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从小说到荧屏的选择性跨越

2019-01-21 11:42:58 来源:网络

热播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在引起广泛讨论的同时,对其宣扬“嫡庶神教”的批评声音也不时出现。所谓“嫡庶神教”,指的是一部分女性对网络小说中关于古代家庭的一种想象与建构:正妻与嫡出子女高贵不可侵犯,而妾室与庶出子女则地位卑下,二者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区分,矛盾激烈。

诚然,《知否》的女主角盛明兰以盛府不受重视的庶女身份出场,电视剧的情节也围绕着盛家内部的妻妾嫡庶斗争展开。但是,相比于原著,《知否》的成功恰恰是弱化了“嫡庶神教”。

《知否》的原著小说2010年发表在晋江文学城,是网络文学中宅斗最具代表性的名作之一,电视剧将原著中的穿越元素抹除,女主角的行动逻辑、故事背景跟着转变:

原著中,主人公来自现代的职业女性灵魂穿越成古代五岁的官宦小姐,背景发生在礼教严格,对女性的压迫格外剧烈的明清时期。同时,原著在经过一定考据的基础上,详尽地描绘了封建时代家宅内部的游戏规则与生存之道。主人公将家庭视为职场,“把老公当老板”,我们将原著视为以古代为背景的女性职场文学未为不可。

电视剧则进行了选择性改编,并且由此带来了价值上的改变与对照。无论是剧中主人公与亲人的感情,还是在其身上发生的故事,都没有了浓厚的职场斗争痕迹。

电视剧将《知否》设定在北宋年间,除了仁宗至英宗时期的政治斗争与原著皇权更替有可贴合之处外,选择一个能够容许女性相对自由的时代自然也非常重要:别的且不提,如果电视剧按照原著的时代拍摄,男女主角在婚前见面的次数就会大大减少。且不说其他,观众需要的是男女主角的甜蜜恋爱,而不是一部职场剧。而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时代变得相对轻松活泼之后,家庭内部的嫡庶斗争固然酷烈,却也已经被相对弱化了。某种意义上,电视剧的盛府对于主人公来说,已经不是玩弄心计的职场了。

关于电视剧与原著小说的对照,我们还可以简单回顾原著与剧版《甄嬛传》的差异。《甄嬛传》原作的架空背景被剧版附会到清代雍正年间之后,小说中被男女情爱故事柔化的宫斗逻辑得以暴露得更为鲜明尖锐,由此,电视剧在对压抑人性的宫廷逻辑的批判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相比之下,《知否》的改编某种意义上弱化了原著,但故事逻辑同样得到了自圆其说。

原著小说对“嫡庶神教”看似详尽描写,实则心怀冲破现实逻辑的愿望;改编电视剧似乎在推动女主角主动出击,积极宅斗,但又部分地消解了家庭内部的嫡庶之分在剧中的重要性。这样看来,无论是剧版还是原著《知否》,大概都并非炮轰“嫡庶神教”的战役中最需要攻击的靶子。

,“知否”从小说到荧屏的选择性秋水长天简谱 跨越

相关:

最新发现的巴金两篇佚文也是冬寒瘆人的新年来临时节,1956年1月,巴金在给小朋友祝贺新年的信中热情洋溢地写道:“你们会看见这一年里我们的国家将要变得更美丽、更可爱……努力地学习吧……”字里行间透露着作为父辈和长者的慈爱。 同样是写给小朋友的文章,巴金写于1965年的《贤良江边的怒火》则迥然不同,对侵略者的怒火与急于上前线的踊跃之情似欲破纸而出。 这两篇文章,刊于《少年文艺》,均未见于《巴金全集》《巴金年谱》等相关著作。 笔者近日..

波拉尼奥:用一生时间去守护“纯粹无瑕”的文学在《波拉尼奥小说的几何学》一文中,哈维尔·莫雷诺将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描述为一个不完整的直角三角形。先不说莫雷诺的阐释是否合理,毕竟他把以《未知大学》为代表的诗集排除在外,只选取了《智利之夜》《荒野侦探》《2666》等十来部小说。这些小说来自波拉尼奥的最后十年,无一例外都有着相似的主题:在生命的尽头戮力回望过去,描绘拉美的文人生态。当然,这样的文学并不温柔,它与波拉尼奥一起,在漫漫的流浪路上,相伴..

