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诗话著作的诗学价值

2019-01-21 11:42:23 来源:网络

诗话不等于诗学。所谓诗话,是专指与诗歌及诗人相关的助闲谈类著作,它们一般多记事,少论评,即便有论评,占的比例也不大,较多的内容是关于诗人的逸闻、轶事,诗歌的分类、沿革、鉴赏,以及聊资闲谈的涉及诗歌的话语,宋代之后不少诗话类著作,甚至纯系前代诗话的汇编,不见或罕见编者的自家论评。而诗学则属于研究诗歌的理论,从广义上理解,它也指文艺理论,这是由亚里士多德《诗学》一书延伸的概念。不过,中国文学史上相当部分的诗话类著作,其实是很富有诗学价值的,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问世于南宋时代的严羽《沧浪诗话》,是一部具有鲜明风格特色且极富诗学价值的诗话类著作。全书包括五个部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这五个部分可谓有分有合:分者,各自独立,条分缕析,思辨清晰;合者,五个部分均统合于全书的总体诗学体系内,无不围绕作者的主体诗学观念展开论述。书中,严羽旗帜鲜明地提出,学诗者须“以识为主”,这个“识”字,既包含认识,也包括见识、识力——对诗歌基本原理的认识、对诗歌技巧的见识、对诗歌价值的识力。而要达到这个“识”,必须做到八个字:“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从严羽对这八个字的阐释中,我们可以清楚知道,严羽推崇的是自汉魏晋以迄盛唐时代的诗歌创作,其中特别是盛唐(“以盛唐为法”)。严羽这里所提出的对诗歌创作和评论的认识观,很值得诗歌创作者和批评者参考,他所倡导的,是他认为的诗歌发展的正道,这包括了楚辞、古诗十九首、乐府诗、汉魏五言诗等在内的整个这一路的诗歌,其中既有楚辞,也同时包含了古诗十九首、乐府诗、汉魏五言诗,以及杜诗等作品,它们所反映表现的内容及其艺术风格,与《诗经》的一脉相承。

不仅如此,严羽《沧浪诗话》最显独家特色的,乃是以禅论诗、以禅喻诗,由此提出“妙悟说”,其语谓:“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论诗如论禅”,“悟第一义”,“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很显然,道与悟是严羽以禅喻(论)诗的核心概念范畴。这里所谓“诗道”,即诗歌的普遍真理,它是严羽整个诗歌理论的根本基础,也是严羽诗学体系的基本命题和判断标准,由此生发出对诗歌史、宋代诗歌和论学诗的种种论断。笔者认为,如果说《沧浪诗话》是严羽阐释诗歌理论主张的专门论著,那么以禅喻(论)诗,乃是严羽所阐发的诗歌理论主张的核心所在。当然,诗禅之喻难免偏颇之处。对言说诗歌所借助的禅而言,因其属于宗教理性说教的对象——蕴含禅理和禅机(禅家机锋),包孕了玄秘难测的成分,人们对其很难予以确切把握和捉摸,何况,禅本身毕竟不是诗,禅具宗教哲理色彩,诗则是文字表述情感的艺术形式,两者可以有相通之处,却也有不相一致者——禅靠悟,悟是其止境,达到了悟,即达到了禅的最高境界;而诗则不然,诗是悟外还有意,它并不以悟为止境,两者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尽管如此,严羽禅与诗关系的比喻,毕竟有助于对诗歌机理的阐释与理解。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还说了一段非常具有诗学哲理的话,尽管对这段话的理解,迄今学界尚有异议,但笔者以为,仔细辨析,这段话中透露的,既是对诗歌本质的概括认识,也是对如何写好诗歌并成为好诗人的切实指点。他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这段话充满了辩证法,它既指出了诗歌就是诗歌,它的材,与趣、与书本、与学理均无关系,它不像学问,书读得越多,懂得的理越多,水平就越高,它们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但它也同时说明,要想写好诗,成为好的诗人,如果不多读书,不多懂得或掌握学理,那么,要想达到诗歌创作的高境界、高水平,恐怕也是不太可能的。由此,严羽进一步提出了所谓好诗的界定与概括:“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严羽不仅指出了何谓诗——诗歌的本性乃在于“吟咏情性”,同时也阐明了他认为的好诗应该达到何种标准。在严羽看来,诗歌要有“趣”,这个“趣”的表现,在诗歌中应该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才是高水准的表现,而能达到这个水准的,唯有盛唐的诗人作品,它们才是“透彻玲珑,不可凑泊”、“言有尽而意无穷”——“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这段形象的比喻,后来成为后世不少学者在阐述诗歌鉴赏和评论时常加引用的佳句。

