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能让爱因斯坦“双眼放光”

2019-01-30 11:19:57 来源:网络

提起他,我们会想到相对论,想到E=mc2方程式,想到吐着舌头的俏皮搞怪表情,想到“天才”这个词。他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今年是爱因斯坦诞辰140周年,他对物质结构、空间、时间以及引力性质的研究,对人类思想进程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日前出版的《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以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观》为底本,摘选了《观念与见解》《爱因斯坦晚年文集》里的相关文章,系统收录了这位科学大家的绝大多数演讲、文章等,其中有20多篇短文此前从未翻译成中文出版过。

“在不少人心中,他是个顶着凌乱头发的智者,靠天才大脑和一支笔就能思考这个世界。但这和真正的爱因斯坦区别很大。”《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编译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方在庆说,“事实上他是个喜欢独处、非常勤奋、有着极强人文精神的一名科学家。”

没形成学派、不喜欢上课,一生孤军奋战

爱因斯坦的一生发表了300多篇科学论文以及150多篇非科学论文,留下了三万多封信件。他的智力成就和独创性使得“爱因斯坦”成为天才的代名词。“如果我们只把爱因斯坦看成是伟大的天才式科学家,那最多只看到了他的一个侧面。”方在庆分析说,更可贵的是,他终其一生践行了科学的精神,不断探索既有理论的边界,没有满足于躺在功劳簿上。

回首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还是瑞士联邦专利局三级职员,名不见经传,远离学术中心,过着每周六天每天八小时的上班族日子。尽管如此,他还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己钟爱的研究。正是在这一年,他的创造力得到了惊人爆发,发表了五篇论文和21篇评论。他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解释了布朗运动,提出测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我们现在称之为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具有划时代意义。

从重要性上讲,仅这一贡献就足以让他青史留名,但他并没有止步。两年之内,爱因斯坦就发现了这一理论的天生缺陷,经过八年努力,用思想实验支撑强大的物理直觉,面对无比巨大的数学困难,几乎拼尽最后气力,在1915年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他勇于拓新的真正动力究竟来自哪儿?“爱因斯坦中学没有毕业,到瑞士后补习了一年,这一年他受到了很大触动。”方在庆援引爱因斯坦的一段话——“我们可以体验到的最美好事物,是难以理解的神秘之物。这种基本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真正摇篮。谁要是不了解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谁要是不再感到惊讶,那他就如同死了一般,他的眼睛早就黯淡无光。”

那什么能让爱因斯坦“双眼放光”?用他自己的话来描述就是——“对我而言,能够察觉生命和意识的永恒奥秘,了解现实世界的神奇结构,并且能投入全身心努力去领悟自然界中所展示出来的理性,哪怕只能得到其中极小的部分,便也心满意足了。”

书中透露,尽管爱因斯坦一生有不少朋友,但是作为研究者,他基本上是孤军奋战。这一点贯穿了他的一生。没有一个学生从他那里获得博士学位,他也没有形成所谓的学派。爱因斯坦不喜欢上课,并不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好老师,仅有的几次授课经历都很难说成功;至于他在日本、美国、西班牙以及阿根廷等地演讲受到空前欢迎一事,与他是否会讲课关系不大,更多是听众慕名而来。爱因斯坦曾多次抱怨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听懂他的演讲。

80多年前他提醒教育界,别向青年人灌输单一“成功学”

爱因斯坦不光是醉心专业领域、深居象牙塔的科学研究者,更是一位对人间疾苦充满同情、与不公抗争的社会行动家。他知道如何善用自己的名声,支持对人类有益的事业。他尤其关心教育领域,1936年,爱因斯坦在纽约州立大学第72届毕业典礼上发表了教育理念的主题演讲,他的观点如今看来仍有启发。

比如,爱因斯坦否定了当时教育界向青年人灌输的一种思想——即生活的目标就是获得习惯意义上的成功。“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功者从他的伙伴那里获得的东西,都远远超过他对他们所做的贡献。但是,人的价值应该体现于他能给予什么,而不在于他能获得什么。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工作所得到的成果的乐趣,以及对该成果的社会价值的感知。”

在爱因斯坦看来,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恰是唤醒和加强年轻人的这些精神力量。“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会导致对人类最高品质的快乐追求,即从事知识和艺术的创造活动。激发这些潜在的创造性的心理力量,当然比采取强制手法或唤醒个人野心更不容易,但它更有价值。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游戏本能以及追求知识的动力,并将其引导到对社会很重要的领域。”

“学校一直是将传统财富从一代转移到下一代的最重要手段:相较过去,这个道理更适宜于今天。现代经济发展削弱了家庭作为传统和教育承载者的角色。因此,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健康更加依赖于学校。”爱因斯坦直言,有时候,人们把学校仅仅看成是一种工具,靠它将一定数量的知识传递给成长中的下一代。“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是在为活人服务,旨在培养年轻人对社会繁荣有价值的品质和能力。”

