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讲述老北京的“过年”

2019-01-30 11:18:21 来源:网络

年越来越近了,纵使如今年味变淡,人们还是期待着过年,毕竟这是一年里最大的一个节。旧时风俗,进了腊八,就算是过年。这时候,无论贫富,各家都要开始办年货了。采办年货的内容中,有一项是买春联和年画,过年时张贴在自家的门口和墙上,即使没有新桃换旧符的传统意义,红红火火的,也多少添个过年的喜兴。

老北京过年之前,买副春联,买张年画,是讲究的。春联,不能如现在一样都是印刷品,必须要真枪真刀用毛笔和墨来写。《京都风俗志》中说:“预先贴报‘书春墨庄’‘借纸学书’‘点染年华’之类”以招揽买者。当然,用纸不一,以应对不同需求。旧时竹枝词唱道:“西单东四画棚前,处处张罗写春联。”曾是年前很长一段时间的盛景。

春联,除寺庙用黄纸,其余都用红纸。那时红纸有顺红、梅红、木红、诛笺、万年红等多种之分,如同穿衣的布料一样多种多样的讲究。旧时有俗语名叫作:大冻十天,必有剩钱。说的是站在腊月的寒风里写春联,虽挣不了大钱,还是多少有些收入的。

这句俗语中说的十天,是有历史原因的,那时候,卖春联和年画的,都是在腊月十五开张,一直卖到腊月二十四收市。因为这时候是旧时王府封印之时。如今京戏舞台上有封箱之说,都是从这个传统而来。卖春联和卖年画的,依就的也是这个传统。

腊月十五,卖年画的出动了,比卖春联的还热闹。因为卖春联的必要站在那儿写,买年货的可以走街串巷。蔡省吾先生的《一岁货声》中,专门介绍这些卖年画的人是“以苇箔夹之肩负。”当然,更吸引人的是在街头搭起的年画棚,一张张年画张贴在画棚的秫秸上,人们既可以挑选,也可以参观欣赏。那里便成了一个个小小的展览会,常是人头攒动。

当然,画棚里,既卖年画,也卖春联,还卖门神和吊钱儿。这样的吊钱儿,是一种古老的民俗,图招财进宝的吉利,是挂在窗前和门楣上的,一般是过了正月初五要用竹竿挑掉。清时有诗:“先贴门笺后挂钱,洒金红纸写春联。”是要在年前将挂吊钱儿和贴春联一气呵成来完成的。

这样的吊钱如今在天津还有,北京已经渐渐淡化了。《一岁货声》中,有一段专门介绍画棚里卖货吆喝的热闹劲儿:“街门对,屋门对,买横批,饶喜字。揭门神,请灶王,挂钱儿,闹几张。买的买,捎的捎,都是好纸好颜料。东一张,西一张,贴在屋里亮堂堂……”

那时候,所卖的年画,大多数是来自天津杨柳青,粉连纸上,木版着色。《京都风俗志》中介绍年画上的内容:“早年戏剧外,丛画中多有趣者,如雪景图、围景、渔家乐、桃花源、乡村景、庆乐丰年、他骑骏马我骑驴之类皆是也。”民俗和乡土气息很浓,接地气,自然受大众欢迎。

我小的时候,这样的画棚还有,一般在天桥一带。卖这样年画的也还有。那时,我家常买的是胖乎乎的娃娃怀里抱着一条大鲤鱼,鲤鱼上片片的鱼鳞都清晰闪光,图的是“年年有余”的吉利。后来,画棚渐渐消失了,买年画要到新华书店,那里卖的都是彩色胶版印刷品,颜色更鲜艳,内容更现代,杨柳青的年画渐渐失宠。记得很清楚,我家曾经买过一张哈琼文画的年画:一位穿着黑色旗袍的年轻母亲,肩膀上驮着一个穿着蓝色裙子的小姑娘。小姑娘的手里高举着一朵很小很小的小红花,向着天安门欢呼。母女四周簇拥着的是一片玫瑰紫色花的海洋。在那个时代,年画上出现的人物,很少能见到有这样面容清秀、身材玲珑的女人,比老式月份牌上的女人还要漂亮。这张漂亮的年画,贴在我家墙上好几年,一直舍不得摘下。

