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关村西区好声音”唱响北京

2018-11-28 10:36:02 来源:网络

近日,由北京市海淀街道工委、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西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主办,创业公社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协办的“首届中关村西区好声音”在北京中关村举行。

作为中关村西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推出的文化创新品牌活动,“首届中关村西区好声音”自9月展开歌手征集以来,共收到60余名选手的报名信息,他们都是来自中关村西区内的创业者和企业员工。经过专家评选,有13名选手登上了决赛舞台,最终经决赛现场观众投票,选手董涛凭借一首《在路上》摘得本届比赛的冠军。

今年是中关村创新发展40周年。40年间,中关村见证了我国科技的发展进程,中关村西区从电子一条街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一处高地,如今已聚集了500余家金融机构、140余家科技中介机构、100余家科技研发企业总部和59个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首届中关村西区好声音”唱响供应链金融 北京

相关:

在传统与生活中汲取中国画创新的力量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表达形式。它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审美趣味、形式追求,形成了以儒、道、释为文化源流的古典美学标准。它彰显了儒家文化的明德向善、中庸仁爱的社会价值;它表现了道家文化的自然圆通、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它展现了佛家文化的内省反观、直见心性的禅悟美学。它至静至远、调和天人,打通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隔膜,标明了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念。..

纪录片传承意在创新作为纪实性的内容产品,纪录片不仅要为受众提供审美享受,更要提供美好的人文愿景与丰厚的文化内涵。纪录片以其真实、客观的记录形式、忠实事物原貌的表现手法,将人、事、物用影像“留存”下来的特长,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传播中拥有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 近年来,记录和传播“非遗”的优秀纪录片作品越来越多。《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舌尖上的中国》等作品助力“非遗”更鲜活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激发了观..

文化科技融合激发产业新动能作为我国第一个以世界级大城市群的文化产业为参展主题和主要内容的文博会,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共同打造的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11月29日至12月2日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 “长三角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和发展质量领先于全国,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经成为激发生产力的强大引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这样说。 科技给文化植入创新基因 当文化遇上移动互联网,又会发生什么?现在,喜欢电影..

《唐诗课》跟随程千帆先生读懂唐诗程千帆(1913-2000),原名程会昌,晚号闲堂,湖南长沙人。程先生家学深厚,早年入金陵大学学习,师从黄侃、汪辟疆、吴梅等人,青壮年时期主要执教于武汉大学,后受“文革”影响,所业几废,晚年被南京大学礼聘,执教上庠,光焰再炽,培养出众多驰名当今学界的弟子,影响很大。程先生治学以古典文学为中心,兼及文献、史学两大领域,成绩卓著,代表性著作有《古诗今选》、《古诗考索》、《文论十笺》、《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国宝级文物修复师:让千年织物重现往昔光华专攻纺织品修复的陈绍慧以匠心对待文物 “让千年织物重现往昔光华”(关注文物保护与利用·修复师) 湖北荆州,波光流转、杨柳依依的三国公园之内,“藏”着一座风格古朴的建筑——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虽然低调而安静,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国宝级文物都在此修复,业内颇有名气。专攻纺织品修复的陈绍慧就在中心工作,数千年前的丝织品,在她手中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 出土丝织品的修复难度极大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织造历史长达数千..

广州又见经典音乐剧 《芝加哥》下月首度亮相由英国DIP公司制作的百老汇经典音乐剧《芝加哥》即将首度访穗,广州观众将可以在家门口欣赏到这部经典音乐剧。据悉,该剧将于今年12月6日~16日在广州大剧院连演14场。 《芝加哥》是百老汇最著名的音乐剧之一,由“音乐剧巨匠”百老汇传奇编舞大师鲍伯·佛西于1975年首次搬上舞台。该剧已收获了超过50项重要奖项,包括6座托尼奖、2座奥利弗奖、1座格莱美奖、2座英国电影学院奖和6座奥斯卡金像奖。 1996年,导演沃尔特·鲍比进行《..

一件北魏彩画漆屏风的价值最近文物追星族终于在山西博物院看到了平日难得一见的司马金龙彩画漆屏风。 这件彩画漆屏风太有名了。 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64件(组)一级文物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其中一件北魏的文物就是司马金龙彩画漆屏风。 据《魏书》记载,司马金龙是司马懿之弟司马馗的九世孙,其父司马楚之在刘裕迫害司马家族时归附北魏,封为琅琊王。司马金龙是司马楚之和北魏皇族河内公主所生..

许嘉璐:让中华传统文化“活起来”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自身,都亟须中华文化的转化与创新。 参与这一伟大事业的个体和群体,思想观念要到位,知识结构要调整,要“扩容”,举步措施要得当,落实行动要扎实,相关的体制、机制要改革,协同创新要推进。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五周年之际,“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在京召开“儒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术研讨会,是一次重要的纪念活动、学术活动,也是对协同创新中心下一步工作进行研究和安排的活动,这..

人类最早的画作与史前人类的洞穴壁画2018年9月12日,著名科学期刊《自然》的网站上发表了来自南非的一篇报道,题目为《南非布隆伯斯洞穴发现7.3万年前的抽象绘画》,10月4日出版的第562期《自然》期刊用了16页的篇幅全文发表了这篇报告。整个文章的焦点是一块长不到6厘米、最宽不到2厘米的小石块。石块上有交错的9根红色线条。这块小小的石块2011年在布隆伯斯洞穴出土,虽然其貌不扬,但众多科学家对它研究了长达7年之久,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结论:这几条红..

中国古文字研究40年回眸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的文字系统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使用至今,如果从西汉人破解西周青铜铭文算起,从事古文字研究者前赴后继,这门研究也从“冷门”逐渐成为“热门”。 2018年10月,“纪念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成立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150余名参会者中年纪最长的林沄先生,曾见证了40年前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的成立,也见证了中国古文字研究40年的足迹。 40年白驹过隙。当年的创会元老于省吾、容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