宋代胡仔编撰的《苕溪渔隐丛话》,虽属诗话汇编之作,却不乏个人独立的诗学见解,其主要体现于编录眼光和所作的论评与考据上,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例如,他说:“文章必自名一家,然后可以传不朽。”“学诗亦然,若循习陈言,规摹旧作,不能变化,自出新意,亦何以名家!”胡仔十分推崇江西诗派的“夺胎换骨”“点铁成金”说,认为诗作不必在多,只要有一句,或有数联,或有一篇,能传播于后世且脍炙人口者,即可以诗名世。但他并不赞成过分地求奇,且不主张泥于江西派而不移易,他力主“盖欲学诗者师少陵而友江西,则两得之矣。”这是比较客观实在的认识见解。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薑斋诗话》,其诗话书名虽非王夫之生前所定,但书中所阐述的诗学主张,很值得首肯。如王氏所创的“以意为主”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很显然,这里所谓的意,乃指统帅诗篇中所有字词及词采典故的中心,是寓含于诗篇通体内部的思想内核,它主宰诗篇的灵魂,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在王夫之心目中,诗当意起而始,意尽而止,若违于此,则断非好诗。对于意与韵的关系,即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关系,王夫之认为,不能强求韵而破坏意,倘一味强意就韵,单纯追求韵律的抑扬优美,致使意受损,而导致“气绝神散,如断蛇剖瓜矣”,则其诗肯定也就支离破碎、不忍卒读了。可见,在王夫之看来,意绝对占据诗歌创作的主导地位,不可轻忽。

当然,在我们今天看来,上述诗话著作中所述及的论评见解,也有未必完全切合诗歌创作实际之处,有些诗歌主张或论评见解,不免偏颇之处,尚需作更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全面分析、阐释和评判。只是我们花工夫去挖掘、梳理、提炼、归纳、总结,是可以为文学遗产的继承服务的。

(作者:徐志啸,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

,应重视诗话著秋天的花 作的诗学价值

相关:

“晚唐体”在唐代诗歌中的价值诗分唐宋,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就指出过:“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今人缪钺《诗词散论》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面对唐诗这座巨峰,宋人的压力是空前的,因为“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杨万里《黄御史集序》)。 宋人对唐诗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想尽力摆脱唐人影响,构建起新的..

刘守华:把中国民间故事“点石成金”【大家】 作为百科全书式的艺术宝藏,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民间的知识、经验、智慧、情感,更凝结积淀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与价值追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刘守华先生一生钟爱民间故事、追寻民间故事,他用自己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中国民间故事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作出了奠基性的历史贡献。 兴趣 刘守华先生出生于湖北沔阳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家庭,江汉..

以大数据“全景式”呈现唐诗宋词“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曾给自己做了这么个总结。但是苏轼一生到底有多颠沛?光看文字可能不太好想象。但是打开《唐宋文学编年地图》,输入“苏轼”,一张中国地图上被密密麻麻地标记了位置。这张地图,就是一张直观生动的“苏轼颠沛流离图”。 2017年3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兆鹏牵头打造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上线。在这张地图上,既可以查出唐宋时期某位诗人一生的足迹与作品,也能查出一个..