如今,大多人住进楼房,过年的时候,常常还能看到门前贴有春联,尽管都是千篇一律印刷体的了。但是,基本上已经看不到在家里墙上张贴年画的了。有一阵子,流行过印着花花绿绿美女或风景的挂历;这一两年,又开始时兴印有各种图案的所谓手账,类似过去的日历或月份牌,但要奢华许多。也许是年老守旧,我不大喜欢这样的玩意儿,还是更钟情过去的年画。

如今,北京人过年,讲究逛庙会。厂甸庙会是最热闹的一个去处,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尽管如今庙会的内容已经千变万化,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没变,便是卖大串的糖葫芦。糖葫芦,入冬后一直能卖到开春,并不新鲜。但要想买这样四五尺长的大串糖葫芦,必要等到春节,到厂甸去。

对山里红而言,借助于冰糖(必须是冰糖,不能是白砂糖,那样会绵软,不脆,也不亮)的外力作用,是一次整容,是一次华丽的转身。到了过年的时候,再一次拉长了腰身,长成了大长腿,成了明星。

民国竹枝词说:“正月元旦逛厂甸,红男绿女挤一块,山楂穿在树条上,丈八葫芦买一串。”春节期间逛厂甸,一般的孩子都要买一长串糖葫芦,顶端插一面彩色小旗,迎风招展,扛在肩头,比自己的身子都高出一截,永远是老北京过年壮观的风景。

我小时候,过年当然免不了要到厂甸买这样一长串糖葫芦,我父亲则要我帮他去买金糕。这是用山里红去核熬烂冷凝而成的一种小吃,是山里红的另一种变身。这东西以前叫做山楂糕,是民间的一种小吃,后来慈禧太后好这一口,赐名为金糕,意思是金贵,不可多得。因是贡品而摇身一变成了老北京人过年送礼匣子里的一项内容。清时很是走俏,曾专有竹枝词咏叹:“南楂不与北楂同,妙制金糕属汇丰。色比胭脂甜如蜜,鲜醒消食有兼功。”

这里说的汇丰,指的是当时有名的汇丰斋,我小时候已经没有了,但离我家很近的鲜鱼口,另一家专卖金糕的老店泰兴号还在。就是泰兴号当年给慈禧太后进贡的山楂糕,慈禧太后为它命名金糕,还送了一块“泰兴号金糕张”的匾(泰兴号的老板姓张)。泰兴号在鲜鱼口一直挺立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到我上中学的时候止。

过去,老北京原来有一道有名的凉菜,用黄瓜丝、梨丝和金糕丝撒上白糖拌,能够在冬天里吃出夏天香瓜的味儿来。所以,这道凉菜叫做“赛香瓜”。那时候,黄瓜和梨在过年的时候尤其显得金贵。我家退而求其次,年前,父亲让我去金糕张那里买金糕,切成条拌白菜心或萝卜丝当凉菜,虽然吃不出香瓜的味儿来,却也格外爽口。金糕张店铺不大,金糕一整块放在玻璃柜里,用一把细长的刀子切,上秤称好,再用一层薄薄的江米纸包好。江米纸半透明,里面的胭脂色的山楂糕朦朦胧胧,如同半隐半现的睡美人,馋得我没有等回到家,站在街头,迎着寒风,就已经把江米纸舔破了。

年前,除了买金糕,拌好凉菜,等待着年夜饭上桌时候吃,我父亲还有一个讲究,便是一定要在年三十这一天的黄昏时分,等着买荸荠。那是街上最清静的时候。店铺早打烊关门,胡同里几乎见不到人影,只有走进大小院里,才能够听到乒乒乓乓在案板上剁饺子馅的声音,从各家里传出来,你应我和似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像是过年的序曲。

