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理学家的文学

2018-12-03 11:37:45 来源:网络

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公元前五百年前后是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借用“轴心时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称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是人类文化的“次轴心时代”。欧洲在公元十一世纪时出现了教会改革,产生了首批经院哲学家,建造了具备宏伟规模的建筑,提高了僧侣及贵族的教育水平,其进步是持久且多方面的。在阿拉伯世界,阿拔斯王朝在科学领域享有盛名,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将哈里发统治下的不同民族团结在一起。在中国,宋学构造了这个次轴心时代的文化星空,邵雍、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等理学巨子成为这个文化星空上最为璀璨的星座之一,以他们为中心形成的众多理学家群体主导着两宋文化的发展趋向,而理学家创作的诗歌成为理学文化在文学领域里绽放的花朵。

依据现代诗学的审美规范衡量理学诗人的诗作,难免得出理学诗的文学史价值、文化史价值与其审美价值不相称的结论。理学诗具有观照的、沉思的、疏离感官的品性,在表现美感和激情上无法与“诗人之诗”争衡。这不是因为理学诗人缺乏对各种形式的动态生命力的敏感,而是因为美感和激情常被理学家认作扰乱道德生活秩序、浇灌淫欲之花的祸源,况且,日常的存在在理学家的视野中多为无聊琐屑之物而少具“意义”。尽管理学诗人没有开宗立派的自觉意识,没有把文学创作当作人生的重要事业,但理学诗派的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静观的体验、宁静的风致而别具一种异趣和感染力。在古典诗歌抒写的传统内容,如耕读之趣、天伦之乐、山水之美、离别之情,以及政俗美刺、吊古伤怀、感时悯乱、情深思慕之外,理学诗人吟咏“理道”“性情”,事实上是宋诗多样化发展的表征。宋代诗坛出现理学诗派这个旁门,适足以显示宋代文学生态的活力。

法国汉学家戴密微说:“可能不再存在哲学与诗篇之间的联系比在中国更密切的文化了。”理学诗是哲学在诗学领域的实现,说明了中国古典诗歌与哲学的“近邻”关系。作为文学的旁门,理学诗派能在中国诗史上发展成为流衍最广、历时最久的文学派别,正说明了它与近世中国文化及文学发展趋向的同一性。

理学诗人属于思想型作家,其对哲学信仰的自觉程度超过一般文人,而理趣诗是具有“智趣”的诗歌类型。研究理学诗派,必须突破从纯文学的立场看理学诗人的单一视域,确立理学诗歌和理学诗人的本位观,即把理学诗人及其诗歌作为具有主体性、具有独立形态的对象加以整体观照,既分析理学诗人的境遇和体验,透视理学诗人的心态,又揭橥诗歌文本中的哲学内涵。换句话说,必须定位在宽泛的“国学研究”或者说“文学的文化学研究”的领域上,定位在诗史与思想史的结合上。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说:“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美绝不是艺术的唯一目标,事实上它只是一种第二性的派生的特性。”针对理学诗兼具思辨性、哲理性与体验性、感悟性的特点,有必要既重哲思又赏风华,把诗歌的认识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置于同等的地位。从思想史的角度观照理学诗的文化精神,不仅可以增加对理学诗思想深度的理解,而且可以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而以往在思想史研究的视野中,理学诗因为其文学属性常常被忽视或被遮蔽了。

宋代文人普遍具有强烈的理智感和道德感。理智感是与人的求知欲相关联的追求真理的情感,道德感是以人际关系的协调圆满为目标的追求善的情感。它们的强烈程度并不表现为感情的瞬间爆发,而是反映在一种深刻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上。它们一旦形成牢固的意向,便有着强大的心理势能。理学诗人“以山水通于理道”正是这种心理势能的体现。冷静的理智感和清明的道德感使得理学诗人的性格趋于和易温厚,如阳春可掬;他们的诗风则趋于平易和乐。

理学家是不满足于外部生活而致力于向内寻觅的需求主体。他们内心具有寻求意义的愿力,隐含着超越的希望,对精神生活有着比一般士大夫更高的要求,对道德理性抱有坚定的信念。面对物欲充斥人心、意义普遍缺失的社会,理学家试图通过高扬士大夫的内在生命力,进入外在环境和日常经验所不具有的“极高明”的境界。他们认为内在生命是宇宙生命的分殊,负载着超越浮世表象的绝对价值。因此,他们的诗歌也表现出在思想深处对宇宙生命之美的感悟。只有把理学家深刻的哲思和深邃的生命感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挖掘出诗歌文本中寓天地浩然之气于花香鸟语之中的生命感。

