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家创作的当代启示

2018-05-25 19:42:24 来源:网络

●文学创作,就其最深刻处而言,乃是作家人格的逻辑展开。一个杰出的戏曲作家除了要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品格,同时也必定还是有铁胆铜肝的大勇之人 

●一切文学艺术家都会遇到为什么而写的问题,这从根本上说,有关创作旨趣。当代戏曲作家只有志存高远,真正切入时代与社会生活的底蕴,关心人民的命运,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作品

●对自由、独立与美好人生理想的热切祈盼,是汤显祖对当时社会生活进行深度开掘和审美升华后的一种高度凝聚,显示了一个有自觉人文理想的作家戏曲创作的最高境界,彰显出一种崇高的美学追求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我国政府专门为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出台具体的文件,给予经济、政策等方面巨大的支持与保障,这对戏曲的发展不啻一大福音。优秀戏曲剧本创作应当会通过许多具体的政策措施得到有力的支持。但戏曲创作有其特殊性,有了经济资助与政策保障,固然能使戏曲工作者安心写作,而要真正创作出优秀的戏曲剧本,则要求戏曲创作者其人格境界、创作旨趣与审美追求等,都超轶凡庸,自成高格。历史的经验与教训都值得记取。简要比较汤显祖的戏曲创作尤其是《牡丹亭》的创作与李渔的戏曲创作,能给当今的戏曲创作者以诸多有益的启迪。

大勇的人格境界

文学创作,就其最深刻处而言,乃是作家人格的逻辑展开。鲁迅曾深刻地指出:“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者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现。”叶燮《原诗》则云:“无胆则笔墨畏缩”“惟胆能生才”。因此,一个杰出的作家,包括戏曲作家,除了要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品格,同时也必定还是有铁胆铜肝的大勇之人。

汤显祖与李渔都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大家,但就总体的戏曲创作成就而言,李渔固然有其显著的特色,如其特有的喜剧主义创作精神,但尚不能望汤显祖之项背。个中原因,极为根本的一点,就是汤、李的人格有云泥之别。

汤显祖在《答余中宇先生》中说:“某少有伉壮不阿之气,为秀才业所消,复为屡上春官所消,然终不能消此真气。”“伉壮不阿”四字,正道出汤显祖最为彰著的人格特征,他的确一生葆有此种“真气”。譬如,哪怕中不了进士,也敢于拒绝当朝首辅张居正的拉拢;甚至上《论辅臣科臣疏》,针砭万历皇帝登基以来的朝政。

客观地说,李渔入清前也颇有些骨气,富于批判精神,但入清后,为着生存与享乐,他没有保持曾有的刚健人格。其作于清初的《意中缘》有云:“从今懒听不平事,怕上闲愁上笔锋。”这里一个“怕”字,充分显露了李渔入清后批判人格的蜕化,乃至成为一个“处处逢迎不绝”的帮闲式文人。同时代人批评李渔“善逢迎”,正道出其入清后主要的人格特征。

要言之,汤显祖的戏曲创作特别是《牡丹亭》取得的创作成就,因其高蹈的人生境界——敢于直面时代与社会的本质问题。而李渔入清后则“善逢迎”。此种人格境界的截然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戏曲创作必然有重大的思想落差,而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李渔与汤显祖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创作成就的巨大落差。至于他们戏曲创作艺术水准的差异,乃是其次的事。 

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尚长荣先生说过:“要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戏曲人。这四点,本是军人的理想信念。但是,我以为对于戏曲工作者同样适用。”这就是要求戏曲作家必须是大勇之人。因此,当代戏曲作家,要在创作上取得卓越的成就,首先就要像汤显祖那样是“真的猛士”,而绝不能像李渔那样畏首畏尾,远离当时社会现实的本质,以致埋没了自己的戏曲创作才华。

高尚的创作旨趣

李渔与汤显祖戏曲创作成就显而易见的差距,也是由他们有本质不同的创作旨趣所决定的。汤显祖在《续栖贤莲社求友文》一文中说自己“为情作使,劬于伎剧”。“为情作使”确乎是他戏曲创作的根本旨趣所在,《牡丹亭》就深情地呼唤“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情之至”。本来,文学作品写情是情理中事。汤显祖之所以特别强调他从事戏曲创作,是“为情作使”,乃是因为,他创作《牡丹亭》的时代,理学与礼教病态发展,广大妇女所受之迫害尤剧。据《明史·列女传》,明代被封建礼教吞噬的妇女“视前史殆将倍之”。因此,汤显祖理直气壮地倡言“为情作使”,其要旨是对自由之爱情与美好之人性的热烈追求与赞颂,进而对残暴的封建礼教作痛彻的批判,借此严格拷问那一个病态的时代与社会。毋庸说,汤显祖戏曲创作的旨趣是伟大而高尚的,他站到了时代精神的最前沿,他的《牡丹亭》取得空前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与汤显祖相比,李渔则显得“实际”“功利”。其《曲部誓词》云:“不肖砚田糊口,原非发愤著书。”黄鹤山农在《玉搔头序》中也说李渔家道中落后“挟策走吴越间,卖赋以糊其口”。李渔在顺治七年前后从兰溪移居杭州,过着卖文为生的日子;除写作、编纂大量诗文外,他的诸多小说、戏曲作品,也均完成于杭州。为“糊口”而写作,本也不必苛责。对于一个具体的创作主体来说,生存是前提,但是文学创作的主旨只为“稻粱谋”,为“五斗米”折腰,必不能尽心尽性。李渔戏曲创作的此种定位与格局,显然没有远大理想的寄寓。前人云:“器大者声必闳。”李渔只有这样的文学创作胸襟,因而不能像汤显祖那样,在中国戏曲史上发出最洪亮的声音。

