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九年央视春晚完成第四次彩排

2019-02-02 10:21:24 来源:网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1月31日晚在京进行第四次彩排。最受关注的语言类节目紧扣民生热点,描绘百姓生活,将社会热点问题微缩呈现,将严肃主题融入幽默包袱,记录新时代发展步伐。

葛优首次亮相春晚,搭档蔡明、潘长江表演小品《“儿子”来了》,拆穿诈骗等违法行为;闫妮、周一围、沈月和爱笑团队领衔小品《办公室的故事》,聚焦到在职场奋力打拼的年轻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待;小品《演戏给你看》鞭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良作风,展示基层反腐成果。

为了更多家庭团圆,《站台》的主人公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几位家长使出全力《占位子》;《爱的代驾》中遭遇失败却永不言弃的创业者展现出坚持的力量……

央视负责人说,语言类节目只有秉承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才能博得观众的笑声和掌声;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成为真实生活的百态缩影,希望观众在关照这些人物的同时也收获更多人生感悟。

2019年是新中国70周年华诞。由众明星带来的歌曲《中国喜事》唱出了中国人心中的欢喜;歌曲《我奋斗我幸福》描绘了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里,人们昂首阔步、奋斗前行的画卷。

据介绍,2019年春晚涌现出大批青年演员,李易峰、朱一龙、陈伟霆、邓伦、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吴磊、江疏影、周冬雨、景甜等都表达了年轻人的活力律动和青春梦想。

,二〇一九年央视春晚完成第四次清脆的反义词 彩排

相关:

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临近春节,思亲情感急剧升温,文化乡愁浓烈释放。春节这道文化命题总是令人回味无穷,越是深入咀嚼,越能品味到文化自信厚积薄发的力量。 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引进来量能扩充的今天,人们对“年味”的理解、对过年方式的选择也更为丰富多元。但不论文化表象怎么样,像亲情团聚、敬老慈幼这些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因子,牢牢占据着春节文化的中枢。一位学者说得好,“一切文化将最终积淀为人格”。对家的依恋和向往,构成了中国人..

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贺岁上演 展现戏曲传承成果“梅花傲雪总传香——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31日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上演两场。北京演艺集团旗下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北京市曲剧团的名家及亲传弟子,对经典戏曲唱段进行跨界重构,同台演出。 演唱会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新派艺术代表、首届戏剧梅花奖得主谷文月携爱徒王丽京共同演出评剧《水冰心抗婚》“三杯酒”选段,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派艺术代表、第二届戏剧梅花奖得主刘萍携嫡传弟子、白玉兰奖得..

岁月里的《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老舍20世纪40年代最主要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作品。遗憾的是,这部“笔端蘸着民族的和作家的血写成的‘痛史’和‘愤史’”,在老舍生前没有出版过全书完整本。因此,《四世同堂》浦爱德全译本的发现与回译,引起了学界与“老舍迷”的关注。 《四世同堂》创作始于重庆、终于美国,是老舍主观情感与观念的投射。按照老舍1945年4月在北碚所作自序中的计划,《四世同堂》分..

老舍:一个“文牛”“写家”2019年2月3日,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几十部经典令读者手不释卷;小羊圈胡同的祁家、钱家、冠家,拉洋车的祥子,茶馆里的三教九流……数不清的人物让观众回味无穷。半个多世纪以来,老舍的作品一版再版,也屡次被搬上荧幕和舞台,给人以欢乐和思考。适逢老舍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国老舍研究会前会长关纪新的《老舍评传》(修订本),入选一月光明书榜。借此,我们特别邀请..

国家大剧院 名角贺新春对于广大热爱戏曲艺术的观众来说,看戏是庆新春必不可少的文化娱乐活动。在春节来临之际,国家大剧院也将一如既往地为观众献上“京剧名剧贺新春”。2月6日至9日,即大年初二至初五,北京京剧院杜镇杰、张慧芳、迟小秋、常秋月、谭孝曾、朱强、李宏图等名家名角将分别带来《四郎探母》《锁麟囊》《红娘》《龙凤呈祥》四台传统名剧,让戏迷朋友们在皮黄京韵中过足戏瘾。 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中国评剧院承制的“梅花傲雪总传香——..

节日的四重味道从时间角度审视节日传统 中国的节日传统,作为一种时间制度,其对时空关系一致性的强调,既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文化理念的载体,又是历史悠久且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我们将节日概括地理解为在固定的时空,由固定的人群所做的固定的事,在这里时间就自然成为理解节日文化的首个要素。 中国传统节日在时间的规定性上,大多是遵循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农历”,它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圆缺周期)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周..

国泰老照相馆重回西单首迎春节提到国泰照相馆,老北京人并不陌生。1956年,国泰照相馆从上海迁入北京,原址位于西单北大街。上世纪70年代,国泰照相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项目最多、功能最全的照相馆之一。不过从1989年起,国泰照相馆开始走下坡路,前后经历了三次迁址,从西单到新街口、再到蓝靛厂和银河SOHO,由于老顾客大量流失,照相馆的生意一直不景气。 三易其址后,老字号国泰照相馆于去年7月重回西单。如今,国泰照相馆将迎来“回家”后首个春节。虽然..

传统节日的共生、共融、共存中国传统节日是民众世代传承的生活,是民族、地区传统的集中展示。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李耀宗先生编纂的《中华节日名典》,是琳琅满目的节日图书中的一本重要著作,该著采集汇纳中华民族2700多个传统节日,有近5000个“名”目,并且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生活实践和文化表现,可以说,这是笔者阅读到的关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内容最为丰富,集中介绍传统节日的大著。 各美其美的文化传统 中国传..

京味儿画里品年味儿画“年味儿”作品,是很久以前就想做的事儿了。儿时过年的场景,老规矩、老家风,热热闹闹地准备年货……这些都在后来几十年的记忆中挥之不去。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我,在那个年代,每一个冬天都热盼着过年,这当然不仅仅是我的期待,而是所有孩子的共同心愿。 那个年代生活用品奇缺,一年中只有在年将要到来时才破例允许多买些肉,或者干脆买上一只猪头,全家过年就可以放开胆儿吃肉了。置年货,买花生,买葵花籽儿,买鞭炮,买..

中国戏剧走出去的思考中国戏剧未来若想在世界戏剧版图上占据重要席位,理应深入民族艺术的核心地带,创排出彰显中国气象和文化气息,有格局、有品质的优秀作品。 近年来,在传统的戏曲艺术之外,话剧、音乐剧、舞蹈剧场、实验演出等多元戏剧形式均在中国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范围愈来愈广,中国戏剧走出国门的频次逐年增加。在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等著名国际戏剧节现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