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的召唤:艾米丽·勃朗特诗歌中的生态意识

2018-11-14 08:51:49 来源:网络

2018年是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1818年7月30日-1848年12月19日)诞辰200周年。在短暂的三十年人生中,艾米丽·勃朗特仅凭一部《呼啸山庄》就成为家喻户晓的小说家,与姐姐夏洛蒂·勃朗特和妹妹安妮·勃朗特一同叱咤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界。然而,除了这部充满哥特式风格的复仇小说,早逝的女作家仅留下一些信件等文字材料,这为学者追溯她的生平带来极大困难。多数学者仅关注《呼啸山庄》这部小说的价值,却忽略了这位女性作家同时也是诗人的事实。从生态角度来讲,她在19世纪早期创作的诗歌极具先锋意义。因此,挖掘其诗歌中隐藏的深意,在这位女作家诞生200年后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艾米丽·勃朗特的诗歌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逐步成熟的过程。在《来自柯勒、埃利斯和阿克顿·贝尔的诗》中,勃朗特以“埃利斯”这个匿名身份与姐妹二人首次发表诗歌,却留下仅销售两册的惨淡纪录。不过,近来也有学者开始关注勃朗特的诗歌,为重新挖掘这位作家的价值开启了新的道路。珍妮特·吉扎里出版了《艾米丽·勃朗特诗歌全集》(1992)以及《最后的事:艾米丽·勃朗特的诗歌》(2007)两部诗集,汇集了艾米丽重要的诗作。尼克·霍兰德在今年出版了《艾米莉·勃朗特:二十首诗的生活》,正如题目所讲,霍兰德借鉴勃朗特的传记以及诗歌,用20首诗总结了她的传奇一生。

艾米丽·勃朗特诗歌中的自然观值得研究。与浪漫主义作家一样,勃朗特发现自然世界是理解人性和自我的关键因素。

艾米丽·勃朗特能够出色地利用环境来烘托和推进故事情节,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小说《呼啸山庄》结束时,人们在荒野中看到已经死去的希兹克利夫与凯瑟琳,声称“在教堂附近、荒野上,甚至在这所房子里都见过他。”此处的荒野为故事情节服务,成为人性与自然最终和解的场所。然而,如果“自然”仅为衬托人物感情而存在,那么必将出现将自然工具化的趋势。事实上,在艾米丽·勃朗特的诗中,“自然”更多是自由存活的、与人类利益无关的自在“荒野”,就如同其家乡中的霍沃斯荒野一样。作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荒野”承受着艾米丽·勃朗特至深的爱和尊重。探索她对荒野的诠释有助于深入了解栖居其中的存在物以及人与动物、植物的关系。

作为原生自然的象征,“荒野”已经是当代生态批评中的关键词。从人类最初缺乏安全感而恐惧荒野,到英国圈地运动以来为了经济利益而开采荒野,这个阶段可谓经历了复杂的演变。最初的荒野是人类群体之外的威胁,而后来的荒野则是产生价值的场所。近现代阶段之后,一些诗人和生态学者开始逐步思考正确对待荒野的方法,比如圈地运动席卷家乡之前,在田野间信步闲游的英国诗人约翰·克莱尔,又如在荒野中的漫步、创作巅峰巨作《瓦尔登湖》的美国自然主义者亨利·大卫·梭罗,还有荒野文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以美国式寒山形象生活在美国荒野中的加里·斯奈德,以及提出“土地伦理”,号召人类要像大山一样思考自然以及荒野的奥尔多·利奥波德,不胜枚举。如果说“荒野”是生态批评的时髦词,那么艾米丽·勃朗特早在19世纪初期就已经超前地在诗歌中阐释了她对荒野的理解,即“与人类利益无关、且超越人类生死的自在空间”。

勃朗特的荒野并非是为自我谋取价值的空间。《相信一颗信任你的心》创作于1837年,诗中肯定了那些为了维持荒野原状,而不选择开山犁地的态度:“高山地区的农民爱着荒野,/远胜于山下最富饶的平原;/他不会舍弃任何一片荒地,/因为所有土地都曾微笑过。”富饶的平原可以为人类带来经济价值,开采荒地同样会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与此同时也有可能为当时蓬勃发展的机器大工业提供厂房,然而这些围绕利益的实用主义决策在勃朗特看来极不实用。诗人对荒野怀抱着毫无偏好的爱。