一切文学艺术家包括戏曲作家都会遇到一个为什么而写的问题,这从根本上说,有关创作旨趣。当代戏曲作家只有像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志存高远,真正切入时代与社会生活的底蕴,关心人民的命运,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作品。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满足于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或者为某些功利乃至庸俗的目的而写作,如李渔那样基本为“糊口”而写作,则绝不可能创作出气魄宏大、格高志远的戏曲作品来。这一点,许多研究者也都提到了。

崇高的审美追求

李渔与汤显祖戏曲创作境界的判然有别,无疑也与他们审美追求的悬若霄壤密切相关。汤显祖有崇高的审美追求,而李渔无此境界。汤显祖崇高的审美追求,集中体现在通过《牡丹亭》中女主人公杜丽娘喊出的“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一语中。这在今天看来似乎十分平常的话语,之所以昭示了汤显祖崇高的审美追求,乃是因为它生动展现了一个有非凡创作旨趣的作家,深刻感受时代精神,准确把握历史脉搏,在理学与礼教盛行的时代,凭借杜丽娘张扬自我意识与主体人格,表达高尚、热烈、美丽的情爱追求,喊出了个性解放的时代最强音。杜丽娘所钟爱的“天然”,其实包含着对自由、独立与美好人生理想的热切祈盼,是汤显祖对当时社会生活重大主题进行深度开掘和审美升华后的一种高度凝聚,显示了一个有自觉人文理想的作家戏曲创作的最高境界,因而彰显出一种崇高的美学追求。

李渔既明确地为“糊口”而写作,故其戏曲创作品位不高。他在给友人论及自己戏曲创作的信中写道,“弟则巴人下里,是其本色,非止调不能高”,自道其戏曲创作崇尚“多买胭脂绘牡丹”这样的审美境界,由此他“从时好”“从时尚”,竭力媚俗。李渔所谓的“胭脂”,主要是指其戏曲创作热衷于通过大量出人意表乃至不合人情的巧合、误会与不同形式的低格调写作等,制造故事的新奇性与娱乐性,由此吸引文化素养不高的读者的眼球。与此相关,他特别推崇“一夫不笑是吾忧”。这个戏曲创作主张固然有其合理性,比如对喜剧效果的关注,但只以观众为评判标准,也必然失去创作主体的美学引导自觉。当然,有人曾说李渔的戏曲创作也有批判性。是的,但这不是其主调。“有是格便有是调”,李渔戏曲创作此种没有更高精神追求的自我定位与颇为浮躁的商业化创作实践,必然决定其戏曲创作审美追求中“崇高”的缺位。故不妨说李渔是“调不能高”的商人式之戏曲家,而汤显祖则是有着崇高审美追求的杰出的思想家之戏曲家。

要而言之,汤显祖之“绘”《牡丹亭》,与李渔之“绘”“牡丹”,即其戏曲创作,实多有大相径庭的地方。由此不难理解,李渔虽有成熟、系统的戏曲创作理论,却不能后出转精,像汤显祖那样登上中国古代戏曲创作之巅峰。在这个迎接戏曲创作繁荣的时代,实事求是地评判古代戏曲家汤显祖与李渔戏曲创作的不同境界,也许能为当代戏曲作家的戏曲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古代戏曲家创重庆最美女孩 作的当代启示

相关:

秋野避提"神曲鼻祖" 曾创作"脑白金"洗脑广告歌 歌唱类真人秀《中国之星》正在东方卫视周日晚间热播。在参与其中的被推荐者中,崔健组的摇滚乐队“子曰”显得尤为别具一格,他们相声式的摇滚和方言版的说唱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然而,鲜少有人知道,这支名字较为冷门的地下乐队,实际上竟是“神曲鼻祖”,当年那首为千万人“洗脑”的“脑白金”广告歌正是出自他们之手。 从地下摇滚到走上舞台,秋野的这步跨越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下了很大决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因为..

