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李敬泽散文创作

2018-11-01 11:41:48 来源:网络

资深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近年化身“文学新人”,《青鸟故事集》《咏而归》《会议室与山丘》《会饮记》,一本接着一本,呈现井喷之势,面对这些不拘一格、杂花生树的“敬泽体”或“敬泽现象”,研究界一时都还很困惑、犹疑。如何评价这位“文学新人”,他给当代文学提供了哪些启示?扬州大学毕飞宇研究中心近日召开了“中国之文与当代散文写作的变革——李敬泽散文创作研讨会”,对李敬泽的散文创作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讨,试图对其创作给出一个相对明晰的文学定位,以期对当代散文创作提供别样的路径和图景。

“散文是中国文学的根底,散文的兴盛是文学兴盛的征兆。”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认为,李敬泽的散文中有一种对于中国当代散文的思考,他取法先秦散文,回归中国文章的自由、自在和多样性。李敬泽有一颗灵动的“散文心”,他为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现状提供一种创作多样性的可能。

南京大学教授吴俊认为李敬泽的散文具有文辞之美,彰显了中国文章的传统。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符合中国文章的宗旨,是“文以载道”在当代的复活;二是注重修辞,拓展了文学价值与意义的深广度;三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是鲜活经验的生动呈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认为李敬泽的知识结构、修养和气度与一般的散文作者不同,因此如何对其散文进行准确界定是一个挑战。李敬泽散文中的智者形象,知识掌故的叠加,自我颠覆和虚构笔法,以及小说式的挪移和嫁接等,都是全新的写作方式。

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认为李敬泽的散文写作是“历史极简主义”的,他是一个“经典采摘者”。“哀物、无常”是李敬泽文字的魅力所在,因为“无常”补偿了这种“哀物”,“无常、哀物”用现代化的概念叫做神秘。

复旦大学教授张新颖从文章的空间感、历史的冷僻角落等多个角度进行阐释——李敬泽的文章超然而出的很大因素在于他的创作范围不是一个维度(平面)而是驳杂多元、开放的空间。同时,李敬泽的散文因为吸收了多元复杂的民间生活而显得杂花生树、不拘一格。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认为,李敬泽的作品中出现了艺术数据库的宏大写法。从早期《小春秋》的有限自由过渡到《会饮记》中的完全自由,李敬泽的散文中有一种写作上和度量上的突破,这种绕道的斜向写作让我们更能接近社会和历史的真相。

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认为李敬泽的文字亦庄亦谐,他高度重视古代文学遗产和传统,古代的、现当代的、西方的文化资源共同塑造了李敬泽。

中山大学谢有顺教授李敬泽的文章以清明的自我意识统摄全文,广征博引历史的每一个角落,关联自我当下生活的每一处感动,表达自我最真实的情感,为自我立言。

著名作家毕飞宇认为李敬泽散文的气象与血脉更接近唐代,是受到唐代文化的滋养,优雅而又大胆,在语言内部恣意妄为。李敬泽创作精神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不贪婪、无所求,这种创作动机的纯洁带来的是文体体态的贵重。

而作为本次创作研讨会的主角,李敬泽先生作为一个写作者,表达了对在场批评家们敬意。他谈到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能够得到鼓励与肯定是至关重要的。这次研讨会,让他认识到批评家的伟大。在我们的文化中,在我们的文学生活中,批评的意义至关重要。“由于批评的介入,一个作品在生长,变得更加丰沛;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批评,一个作家的自我认识,包括对自身创作的认识,也在生长与伸展。”

李敬泽说,自己的创作往往是即兴的、灵机一动的过程。在创作之初并没有那么多的深思熟虑,也没有很强的自我塑造的想法或动机。往往是借由一个线头让思维发散开去,把生活的一地鸡毛、残枝败叶编织成一个筐,或者说把一团乱麻编织成一件毛衣。通过一件毛衣建立起某种总体性,这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

李敬泽认为“中国之文与散文革命”这个大的框架简单地说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散文的现代建构尚未完成。另一方面,现在这个互联网、自媒体的时代,正在经历一个文章之大变。如果我们固守在“五四”建立起来的文学散文的疆界里的话,百年以后再看,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守在一个很小很小并日益缩小的岛上。正是在这样一个大框架的认识下,他主张回到先秦——“回到先秦并非是像先秦那样写文章,而是像先秦那样以书写直接面对世界,回归到那样的精神中去。”

,专家研讨虎鱼网 李敬泽散文创作

相关:

调在静音上的你父母把我们健全的带到这个世界上。 让我们拥有宝贵的生命。 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而你却不同。 父母早逝, 给你留下的只有痛苦。 你却一直把它珍藏在心中。 痛苦与你相依。 让你麻木。 有声而不发。 主动把自己调在了静音上。 痛苦终于光荣完成了使命。 被痛苦征服的你。 带给人是一种恐惧。 无人愿意靠近你。 你要清楚。 除了你。 要迈出这个坎。没有人能帮你。 你要明白。 人们会远离你。 生活会向你挥手。 世界会把你抛弃。 为..

