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IP≠好剧

2018-05-25 20:45:33 来源:网络

《琅琊榜》、《花千骨》、《何以笙箫默》……根据克顿传媒的统计显示,2015年微博上热度最高的电视剧中,IP改编剧占到了八个席位。相比原创作品,IP剧的迅猛之势不可阻挡。昨日(12月14日)下午,由新浪娱乐主办的新浪潮论坛举行了主题为“IP改编VS编剧原创”的业内探讨,郑晓龙、蔡艺侬、郭靖宇等业内大腕共同参与。话题并不新鲜,算是岁末对行业喧嚣争议的一个小小的厘清,像是“IP和原创并无矛盾”;“热门IP不等于优秀作品、反之亦然”等。

1、资方选IP VS 创作者选IP

正如蔡艺侬所说,“这两年大家都在说IP,我们已经烦透了这个词了,我们都不想再讨论IP了。”一方面,IP已经被人说烂了;另一方面,究竟什么才是IP仍存异议。

蔡艺侬当然是对IP最有发言权的人,她旗下的唐人影视已经成功改编过多部IP。有人群基础盘、有阅读量,这两点是蔡艺侬认为的大IP必不可少的,“像之前我们最早拍的《仙剑奇侠传》,它是来自于80后都玩儿过的单机版游戏;后来的《步步惊心》是来自小说改编;目前正在播出的《秦时明月》是来自于动漫。”像今年暑期档的网剧《无心法师》也很火爆,但蔡艺侬认为它就不是一个大IP,因为其原著小说很冷门。还有像大热谍战剧《伪装者》算不算IP剧呢,至少目前没有这样的说法,虽然它也有小说,但知者甚少。

如果说蔡艺侬是从资方的角度考虑IP,那么郑晓龙则是从创作者的角度定义IP。资方看中的是基础盘、是点击率,创作者看中的是故事、是内核,“对于实际搞创作的人来说,点击量高的倒不一定好,点击量低的也不一定不好。”

既然意见不能统一,郑晓龙直接建议叫改编剧而不是IP剧。“我们中心(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从开始也是以改编为主,比如《四世同堂》、《便衣警察》。后来找剧本难了,于是我们自己原创《渴望》、《编辑部的故事》,都不比改编的差。然后又改编《北京人在纽约》,小说才7万多字,我们改编成20多集的剧本。《金婚》是我的原创,就是看我父母吵架,我突然想起拍摄一个电视剧。《甄嬛传》就是改编的小说,这些大概就是改编剧和原创剧吧。”

2、IP作者VS原创编剧

一个热门的IP不代表就能变成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相比最初的筛选,IP的后续改编更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编剧的作用尤为凸显。“无论是小说改编,还是原创,第一重要的都是编剧,不可能是最初讲故事的小说作者。现在倒挂的厉害,很多小说原创的作者还要兼总编剧,其实他根本不知道电视剧怎么写。我觉得冷静的投资人和冷静的电视台应该选择这个行业长期以来最有把握的编剧们,哪怕他是从网络写手改成的编剧,他有成功的案例了,让他选择什么样的IP可以改编成电视剧,那个IP应该是他的工具和手段而已。最后呈现给大家的一定是编剧的剧本,剧本才能拍成电视剧,IP是拍不成电视剧的。”郭靖宇直言自己这两年其实一直在做编剧的工作,深知剧本对一部电视剧的重要性。

在郑晓龙看来,一部电视剧最终能完成,编剧和导演要非常清楚怎样才能做完。编剧就是编剧,编剧和作者不是一回事。“我只是想提醒那些喜欢网络文学的孩子,他们不太知道电视剧的创作和网络文学有很大区别。为什么电视剧有编剧?编剧和小说作者、作家不是一回事。编剧就是编剧,作家就是作家,作家到编剧是一个不同的行业。连这个名词都不一样,否则都叫作家算了。电视剧是戏剧的,要通过演员的表演、镜头的组织、蒙太奇的组接,还要配上音乐、动效,最后才能完成一部电视剧。其实编剧也只是这个行当中的一部分,不是最后决定的部分,最后决定的是导演。”

3、看颜值VS 拼演技

有统计显示,2015年电视剧演员微博提及度,排名第一位的是李易峰,代表作分别是《古剑奇谭》、《盗墓笔记》。这一现象又让郑晓龙、蔡艺侬和郭靖宇引发了对于颜值的讨论。

郭靖宇坦言,自己的戏一直是跟“颜值”没什么关系。“既然是电视剧,最重要的是剧,最重要的是故事。拍电视剧对我来说就是讲好故事。微博话题量对我来说没关系,我也可以做到。你给我两个月的时间,我可以把话题刷上去,但是,我不会干,我也没那个闲工夫。电视剧最重要的还是把一个好故事讲给观众听,这是我做这行的意义。

我觉得制作才是这个行业特别重要的未来。制作是整体质量的提升,光靠脸只是某些因素的提升。如果真的只看脸,我们这个行业太不公平了。”

要看脸,但不能只看脸。蔡艺侬以自家艺人胡歌举例,“戏剧会按照每一种类型的需求、每一种风格的需求,比如生活剧,生活哪有那么多的帅哥美女?都是要求真实的。但是仙侠类的,比如《花千骨》,小骨和子画都是要很有仙气的,肯定是要求颜值的。所有的作品,演技都是要摆在第一位的。最好又有颜值,戏又演得好。我又要拿胡歌来举例,胡歌以前是冲颜值的,现在是看作品的,他怎么塑造人物,以及他的戏怎么打动观众,而不是靠脸吃饭。” 

的确,颜值只代表人气、代表偶像,不代表口碑、品质,不代表作品被认可。

,中信银行白金卡

相关:

北京是块戏曲宝地 表演需要舞台,创作需要素材。从这两个意义上来说,北京无疑是戏曲艺术发展历程中不可多得的宝地。拿我自己来说,在已经完成的43部剧本中,《风雨同仁堂》《烟壶》《龙须沟》《珍妃泪》等涉及北京题材的就多达十来个。 为什么北京如此重要呢?因为戏曲创作是需要题材的,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好的故事,而北京自金代开始,到元、明、清以及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都是中国的都城,如果算上更早的唐代安禄山政权等,历史上就有十多个政..