老子《道德经》:百年译介 百种版本作为德语世界中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典籍之一,《道德经》的德语译本众多:荷兰奈梅亨大学教授克努特·瓦尔夫主编的《西方道学目录》第六版中,收录的从1870年到2009年《道德经》德译本,计有103种之多。 德语世界对老子的关注可追溯到18世纪。老子学说在进入德语国家学术界之初并未引起学者们的太多关注,对老子及其学说的介绍主要散见于德语学者们所著哲学书籍的中国部分,如语言学家约翰·法布茨斯在《学识通史概论》中描..

应重视诗话著作的诗学价值诗话不等于诗学。所谓诗话,是专指与诗歌及诗人相关的助闲谈类著作,它们一般多记事,少论评,即便有论评,占的比例也不大,较多的内容是关于诗人的逸闻、轶事,诗歌的分类、沿革、鉴赏,以及聊资闲谈的涉及诗歌的话语,宋代之后不少诗话类著作,甚至纯系前代诗话的汇编,不见或罕见编者的自家论评。而诗学则属于研究诗歌的理论,从广义上理解,它也指文艺理论,这是由亚里士多德《诗学》一书延伸的概念。不过,中国文学史上相当..

“晚唐体”在唐代诗歌中的价值诗分唐宋,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就指出过:“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今人缪钺《诗词散论》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面对唐诗这座巨峰,宋人的压力是空前的,因为“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杨万里《黄御史集序》)。 宋人对唐诗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想尽力摆脱唐人影响,构建起新的..

刘守华:把中国民间故事“点石成金”【大家】 作为百科全书式的艺术宝藏,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民间的知识、经验、智慧、情感,更凝结积淀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与价值追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刘守华先生一生钟爱民间故事、追寻民间故事,他用自己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中国民间故事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作出了奠基性的历史贡献。 兴趣 刘守华先生出生于湖北沔阳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家庭,江汉..

以大数据“全景式”呈现唐诗宋词“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曾给自己做了这么个总结。但是苏轼一生到底有多颠沛?光看文字可能不太好想象。但是打开《唐宋文学编年地图》,输入“苏轼”,一张中国地图上被密密麻麻地标记了位置。这张地图,就是一张直观生动的“苏轼颠沛流离图”。 2017年3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兆鹏牵头打造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上线。在这张地图上,既可以查出唐宋时期某位诗人一生的足迹与作品,也能查出一个..

《权力清单:三十六条》研讨会在京召开日前,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主办,浙江文艺出版社、中共宁海县委宣传部承办的“相信阳光——《权力清单:三十六条》研讨会”在京召开。 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真实生动记录了浙江省宁海县在全国首创并积极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过程。这一制度被纳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中,该书是对“宁海经验”的首部文学解读。作者简平从2016年初春起,深入宁海县的多个乡镇和农村蹲点调研、采访,就基层..

最早“国家档案”揭秘西汉军工经过30多年整理研究,上世纪80年代出土于西汉未央宫的一批骨签资料,被汇集为《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已由中华书局出版,6万多件汉代微缩宫廷档案重见天日。这部解密“中国首批国家微缩宫廷档案”的巨著由90卷8开本组成,堪称目前国内考古学研究规模最大的一部作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庆柱与李毓芳、刘瑞三位研究员分任该书正副主编。以该所名义编著的这一巨著收录了汉长安城未央宫第3号遗址(即中央官署遗址)出土的..

中国文联2018年积极开展对外民间文艺交流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说,2018年,中国文联积极开展对外民间文艺交流,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上取得新成绩。 2018年,中国文联在印度、俄罗斯举办2018“今日中国”艺术周;在布鲁塞尔举办第4届中国——欧盟艺术节;持续实施中华曲艺海外行工程;举办第11届巴黎中国曲艺节和第6届德国曲艺周;在希腊、西班牙举办“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同时,积极配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