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流量” 为年节时分的情感导航

2019-01-30 11:17:21 来源:网络

爷爷满大山寻找“啥是佩奇”,他为孙儿手造的鼓风机小猪一夜间在朋友圈刷屏;妈妈给临行的游子多加了一桶土鸡蛋,沉甸甸的离家行囊引发网友晒照片接龙;一家三代人同走家乡七里地,“四海好大,欢迎回家”成了新近的网络流行语。

又近春节,《啥是佩奇》《一个桶》《七里地》等短片陆续“出圈”,火成了网络话题。作为广告,它们有着各自的出发点,为一部电影做宣传,为某手机品牌推广告,为某支付平台的“扫福”活动造势。但它们走红的路径或曰“赚取流量”的方式何其相似,都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窗口,经由河流山川、质朴亲情,抵达了我们民族的情感所指:佳期是归期,山高水长难阻情深意长。

事实上,“佩奇爷爷”“一个桶妈妈”“七里地三代人”绝非偶然。“何人不起故园情”,中国人心底珍藏的故土家国情从未转移。近年来,一连串春节定制短片的走红有着相似的朴素逻辑——只要创作者们捕捉到了这份情,戳中了人们共同的情感寄托、文化认同、价值追求,有些温暖的“流量”便能在年节时分为我们的情感导航。

“佩奇爷爷”获取全网流量,因亲情与家的观念激荡出人们切己的代入感

《啥是佩奇》的主角是大山里的爷爷。快过年了,老人给城里的孙子打电话,问他何时回家、喜欢何物。孩子说想要“佩奇”,于是爷爷开始了寻找之旅。翻字典、串门子、问亲友,满村打转的爷爷落在网友眼里,不只是一位求解代际认知差的老人,更是跳动着的“为了谁”而找佩奇的一颗心。

寻找的过程有些荒诞喜剧风,可短片最后,太多网友“笑着笑着又哭了”。爷爷根据旁人描述,亲手用鼓风机改造出一只金属佩奇。那一刻,“啥是佩奇”不重要,渴望阖家团圆共享天伦的亲情依归、情感共鸣才是真正主角;“啥是佩奇”的标准答案不再单一指向卡通角色,更多地成为一种“爱与守护”的代名词。网友评论里,“看完疯狂想回家”得到高赞,“想起了我的姥姥”也叫人一下热了眼眶。

《啥是佩奇》的镜头里,粗犷的大山、质朴的老人、奔走的背影无不渲染着亲情与家的观念。当这些要素激荡出年轻网友切己的代入感,人们心甘情愿成为下一次传播的起点,真心实意为温暖的流量加码。

同理,“一个桶妈妈”“活地图老爸”能在网友心里下起一阵雨,也因找对了亲情与家那朵“云”。《一个桶》用一分钟解开悬念,母亲给游子带上的桶里,装满了家乡的土鸡蛋、家乡的沙土。古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个桶》里的妈妈则是今天无数母亲的缩影:总担心孩子因工作忽略了吃饭,总怕游子想念“家的味道”。

《活地图老爸》制造了一次“神转折”。刚进城与女儿同住的父亲似乎是个倔老头,他拒绝用手机,自诩活地图,却常因迷路而给小辈添了麻烦。直到一天,女儿回家发现一封手写的信、一张手绘的地图。纸短情长,老父亲到处“乱跑”,只是为了摸清周边餐厅、超市、菜市场,让女儿照顾好自己;他拒绝用手机导航,只是因为视力退化、早已看不清屏幕上的字。都说父爱比大山深重、比大海宽广,透过《活地图老爸》,太多人望见了自己父亲沉默的爱、坚实的守护。

深层的文化基因拨动了你我通感,在“三分钟记忆”的网络时代久久暖心田

如果说有些短片负有“广而告之”的任务,刚刚火了一季,那么有部公益广告片已经温暖了整整五年,成了长年话题。片子名叫《幸福中国味》,本是2014年央视春晚特制的公益推广片。短片用筷子这一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串起天南海北人们关于年、关于家的回味,寒来暑往间,逢播必火、逢转发必刷屏。

五分钟里,筷子被诠释为爷爷予以孙辈的味觉启蒙,是妈妈在教女儿使用筷子中完成的文化传承;筷子诉说着团圆饭桌上尊老爱幼、言传身教的明礼,也寄托着海外游子对祖先和故土的思慕之情;筷子可以传递近邻间的相亲相爱,也蕴藏着山一程水一程也无法阻隔的血缘亲情。

