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呈现井喷发展

2019-01-30 11:19:41 来源:网络

“2018年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不同凡响的一年,长篇小说呈现井喷状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日前在由《当代》杂志社主办的第十五届《当代》长篇小说论坛暨第二十届《当代》文学拉力赛颁奖典礼上说。

本届论坛评出的2018年度长篇小说五佳作品分别是李洱《应物兄》(人民文学出版社)、石一枫《借命而生》(人民文学出版社)、徐则臣《北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梁晓声《人世间》(中国青年出版社),其中,李洱《应物兄》得票最高,即为2018年度最佳作品。

阎晶明指出,2018年的长篇小说在艺术上所呈现的风貌令人兴奋,小说的品质有了整体的提升,长篇小说既具有传统的根性,又具有与时代相吻合的现代性,具有艺术上融合的自觉。很多的从前的先锋小说家,逐渐转向了现实主义创作,很多过去以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见长的作家也开始把创作的主力用在了创作长篇小说上。比如《应物兄》是现实主义和先锋文学融合的作品,这是一个故事非常密集、非常漫长、人物也非常多、意象也非常分散的小说,但这是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有一种看不见的先锋意识和先锋色彩。

,长篇清晰的近义词 小说呈现井喷发展

相关:

文学应当有力地参与和推动时代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广大作家凭借辛勤的创造劳动、丰富的艺术成果,在铸就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100名改革先锋中,就包括“‘改革文学’作家的代表”蒋子龙和“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路遥。 40年来的文学发展..

范稳:向大地学习的写作者范稳简介:1962年11月生于四川,1985年毕业于西南大学中文系,现任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为反映西藏百年历史的“藏地三部曲”《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大地雅歌》以及反映抗战历史的《吾血吾土》《重庆之眼》。曾获第七、第八、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多部作品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在欧洲、澳洲和美洲地区出版发行。 我以为在大学就立..

无画不成绣:姚惠芬的苏绣人生1月中旬,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慧芬,获评2018年度“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她与冯骥才等十位非遗工作者,成为业界年度致敬的对象。 有人说,中国的绣娘有很多,但姚慧芬却只有一个。“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颁奖词也称其为“中华巧女”。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奇女子?正当我心中冒出一个个问号之际,两周前的一个午后,我有幸踏进姚慧芬位于苏州的绣庄,跟这位苏绣传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一脚踏进绣庄,我第一感觉是走错了地方..

天桥小年庙会纪念老舍诞辰120周年逛天桥小年庙会,看老舍名剧,感受正宗北京范儿。1月30日、 31日,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北京曲剧《四世同堂》作为第五届天桥小年文化庙会暨老舍京味儿文化节的展演剧目在天桥剧场上演,今年恰逢老舍诞辰120周年, 2月1日、 2日,北京曲剧《龙须沟》 《正红旗下》和老舍生平展也将与观众见面。 庙会举办期间, 1月28日、 30日, 2月1日,观众到天桥剧场可以聆听北京民俗讲座,内容包括传统节日、节气文化、北京民俗饮食、艺..

国博展出归国文物“虎鎣” 图为观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虎鎣”。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1月29日,“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流失海外百余年的西周青铜“虎鎣”首次与国内广大观众见面。 据专家研究鉴定,“虎鎣”为西周晚期文物。“虎鎣”原为清宫旧藏,1860年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劫掠后由其家族收藏。2018年3月,“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传出,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多方面工作,推动“虎鎣”追索返还祖国。在各方共同努力下,..

国图春节系列活动迎新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国家图书馆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挖掘馆藏资源,借助线上线下平台,策划推出一系列活动迎新春。1月31日下午,将举办“迎春送福——武强年画专题展”及“名家带你写春联”活动;自大年初一起,将开展“猜灯谜过大年” 、名家教你剪纸等活动;除夕至初六每天上午10点,国图少年儿童馆将组织小读者写福字、画门神、画脸谱、做花灯; 1月1日至2月19日,将开展专题专架展示活动,精选馆藏经典名著、经典名著外文译本..

年画如何走进新年俗场景1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的2019“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之传统年画精品展在北京开展。这些年画为首都人民的春节生活,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儿。 过年贴年画,曾是中国人古老的习俗。不知从何时起,年画开始淡出国人的春节生活。在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让年画重回春节”的呼声不断。 我们已进入21世纪,那些年复一年赋予年画以意蕴的..

春节礼俗及其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春节向来颇受关注,关于它的研究成果也很丰富,有的描述其过程,有的介绍其礼仪,有的探讨其影响,角度不同,内容多样。这些都为人们更全面地了解春节扩展了视野、提供了帮助。然而,春节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它是如何演变的?我们应如何把握其文化精神?这些问题仍然有待深入探讨。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撰、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卷一之《差》的注文中。其略云:行属于火,谓之差..

2019全球传统文化春节晚会: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文化万里行”2019全球传统文化春节晚会29日在北京公演。今年的晚会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牡丹亭》、京剧《天女散花》、古琴香道等中华传统艺术都在晚会上得到展示。 多位“非遗”传承人、老艺术家登上了今年传统文化春节晚会的舞台。骆派京韵大鼓名家、国家一级演员刘春爱带来名段《剑阁闻铃》,石派单弦名家、国家一级演员刘秀梅演唱了代表曲目《风雨归舟》,京东大鼓非遗传承人王文磊带领他的几位外国徒弟,奉上一..

肖复兴讲述老北京的“过年”一 年越来越近了,纵使如今年味变淡,人们还是期待着过年,毕竟这是一年里最大的一个节。旧时风俗,进了腊八,就算是过年。这时候,无论贫富,各家都要开始办年货了。采办年货的内容中,有一项是买春联和年画,过年时张贴在自家的门口和墙上,即使没有新桃换旧符的传统意义,红红火火的,也多少添个过年的喜兴。 老北京过年之前,买副春联,买张年画,是讲究的。春联,不能如现在一样都是印刷品,必须要真枪真刀用毛笔和墨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