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两个男人看美国

2018-05-25 20:26:11 来源:网络

《美利坚是怎样炼成的:杰斐逊与汉密尔顿》

杰斐逊与汉密尔顿之间的冲突,并非私人恩怨,而基于不同的治国理念。美国正是在分别以杰斐逊和汉密尔顿为代表的两个派别的斗争和博弈中诞生、成长,走过两个多世纪。

《美利坚是怎样炼成的:杰斐逊与汉密尔顿》一书生动再现了两人的个性、激情和梦想,他们的精神遗产如同DNA的双螺旋,至今塑造着美国的形态。因此,厘清两人争议的来龙去脉,有助于了解今日美国。

对立在于差异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推动者,但塑造了全新美利坚民族的则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托马斯·杰斐逊。

18世纪90年代被称为美国的“激情年代”,当时对美国政体的争论非常激烈,而杰斐逊和汉密尔顿之间的争论,不仅在当时影响极大,而且一直影响着美国此后200多年的发展。

对于新生的美国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国家,两人持有完全对立的见解:杰斐逊主张美国应该有更多的个人自由和更多元化的社会,更强有力的州政府和相对较弱的联邦政府;而汉密尔顿则担心过多的自由会导致国家和社会的混乱,主张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以保障这个新生国家的安全,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这两位开国元勋相左的意见,就像美国政治体的DNA双螺旋。美国历代两党就贸易规范、财富与权力的分配以及政府应该在医保体系中扮演何种角色等问题展开激烈的交锋,而这些斗争的分歧总是可以追溯到把杰斐逊与汉密尔顿割裂开来的根本性差异:对民主的信念、对公民自由的承诺、对市场力量积极意义的信任程度、对个人机会与人身安全保障的提供、对异议的容忍度、对军队规模的控制等等,而其中首要的是政府干涉市场的深度与广度。

本书作者约翰·菲尔林是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荣誉教授,专攻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美国史,他在深入搜集、整理史料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两人的争论过程,深刻分析了两人的政治观点对美国政治体制的重大影响。

不同的“灵感”选择

时间回到1993年的1月17日,这一天距克林顿成为美国第四十二任总统还有3天,他和希拉里来到了杰斐逊位于弗吉尼亚夏洛茨维尔市郊蒙蒂塞洛的故居。克林顿选择在与自己同名的美国第三任总统的故居就职——克林顿的全名是威廉·杰斐逊·比尔·克林顿。

在克林顿的就职演说中,他把杰斐逊描绘成改革的鼓手。他说,杰斐逊笃信民主,并且坚信为了“振兴我们的民主”和“保存我们国家最牢固的根基”,周期性的“巨大变革”必不可少。“美国要想屹立不倒”,就必须变革。但这种变革一定要在杰斐逊所阐述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以及人人平等这个“美国理想”的框架之内。

在此后克林顿的整个总统任期内,他频频提及杰斐逊,一家全国性新闻杂志甚至称杰斐逊是“比尔·克林顿的灵感之源”。

但是,克林顿的继任者乔治·W.布什很少提及杰斐逊,他更多地被另外一位开国元勋所吸引,他就是汉密尔顿。2006年5月30日,布什宣布新财政部长的任命。在讲话中,他希望接受任命的亨利·保尔森能够紧随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步伐,监管好“公共财政的运营”,这对保证美国经济健康与竞争活力至关重要。

声誉此消彼长

杰斐逊与汉密尔顿两人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并非始终一成不变。

1800年,杰斐逊当选总统,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杰斐逊成了全民爱戴的精神领袖。与此同时,汉密尔顿的影响则不那么重要。这种巨大的优势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期,一个接一个来自民主党的总统,不断加固杰斐逊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但在19世纪下半叶,情况发生改变。随着南方诸州宣布脱离联邦、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以及对奴隶制批判之声日渐高涨,身为南方人和奴隶主的杰斐逊声誉一落千丈;而汉密尔顿作为强大国家政府的拥趸者,地位开始飙升。19世纪后期,美国进入工业时代后,汉密尔顿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因为早在汉密尔顿担任财政部长的时候,他就为杰斐逊的平均地权论提出了替代方案,这一方案最终使美国经济实现爆炸性增长成为可能。

