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在图文之间触摸历史

2019-01-16 09:31:33 来源:网络

多年来,我曾在不同场合提及:“创刊于1884年5月8日,终刊于1898年8月的《点石斋画报》,15年间,共刊出4000余幅带文的图画,这对于今人之直接触摸‘晚清’,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个不可多得的宝库。”仔细琢磨,现在看来这话有瑕疵,须略为修正:不仅《点石斋画报》,众多徘徊于“娱乐”与“启蒙”之间的晚清画报,都将“对于今人之直接触摸‘晚清’”起决定性作用。《点石斋画报》当然很重要,中外学界持续关注,且多有著述,我也曾撰写长篇论文,编辑出版《点石斋画报选》和《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可我更想说的是,别的画报同样不能忽视。因为只有这样点面结合,方能更好地呈现晚清最后近30年(1884—1913)的历史巨变与社会生活场景。

起点好说,结束为何选择了1913年,而不是改朝换代的1911年?这就说到了《真相画报》的意义。既考虑画报必须与新闻结盟,表现中国读者关注的“时事”,且牵涉绘画技巧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我主张谈论晚清画报,还是从《点石斋画报》说起更为妥帖。只有从“新闻性”这个角度,你才能理解为何石印术的引进对于中国画报之崛起是如此生死攸关。也正是扣紧“石印画报”这一技术特征,我将晚清画报的起点定在《点石斋画报》诞生的1884年,终点划在1913年。理由是:晚清很有影响的石印画报《醒华画报》《浅说画报》等均发行至1913年;而《真相画报》(1912—1913)虽开启了铜版印刷的时代,但其编辑宗旨、审美趣味与广州的《时事画报》有很大的延续性,值得一并评说。

在已知约120种晚清画报中,我选择了比较重要的30种略加论述。至于选择的标准,一是当年很重要,二是存世较多,三是制作比较精良。基于自家史学、审美及价值立场,我更多关注历史事件、科学新知、社会生活、教育文化、民俗仪式以及建筑景观的呈现,不太涉及数量不少且当年颇为流行的因果报应及神鬼故事。

阅读晚清画报,最好兼及时事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比如,那些互相支持且互相阐释的全景与局部、突发事件与日常琐事、连续性叙事与美人图花鸟画,表面看有些杂乱,可穿插呈现的结果,便是动静结合,错落有致。我曾分别撰文讨论晚清画报中的宗教、科技、儿童、教育、女性、帝京、胜景、民俗等,那些虽都有一定的时事性,但要说新闻色彩最为浓烈,最跌宕起伏,也最能吸引读者的,莫过于“战争叙事”。

晚清画报“图文并茂”的工作目标,是借助“以新闻纪事为主干,以绘画技巧为卖点”来完成的。不同于历史上诸多以图配文的出版物,晚清画报的最大特点是图像优先;但这不等于说文字可有可无。没有文字的铺张扬厉、拾遗补阙,乃至画龙点睛,则“新闻”过于单薄,“纪事”难得诱人。某种意义上,晚清画报中图像与文字之间的“悲欢离合”,既充满戏剧性,也是其独特魅力所在。

大部分晚清画报走的是《点石斋画报》的路子,即图中有文,或曰文在图中。此等结构方式,使得图文之间形成某种张力,或合作,或补充,偶尔也有互相拆台。其中一个重要缘故,在于当初图文分头制作,并非成于一人之手。1884年6月7日《申报》上刊出广告,恭请海内画家将所见“可惊可喜之事”绘成画幅,提供给画报社,并答应为此付酬。具体要求有二:一是“题头空少许”,一是“另纸书明事之原委”。显然,画报社需要根据“事之原委”斟酌字句,然后将重新拟定的文字抄入题头空白处。这正是《点石斋画报》的生产流程:画师依据“事之原委”作图,至于撰文以及将其抄入画面者,另有其人。上海历史博物馆藏有4054张《点石斋画报》的原图,恰好证实了当初图文分开制作,最后合并而成的猜想。

考虑到画报以惟妙惟肖的图像叙事相标榜,对于画师的依赖程度,远大于文人。《点石斋画报》4666幅图画中,画师可考的有4609幅,超过98%,而文字作者则几乎全不可考。有点特殊的是北京的画报,根据刊头或正文,我们能判断《星期画报》乃“杨采三演说”,《益森画报》是“学退山民编撰”,《正俗画报》的发行兼编辑是雷震远,《醒世画报》的编辑则是张凤纲。可即便这些署名的文字作者,比起同一画报的画师如顾月洲、刘炳堂、李菊侪、胡竹溪等来,也都不太重要。除了主打“图画纪事”,晚清画报一般还有论说、短评、小说、戏曲等;只因属于搭配性质,无论编者还是读者,都不怎么看好。