夏洛特在1850年的信中记录了妹妹对荒野的热爱:“我的妹妹艾米丽尤其喜爱荒野,任何长满石楠的小丘、蕨类的枝干、幼嫩的越橘叶、飞翔的云雀或红雀都会让我想起她。”这种爱不是源于荒野带给自身的利益,而是面对这种若即若离、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时,诗人呈现的一种无论美丑贵贱的敬畏感。

与此同时,勃朗特的荒野超越人类对生死的理解。在《风铃草》这首长诗中,勃朗特表达了对荒野的爱,这种爱既包括夏日花草的繁荣景象,也包括秋冬的萧条迹象。诗人在枯萎的风铃草前“虽最初有些许悲伤,但苦恼并不长,”因为想起古老歌谣中饱含荒野意象的词句,其中充满了未经定义、且匿名的文字。“这些文字可以唤醒魔咒;/释放一眼喷泉,泉水喷涌,/任何的缺席和距离都无法阻挡。”在秋日来袭时,勃朗特听到那些记录繁茂世界的古老歌谣:“在阴霾的十一月,/唱出五月的歌声;/他们复燃了灰烬/变成不会消损的热情。”

然而,这种寄托于歌谣式的回忆虽能找到记忆中绿草如茵般的荒野,但始终不是勃朗特所理解的真实荒野:“伴随初雪天它已隆起地面/岩石显露出冰冷的灰白色,/石楠树呈现出阴郁的波浪,/蕨类叶子也不再那么阳光。/峻岭那边不再有黄色的星;/满是苔藓的泉水边缘那里,/风铃草也早已经枯萎不见;/消失在寒冷的高山斜坡处。/但比招展的麦田更加可爱。”

由此看出,相比于热烈地歌颂漫山遍野的鲜花,诗人更加坦然地接受并赞颂了荒野中自然而然的变化,这其中就包括“冰雪”“岩石”“枯萎的蕨类和花草”。勃朗特的荒野尤其专注于描写“死亡”,从而击碎了传统中将荒野看作是人类后花园的惯性思维。荒野的时间超越了人类的价值,更是超越了人类的时间尺度。承认生命就需要认识到死亡,荒野中的生命和死亡同处于荒野时间的循环之中。茂密的风铃草和枯干的枝叶都是季节变换带来的现象,对于人类而言就是生物的生命与死亡。在自然规律作用下的荒野面前,这种生死仅仅是无限循环中正常的环节。艾米丽·勃朗特的荒野不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也不会因人类的欢呼和哀伤而产生任何的改变,它已经超出人类对生死的定义。

艾米丽·勃朗特的荒野观是对主流浪漫主义的纠正。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写作,无论是华兹华斯《水仙花》中天空中自由徜徉的浮云,还是雪莱《西风颂》中大地上席卷残骸的西风,都将自然中的存在物看作是诗歌中或美丽、或庄严的工具和对象,最终目的都是利用自然存在物去抒发自我的情感。然而,阅读勃朗特的荒野诗歌时,读者更多看到的是无视人类审美需求的原生自然。既然荒野是生态圈中原初自然的一部分,那么它必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在这种局面下,人类的保护或挽救行为并不单纯是为了沉醉于荒野的美,更多是为人类的存在做出考量。

艾米丽·勃朗特的诗歌展示了荒野在生态世界中的本真状态。“荒野”与我国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息息相关。借助阅读勃朗特的荒野诗歌,我们可以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大背景下,改变看待荒野的方式,提升对荒野的敬畏感,以此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陈浩然,系首都师范大学讲师)

,荒野的朱自清背影 召唤:艾米丽·勃朗特诗歌中的生态意识

相关:

《大国工匠》揭幕第二届全国话剧展演季由中国话剧协会、北京市文化局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全国话剧展演季13日晚在首都剧场开幕。开幕剧《大国工匠》以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独手焊侠”卢仁峰为原型,表现了中国历史洪流中三代兵工人的理想、亲情、友情、爱情。 据主办方介绍,为期约2个月的展演季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来自16个省份的25个剧目将在京上演。其中紧扣40年来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成就的剧目有:展现兵工精神的《大国工匠》、赞美塞罕坝精神的《塞罕长..

