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2019-02-02 10:21:17 来源:网络

临近春节,思亲情感急剧升温,文化乡愁浓烈释放。春节这道文化命题总是令人回味无穷,越是深入咀嚼,越能品味到文化自信厚积薄发的力量。

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引进来量能扩充的今天,人们对“年味”的理解、对过年方式的选择也更为丰富多元。但不论文化表象怎么样,像亲情团聚、敬老慈幼这些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因子,牢牢占据着春节文化的中枢。一位学者说得好,“一切文化将最终积淀为人格”。对家的依恋和向往,构成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文化人格,以至于亲情眷顾成为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文化胎记,过年回家成为春节最重要的节日仪式。年复一年,亿万个家庭的团圆故事总会在春节集中上演,“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成为春节这股文化潮汐持久不衰的生动见证。

“春节是老百姓最看重的节日,那些传统的老理儿咱可不能丢。”首都文明办发出文明过大年倡议书,勾起不少人对“老理儿”和“老礼儿”的记忆。在春节这个文化丛里,其中写满了“廿三糖瓜粘,廿四扫房日,廿五炸了丸子炸豆腐”之类的节日仪式,“过年不许说不吉祥的字眼”之类的风俗讲究。“老理儿”不是因为古老才有价值,而是因为有价值才被人们铭记在心。这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传统文化这部历史巨著里,散落着不少已遗失、被遗忘的美好元素。无论走到多远的未来,我们都应努力做一个向历史学习的虚心学生。

春节是农耕文明赐予中国人的礼物,但文化不会停留在昨日,正如崭新未来总是永不停歇奔涌前行。老家朋友发来一个视频链接,点开发现邻村自导自演的“村晚”好生热闹,节目有流行歌曲、广场舞、诗歌朗诵、魔术,也有豫剧选段、古筝演奏、武术表演、自编“三句半”。通过网络直播,外地游子同样分享到家乡的甜蜜幸福。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化追求,折射出乡村文化振兴的蓬勃希望,也为春节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事实上,春节文化一直在维新不已。改革开放40年来,从央视春晚开播到短信祝福、网络贺年,再到如今旅游、健身、读书等各式过年潮流,新的文化样态不断孕生蝶变,让春节这杯时间的佳酿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芬芳。

如果说传统性是春节的精髓,那么时代性就是春节的生命。守护好作为文化传统的春节,便能守住民族根和魂;发展好引领时代潮流的春节新文化,便能让传统之花永开不败,让文化自信挺立不倒。让我们相聚春节时光里,一起重温情感认同、夯实文化归属,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春节清脆的近义词 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相关:

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贺岁上演 展现戏曲传承成果“梅花傲雪总传香——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31日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上演两场。北京演艺集团旗下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北京市曲剧团的名家及亲传弟子,对经典戏曲唱段进行跨界重构,同台演出。 演唱会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新派艺术代表、首届戏剧梅花奖得主谷文月携爱徒王丽京共同演出评剧《水冰心抗婚》“三杯酒”选段,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派艺术代表、第二届戏剧梅花奖得主刘萍携嫡传弟子、白玉兰奖得..

岁月里的《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老舍20世纪40年代最主要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作品。遗憾的是,这部“笔端蘸着民族的和作家的血写成的‘痛史’和‘愤史’”,在老舍生前没有出版过全书完整本。因此,《四世同堂》浦爱德全译本的发现与回译,引起了学界与“老舍迷”的关注。 《四世同堂》创作始于重庆、终于美国,是老舍主观情感与观念的投射。按照老舍1945年4月在北碚所作自序中的计划,《四世同堂》分..

老舍:一个“文牛”“写家”2019年2月3日,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几十部经典令读者手不释卷;小羊圈胡同的祁家、钱家、冠家,拉洋车的祥子,茶馆里的三教九流……数不清的人物让观众回味无穷。半个多世纪以来,老舍的作品一版再版,也屡次被搬上荧幕和舞台,给人以欢乐和思考。适逢老舍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国老舍研究会前会长关纪新的《老舍评传》(修订本),入选一月光明书榜。借此,我们特别邀请..

