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礼俗及其文化精神

2019-01-30 11:18:37 来源:网络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春节向来颇受关注,关于它的研究成果也很丰富,有的描述其过程,有的介绍其礼仪,有的探讨其影响,角度不同,内容多样。这些都为人们更全面地了解春节扩展了视野、提供了帮助。然而,春节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它是如何演变的?我们应如何把握其文化精神?这些问题仍然有待深入探讨。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撰、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卷一之《差》的注文中。其略云:行属于火,谓之差者,立春节……当然,《太玄经》所谓“春节”还不是我们今天作为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个节气。由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古人对其特别重视,而后逐渐延展开来,形成了系统的历法礼仪。

关于“月正”问题,史上有不同描述。汉代孔安国传、唐代孔颖达疏的《尚书注疏》卷三记载了三国时期王肃的看法:“殷周改正,易民视听,自夏已上,皆以建寅为正。”意思是讲,殷、周改了历法,只是为了让人们一新耳目,其实在夏朝以前都以正月建寅。王肃所谓夏朝以前,到底可以推到什么时代?孔颖达等经学家们推到了尧舜;但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有言:黄帝乃“顺天地之纪”,《史记正义》进一步说“顺天地阴阳四时之纪”。根据《尚书·洪范》的解释,“历数”就是历法,具体而言即推算岁时节气的次序。如何推算?从现有史料看,也就是通过天干、地支的组合,来标识年月日时。张守节《史记正义》尚称,“黄帝受神筴,命大挠造甲子,容成造历”。由此可见,以天干、地支为组合元素的历法模式产生于黄帝时代是有案可稽的。既然如此,也就有了每年的“元日”或“岁旦”。尽管今天我们难于知晓黄帝时期如何命名岁首,但那个时代创造的历法模式却为后来的春节礼俗奠定了基础。

关于春节的礼俗,无论是经典文献,还是地方志书,都有大量记载。如《吕氏春秋》卷一《孟春纪》称: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无有不当。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于保介之御间;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田,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大夫九推。反执爵于太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

以上这段话主要讲了三件事:第一,在立春节气,天子亲自率领朝廷要员,到京畿东郊去举行“迎春”祭典。东郊祭祀完毕,天子赏赐参加祭祀典礼的官员,发布蕴含阳德与柔和精神的指令,广泛布施,惠及百姓。第二,诏命太史官保管好文献经籍,制定历法。要求太史官仰观天象,明了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使历法的制定准确无误,让星象位置与运行周期的记录成为往后的遵循。第三,在正月元日,举行开春的“籍田”典礼。其目的是祈求上天赐予五谷丰登。“籍田”仪式之后,天子率众回到太寝祖庙,赐酒予众官,开怀畅饮。从其叙述的语境来看,立春可能是前一年的十二月,从那一天开始,一直到正月元日,朝廷举行了一系列的典礼活动。

《吕氏春秋》上述记载的是先秦以前的情况,反映了上古社会对农耕的高度重视。秦汉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古老的“籍田”仪式逐渐淡化,而“岁旦”之日的礼仪则不断增加新内容。尤其是从汉代开始,岁旦节庆逐渐体现出道教的文化色彩。南北朝时宗懔撰《荆楚岁时记》提到了正月一日,要有“爆竹”“桃板”“门神”等。唐代的韩鄂撰《四时纂要》卷一也有类似记载,其中所谓“爆竹”,首见于《神异经》,该书旧题东方朔撰,此人被道教列入仙谱,《列仙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均有东方朔之传,故其书所言“爆竹”当出自道教。道教的桃符也逐渐演变为书写祝语的楹联,成为先民们过年时避凶迎祥的象征。在桃符、爆竹流行的过程中,道教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以及体现“天地水”崇拜的“三官信仰”也在民间社会扎根。过年前的“送灶神”、过年后的“迎灶神”“接财神”、正月初九的“天公节”,以及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都有着道教文化烙印。汉代以来的“灶神”,被道教奉为“司命灶君”,主管着家家户户的命籍,攸关生死存亡;道教的玉皇大帝成为正月初九“天公节”仪典中的主要祭拜对象;作为春节仪典尾声的“元宵节”同时也是道教祭拜“三官大帝”的上元节。

如何看待春节礼俗?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会有不同的认知。当我们回溯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古老的春节礼俗不仅经过了漫长历程,而且蕴含着深邃的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人格完善、国家治理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

感恩。远古时代,天子为什么要率领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地?因为天地生养万物,万物就是衣食父母,人通过汲取万物滋养而生存,这是根本所在。《吕氏春秋·本生》说:“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意思是讲:天子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保全天生的各种存在物,包括动物、植物。从这个角度看,上古时期的岁旦郊祭,即是天子为天下作出表率,像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那样报答天地的恩情,实际上也是保护生态的一种宣示,更是一种符号象征。

祈福。从生存角度讲,平安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我们的先民对此不仅有足够的认识,而且付诸行动。《吕氏春秋》所讲的“无失经纪,以初为常”,就是要通过观察,了解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四季变化的节奏,以便有所遵循,从而平安而健康地生活。燃爆竹、置桃符、画门神、贴春联等习俗,也是人们对平安健康、幸福生活渴望的继续。

反省。自上古所形成的祭祀礼俗,伴随着先民们的自我反省。古人在祭祀的时候,要检讨以往的行为,若有过失,就得纠正,上自天子,下至百姓,都是如此。例如《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说,司命灶君“普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日,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意思是说:灶王时刻监察一家命口的善恶举动,故而祭灶就是要懂得忏悔,明白是非功过,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在当代仍然具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作者:詹石窗,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首席专家、四川大学教授)

,春节清新淡雅图片 礼俗及其文化精神

相关:

2019全球传统文化春节晚会: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文化万里行”2019全球传统文化春节晚会29日在北京公演。今年的晚会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牡丹亭》、京剧《天女散花》、古琴香道等中华传统艺术都在晚会上得到展示。 多位“非遗”传承人、老艺术家登上了今年传统文化春节晚会的舞台。骆派京韵大鼓名家、国家一级演员刘春爱带来名段《剑阁闻铃》,石派单弦名家、国家一级演员刘秀梅演唱了代表曲目《风雨归舟》,京东大鼓非遗传承人王文磊带领他的几位外国徒弟,奉上一..