摩尔多瓦广播交响乐团北京贺新年说到国外交响乐,很多人首先想到德国、奥地利、英国等古典音乐发达国家的乐团,而在东欧,交响乐在这里也是藏龙卧虎。即将于12月30日和31日在国图音乐厅登台的摩尔多瓦广播交响乐团就是其中之一。每年世界巡演250场的业绩充分证明该团受欢迎的程度。这一次,该团将在北京迎接新年,上演包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乐《自新大陆》和施特劳斯家族作品在内的音乐作品。 据介绍,摩尔多瓦广播交响乐团1989年成立,演奏家均毕业于世界各地的..

书法长卷《肉搏的大雨》捐赠抗战馆由军旅作家王久辛描写百团大战的长诗《肉搏的大雨》,经军旅书法家颜振卿精心创作,化作70余米书法长卷,近日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据王久辛介绍,《肉搏的大雨》是他1995年创作的长诗,共有800行,曾获解放军文艺奖全军新作品一等奖。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军旅书法家颜振卿萌生了根据这首长诗创作书法作品的愿望。据颜振卿介绍,书法长卷《肉搏的大雨》历时一个多月创作完成,其中领..

700多岁古塔修缮一新 北京白塔寺重新开放彩色经幡映衬着白塔。孙琳摄 远观白塔。刘雯昕摄 12月6日,元大都地标遗址——北京妙应寺(又称白塔寺)在经历了长达2年7个月的维修期后首度开放,这一天,也是这座塔竣工736周年的纪念日。 12月11日早上8时45分,还未开放的山门外早已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9时整,山门准时打开,游客们鱼贯而入络绎不绝,既有三五成群的摄影爱好者,也有带孩子遛弯的附近居民;既有专程从青海赶来朝拜的喇嘛,也有四海云游来此交流的河南僧人..

陶寺遗址发掘报告发布 佐证五千年中华文明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局等联合主办的“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暨《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出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专家和学者认为,陶寺遗址与文献记载的尧都有相当高的契合度,陶寺遗址及陶寺文化,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制度文明,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核心的主要源头之一。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南部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陶寺镇,遗址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1978年至1985年,中国社科院..

全国相声小品优秀节目展演显魅力第三届全国相声小品优秀节目展演14日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落下帷幕。姜昆、戴志诚、师胜杰、石富宽、李金斗、李建华、苗阜、王声、柴京云、柴京海、刘颖、贾冰等曲艺名家新秀登台亮相,来自北京、陕西、山西、浙江、辽宁等10个省、直辖市23个演出单位的160多位曲艺工作者齐聚一堂,为首都观众奉献4台主题鲜明、题材广泛、风格各异的专场演出。 在“优秀相声小品专场”的首场演出中,来自北京曲艺团、中国铁路文工团等专业院团的青..

国戏“戏韵管弦”多委约作品 拓展戏曲声腔以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民族器乐专业师生为主体的中国戏曲学院民族乐团,将于12月15日晚在北京音乐厅举办《戏韵管弦2015新作品音乐会》。此次音乐会是《戏韵管弦》系列的第二场,将演出一批依托戏曲音乐创作的个性化全新曲目。 音乐会的大部分曲目是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民族器乐的教师委约创作的,由中国戏曲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以及各院团的作曲家们为音乐会量身打造,所有曲目均为首演。创作素材全部取材于戏曲声腔音乐,融合现代..

清末民初 北京的城市化发展状况管理体制的变革是北京城市化进程启动的制度基础,市政设施建设是北京城市化进程的物质基础。自民国以来,北京的城市功能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原有“皇权至上”“满汉分居”的城市结构逐渐瓦解。城市内部、皇城禁苑相继对外开放,王府井、西单等商业新区兴起,东西南北几条大道贯通,城市格局逐渐从封闭僵化转为开放、流动状态。电力照明、电报电话、新式交通工具、自来水等带有现代城市元素的公共事业逐渐起步,市民的生活环..

为了“诗和远方” 民营图书馆奔波在公益的路上开放一新的杂·书馆 连续10多天了,在北京地铁马泉营站附近开三轮载客的小赵,发现近期坐他车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奔的还都是同一个地方——1公里外的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一打听才知道人们是去那儿的图书馆看书的。“高晓松怎么在我们村开了个图书馆?”小赵不解,又问:“我们能去看书吗?” 对这个问题,杂·书馆馆长、音乐人高晓松的回答明确而带有诗意,书馆为公益性图书馆,对社会各界人士免费开放。“有这么一个杂·书馆,..

国家话剧院新推小剧场话剧《青蛙》12月9日,正值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中国国家话剧院全新推出的环保主题原创小剧场话剧《青蛙》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强烈表达国家艺术院团和艺术家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 《青蛙》由过士行创作于2006年,曾在日本新国立剧场成功演出,得到观众盛赞。此次则由国家话剧院重新排演,将作为剧院2015年收官之作与2016年开幕作品呈现给北京观众。该剧剧情荒诞而充满象征意味,探讨的是在这个科技发达、人类文明飞向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