国家大剧院 名角贺新春对于广大热爱戏曲艺术的观众来说,看戏是庆新春必不可少的文化娱乐活动。在春节来临之际,国家大剧院也将一如既往地为观众献上“京剧名剧贺新春”。2月6日至9日,即大年初二至初五,北京京剧院杜镇杰、张慧芳、迟小秋、常秋月、谭孝曾、朱强、李宏图等名家名角将分别带来《四郎探母》《锁麟囊》《红娘》《龙凤呈祥》四台传统名剧,让戏迷朋友们在皮黄京韵中过足戏瘾。 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中国评剧院承制的“梅花傲雪总传香——..

节日的四重味道从时间角度审视节日传统 中国的节日传统,作为一种时间制度,其对时空关系一致性的强调,既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文化理念的载体,又是历史悠久且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我们将节日概括地理解为在固定的时空,由固定的人群所做的固定的事,在这里时间就自然成为理解节日文化的首个要素。 中国传统节日在时间的规定性上,大多是遵循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农历”,它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圆缺周期)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周..

国泰老照相馆重回西单首迎春节提到国泰照相馆,老北京人并不陌生。1956年,国泰照相馆从上海迁入北京,原址位于西单北大街。上世纪70年代,国泰照相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项目最多、功能最全的照相馆之一。不过从1989年起,国泰照相馆开始走下坡路,前后经历了三次迁址,从西单到新街口、再到蓝靛厂和银河SOHO,由于老顾客大量流失,照相馆的生意一直不景气。 三易其址后,老字号国泰照相馆于去年7月重回西单。如今,国泰照相馆将迎来“回家”后首个春节。虽然..

传统节日的共生、共融、共存中国传统节日是民众世代传承的生活,是民族、地区传统的集中展示。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李耀宗先生编纂的《中华节日名典》,是琳琅满目的节日图书中的一本重要著作,该著采集汇纳中华民族2700多个传统节日,有近5000个“名”目,并且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生活实践和文化表现,可以说,这是笔者阅读到的关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内容最为丰富,集中介绍传统节日的大著。 各美其美的文化传统 中国传..

京味儿画里品年味儿画“年味儿”作品,是很久以前就想做的事儿了。儿时过年的场景,老规矩、老家风,热热闹闹地准备年货……这些都在后来几十年的记忆中挥之不去。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我,在那个年代,每一个冬天都热盼着过年,这当然不仅仅是我的期待,而是所有孩子的共同心愿。 那个年代生活用品奇缺,一年中只有在年将要到来时才破例允许多买些肉,或者干脆买上一只猪头,全家过年就可以放开胆儿吃肉了。置年货,买花生,买葵花籽儿,买鞭炮,买..

中国戏剧走出去的思考中国戏剧未来若想在世界戏剧版图上占据重要席位,理应深入民族艺术的核心地带,创排出彰显中国气象和文化气息,有格局、有品质的优秀作品。 近年来,在传统的戏曲艺术之外,话剧、音乐剧、舞蹈剧场、实验演出等多元戏剧形式均在中国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范围愈来愈广,中国戏剧走出国门的频次逐年增加。在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等著名国际戏剧节现场,中..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正在加紧打造Model Y 预计2020年上市汽车讯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马斯克在特斯拉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已经订购了生产Model Y电动跨界车所需的设备,同时将在内华达州的Gigafactory工厂组装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电池和动力系统生产出来后直接进入汽车组装流程”。马斯克说。尽管这并非最终决定,但按照马斯克的预计,Model Y将在2020年底前实现量产并上市。马斯克还表示,Model Y将与Model 3共享多达四分之三的组件,甚至组装平台。这反映出其早先的想法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