肖复兴讲述老北京的“过年”一 年越来越近了,纵使如今年味变淡,人们还是期待着过年,毕竟这是一年里最大的一个节。旧时风俗,进了腊八,就算是过年。这时候,无论贫富,各家都要开始办年货了。采办年货的内容中,有一项是买春联和年画,过年时张贴在自家的门口和墙上,即使没有新桃换旧符的传统意义,红红火火的,也多少添个过年的喜兴。 老北京过年之前,买副春联,买张年画,是讲究的。春联,不能如现在一样都是印刷品,必须要真枪真刀用毛笔和墨来写。..

曹文轩试水侦探题材儿童长篇2019年,国内童书市场呈现怎样的景观?随着一批新作出版计划的陆续公布,童书蓄势待发之势也开始显现。 名家依然保持旺盛创作力,并且以崭新视角来写儿童。《草鞋湾》将是2019年曹文轩“新小说”系列的新成员,该书讲述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发生的一个充满悬疑感的侦探故事。这是曹文轩首次尝试写作侦探题材的儿童长篇小说。秦文君的新作《云三彩》则首次将目光对准因父母工作变化,从乡村来到大城市生活的儿童,这在中国是一..

德国“价格立法”保护纸质书众所周知,德国人以酷爱读书闻名。据统计,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一半以上的人定期买书,三分之一的人几乎每天读书。受此影响,德国是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全球第三大图书市场。德国还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家,平均每1.7万人就有一家书店。在电子阅读越来越兴盛的今天,德国人依然青睐传统纸质书阅读,尽管这些纸质书价格不菲。在德国人看来,网络资讯的内容往往零散而肤浅,只能属于“浅阅读”范畴,替代不了花一个礼拜啃..

央视春晚将提供VR视觉体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国联通、华为公司1月28日在吉林长春启动5G网络VR实时制作传输测试,为春晚长春分会场5G直播应用提供技术验证与准备。 已经开始彩排的2019年央视春晚,将给观众带来5G网络传输、全景预览春晚候播大厅和长春、深圳两个分会场的全新体验,这是5G网络VR实时制作传输测试成功的结果。据了解,接下来的央视春晚预热节目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实现VR全景互动,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感受。同时,还将制作一批春晚VR..

李六乙:创作我们自己的经典他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导演,近年来执导了一系列中外经典剧目。今年,《哈姆雷特》将展开世界巡演。 他希望,中国有更好的原创作品,不但在自己的剧场中获得好的反响,也能在世界有影响,创造我们自己的经典。 过去这一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李六乙导演的话剧《万尼亚舅舅》《李尔王》《哈姆雷特》相继上演,以大胆创新、中西融合的表现手段,吸引了不少观众。最近,《哈姆雷特》继北京首演后,又结束了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并将..

懒人听书年度声咖评选结束 释放有声阅读行业新机会近日,知名有声阅读平台懒人听书“2018年度声咖评选”活动结束,经过一周激烈角逐,平台书籍人气主播、节目人气主播、新晋声咖主播前三名名单揭晓。作为年度声咖评选,本次活动受到懒人听书主播及用户的广泛参与,短短一周,活动在懒人听书平台获得了1863万的点击关注度。关注的背后,是用户对有声阅读的狂热,人气主播和爆款节目或许预示了步入新赛道的有声阅读行业,究竟从何处发力。 据了解,优胜主播将获得懒人听书百万推荐..

好作品,观众不缺席随着网络视听节目制作力量的加强,节目内容日益多元,节目类型化也日趋明显。在网络视听平台提供的海量节目面前,用户对节目质量的要求也明显提高。要想留住观众,节目要尊重创作规律,内容更要有新鲜感、有所创新,进而与时代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精神共鸣。未来,需要建立完善相关的评价标准,抓住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找到网络视听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我国网络视听节目用户已达6亿。与之相应,网络..

温暖的“流量” 为年节时分的情感导航爷爷满大山寻找“啥是佩奇”,他为孙儿手造的鼓风机小猪一夜间在朋友圈刷屏;妈妈给临行的游子多加了一桶土鸡蛋,沉甸甸的离家行囊引发网友晒照片接龙;一家三代人同走家乡七里地,“四海好大,欢迎回家”成了新近的网络流行语。 又近春节,《啥是佩奇》《一个桶》《七里地》等短片陆续“出圈”,火成了网络话题。作为广告,它们有着各自的出发点,为一部电影做宣传,为某手机品牌推广告,为某支付平台的“扫福”活动造势。但它..

涨价对纸质书影响几何“2018年新出版图书平均定价已涨到68.5元。”不久前,由京东与开卷公司联合成立的京开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图书市场年度报告。68.5元这个数字一经公布,就引发了关注。 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马胜曾表示“再不涨出版业就垮了”;新经典文化副总裁黎遥则表示,2008年到现在书价翻了一番,5年后将遍地是百元书。围绕着书价上涨的消息,一时间众说纷纭,甚至引起部分读者的“阅读焦虑”。读者问书为什么要涨,作者担心涨价后读者会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