《十月》杂志创刊40年 以文学见证改革开放《十月》杂志创刊40周年了。1978年,当改革的春风即将融化封闭的坚冰、中国即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刻,在北京崇文区东兴隆街一栋旧式木楼里,一个以《十月》命名的文学杂志诞生了,成为新时期第一个创刊的大型文学期刊。40年来,《十月》汇聚了中国几代作家,用文学之笔,饱蘸爱国之情,写出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反映着中国人民的喜怒哀乐,成为改革开放的同行者与见证者。 仅仅看一下《十月》的作者名单,就不难理解为什么..

距离产生的不是美人与人之间彼此双方都需要一点神秘或个人的一点空间。如彼此连一点点个人空间都没有的话。那时间久了也会生厌。所以这时就需要营造一个距离。对于短暂的距离应该是说可以产生美。因为彼此分开以后有一种迫切渴望重逢的雀跃。所以也就有“小别胜新婚”一说法。但是这种距离如果分开的时间比较长。是否还可以产生那种美? 在情感上。距离有时并不能产生美。反而远离了美。分居两地的恋人。有着一个固定的距离。如果再加上无止境的..

美丽广西·壮乡风情广西在京举办系列文化艺术展览展演活动广西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京举办文化艺术展览展演活动,宣传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广西的成功实践,展现新时代更加开放、美丽、和谐、自信的广西。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花界人间》以壮族..

我不想改变却不得不改变我活了十几年。从未恨过谁。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她没有伤害我。但伤害了我的朋友。她没有欺负我。却欺负了我的组员。 当那次。她将我想要守护的人弄得那样惨时。我便发誓。她那么爱名利。那我就要让她身败名裂。 那是我第一次恨一个人。当恨她时。我才知道。生性薄凉的我竟然也会有恨的人。 她毁了我在乎的。伤了我守护的。还假惺惺地哭。 我们同是英语课代表。那次考试。我考差了。闷闷不乐。而她却拿着自己考了147分的卷子兴..

国际文学期刊主编共论期刊发展由十月杂志社主办的“国际文学期刊高峰论坛”30日在京举行,来自俄罗斯《外国文学》、西班牙《客迈拉》、法国《现在》、日本《昴》与中国的《人民文学》《收获》《世界文学》《当代》等文学杂志的主编或副主编与会,介绍各国文学期刊与文学创作情况,交流办刊经验。 本次论坛主题为“设计文学:以期刊为中心的世界文学生产”,重点关注文学期刊在本国文学史上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与本国知识界及文化界的密切联系等。多家国外文学..

习惯之于习惯之于灵魂犹如血管与脉络之于血液。是它流动的道路。 洗尽铅华。这似乎包含着淡淡的“回头是岸”的大彻大悟。又好似过来人说的话。带着三分沧桑。过错已经宽恕。不是“出淤泥而不染”。而是染了淤泥。最终跳脱出来... 春风暖。吹绿了北国。这幅瑰丽的画卷。它是春天的杰作。春天是个魔术师。阳光是她的画笔。大地是她的画板。蘸着浓浓春色。她不停地画呀画呀。...

陈松伶再演音乐剧:死死扛住 不敢生病A “早上五点钟醒来,上完妆,简单热身后,喝上两杯咖啡,接着就是一整串单人排练,然后再跟其他演员做‘合成’……”新一季中文版《妈妈咪呀》封闭训练的两个月时间里,陈松伶每天过着异常规律的生活。 一个纯真女孩,一个“风流”老妈,三个魅力老爸,演绎一段跨越两代人的浪漫爱情故事,并献上22首脍炙人口的ABBA金曲……11月16日,世界经典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全新一季将在广州大剧院上演。这一次,饰演女..

守护你的爱,只因为我还爱着你爱情离去时。我以为这就是我们结束的全部。谁知。后来的我才发现爱情可以不在。但是情义却还在。分手后的我。走在大雨中。任凭大雨打在我的身上。豆大的雨滴让我感觉有一点点的疼痛。身上的疼痛远远不及于心口上的疼痛。这道疤别人看不到。只有自己才能感觉的到。 看着两个相濡以沫的两个人。渐渐的变成两个陌生人时。我的心会痛。会感觉到心凉。我总以为。别人身上的剧情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但是后来。我才发现。戏如人生。人..

全国广场舞北京集中展演举行10月31日电10月29日至31日,全国广场舞北京集中展演活动在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举办。本次展演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项目。展演荟萃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高铁、民航等39个团队的优秀广场舞,展现了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