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发现木构水井和窑址等遗迹

2018-12-07 23:38:14 来源:网络

记者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获悉,在近日结束的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2018年度发掘项目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金代的木构水井、窑址和神庙排水系统等遗迹,为进一步探明神庙的形制、结构等细节提供了重要依据。

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原名宝马城)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西北的高敞台地上,距离长白山天池约50公里。该遗址曾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据考古队领队、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教授赵俊杰介绍,今年是考古队对长白山神庙遗址连续第5年进行发掘,发掘总面积900平方米,主要揭露了环绕主体建筑的部分东侧廊庑和一处水井。发掘中还发现了神庙遗址外围的两座窑址,出土了鸱吻、筒瓦等建筑构件和铁器、铜器等文物。

在对神庙廊庑东南角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廊院内排水系统的出口,是砖砌涵洞形式。排水系统出涵洞后在廊院外又转为明沟,按地形转向东南,通往院墙东南角整个神庙的排水系统出口。赵俊杰表示,这一发现对探明神庙整体排水系统的走向、构造、连接方式等至关重要。

考古人员在神庙遗址内东南部发现了一处古井遗址。经过清理和下井探摸发现,水井为方形井干式,深11.2米,以榆木条围砌,形制基本完整。赵俊杰认为,这口水井应当是神庙的水源。从其现状来看,可能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好的金代木构水井之一。

考古人员在神庙遗址的院墙东北角发现了成组排列有序的筒瓦堆积,应该是为修缮神庙而预先存放瓦件的备品库。在遗址东墙外200米处,他们还发现了两座窑址,均为马蹄形,二者形制可互为补充,产品丰富。窑址及其废弃堆积清晰全面地展现了当时陶窑的形制、产品种类与装烧方式,在全国同类遗址中并不多见。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掘这座遗址,吉林省专门拨付资金,今年由吉林省文物局指导、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吉林大学建立了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考古工作站,将组织相关专家学者长期在此进行研究。

,金代长发电集团 白山神庙遗址发现木构水井和窑址等遗迹

相关:

王益勇:“互联网+石雕文化”的探索者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国家一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这是王益勇名片正面最显著的三个头衔。自1995年从德国回国至今,王益勇已经在石雕产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从“重操青田人的老本行”,到以互联网思维传播石雕文化,王益勇走出了一条充满艺术气息的创业之路。 一辈子的石雕情缘 “青田华侨走了300年,还是没有走出青田。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谈起自己当年回国的初衷,王益勇笑着说。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是中国著名..

杜鹏程:为伟大的文学事业燃烧的烈火在新中国成立后居于当代文学重要位置的第一代作家,大都经历了相似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他们都是早年投身革命,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而深入革命生活,体验革命人生,认识和理解革命思想,进而拿起笔开始创作,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以他们与时代精神相呼应的文学成就构成了新中国文学的主流阵营。杜鹏程就是其中的一位。 柳青说:“不用和老杜交谈,看作品就知道作家吃了多少苦” 杜鹏程(1921—1991)出生于陕西韩城县苏村一个贫..

一部纪录片,打开网民集体记忆一部正在热播的纪录片,将用9天、630分钟、107个改革故事,勾连历史与现实,让改革开放40年的宏伟画卷生动呈现出来。 从12月2日起,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18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每天播出两集。该片在电视上热播的同时,也在网络上开始走红。 激发爱国热情 纪录片在网络视频平台上热播。截至12月5日16时,芒果TV上第一集视频播放量超过16万次。在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平..

中国音乐剧市场的爆发点在哪里最近几年,一些“爆款”音乐剧票房表现抢眼,成为文化演出市场令人瞩目的现象。《音乐之声》从2016年7月份至今,两年多时间已演出了314场。2018年,音乐剧《猫》在上海演出,票房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经典大剧长盛不衰,新锐剧目也不遑多让。2018年演出季,百老汇经典原版音乐剧《吉屋出租》在时隔13年后再次来到上海,连演22场。与《猫》《剧院魅影》《悲惨世界》等拥有豪华阵容和大制作预算的经典剧目相比,《吉屋出租》更能..

“红船精神”与新时代革命文化传承回首170多年前,当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遭遇外族铁蹄践踏,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社会的首要主题,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谱写了抵御外辱的壮烈史诗,其中的先进知识分子以力挽狂澜的责任担当意识引入马克思主义,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在烽火硝烟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体现了革命先烈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情怀,是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救亡图存过程中的生动体现。从“红船精神”开始..

家庭音乐剧《素敵小魔女》开启百场巡演北京保利剧院刚刚完成首轮五场家庭音乐剧《素敵小魔女》,日前开启国内百场巡演,将这部由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与四季欢歌(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制作的音乐剧带到全国各地。 《素敵小魔女》是日本四季剧团上演36年的经典剧目。本轮演出时,日本驻中国大使横井裕夫妇、日本驻华公使堤尚广、日本四季剧团董事长吉田智誉樹、日本四季剧团国际部长小林聪、《素敵小魔女》日文原版编剧梶贺千鹤子,剧作家万芳,著名演员..

“北京意象·诗化海淀”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12月6日,由北京市文联和海淀区委、区政府主办的“北京意象·诗化海淀”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作品展共展出102幅优秀美术作品,其中油画52幅、国画50幅,生动再现了海淀风光、历史人文、科技创新和典型人物。  

李跞琵琶一武一文“古韵今弹”12月4日晚,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古韵今弹”李跞琵琶独奏、协奏音乐会在杭州大剧院震撼上演。李跞在琵琶道路上的恩师、业内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乐爱好者齐聚,共同聆听这场琵琶艺术的视听盛宴。 这场音乐会,与其说是琵琶独奏、协奏音乐会,不如说是一场有温度的“琵琶派对”。全程近两个小时的演奏,台下观众并未产生审美疲劳,随着时间的叠加,越发聚精会神,不由自主地融进由演奏家的飞舞指尖所构造出的艺术图画中..

于蓝:用生活滋养角色只有深入生活,在人民生活中汲取演员所需的养分,诠释的角色才会让观众感到亲切动人,才能创作出经典的艺术形象。 我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干了一辈子文艺工作,也塑造了许多角色,可以说每个角色诞生的过程都让我幸福而难忘。 记得冼群导演邀请我参演他执导的影片《龙须沟》,这是老舍先生在解放初期撰写的一部展现新旧时代两重天的戏,备受社会期待。当年10月我们开始深入生活,次年4月才开始投入拍摄。为演好“程娘子”这个角色..

孔子学院:拓宽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之路“中国欢迎你!” 第十三届孔子学院大会12月4-5日在成都举行。开幕式上,一群来自不同国度的“汉语桥”比赛优秀选手、“汉教英雄会”选手、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及“汉语桥”俱乐部成员献上了精彩的歌舞表演,他们还用流利的汉语真诚地向世界推介中国。 孔子学院帮助这群外国人实现了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梦想,他们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和中外文化交流使者。就读于四川大学的埃及籍孔子学院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