆为传统追本溯源 嘻哈包袱铺创新表演形式1月27日,北京青年报旗下文化视频直播栏目“后台”来到了民族宫大剧院,对“嘻哈包袱铺”封箱演出的幕后采访和现场实况进行了网络直播。这也是“后台”栏目“封箱大拜年”系列直播的第二期。与第一期的“星夜相声会馆”封箱演出“为传统追本溯源”特点不同的是,“嘻哈包袱铺”的演出给人以“创新中守望传统”的感觉。虽然两个相声团队的表演风格,内容主题均不一样,但殊途同归,在处理“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上,给人以..

二〇一九年央视春晚完成第四次彩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1月31日晚在京进行第四次彩排。最受关注的语言类节目紧扣民生热点,描绘百姓生活,将社会热点问题微缩呈现,将严肃主题融入幽默包袱,记录新时代发展步伐。 葛优首次亮相春晚,搭档蔡明、潘长江表演小品《“儿子”来了》,拆穿诈骗等违法行为;闫妮、周一围、沈月和爱笑团队领衔小品《办公室的故事》,聚焦到在职场奋力打拼的年轻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待;小品《演戏给你看》鞭挞形式主..

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临近春节,思亲情感急剧升温,文化乡愁浓烈释放。春节这道文化命题总是令人回味无穷,越是深入咀嚼,越能品味到文化自信厚积薄发的力量。 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引进来量能扩充的今天,人们对“年味”的理解、对过年方式的选择也更为丰富多元。但不论文化表象怎么样,像亲情团聚、敬老慈幼这些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因子,牢牢占据着春节文化的中枢。一位学者说得好,“一切文化将最终积淀为人格”。对家的依恋和向往,构成了中国人..

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贺岁上演 展现戏曲传承成果“梅花傲雪总传香——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31日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上演两场。北京演艺集团旗下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北京市曲剧团的名家及亲传弟子,对经典戏曲唱段进行跨界重构,同台演出。 演唱会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新派艺术代表、首届戏剧梅花奖得主谷文月携爱徒王丽京共同演出评剧《水冰心抗婚》“三杯酒”选段,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派艺术代表、第二届戏剧梅花奖得主刘萍携嫡传弟子、白玉兰奖得..

岁月里的《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老舍20世纪40年代最主要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作品。遗憾的是,这部“笔端蘸着民族的和作家的血写成的‘痛史’和‘愤史’”,在老舍生前没有出版过全书完整本。因此,《四世同堂》浦爱德全译本的发现与回译,引起了学界与“老舍迷”的关注。 《四世同堂》创作始于重庆、终于美国,是老舍主观情感与观念的投射。按照老舍1945年4月在北碚所作自序中的计划,《四世同堂》分..

老舍:一个“文牛”“写家”2019年2月3日,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几十部经典令读者手不释卷;小羊圈胡同的祁家、钱家、冠家,拉洋车的祥子,茶馆里的三教九流……数不清的人物让观众回味无穷。半个多世纪以来,老舍的作品一版再版,也屡次被搬上荧幕和舞台,给人以欢乐和思考。适逢老舍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国老舍研究会前会长关纪新的《老舍评传》(修订本),入选一月光明书榜。借此,我们特别邀请..

国家大剧院 名角贺新春对于广大热爱戏曲艺术的观众来说,看戏是庆新春必不可少的文化娱乐活动。在春节来临之际,国家大剧院也将一如既往地为观众献上“京剧名剧贺新春”。2月6日至9日,即大年初二至初五,北京京剧院杜镇杰、张慧芳、迟小秋、常秋月、谭孝曾、朱强、李宏图等名家名角将分别带来《四郎探母》《锁麟囊》《红娘》《龙凤呈祥》四台传统名剧,让戏迷朋友们在皮黄京韵中过足戏瘾。 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中国评剧院承制的“梅花傲雪总传香——..

节日的四重味道从时间角度审视节日传统 中国的节日传统,作为一种时间制度,其对时空关系一致性的强调,既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文化理念的载体,又是历史悠久且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我们将节日概括地理解为在固定的时空,由固定的人群所做的固定的事,在这里时间就自然成为理解节日文化的首个要素。 中国传统节日在时间的规定性上,大多是遵循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农历”,它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圆缺周期)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周..

国泰老照相馆重回西单首迎春节提到国泰照相馆,老北京人并不陌生。1956年,国泰照相馆从上海迁入北京,原址位于西单北大街。上世纪70年代,国泰照相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项目最多、功能最全的照相馆之一。不过从1989年起,国泰照相馆开始走下坡路,前后经历了三次迁址,从西单到新街口、再到蓝靛厂和银河SOHO,由于老顾客大量流失,照相馆的生意一直不景气。 三易其址后,老字号国泰照相馆于去年7月重回西单。如今,国泰照相馆将迎来“回家”后首个春节。虽然..

传统节日的共生、共融、共存中国传统节日是民众世代传承的生活,是民族、地区传统的集中展示。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李耀宗先生编纂的《中华节日名典》,是琳琅满目的节日图书中的一本重要著作,该著采集汇纳中华民族2700多个传统节日,有近5000个“名”目,并且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生活实践和文化表现,可以说,这是笔者阅读到的关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内容最为丰富,集中介绍传统节日的大著。 各美其美的文化传统 中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