《点石斋画报》中的文字长短不一,多为两三百字,占每幅图像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在如此狭窄的空间腾挪趋避,既要交代清楚,又需略具文采,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大致而言,画报的文字部分,介于记者的报道与文人的文章之间:比前者多一些铺陈,比后者又多一些事实。不只是叙事,往往还夹杂一点文化评论。正是这一点,使得《点石斋画报》上的文字,类似日后报刊上的“随笔”或“小品”,而并非纯粹的新闻报道。正因为并非纯粹的新闻报道,绘画者与撰文者均可根据自己的政治及文化立场来处理同一对象,因而不时出现有趣的局面:图文之间存在着巨大缝隙。

就好像画师良莠不齐,为晚清画报撰文的,个人才华及工作态度也有很大差异。若局限于图中文,上海的《图画日报》制作认真,叙事细腻,大都言之有据,作者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北京诸多画报则使用纯粹京话,文字浅白,对推广白话文不无意义。此类配合图像的浅俗文字,受空间限制,不能随意发挥,再加上考虑读者的趣味及阅读能力,即便有若干自家特征,也都形不成独立的“报章之文”。

必须摆脱“图中文”的框框,采用“图外文”的形式,才可能自由驰骋。这方面的探索,以广州的《时事画报》最有成效。如陈垣《释奴才》《说纸鹞》《说铜壶滴漏》《说剧》《书水浒传》等都是短小精悍、有学有识的好文章。而这得益于《时事画报》灵活多样的编排体例——既可以是图中文,也可以是图外文。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左图右史”或“图文并茂”,可以落实为单页,也可理解为全书。尽管陈垣单独撰文,与作为“上下文”的图像叙事没有直接关联,但既然参与到画报事业中,便成了其有机组成部分,并因此获得了新的意义。实际上也是如此,陈文所透露的强烈的民族立场以及对于当朝的批判,和《时事画报》鼓吹风潮提倡革命的整体风格是协调的。

画报本以图像叙事见长,主要结盟对象是“新闻”而非“文学”。因此,众多诗文小说戏曲等,在晚清画报中只是附录,起点缀作用,目的是吸纳尽可能多的读者。即便如此,第一,战争的瞬息万变,百姓的家长里短,抑或作者的皮里阳秋,单靠图像本身是表现不出来的;第二,有了简要且精要的文字说明,图像的意义才可能被真正阐发或凸显出来;第三,因受表现空间的限制,“图中文”不能不极力挣扎,腾挪趋避中,对文体有所锤炼与拓展;第四,所谓图文对峙,既包括相互配合,也蕴含着对立与拒斥、竞争与分离。像广州的《时事画报》那样图文各走一端,以便包容纯粹的文学作品与精彩的名家画作,为日后以照片为主的诸多画报(如《良友画报》《北洋画报》)所继承。

晚清画报以图像叙事为主要动力,以图文对峙为基本面貌,决定了其在整个晚清出版物中的定位,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有较多娱乐色彩的“低调启蒙”。晚清人眼中的“启蒙”,并没有康德《何谓启蒙》或福柯《什么是启蒙》说得那么复杂,仅仅是引进西学,开启民智,传播新知识,走进新时代。至于新学不同派别的区分,民智高低雅俗的辨析,还有启蒙者之居高临下是否合适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反省。这里想强调的是,相对于在东京放言高论的《新民丛报》《民报》,或在国内叱咤风云的《申报》《东方杂志》,晚清画报大都更为浅俗、平实与低调。

比起或深奥或漂浮的文字来,图像在传递知识与表达立场时,更为直观、生动、表象、浅俗。至于独立思考、深度报道、长于思辨、自我反省等,更适合于纯文本的书籍或报刊,而不是追求图文并茂的画报。这些平实且世俗的画家们,不怎么强调“文以载道”,而是兼及新旧与雅俗,突出可视性与趣味性。

在近代中国知识更新与社会转型的大潮中,不同媒介发挥不同的功用。不曾“独唱”或“领唱”的晚清画报,其积极配合演出,使得此“时代交响乐”更为雄壮与浑厚。尤其是时过境迁,其在启蒙、娱乐与审美之间挣扎与徘徊的楚楚身影,让无数读书人怦然心动;其以平常语调描述主潮、旋涡与潜流,促使史学家思考历史现象的复杂性;其对于风俗习惯、社会场景以及日常生活的精细观察与呈现,则给研究者进入历史、体会沉浮、采撷花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作者:陈平原,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左屈原图片 图右史与西学东渐》在图文之间触摸历史

相关:

《老街巷》探寻老街旧巷 追寻城市记忆人们常说,在天津问路只分左右,不论东西。久而久之,这便成了天津区别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独特风景,为人们所乐道。其实,因河而生的道路并非天津的全貌,曾经的老城里、三岔河口便有着众多南北纵横、东西交错的街巷。可见,街巷的意义与其所在区域的发展状况密不可分,而独特的城市发展历程又令天津的街巷形态异彩纷呈。 《老街巷》是一部将城市规划、景观建设与天津历史人文研究结合起来的系列图文书,旨在讲述城市历史进程..