从“诗歌是对生命意识的捕捉”这一现代诗学观念的角度上看,理学诗人的作品自有其“鲜活”的面貌,所谓理学诗的“腐气”,更多的是体制化理学出现后的产物。邵雍的“风月情怀”、周敦颐的“光风霁月”、程颢的“和粹之气”、朱熹的“天地心”都包含着对此岸、人世、自我以及他者的兴趣与善意。那些纯性理诗更是近世化的表现和结果,诚如席勒所言:“在古代诗人那里,打动我们的是自然,是感性的真实,是活生生的现实;在近代诗人那里,打动我们的是观念。”性理诗与现代艺术在以抽象的语言描述客体的本质方面,在远离具象和直接情感方面也表现出类似的特征。

“存诚”“主静”“居敬”等培育道德感的工夫是理学家安身立命的基础,是滋养强烈的进取意志和自控力量的源头活水。在人生出处、日常生活等方面,理学诗人主张节制欲念,但并不排斥适度的感情生活与浪漫风神。刘子翚《圣传论·子思》曰:“《中庸》之学未尝灭情也。善养性者,不汨于情,亦不灭情;不流于喜怒哀乐,亦不去喜怒哀乐。非合非离,中即契也。”(刘子翚《屏山集》卷一)理学诗对人的正常生活欲望的肯定与理学的道德尺度之间时或显示出一段距离。峨冠博带的形象、冠冕堂皇的话语,没有能够完全遮蔽理学诗中的真实性情和生香活色。朱彝尊《明诗综》卷三十三“湛若水条”有言:“元丰而后,理学、风雅截然为二,大约多祖击壤,言情之作置之勿道。”这种批评言过其实,是拘执之陈言,非通方之笃论。中国古典诗歌本身的审美愉悦特质,是建立在以儒、道、佛为主流的思想文化和士大夫艺术审美传统的基础之上的。一代又一代诗人及其作品中所积淀的士大夫审美趣味,自然会在理学诗人的诗歌文本中得到一定的表现。即便在理学诗人的说理之作中,也不乏“状物态以明理”“写器用之载道”的佳作。

宋代士大夫谈论理学乃一代风气使然。理学诗的创作也不是理学家的禁脔,一般文人士大夫的诗作也不乏理学气味。如林同《孝诗》充满理学气味,但其人不入理学门派,不属于“理学诗人”。

由于理学诗人常常在理学家角色和诗人角色之间自由游移,因此从数量上看,理学诗在理学诗人的作品中占的比例并不显著。李复、刘子翚、朱熹、周行己、叶适、真德秀、魏了翁、林希逸、金履祥等人踵武诗坛前贤,流连风景,浅吟低唱,他们的不少诗作都可归为“诗人之诗”,钱锺书《谈艺录》说:“亦犹邵尧夫能赋‘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程明道能赋‘不辞酒盏十分满,为惜风花一片飞’,又‘未须愁日暮,天际是轻阴’;吕洞宾能赋‘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虽皆学道之人,而诗不必专为理语。”朱熹的诗尤其具有一代宗师的风格多样性。

关于理学与文学的关系,学界过去观照的重点往往在于理学的话语权力对文学的消极影响。其实,当理学的时代过去以后,人们应该更为客观地观赏理学诗人留下的辉光。就像人们在狂澜汹涌的海上风暴过去以后,看到的是海上日出的辉煌景象。

(作者:王利民,系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工商管理专业介绍

相关: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论坛举办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公共文化理论研究,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三地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融合创新共享——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论坛”日前在京举办。 活动由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和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来自京津冀三地的专家学者和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同仁约200人与会。大家共话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战略,同绘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新蓝图,并就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京津冀..

数字时代美术馆的机遇与挑战近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国际美术教育大会在北京和廊坊两地举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等中外嘉宾出席北京的开幕式,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4所美术院校、艺术机构的院(校)长与机构负责人及相关学科知名专家教授近300人与会,共商新时代美术教育的全球交流与合作。 此次大会设立了校长论坛、设计论坛、建筑论坛、艺术史论坛、艺术管理论坛、美术馆论坛这6个分论..