工业化是一柄双刃剑,它既为人们在社会、文化和物质方面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导致财富和权力日益集中在小部分人手里。庞大的企业和举足轻重的金融家在政坛发挥影响力,而数量庞大的美国人忍受剥削,陷入贫困。此时,杰斐逊的声望开始回升,尤其在南方和大平原地区,这些地区是农民的家园,他们自认是铁路、关税以及企业和金融寡头掌控下的国家财政政策的受害者。

在重新燃起的这波对杰斐逊的赞赏潮中,汉密尔顿并没有消失得无影无踪。西奥多·罗斯福是第一个公开赞颂汉密尔顿的白宫主人,称他为“美国史上最有才华的政治家”。罗斯福和他的追随者认为,中央政府在应对由工业化和城镇化所带来的残酷现实和不平等时必须有所作为。

不过,另一位罗斯福总统则完全投向了杰斐逊的怀抱。大萧条期间,富兰克林·德诺拉·罗斯福通过实施“新政”,把寻求救济、渴望社会改革的农民和城市产业工人联合了起来。新政基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就业机会”的目标,被认为与杰斐逊精神一脉相承。

但当冷战的铁幕笼罩美国时,汉密尔顿作为曾经在外交行动上的铁腕主义者,再次被人们尊崇。与此同时,杰斐逊的声誉在民权运动时期却遭到了损害。

人性总是相通的

本书不止于描述汉密尔顿与杰斐逊在意识形态治国方略方面的差异,而是力图深入探究是什么塑造了他们迥异的气质,从而理解他们的个性,并为其个性在做出不同抉择时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注解。

想深入杰斐逊和汉密尔顿的内心不是件容易的事。作者承认,像他们那样的政治家,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你我皆不同。而且,杰斐逊和汉密尔顿生活的时代也与今天迥然不同。但是,尽管时代不同,人性却是相通的,这让书中的一切又有着一种天然的熟悉感。

强大的中央政府、健全的金融系统和强劲的工业企业,是汉密尔顿的遗产;人们对平等的笃信不疑、对创新的孜孜以求,以及横跨美洲大陆的辽阔疆土,则是杰斐逊留下的财富。汉密尔顿与杰斐逊,注定将继续“纠缠”下去。

,中宇卫浴 透过两个男人看美国

相关:

龚琳娜:模仿别人的文化不是真正的国际化音乐可以连接人心 从小我就特别爱唱歌,学了无数家乡的民歌。12岁那年,我被选中代表中国少儿艺术团去法国演出。那是1988年,中国不像今天物质这么丰富,超市也还没有。我记得,我在巴黎进了一家巨大的超市,一进去,眼花缭乱。好多不同口味的酸奶,还有各种各样的巧克力,我特别想买。可是一摸口袋,没有几个钱,买不起。 晚上在舞台上演出的时候,我唱起家乡贵州各种不同的民歌。我唱完以后,全场的老外站起来,啪啪啪啪地鼓掌..

宋佳“吐槽”:廖凡就是戏疯子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电影《师父》日前在京举办首映发布会。 《师父》是廖凡、宋佳继《好奇害死猫》后时隔八年“再续前缘”,谈及此次合作,宋佳“吐槽”拍摄第一场戏时就被廖凡给骂了,“有个灯倒了,我就赶快去扶一下,结果廖凡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你现在还有心情想这个?’”宋佳也坦言“廖凡就是戏疯子”。作为男主演的廖凡表示,毫无武术功底的他在剧组每天早晨4时起来练功,并且坚持了五六个月,“拍摄时更是零..

百年老手艺,何不与电商攀攀亲?在没有一次性锡纸托的年代,保安祥白铁铺的手打模具,为同为老字号的莲香楼、大三元酒家等等酒楼提供了点心出品的质量保证。尽管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手打铁器正逐渐退出街坊们的生活,但从父亲手上接过手艺和店铺的陈权辉陈师傅,依旧守着这门手艺,延续着“保安祥”这三个字的光辉和骄傲。 “磨剪子、戗菜刀”“补花碗、钉洋碟、补锅罗”……上了年纪的人们一定还记得,小时候每天有不同种类的手工艺人走街串巷,补锅的、打..