《三国戏曲集成》出版深耕传统戏曲矿藏最近,国内出版界相继推出大型戏曲文献整理文丛——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8卷12册《三国戏曲集成》,填补了古代小说四大名著戏曲集的空白;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稀见明代戏曲丛刊》8卷本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是对明代戏曲文献的大规模系统搜集整理。 戏曲研究专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吴书荫说,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艺术样式上来说,戏曲是最繁复的一种文体群;从内容上讲,戏曲涵盖了极其丰富复杂的世..

2018年话剧 塑造走进观众心里的人物形象无疑,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是2018年的主题。话剧作家艺术家以极大的热忱,用多种多样的、异彩纷呈的、呕心沥血的创作来回报时代蓬勃前进的40年。 然而,在这一年的话剧创作中,最痛苦的,也是最为努力的是,如何使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是可以触摸的,是可以亲近的,是与之心灵相通的,是可以走近甚至走进观众心里的人物形象。 重塑文学人物的舞台形象 一出颇有声势的话剧作品《平凡的世界》(陕西人艺),精心地表现路遥同名原作蕴藏..

年度剧集观察:回归原创的选择一些IP剧取得成功,艺术家的二度创作不容忽视,从IP回归原创,就是真正着眼于作品的内涵、情怀和质感。 IP(知识财产)是近年来视听艺术领域备受关注的现象,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具有创作风向标的意义,但在2018年,风向发生逆转。一些备受期待的IP剧非但没有成为“爆款”,反而市场表现冷淡。电视台播出的剧目中,收视和口碑突出的,大多是优质原创作品,如《黄土高天》《最美的青春》《远方的家》等;网络播出方面,《东方华尔..

谈谈慢读传统 享受发现的欣悦慢读并不专指阅读速度,速度之外更重要的是阅读心态与方法,有足够的耐心和才能,才会在文章和义理相遇的那一刻,享受发现的欣悦。 强调慢读,其实这十几二十年来已有不少学者、批评家一再提出。可是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以我自己的经验,这里的障碍有时势潮流影响方面的,也有个人态度心境和认知误区方面的。 拿时势说,我们无时无刻不面对大量蜂拥而来的碎片化资讯,如何保持稳定心态、清醒接受,就是个难题。而从事教学、研究..

诗人、剧作家、小说家白桦去世诗人、剧作家、小说家白桦于昨日凌晨2点15分在上海去世,享年89岁。白桦著有《妈妈呀,妈妈!》《爱,凝固在心里》《远方有个女儿国》等长篇小说以及长诗《孔雀》和十四行诗,他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山间铃响马帮来》《曙光》《孔雀公主》等,影响广泛。 白桦生于1930年,原名陈佑华,河南信阳市平桥区中山铺人,中学时期就开始学写诗歌、散文、小说。1947年参加中原野战军,任宣传员;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

《叔恩浩荡》抽丝剥茧揭示人性的复杂最近读了王怀宇在《小说选刊》2018年12月号上发表的中篇小说《叔恩浩荡》,第一印象就是:作家太深谙世态人情了,他竟然把人的内心世界揭示得那样丰富、那样生动,且又那样的酣畅淋漓,令人拍案击节。 王怀宇创作这篇小说的原始动机,就是要用笔下二良子兄弟二人与得了肺癌后的恩人二叔来省城住院治疗的故事为载体,进行了灵魂演绎和撞击,然后用外科手术刀一样犀利的笔触,一点一点地抽丝剥茧,不慌不忙地在拷问和揭示住在城里..

《汪曾祺全集》出版汪曾祺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其作长期以来较为分散,给学术研究和读者阅读带来不便。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历时8年编辑的《汪曾祺全集》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该全集收入迄今为止发现的汪曾祺全部文学作品以及书信、题跋等日常文书,共分12卷,包括小说3卷、散文3卷、戏剧2卷、谈艺2卷、诗歌及杂著1卷、书信1卷,并附年表,共400余万字。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郁认为:“鲁迅之后,一个作家的作品可以反复阅读的并不..

徐迅:散文必须有精神散文终是有一种精神的。这种精神是人们在文字中能感受和触及得到的,是作者艺术灵魂与生命精神和谐完美的统一。 一直认为,将自己的文字按写作时间编辑成册是件冒险而愚蠢的事,所以在编辑《徐迅散文年编》时断断续续,时动时停,思想上总在不停地反复。但转念一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生,谁又能抹掉自己最初那几个歪歪斜斜的脚印呢?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当年在县报上发表第一篇文章,兴奋得在田野上奔跑的少年的身影……在随笔..

当代文学:走出去,还要走进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去年8月,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等发布的《2018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大陆共有520家出版社的24757种2017年版中文图书进入海外图书馆收藏系统。相比于其他门类的中文图书,当代文学作品具有更高的受欢迎程度。 截至去年8月,贾平凹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等30多个语种,意大利语版《带灯》获得克拉里丝·阿皮亚尼(ClarisAppiani)翻译大奖。麦家的作品在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