就在这时候,胡同里会传来一声声“买荸荠喽!买荸荠喽”的叫喊。这时候,各家的大人一般都会自己走出家门,来到胡同里,招呼卖荸荠的:“买点儿荸荠!”卖荸荠的会问:“买荸荠哟?”大人们会答:“对,荸荠!”卖荸荠的再问:“年货都备齐了?”大人们会答:“备齐啦!备齐啦!”然后彼此笑笑,点头称喏,算是提前拜了年。

荸荠,就是取这个“备齐”之意。那时候,卖荸荠的,就是专门来赚这份钱的;买荸荠的,就是图这个荸荠的谐音,图这个吉利的。卖荸荠一般分生荸荠和熟荸荠两种,都很便宜。那年月,冬天里没有什么水果,就把荸荠当成了水果,特别是生荸荠,脆生生,水灵灵,有点儿滋味呢。

如今,这样的声音,只存活在老人的记忆里,或在发黄的书页间。前辈作家翁偶虹先生在《北京话旧》一书中,便有这样的记载:“除夕黄昏时叫卖‘荸荠’之声,过春节并不需要吃荸荠,取‘荸荠’是‘毕齐’的谐音,表示自己的年货已然毕齐。”只是和我小时候的记忆稍有区别,我父亲说是“备齐”的意思,相比较“毕齐”,我觉得父亲的解释更大众化。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富贵人家还是平民百姓,过年的饺子,从来都必须要吃的。在我人生七十余年的春节里,最难忘的饺子有两回。

五十年前,我在北大荒,过年的时候,请不下假来,回不了北京。家里只剩下父母两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天远地远,心里不得劲儿,又万般无奈。没有想到,就在这一年的年三十的黄昏,我的三个中学同学,一个拿着面粉,一个拿着肉馅,一个拿着韭菜(要知道,那时候粮食定量,肉要肉票,春节前的韭菜金贵得很呀),来到我家,和我的父母一起包了一顿饺子。他们替我这个不能尽孝的儿子,和我孤独的父母过了一个难忘的年。面飞花,馅喷香,盖帘上,码好的一圈圈饺子,围成一个漂亮的花环;下进滚沸的锅里,像一尾尾游动的小银鱼;蒸腾的热气,把我家小屋托浮起来,幻化成一幅别样的年画,定格在那个难忘的岁月里。

父亲给我写来了一封信,他以克制的心情,告诉我那个情景。我能想象得出来,他和母亲感到欣慰,三个仅仅是儿子的同学,为了陪他们老两口过年,牺牲了和自己父母的团聚。那是他们老两口一辈子过年吃的一顿最滋味别具的饺子了。

还是在北大荒,我在当时被抽调到兵团的六师师部宣传队,想在年三十晚上赶回到我在的大兴岛二连,就可以不耽误饺子。谁想到年三十天没亮就把我冻醒了,偌大的宿舍,同伴都早回各自的连队过年,就我一人,以为屋子太旷,要不就是炉子灭了。起来一看,炉子里的火烧得挺好,往窗外一瞧,才知道大雪封门,刮起了大烟泡,难怪再旺的炉火也挡不住寒气逼人。我心想糟了,这么大的雪,去大兴岛的车还能开吗?但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去了汽车站。那里的人抱着火炉子正在喝小酒,头也没抬,说:“看看,水箱都冻成冰坨了!”

我的心一下子也冻成了冰坨。师部的食堂都关了张,大师傅们都早早回家过年了,连商店和小卖部都已经关门,命中注定,别说年夜饭没有了,就是想买个罐头都不行,只好饿肚子了。

大烟泡从年三十刮到了年初一早晨,也没见有停一下的意思,我一宿没有睡好觉,大年初一,早早就醒了,望着窗外依然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百无聊赖,肚子又空,想家的感觉袭上心头,异常的感伤起来。我一直偎在被窝里,迟迟的不肯起来,睁着眼,或闭着眼,胡思乱想。

九、十点钟的时候,忽然听到咚咚的敲门声,然后是大声呼叫我名字的声音。由于大烟泡刮得很凶,那声音被撕成了碎片,断断续续,像是在梦中,不那么真实。但仔细听,确实是敲门声和叫我名字的声音。我非常奇怪,会是谁呢?满怀狐疑,我披上棉大衣,跳下了热乎乎的暖炕,跑到门口,掀开厚厚的棉门帘,打开了门。吓了我一跳,站在大门口的人,浑身是厚厚的雪,简直是个雪人。我根本没有认出他来。等他走进屋来,摘下大狗皮帽子,抖落下一身的雪,我才看清是我们大兴岛二连的木匠赵温。天呀,他是怎么来的?这么冷的天,这么大的雪,莫非他是从天而降不成?