都说今日之中国是“流动的乡土中国”,但如同血脉相连的家、如那条尽头连着父母守望的归家路一样,中国人的文化根脉、家国情怀,从未转移。正因如此,当启迪、传承、明礼、关爱、思念、睦邻、感恩、守望等中国人倡导的情感被小小筷子传递出来,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基因轻轻拨动了你我的温情通感,在只有“三分钟记忆”的网络时代,久久温暖心田。

同样地,《一个桶》的创意其实与网络上一场经久不息的“接力”有关。不知何时起,朋友圈里的年轻人流行“晒后备箱”“晒行李箱”。无论他们的父母家在远方还是只有“一碗热汤”之遥,只要回家,父母就会诠释“有一种爱,叫恨不得把全世界塞给你”。春节、端午、中秋,每逢佳节甚至日常周末,都会有人在朋友圈亮出照片:一串妈妈晒的辣子、一桶爸爸酿的米酒、一袋爷爷收割的稻米、一双姥姥缝制的布鞋,无不是年轻人“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的牵挂。

最近这一两年,我们常为“流量”左右为难。这两个字背后既是如今连通人心的传播场域,却也时时为负能量拖累为贬义词。一批温暖的短片用它们的走红示范了这样一种“流量胜利法则”——从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里、从中华民族共通的情感借一缕阳光,照亮人心。

相关链接

印象中的哪些片段也曾让你心头一颤

《我在上海挺好的》

上海的许多条马路都以全国各地的地名命名。2017年10月,该短片在朋友圈刷了屏。片中,北京、四川、云南、西藏、浙江……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站在各自家乡的路牌底下,说一句“我在上海挺好的”,道一声“祝福祖国”。通过巧妙的构思,网友既看到了一大批有梦青年在上海奋斗、安家、并与这座城市携手奋进的励志面孔,城市的海纳百川也有了许许多多生动的注脚。

《幸福是什么》

某年中秋节,记者将话筒对向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等普通人,问了同一个问题:“你幸福吗?”

这个简单的问句背后蕴含着普通人的直观感受和个性体验,“幸福”提问因此成为媒体热词汇。有意思的是有人在镜头前回答“(我不姓胡)我姓曾”也被录进了短片,让无数观众忍俊不禁。

《春联》

“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当中有泰和”,那是寻常人家最素朴的家庭文化符号;“四诗风雅颂,三光日月星”,那是莫论闾阎深巷、高门低户,大都尊崇的“不学诗,无以言”。2016年春节,关于春联的短片走红。片中详细描述了春联作为中国传统民俗的制作全过程:构思、撰写、裁红纸、搅面糊,当娃娃骑在父亲的肩头抚平门前的红纸黑字,灿烂是一家人的刹那光景,一副春联一个家成为天涯共此时的话题。

《家国兴旺》

农历戊戌年到来前,一则以狗为主角的短片转发无数。

自古以来,狗都是忠诚与仁义的象征,它们是人类的伙伴、家庭的一员,可以是并肩作战的队友,也可以是寻常生活的帮手。适逢生肖狗年,创作者从雪域边疆到无际草原,从经典戏楼到婉约水乡,拍摄了十多条背负不同使命的狗。在新春佳节的背景下,放大存于人类与狗之间的生命依恋与守护,激荡起情感共鸣的同时,也取“汪”的谐音,许愿家国兴旺。

,清源山 温暖的“流量” 为年节时分的情感导航

相关:

涨价对纸质书影响几何“2018年新出版图书平均定价已涨到68.5元。”不久前,由京东与开卷公司联合成立的京开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图书市场年度报告。68.5元这个数字一经公布,就引发了关注。 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马胜曾表示“再不涨出版业就垮了”;新经典文化副总裁黎遥则表示,2008年到现在书价翻了一番,5年后将遍地是百元书。围绕着书价上涨的消息,一时间众说纷纭,甚至引起部分读者的“阅读焦虑”。读者问书为什么要涨,作者担心涨价后读者会变少..

齐白石旧居新设文创店趣味横生1月29日,位于南锣鼓巷雨儿胡同13号院的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在经过短暂整修后重新亮相。院内南屋的倒座房重新设计开辟为白石天趣——齐白石文创产品店,推广基于齐白石作品设计的文创衍生品。同时,“纸短情长——齐白石画笺的诗情画意”展也将为春节期间追寻雅趣的市民提供一个好去处。 作为享誉世界的20世纪艺术大师,齐白石身后留下作品甚多。曾出任北京画院第一任名誉院长的他,留给北京画院的藏品也最多,共计2000多件作品和..