命中有您▼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null谁都希望有一个理想的她(他)。有一个梦寐的她(他)。但谁才是属于您的那个?这。只能问天。一切命运注定! 婚姻有如中彩票。不是你投入的多。不是你买的次数多。更不是如你判断。如你企望。如你认定。你买的号就会中奖。而且是大奖!有人随意为之。偶尔一买。竞然中奖! 爱情与婚姻不正是这样吗?古人感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袖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众里..

孙传芳遇刺案将搬上舞台 国家话剧院新戏展现情法之争国家话剧院新作《特赦》将于12月4日在国话剧场首演。该剧改编自民国时期施剑翘枪杀孙传芳案,通过一场场高潮迭起的庭审戏,引领观众思索义与理、情与法的两难命题。 编剧徐瑛13日在京介绍,《特赦》故事发生在1935年,天津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枪杀案,一名叫施剑翘的女子将杀父仇人、直系军阀孙传芳射杀于居士林佛堂,随后散发传单宣布自首;围绕此案,辩控双方在法庭上展开了激烈辩论,审理过程反转不断,社会舆论也扮演..

何为日子▼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是啊。何为日子? 一个年迈的老人靠在工地搬砖头养活了一儿一女。那年。儿子将自己的一双儿女撇给他后又娶了新媳妇。生了一双儿女。如今。儿子的癌细胞扩散了。生不久已。而男人继续拉扯着孙儿孙女默默的砌着水泥搬着砖头; 一个女人生下三个孩子不久后就离婚了。去了他乡。二十年后。她携着一双儿女回来了。人人都在背后骂她当初狠心。而今。听说她又要离婚了。大女儿接到电话后劝道。 “女人别那..

【那座城市】异乡情▼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叶落无声。但终有根。 ——题记 习惯了走在异乡街头。幻想着在这个不属于我的城市有一丝立足之地。习惯了将这个陌生的地方当做“故乡”。一切都显得那么习以为常。似乎为了心安。实则本心被时间吞噬。 在这个陌生的地域。有我爱的云卷云舒。有我欣赏的枯叶之美。亦有我曾经向往的独立自由。我以为我爱这里。爱这个带给我放纵的城市。但。我错了。纵然异乡很美。美到一切疯狂的想法都可能实现。但心..

那些年错过的妳▼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那时年少。现实错乱的年代。谁分得清黑白。春去秋来。心中的思念。还是相同的地方。 泛黄的枫树叶散落了一地。转眼却已是深秋了。分开快一年了。妳过得还好么?回首过去的岁月。还曾记得我们初次相遇的地方吗?还曾记得那个月下我们望着满天星星许下的承诺吗?还曾记得我们一起撑伞走过的那个雨天吗?妳是否也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偶尔也会想起呢? 我们相识或许是偶然也是意..

【那座城市】游园情▼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湖北武汉是我出生成长的城市。我在那个大城市里生活了十八年。光阴似箭、一晃离开四十年了。在我原来居住的地方附近。有一个城市最大的公园——解放公园。儿时我和伙伴、同学们经常去那里玩耍。今年我有幸地回到了曾经记忆中美好。现实又陌生的故乡武汉。些许天的游玩。感受到故乡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耳目一新。脑海中儿时的武汉印象、早已面目全非、荡然无存。在我快要结束旅游行程的最后一天。我..

门槛

拿回

如果我走向你▼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如果我走向你 是若干年前的那一季 那时的轻风正舞动着漫天的柳絮 那时的青春总能在有月的夜晚 从白玉盘等到月半弯 如果我走向你 是若干年前的那一季 那时你空灵的心还未染上岁月的痕迹 那时百褶裙的身影总能在偶遇的清晨 从左眼的余光划进右眼的余光里 如果我走向你 是若干年前的那一季 你紧闭的心扉是否会微微地开启 这多年漂泊的心事 又该向谁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