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需要新的力量能够呼唤出这个时代的魂

2018-11-27 10:47:30 来源:网络

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根?什么是当下中国文学的使命?日前,一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学与时代”的论坛在复旦大学举办,作家王安忆、评论家程光炜、陈思和等畅所欲言,从不同维度回顾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辉煌,也各自回应了那些拷问中国文坛的命题。

文学领先时代,把该说的东西抢先说出来

回眸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文学创作的辉煌时代,专家们提出,像莫言、贾平凹这样的一批作家,坐在这儿就是一人一座山,就是文坛上标杆式的人物。这批作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走了40年,他们一直跟文学在一起,一直跟创作在一起,一直用作品说话,才成为了今天中国文学最亮的光彩。

作家王安忆从创作者的角度描摹过去四十年的小说之路,称这是“可以让写作者安静地拥有书桌的四十年。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似乎到了80年代以后,才有了真正可以称得上职业作家的这些人。”她强调,莫言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证明,因为诺贝尔文学奖有一个评奖标准是要求持续性写作,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作家才有可能持续性写作,并且将持续下去。“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则以1978年小说《伤痕》为例指出,新时期文学的起点不是一个作家个人完成的,它是跟整个社会结合起来,一起完成。“当一个时代在转型的时候,旧的理论体系崩溃,新的理论话语还没有产生。在思想界、理论界都来不及转型的时候,最能够把这个时代提前说出来的,就是文学。为什么文学会走到了前面?因为文学不讲理论,文学就是文本,它靠形象,靠一种模糊的感觉,就把这种该说的东西说出来。”

文坛大家各有渊源,终将自己慢慢融入时代

贾平凹从中国农村的土壤中汲取养分,而莫言承认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铁凝、韩少功、叶兆言等一批文坛大家也有各自的文学渊源。作家创作的资源是多方面的,比较复杂隐秘。文坛大家诞生的源头在哪里,文学评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有专家指出,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一批相对成熟的作家,他们走过了知青道路,走过了寻找共鸣的岁月,并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王安忆开始写她的上海街巷,迟子建扎根在她的寒冷北方,苏童徘徊在他的香椿树街……这些地方大多跟寻根有关,他们到了新世纪后都成为大家,几乎没有一个例外。

莫言、余华的创作历程后期也专注写自己那一块,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莫言曾对媒体坦言,民间生活包罗万象,故乡高密独特的人文风貌、方言对话等,都是活色生香的文学资源。这些大作家不再写稀奇古怪的想法,而是把所展示的领域扩大,涉及到政治文化历史等各个层面。作家在成长,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当下的看法,他们自己的修养,都在成长过程中慢慢融入了时代,酿成佳作。

文学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提出,仅仅考量外国翻译作品的影响并不足够,他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新时期初期一批青年作家创作的源头。贾平凹初读沈从文小说时的亢奋激动,带着唐三彩拜访孙犁时的庄重;王安忆在《汪老讲故事》中推崇汪曾祺的文字功力,对他“归于平淡”的作品境界赞扬有加;铁凝早期名作《哦,香雪》里洋溢着荷花淀派小说那种特殊的气味;张承志、莫言与鲁迅,韩少功与沈从文,迟子建与萧红也各有渊源……“与其说是十九世纪西方文学,不如说是一代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打开了我们的心灵的天窗、文学的天窗。这次历史的相遇使不少青年作家免走了很长一段弯路,思想见识和文学趣味很快回调到中国现代文学的水准上来。”他认为,贾平凹和现代作家的联系最为密切,把中国传统小说在当代发扬光大功不可没;而莫言、余华等一批写作手法比较欧化的作家,在跨过中年的门槛之后也不约而同地回归自我,书写出独特的气质。大作家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会不断清理自己的过去,消化吸收很多营养,最贴近中国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的,恰恰是他们。

小说“不好看”怪谁,脱离生活缺乏共情

走过辉煌的年代,王安忆坦言,如今的中国类型小说不够丰富,部分小说并没有讲故事的模式,通篇都是隐喻,似乎有了“隐喻”这个武器,所有细节都可以进入到小说,都可以进入到故事。“现在的小说刚看到一点类型的痕迹就被IP买过去,弄成了电影、电视剧,或者游戏。这个类型完全是体质很弱、基因很不良的东西。”她直言不讳。

其实,西方的类型小说也在衰退,英国有讲故事的传统,可以排一串长长的名单,从乔叟、莎士比亚、狄更斯,到今天的《哈利·波特》,变成了一个魔幻小说,哪怕是丹·布朗也跟生活没有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违反了小说的性格。“小说就是世俗的,他讲的故事就是跟生活有关系,跟你我他的日常生活有关系。小说脱离了生活就变得不好看,我们没有共事,没有共情。”王安忆说。