中青年非遗传承人走进中央美院近日,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承办的第二届“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中央美院举行。 学员见面会中,87岁高龄的中央美院教授靳之林为了使“研修第一课”——《本原文化哲学》讲座更具有针对性,认真听取各位传承人讲述了自己的非遗传统。此次研修班课程以“知情”“知艺”“知辩”为教学目标,邀请了剪纸、建筑营造、木雕、玉雕4个领域的45名优秀的中青年非遗传承人走进美院,通..

在广阔的中间地带 《斯通纳》 [美]约翰·威廉斯 著 杨向荣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 听说,坏女孩走四方,好女孩,上天堂。所以《斯通纳》一口气看完后,心里会忍不住为它的销路担心。都懂的,今天能和正经文学争“一口气看完”的,是《琅琊榜》是《冰与火之歌》,和朋友圈那样让人欲仙欲死的社交网络。我安慰自己,《斯通纳》是足够动人的小说,而不是足够“高级”的小说——这些年受到的训练告诉我们,自我投射的感动不高..

郭宝昌捧场李卓群京剧新作《春日宴》北京京剧院原创小剧场京剧《春日宴》是青年编剧导演李卓群“情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近日,李卓群偕红生花衫组主演韩胜存、张馨月,红脸花旦组主演李扬、索明芳、著名丑角表演艺术家黄柏雪和本剧艺术指导及主演罗长德、赵乃华两位老表演艺术家等剧组成员亮相。 《春日宴》作为李卓群的新作,筹备时期就备受瞩目,曾拟用名《人面桃花》,后最终定名为寄托着团圆美满的良好愿望的《春日宴》。十几年未登台的罗长德、赵乃华两位京..

可汗的秘密:选举与换届?北魏,一个未竟统一之志的“征服者王朝”,却开启了隋唐恢宏之局。但从第一代入主中原的拓跋珪始,北魏就陷入再造传统的无尽困惑与冲突之中。北魏留下的,不仅是今天大同震撼人心的云冈石窟,更是诸多历史疑团。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罗新 著 海豚出版社2014年7月 自北魏第三代君主太武帝拓跋焘以《国史》案诛灭北朝高门大族崔浩后,北魏前期历史,大多湮灭无闻,仅在其他史书中留存只言片语。陈寅恪、唐长孺、田余庆等已故..

用学术研究助力北京文化发展11月3日到9日,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在北京集中举行了四场重大课题成果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由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对过去两年来在北京文化发展方面所取得的突出科研成果进行发布,并邀请北京市有关领导和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对话研讨。这次发布的四项重大课题都是在2013年到2014年之间,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公开面向全国招标、由专家委员会匿名投票立项的,所聚焦的都是关乎当前北京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并且已经取得了具..

彰显东方美学的当代价值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等主办的“2015文艺复兴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联合国中亚考古队、国际美学协会、法兰西学院、纽约大学、伦敦大学、威尼斯大学、俄罗斯冬宫博物馆、柏林亚洲艺术馆、澳大利亚中国遗产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学术机构的中外学者数百人共聚一堂,围绕“文化视域下的‘一带一路’”进行了热烈研讨。 与会学者认为,文化是彰显民族自身存在的标识。“一带一路”这项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冷战给穆斯林带来了什么年初《查理周刊》编辑部的枪杀事件恐怖阴霾还未散去, 11月13日晚,法国再遭恐怖袭击。巨大的震惊点燃人们心中的悲悯与愤怒,也呼唤深入思考的理性之光。 思考,源于更多的了解,否则只能产生偏见和误解。面对世界的巨变,面对欧亚的穆斯林危机,面对极端主义在全球的兴起,甚至面对整个伊斯兰世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除了新闻提供的表象,其实知之甚少。然而在通往真知的道路上,总有人孜孜不倦前行。 2010年,美国记者Ian Joh..

张雨方早期经典作品回首30年记忆 近日,“1980”——张雨方早期作品展在翰海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共展出张雨方油画作品8幅,作品均创作于1980年。 张雨方是当代知名的艺术家、收藏家。从1980年《挤压的空间》开始,张雨方开始采用柔性的曲线去表达生命的流动特征。当然,他并非仅仅直接描绘作为生命存在的人,更多的是描绘被赋予灵魂的万物。它们也是整个世界延绵的生命存在。 著名批评家高名潞曾评述:“张雨方在1977年便开始探索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试..

当女神遇到“女王”曹丕之所以宠郭女王,听她的话,正是她具备了被需要的现实价值,好比农人筛谷渔人网鱼,女神女王,良莠长短,自有分晓。 民谚曰,三岁定八十。很有些跟后天历练有仇的意味,不过,放诸魏文帝曹丕的后院,这种扯淡的预言立马就理直气壮了。 甄夫人,打小传奇指数就爆棚。《魏书》里说她还在婴儿的时候,“每寝寐,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不用保姆老妈子,自有神灵佑护,是故“自少至长,不好戏弄”,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