奖学少“金”,不够诚心?围观 苏州大学新一届本科生奖励结果揭晓,不少原有奖学金项目变为不再发放物质奖励,或仅有1元象征性奖金。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取消部分奖学金后,学校增加了出国留学专项奖励,以及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生奖助学金额度。苏州大学之举立即引发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弹:有奖无“金”,问过学生没? 能够出国留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学校还是应该把主要的资源放在鼓励学生立足本校,认真学习上面。任何时候,学校工作的立足..

袁枚吐槽《长恨歌》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37岁的袁枚赴陕西候缺,途经马嵬驿。凭吊之余,写下了一首怀古七绝。诗曰: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长恨歌诗意 姚有信/作 中国嘉德供图 马嵬驿,又称马嵬坡,位于陕西兴平市西,距古长安城一百多华里,如今已成为历史文化遗迹,常年接待游客观光。作为传递文书和情报者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驿站在我国古代到处都有。马嵬驿所以出名,是因为它..

红色经典原人原唱音乐会12月26日亮相人民大会堂近日,“感恩20年城外诚之夜!红色经典原人原唱作品音乐会+毛泽东金曲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城外诚文化中心举行。该场音乐会将于12月26日亮相北京人民大会堂。 据了解,此次音乐会曲目汇集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我爱你中国》《挑担茶叶上北京》《怀念战友》《红旗颂》《打靶归来》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刘秉义、程志、卞小贞、熊卿材、李光曦、姜家锵、王静、柳石明、阿金..

经典民族歌剧的现代化审美70年前,我国民族歌剧的开山之作《白毛女》在延安成功首演。70年来,在广大观众的艺术审美实践中,《白毛女》成为了久演不衰的红色经典。该剧通过佃户杨白劳父女与地主黄世仁围绕土地问题的冲突,历史性地将艺术表现目光投向农民与土地问题,以杨白劳被逼卖女自杀的悲剧命运、喜儿遭凌辱的凄惨遭际,向世人展现出这个在中国农村延续数千年的土地制度之残酷及其反人性的本质,从而把艺术针砭矛头直指“把人逼成鬼”的旧社会;而喜..

文艺批评的三个问题●在商业化语境下,许多文艺批评成为对个体利益心照不宣的精致维护,文艺批评对人文思想和艺术法则的捍卫,正渐渐败北于商业营销和人际关系的无形之手,这也许是文艺批评屡遭作家和读者双重遗弃的真正原因 ●文艺批评并不仅仅是文艺文本的思想阐释和艺术鉴赏,它还关联着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趋向、受众的美学接受、文艺理论构建的经验基础、文艺史构建的作品定位,因此文艺批评应该与文艺史和文艺理论呈现为三位一体的格局 ●那种以..

青年作曲家的机遇不只在音乐厅记得今年10月,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一场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的媒体发布会上,指挥家余隆和作曲家郭文景当着各路记者上演了一场活泼而辛辣的“辩论秀”,前者认为多年来青年作曲家的创作乏善可陈,很大程度要归咎于院系老师的举荐无力,后者则反驳称是演出团体对新人、新作缺少关注。 其实,在大众传媒迅速发展,音乐产业化方兴未艾,互联网、影视、娱乐消费盛行的今天,音乐创作者从来不缺乏机会,只是传统意义上“作曲家为乐团、..

聪明人做“傻事” 七年修订新旧《五代史》陈尚君(中)、仇鹿鸣(左)和唐雯在讨论学术问题。 刘 畅摄 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15室。入眼全是书:门窗之外两面墙的书架排满了成套典籍,中间长办公桌上都是横叠竖立外加摊开的书,摞起来的装满书的纸板箱顶上都堆着书,有几摞码得高了,看着岌岌可危。人走进去都有些蹑手蹑脚,怕碰乱了书,碰翻了这个空间里厚重的安静。 每天朝九晚六之间,中文系副教授唐雯和历史系副教授仇鹿鸣就埋头在这些书籍中间,做着校勘、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