换句话说,学子仅仅学习既有真理的知识不够;相反,如果不想失去这种知识,就必须不断努力持续更新。爱因斯坦用了一个比喻:“科学真理,就像竖立在沙漠里的一座大理石雕像,随时承受着被流沙埋藏的威胁。必须不停地伸手拂拭,才能使大理石在阳光之下永远熠熠发光。为此,我也应尽绵薄之力。”

,是什么能让爱因斯坦“双眼清晰的反义词 放光”

相关:

柳营:她用一颗慈悲的灵魂写作小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叙述风格,一种是福楼拜主张的,排除主观抒情成分的“纯客观”艺术,在影响深远的《包法利夫人》中,其冷漠、无动于衷的“客观”,是现实小说最重要的艺术突破。另一类叙述者全情投入,与小说人物浑然一体,无法分割,一下揪住读者的心灵,浓烈如纳博科夫的《洛丽塔》。 柳营的新作《姐姐》虽非第一人称叙事,但其内心投射出的情感与人物的紧密关系形成一种反省似的“客观”——姐姐是你,是我,是她,是瓶..

长篇小说呈现井喷发展“2018年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不同凡响的一年,长篇小说呈现井喷状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日前在由《当代》杂志社主办的第十五届《当代》长篇小说论坛暨第二十届《当代》文学拉力赛颁奖典礼上说。 本届论坛评出的2018年度长篇小说五佳作品分别是李洱《应物兄》(人民文学出版社)、石一枫《借命而生》(人民文学出版社)、徐则臣《北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梁晓声《人世间》(..

文学应当有力地参与和推动时代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广大作家凭借辛勤的创造劳动、丰富的艺术成果,在铸就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100名改革先锋中,就包括“‘改革文学’作家的代表”蒋子龙和“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路遥。 40年来的文学发展..

范稳:向大地学习的写作者范稳简介:1962年11月生于四川,1985年毕业于西南大学中文系,现任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为反映西藏百年历史的“藏地三部曲”《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大地雅歌》以及反映抗战历史的《吾血吾土》《重庆之眼》。曾获第七、第八、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多部作品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在欧洲、澳洲和美洲地区出版发行。 我以为在大学就立..

无画不成绣:姚惠芬的苏绣人生1月中旬,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慧芬,获评2018年度“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她与冯骥才等十位非遗工作者,成为业界年度致敬的对象。 有人说,中国的绣娘有很多,但姚慧芬却只有一个。“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颁奖词也称其为“中华巧女”。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奇女子?正当我心中冒出一个个问号之际,两周前的一个午后,我有幸踏进姚慧芬位于苏州的绣庄,跟这位苏绣传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一脚踏进绣庄,我第一感觉是走错了地方..

天桥小年庙会纪念老舍诞辰120周年逛天桥小年庙会,看老舍名剧,感受正宗北京范儿。1月30日、 31日,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北京曲剧《四世同堂》作为第五届天桥小年文化庙会暨老舍京味儿文化节的展演剧目在天桥剧场上演,今年恰逢老舍诞辰120周年, 2月1日、 2日,北京曲剧《龙须沟》 《正红旗下》和老舍生平展也将与观众见面。 庙会举办期间, 1月28日、 30日, 2月1日,观众到天桥剧场可以聆听北京民俗讲座,内容包括传统节日、节气文化、北京民俗饮食、艺..

国博展出归国文物“虎鎣” 图为观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虎鎣”。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1月29日,“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流失海外百余年的西周青铜“虎鎣”首次与国内广大观众见面。 据专家研究鉴定,“虎鎣”为西周晚期文物。“虎鎣”原为清宫旧藏,1860年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劫掠后由其家族收藏。2018年3月,“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传出,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多方面工作,推动“虎鎣”追索返还祖国。在各方共同努力下,..

国图春节系列活动迎新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国家图书馆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挖掘馆藏资源,借助线上线下平台,策划推出一系列活动迎新春。1月31日下午,将举办“迎春送福——武强年画专题展”及“名家带你写春联”活动;自大年初一起,将开展“猜灯谜过大年” 、名家教你剪纸等活动;除夕至初六每天上午10点,国图少年儿童馆将组织小读者写福字、画门神、画脸谱、做花灯; 1月1日至2月19日,将开展专题专架展示活动,精选馆藏经典名著、经典名著外文译本..

年画如何走进新年俗场景1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的2019“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之传统年画精品展在北京开展。这些年画为首都人民的春节生活,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儿。 过年贴年画,曾是中国人古老的习俗。不知从何时起,年画开始淡出国人的春节生活。在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让年画重回春节”的呼声不断。 我们已进入21世纪,那些年复一年赋予年画以意蕴的..

春节礼俗及其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春节向来颇受关注,关于它的研究成果也很丰富,有的描述其过程,有的介绍其礼仪,有的探讨其影响,角度不同,内容多样。这些都为人们更全面地了解春节扩展了视野、提供了帮助。然而,春节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它是如何演变的?我们应如何把握其文化精神?这些问题仍然有待深入探讨。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撰、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卷一之《差》的注文中。其略云:行属于火,谓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