“拜年”新声音 十国音乐人重编民乐从戏曲的跨界融合,到民乐的创新交汇,十三月文化旗下世界音乐厂牌“新乐府”一直致力于以世界语言讲述中国音乐故事。近日,新乐府联合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专辑《新乐府·全球大拜年》,更是一张将中华传统春节民俗合奏歌曲与国际音乐融合的“脑洞大开”作品。新京报记者专访十三月文化创始人兼幕后出品人卢中强,全面诠释阿卡贝拉《步步高》、雷鬼版《百鸟朝凤》、电子乐《紫竹调》等作品背后的“音乐新国潮”。 《..

用平衡塑造整体 勃拉姆斯更好听了【文化谭】 无论从历史轨迹到当今实力,从过去数任掌门人到今天掌门人艺术地位等多维角度来看,芝加哥交响乐团都堪称美国最具实力的乐团,即使与欧陆诸多豪门相比,也毫不逊色。1月25日,阔别北京三年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再度亮相,指挥家穆蒂带领这支百年老团为中国观众递上了一张新名片。 传统乐团逐渐适应现代审美 谈到新名片,先要回顾一眼他们的老名片——1953年,莱纳从库贝利克手中接棒,成为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新总监。此后十..

归国文物圆明园“虎鎣”正式亮相国博去年下半年归国的圆明园流散文物青铜“虎鎣(音yíng)”,昨日(29日)起正式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经过紧张且严谨的研究、保护和策划,昨日下午,“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开幕仪式。 这是国家博物馆鲜有的以单一文物为主题策划的主题展览,不仅展示了“虎鎣”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也呈现了自1860年流失海外到2018年回归祖国百余年的沧桑历史。 展览位于国家博物馆南12展厅,面向观众免费开放,预计展期..

《皓镧传》洗白大女主 让观众无法信服被诩为“《延禧攻略》加强版”的《皓镧传》上周网络开播,尽管头顶《延禧攻略》原班人马的名号,却未能延续去年“延禧”刷爆网络的风头。“爽剧”模式不合逻辑、历史人物改编与真实历史跑偏,也让这部新剧高开低走,播出一周后在豆瓣评分仅仅4.8分,还未到及格线。 剧中由吴谨言饰演的女主角李皓镧,一出场便经历被后妈丢下水、目睹母亲被推入古井、初恋情人娶了妹妹等各种人间惨剧,剧情密集程度之高,以至于不少观众大呼剧情是..

四代歌唱家小年夜唱出大情怀在管弦乐《春节序曲》欢快悠扬的乐曲声中,一年一度的北京新春音乐会如期在前晚拉开了帷幕。 当晚,来自全国的20多位老中青少四代歌唱家,与千余个家庭的六千观众汇聚在人民大会堂,在农历腊月廿三小年夜共同欣赏了第十五届北京新春音乐会,迎接新春的到来。 今年的北京新春音乐会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国际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和北京青年报社主办,北京综艺博览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音乐..

圆明园青铜“虎鎣”亮相国博“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昨天(29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流失海外百余年的西周青铜“虎鎣”在故土接受了国人的目光巡礼。在国博为其开辟的专场展览中,观众不仅可以从器型、铭文、功能等方面了解“虎鎣”的特点、用途,还能通过“虎鎣”被劫掠的过程了解圆明园曾经遭受的历史浩劫。 展厅里,原本光秃秃的“虎鎣”有了一个紫檀云纹灵芝形器座,用以彰显其源于清宫旧藏的特殊身份。这个底座高6厘米,重0.895千克,应是清宫“造..

国家大剧院送上春节艺术套餐春节即将来临,国家大剧院为观众送来“新年艺术套餐”。2月6日至10日,即大年初二至初六,将有音乐会、舞蹈、京剧、儿童剧四大门类五台演出在大剧院上演,伴市民们在艺术中迎来新年。 大年初二至初六,爱尔兰国家舞蹈团踢踏舞剧《舞之韵》将连续4天上演,以热烈的舞姿恭贺新春。踢踏舞是爱尔兰的文化名片,这部《舞之韵》则是与《大河之舞》《舞之王》齐名的踢踏舞剧,被誉为“历时两个小时的艺术奇迹”,讲述了两支凯尔特部落从..

青年导演郭帆:《流浪地球》文化内核很中国历时将近四年的筹备和创作,被视为国产硬科幻“零的突破”,电影《流浪地球》终于要在猪年大年初一接受观众检验了。该片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由青年导演郭帆执导,吴京、屈楚萧、李光洁、赵今麦、吴孟达等人主演。在电影首映礼上,郭帆表示,该片从故事到文化内核都很有中国特色,表达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深厚热爱。 片中没有好莱坞式超级英雄 公元2100年,太阳急速老化,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了自救,人类将国家、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