时刻贴近人民群众 老戏就不会老日前,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资助项目,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评剧歌舞团创排演出的现代评剧《秋月》,在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中国评剧大剧院)上演,赢得观众好评。该剧此前已经历了今年5月18日的首演成功,之后在天津、河北巡演,场场爆满。如今,又作为“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精品剧目展演力作”唱响京城,吸引了专家和戏迷们不畏寒冬,热情奔赴现场观看演出。 评剧、县级剧团,出品人团长赵德平是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

“让你爱上中国字”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我们有四大发明,但任何一个发明,都没有这个发明更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个发明,那可能我们所有的文化都会中断。中华文化始终没有中断,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我们有汉字。而这个汉字3000多年来,没有改变过,只是形态上有改变。”日前,在沈阳师范大学举办的“让你爱上中国字”书法作品展启动仪式上,项目主持人、沈阳师范大学校友张振忠教授在致辞中说,这个项目是沈阳艺术惠民品牌项目,是辽宁省迄今为止唯一的书法类..

传统戏曲呈现新气象11月30日晚,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出品,广州粤剧院全新创排的大型现代粤剧《初心》在广州友谊剧院成功首演。舞台上,当欧凯明等粤剧艺术名家一亮嗓,就征服了现场千余位观众,大家听得如痴如醉。有观众表示,传统戏曲表现现代内容的诸多创新尝试,令人很惊喜地看出了新气象。 故事: 主旋律作品以情动人 大型粤剧《初心》以叶挺同志为主要人物,贯穿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这三个重大历史..

影视行业期待整装再出发号称史上“最强暑期档”过后,国内电影市场正在迅速“降温”。有数据显示,最近两个月,与去年月、周、日最低票房相比,2018年票房同比均创新低。与此同时,当下电视剧市场也面临多重考验。有报道称,“限薪令”“限古令”等多重监管效应正在显现,持续多年的“IP热”正在降温。 有学者指出,影市降温与电视剧市场的“产能过剩”,如一记急刹车,为此前一直疾驰在高速路上的行业,提供了一次“整装上路”的机会。未来,无论是“..

《太行之脊》:为八路军树碑立传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宣传部推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献礼剧《太行之脊》,目前正在山东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拍摄。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长篇电视连续剧由张玉中执导,傅建文编剧,杨均柏、史鑫、李君峰、裴兴雷、杨轶然、谭歆柔、林婉莹、傅风男、许言等出演,再现了八路军一二九师抗战期间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该剧制片人、出品人樊文彬。 问: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已经有很多,为什么还要拍摄..

百余名学生手拉手走进北京人艺近日,100余名热爱表演及朗诵的青少年走进了北京人艺,不仅现场观看了排练,还与人艺演员王斑、李小萌进行了零距离的交流,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气息、发音及朗诵技巧。如此内容丰富的活动出自2018北京市关工委手拉手艺术团艺术体验营,参加的小营员则是来自东城区、西城区和朝阳区的学生。 活动当天,同学们分批走进了首都剧场,参观了剧场前厅、舞台和北京人艺博物馆,通过博物馆专业老师的讲解,了解了话剧艺术的基本常..

郭璞:《诗经》学之成就学界多知郭璞在玄学、游仙诗及训诂学等方面的建树,而甚少关注其《诗经》学之成就。郭璞曾著《毛诗拾遗》《毛诗略》两部《诗》学著作,又注《尔雅》等书,其中有较多引《诗》材料。郭氏的《诗》学著作皆亡佚,清人马国翰从诸书中辑录郭璞《毛诗拾遗》佚文7条,其中或掺杂《毛诗略》佚文。结合其《毛诗拾遗》佚文及《尔雅注》引《诗》材料,则郭氏《诗经》阐释特征及其价值约略可见。 其一,摘句注的注释体例 这里所谓的摘句注,..

2018京津冀冰雪旅游体验活动正式启动12月2日,2018京津冀冰雪旅游体验活动正式启动。京津冀三地文旅部门就旅游资源进行推介,北京延庆区和河北省张家口市签订京张旅游合作备忘录。延庆区第33届冰雪欢乐节当天同时启动。延庆区冰雪欢乐节将持续到明年2月底。冰雪欢乐节期间,延庆将推出山地滑雪、冰灯花灯、冰雪庙会等近50项冰雪活动,以及10条精品旅游线路。世葡园京津冀冰雪文化大庙会、延庆永宁新春花灯庙会和延庆城区元宵节花会展演,给市民春节出游增添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