我肯定是睁大了一双惊奇的眼睛,瞪得他笑了,对我说:“赶紧拿个盆来!”我这才发现,他带来了一个大饭盒,打开一看,是饺子,个个冻成了梆梆硬的坨坨。他笑着说道:“可惜过七星河的时候,雪滑跌了一跤,饭盒撒了,捡了半天,饺子还是少了好多,都掉进雪坑里了。凑合吃吧!”

我立刻愣在那儿,望着一堆饺子,半天没说出话来。我知道,他是见我年三十没有回队,专门给我送饺子来的。如果是平时,这也许算不上什么,可这是什么天气呀!他得多早就要起身,没有车,三十里的路,他得一步步跋涉在没膝深的雪窝里,他得一步步走过冰滑雪滑的七星河呀。他说得轻巧,过河时候摔了一跤,我却知道他是条老寒腿,并不那么利落呀。我很难想象,一个拖着老寒腿的人,冒着那么大的风雪,一个人走过七星河,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以至事过多年之后,一想起那样的情景,都会让我无法不感动。

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我和赵温用那只盆底有朵大大牡丹花的洗脸盆煮饺子。饺子煮熟了,漂在滚沸的水面上,被盛开的牡丹花托起。

那天的黄昏,雪说停就停了。我和赵温回大兴岛,走到七星河上,一片白雪茫茫,直晃眼睛。不知从哪儿突然飞来一群像麻雀大的小鸟,在我们的面前飞起飞落。它们浑身的羽毛和雪一样是白色的,落在河面上,和雪浑然一体,分不出彼此;飞起来,像扬起一阵纷纷的雪花,晶晶亮亮,在夕阳金色的余晖映照下,分外迷人。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奇怪的鸟,这么漂亮的鸟。

赵温告诉我:当地人管这种鸟叫雪雀,它们喜欢在大雪后飞出来。

我对赵温说:这真是我们今年过年的吉祥鸟。

,肖复兴讲述老北京清新图片 的“过年”

相关:

曹文轩试水侦探题材儿童长篇2019年,国内童书市场呈现怎样的景观?随着一批新作出版计划的陆续公布,童书蓄势待发之势也开始显现。 名家依然保持旺盛创作力,并且以崭新视角来写儿童。《草鞋湾》将是2019年曹文轩“新小说”系列的新成员,该书讲述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发生的一个充满悬疑感的侦探故事。这是曹文轩首次尝试写作侦探题材的儿童长篇小说。秦文君的新作《云三彩》则首次将目光对准因父母工作变化,从乡村来到大城市生活的儿童,这在中国是一..

德国“价格立法”保护纸质书众所周知,德国人以酷爱读书闻名。据统计,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一半以上的人定期买书,三分之一的人几乎每天读书。受此影响,德国是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全球第三大图书市场。德国还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家,平均每1.7万人就有一家书店。在电子阅读越来越兴盛的今天,德国人依然青睐传统纸质书阅读,尽管这些纸质书价格不菲。在德国人看来,网络资讯的内容往往零散而肤浅,只能属于“浅阅读”范畴,替代不了花一个礼拜啃..

央视春晚将提供VR视觉体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国联通、华为公司1月28日在吉林长春启动5G网络VR实时制作传输测试,为春晚长春分会场5G直播应用提供技术验证与准备。 已经开始彩排的2019年央视春晚,将给观众带来5G网络传输、全景预览春晚候播大厅和长春、深圳两个分会场的全新体验,这是5G网络VR实时制作传输测试成功的结果。据了解,接下来的央视春晚预热节目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实现VR全景互动,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感受。同时,还将制作一批春晚VR..