面对这个时代的文学困境,王安忆认为不能完全归咎于市场,破碎而不成熟的市场或许要承担一部分责任,但一味追求国际奖项的认可也会带来伤害。除了市场“那只手”,网络时代文学的巨变也是专家们关注的话题,陈思和笑称坐在复旦的图书馆里就能感受得到。“我们天天在喊纸质书,鼓励大家看纸质书有文化,看网文就没有文化了?没用的,再怎么说,人家宁可没文化,还是要看。我们必须要敏感到,文学需要有新的生命,有新的力量,跟这个时代真正吻合的,能够呼唤出时代魂,需要这样一种力量,把这个时代人们最需要的东西展示出来。”

,文航空母舰怎么画qq红包 学需要新的力量能够呼唤出这个时代的魂

相关:

站口▼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从这车站的入口 是河里水草的扶摇直上 花岸里漂浮的梦想 是离别的榜样 花乡里没有属于的答案 柳叶里藏着哽咽的哭泣 天气里找不到一片雄鹰 嫩河里还唱着鱼游嬉戏 我还知道。这路的终点 我也知道。这个终点的起点 算是我下一个开始的 脚下的泥泞。一片 那里的荆棘杂生 那里的草木比蟋蟀奉营 从此一个人的独行 都是为了两个人的丽景

赋秋▼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若是看花知春。不如沐浴春风里。若是观叶知秋。不如看雨感微凉。 时间推移人在却不是旧时心情。都说物事人非却不知万变只是失去本心而已。都说生命不过一捧黄沙归宿。难道过程真的就如指间缝隙。在纷扬里消逝等到手里空空摊开无可留恋。也许。可偏偏有些却是那个随风飘进眼里的微尘。酸涩得泪流满面。 不知不觉的秋并肩同行。若不是微湿的发梢。就无心发觉月光下那轻雾薄纱。南方总是对于季节后知后..

张三丰▼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太极张三丰。 武当祖师爷。 寿高资历深。 神功世无双。

王春林:一头认真的批评“大象”大象在动物界以体格庞大著称。在当代文学批评界也有一头大象,这就是王春林。每一次我见到他,心里就在说,你真像一头大象呀!这不仅是指他的体格,也指他的批评方式。据说大象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进食,大象牙齿的任务就是昼夜不停地咀嚼杂草、芦苇、果实、树叶和树枝等。我们的批评“大象”王春林大概也把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用来“进食”了。他“吃”进去的是一部又一部的文学作品。他也没有辜负大量的“进食”,在“进食”的..

相声变了 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艺术变是常态,拥抱变化并且适应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在变中尊重艺术规律,在变中坚守艺术特色,又是传统艺术经受住时间淬炼的立身之本。 不久前,一档相声类综艺节目落下帷幕。这档节目以表演晋级的方式挖掘相声新人,其优劣得失,引发观众热议。差不多同一时间段,常宝华、刘文步、张文霞、师胜杰、谢天顺等几位相声艺术家相继辞世,唤起大众对相声经典的回忆与怀念。两件事情叠加到一起,新与旧,变革与传承,再一次将相..

钞票辛酸泪▼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早起晚归心力悴。 尊严淡忘试雷池。 若无此物难行步。 利乃根源恶易滋。

40年,为奋进时代传神写照改革开放40年的小说创作,在蹈厉奋发中继往开来,在持续演进中硕果累累,其中最重要的经验是“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这是小说创作乃至文学创作保持旺盛活力、葆有充沛魅力的根本所在。 在改革开放40年文学演进中,小说创作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新时期文学的第一声春雷,便是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由..

卜算子·观《还看今朝》有感▼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桂香旌旗高。山河风雷动。 繁华江土满英杰。宏图圆好梦。 今朝续辉煌。岿然任云涌。 往事不忘是沧桑。神州歌与共。

飞鸟与人类▼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老鸟倦怠飞翔 整日莺歌燕舞 繁衍后代 小鸟长满了毛 才觉得进子很大 飞向天空许久。多年以后 回到了林子 觉得林子也不小…… 它也成了老鸟 它的小鸟即将长毛 小鸟多年以后回来了 老鸟们告诉它 老鸟的老鸟教导我们 比起飞翔。口哨的本领更妙。 唧唧唧唧唧唧 这一家便在林海里对对比翼双飞、阖家幸福。 过了很久 又有小鸟蛋生了。 几天以后 小鸟对老鸟说 它要飞翔 唧唧唧唧 老鸟说飞吧迟早要回来的 小..

[视频]热得发烫!哈登第三节末连中两记后撤步三分原标题:[视频]热得发烫!哈登第三节末连中两记后撤步三分 虎扑11月27日讯 火箭客场对奇才第三节末,火箭后卫詹姆斯-哈登无视防守连续命中两记后撤步三分。 视频:哈登连中后撤步三分(时长:23秒)>> (编辑:BetterF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