《权力清单:三十六条》研讨会在京召开日前,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主办,浙江文艺出版社、中共宁海县委宣传部承办的“相信阳光——《权力清单:三十六条》研讨会”在京召开。 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真实生动记录了浙江省宁海县在全国首创并积极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过程。这一制度被纳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中,该书是对“宁海经验”的首部文学解读。作者简平从2016年初春起,深入宁海县的多个乡镇和农村蹲点调研、采访,就基层..

最早“国家档案”揭秘西汉军工经过30多年整理研究,上世纪80年代出土于西汉未央宫的一批骨签资料,被汇集为《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已由中华书局出版,6万多件汉代微缩宫廷档案重见天日。这部解密“中国首批国家微缩宫廷档案”的巨著由90卷8开本组成,堪称目前国内考古学研究规模最大的一部作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庆柱与李毓芳、刘瑞三位研究员分任该书正副主编。以该所名义编著的这一巨著收录了汉长安城未央宫第3号遗址(即中央官署遗址)出土的..

中国文联2018年积极开展对外民间文艺交流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说,2018年,中国文联积极开展对外民间文艺交流,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上取得新成绩。 2018年,中国文联在印度、俄罗斯举办2018“今日中国”艺术周;在布鲁塞尔举办第4届中国——欧盟艺术节;持续实施中华曲艺海外行工程;举办第11届巴黎中国曲艺节和第6届德国曲艺周;在希腊、西班牙举办“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同时,积极配合“一..

国家大剧院歌剧《茶花女》五度上演作为国家大剧院开年大戏,威尔第歌剧《茶花女》19日起第五度上演。在意大利指挥家雷纳托·帕伦波执棒下,中外艺术家联袂演绎了一出19世纪巴黎社会爱与死的悲剧。 据国家大剧院负责人介绍,这版《茶花女》首演于2010年,在五轮演出中不断进行深度挖掘,特别是舞台镜面设计,不仅以“镜花水月”之感营造出19世纪巴黎的社会风貌,同时也具象征意味地折射出“茶花女”的爱与死。 执棒本轮演出的雷纳托·帕伦波是一名威尔第研究专家,..

大型津味话剧《闯江湖》时隔近40年重登舞台天津人艺时隔近40年重新排演的大型津味话剧《闯江湖》,18日晚在天津光华剧院首演,该剧再现了旧社会评剧人的“苦难生活”。 《闯江湖》主要描绘了天津的一个评剧戏班先虽苦犹乐,然后悲苦离别,最后欣喜团聚的江湖卖艺生涯。该剧是由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先生根据其爱人、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老师在旧社会时期天津“卖艺生活”的经历和所见所闻编写而成。 1980年,天津人艺排演了《闯江湖》,当时特邀新凤霞老师担任艺术顾问。..

李六乙:被骂得越多越坚定自己是对的李六乙将2018这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莎剧舞台本翻译计划”合作的新版《哈姆雷特》创作中,而他在2016年底第一次与皇莎合作的《李尔王》至今已连续三年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接受采访的当天,他的川话版《茶馆》第二轮演出也在天桥剧场公演。 这位自称与目前的戏剧圈没有太大关系的导演,近几年的舞台作品推出后,引发众人关注的同时,更多的是伴随着争议与不解,通过这次年度艺术家的采访,我们有机会倾..

有声读物,期待新时代“好声音”清晨通勤的地铁上,越来越多人戴上耳机,津津有味地收听每日资讯。夜深人静的家中,越来越多人打开“为你读诗”“喜马拉雅”等手机软件,伴随着美妙的诗文进入甜蜜的梦乡。日常也有很多人打开“微信读书”,却并没有阅读,而是选择了“听书”……以耳朵代替眼睛的有声读物,凭借其快节奏、短时间、多场合、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特点,目前已成为纸质书、电子书之后的“第三种出版力量”。 一些媒体指出,自2012年起,国内有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