李六乙:创作我们自己的经典他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导演,近年来执导了一系列中外经典剧目。今年,《哈姆雷特》将展开世界巡演。 他希望,中国有更好的原创作品,不但在自己的剧场中获得好的反响,也能在世界有影响,创造我们自己的经典。 过去这一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李六乙导演的话剧《万尼亚舅舅》《李尔王》《哈姆雷特》相继上演,以大胆创新、中西融合的表现手段,吸引了不少观众。最近,《哈姆雷特》继北京首演后,又结束了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并将..

懒人听书年度声咖评选结束 释放有声阅读行业新机会近日,知名有声阅读平台懒人听书“2018年度声咖评选”活动结束,经过一周激烈角逐,平台书籍人气主播、节目人气主播、新晋声咖主播前三名名单揭晓。作为年度声咖评选,本次活动受到懒人听书主播及用户的广泛参与,短短一周,活动在懒人听书平台获得了1863万的点击关注度。关注的背后,是用户对有声阅读的狂热,人气主播和爆款节目或许预示了步入新赛道的有声阅读行业,究竟从何处发力。 据了解,优胜主播将获得懒人听书百万推荐..

好作品,观众不缺席随着网络视听节目制作力量的加强,节目内容日益多元,节目类型化也日趋明显。在网络视听平台提供的海量节目面前,用户对节目质量的要求也明显提高。要想留住观众,节目要尊重创作规律,内容更要有新鲜感、有所创新,进而与时代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精神共鸣。未来,需要建立完善相关的评价标准,抓住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找到网络视听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我国网络视听节目用户已达6亿。与之相应,网络..

温暖的“流量” 为年节时分的情感导航爷爷满大山寻找“啥是佩奇”,他为孙儿手造的鼓风机小猪一夜间在朋友圈刷屏;妈妈给临行的游子多加了一桶土鸡蛋,沉甸甸的离家行囊引发网友晒照片接龙;一家三代人同走家乡七里地,“四海好大,欢迎回家”成了新近的网络流行语。 又近春节,《啥是佩奇》《一个桶》《七里地》等短片陆续“出圈”,火成了网络话题。作为广告,它们有着各自的出发点,为一部电影做宣传,为某手机品牌推广告,为某支付平台的“扫福”活动造势。但它..

涨价对纸质书影响几何“2018年新出版图书平均定价已涨到68.5元。”不久前,由京东与开卷公司联合成立的京开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图书市场年度报告。68.5元这个数字一经公布,就引发了关注。 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马胜曾表示“再不涨出版业就垮了”;新经典文化副总裁黎遥则表示,2008年到现在书价翻了一番,5年后将遍地是百元书。围绕着书价上涨的消息,一时间众说纷纭,甚至引起部分读者的“阅读焦虑”。读者问书为什么要涨,作者担心涨价后读者会变少..

齐白石旧居新设文创店趣味横生1月29日,位于南锣鼓巷雨儿胡同13号院的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在经过短暂整修后重新亮相。院内南屋的倒座房重新设计开辟为白石天趣——齐白石文创产品店,推广基于齐白石作品设计的文创衍生品。同时,“纸短情长——齐白石画笺的诗情画意”展也将为春节期间追寻雅趣的市民提供一个好去处。 作为享誉世界的20世纪艺术大师,齐白石身后留下作品甚多。曾出任北京画院第一任名誉院长的他,留给北京画院的藏品也最多,共计2000多件作品和..

“拜年”新声音 十国音乐人重编民乐从戏曲的跨界融合,到民乐的创新交汇,十三月文化旗下世界音乐厂牌“新乐府”一直致力于以世界语言讲述中国音乐故事。近日,新乐府联合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专辑《新乐府·全球大拜年》,更是一张将中华传统春节民俗合奏歌曲与国际音乐融合的“脑洞大开”作品。新京报记者专访十三月文化创始人兼幕后出品人卢中强,全面诠释阿卡贝拉《步步高》、雷鬼版《百鸟朝凤》、电子乐《紫竹调》等作品背后的“音乐新国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