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紫禁书院开设福州分院

2018-10-15 11:35:26 来源:网络

10月14日,故宫紫禁书院福州分院在福州世茂云上鼓岭小镇正式揭幕。这是故宫紫禁书院在全国开设的第六家分院。书院开设“紫禁鼓岭大讲堂”,将定期邀请故宫博物院一流专家学者举办文化艺术类讲座,同时,故宫文创、故宫出版、紫禁学堂等各类文化IP,也将让福州市民能够近距离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直在探索较为持久的文化传播方式,紫禁书院对于文化融入社区生活可以产生积极影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紫禁书院希望能够立体、有品质地传播故宫文化,福州是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故宫博物院与福州之间有很多渊源,在福州设立紫禁书院将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揭牌仪式后,单霁翔在“紫禁鼓岭大讲堂”展开第一讲——《匠者仁心——故宫博物院的追求与梦想》,为到场的观众展现了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历程,以及故宫博物院对匠心精神的传承。

成立于2015年的故宫紫禁书院是故宫当代艺术空间,通过故宫出版物及文化创意产品展陈、传统艺术文化教育、讲座论坛、艺术展览等方式传播故宫文化,有“行走的故宫”之称。此前已在深圳、珠海、景德镇等地开设了五家分院。

据介绍,未来故宫紫禁书院将通过持续开办文化艺术交流、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等活动传播故宫文化,并以故宫文化为起点,将故宫博物院所代表的中华文化融入于当代的生活之中。

,故宫紫禁书院中国最热的地方 开设福州分院

相关:

《致敬英雄》传承英烈精神由黑龙江卫视和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联合推出的《致敬英雄》节目近日播出,节目聚焦引领民族精魂的英雄人物,追溯英雄事迹,颂扬英雄情怀,传承英雄精神。 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阚丽君表示,该节目将通过综艺访谈、表演,英雄关联人讲述等方式呈现英雄事迹,以10个人物为一季。节目紧扣“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主题,追忆真实可感、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感悟英雄故事背后代代传承的精神内..

“无障碍阅读”造福盲人学生盲人中小学生无障碍阅读工程发布会日前在京召开。 会上,广东大音音像出版社将盲人中小学生无障碍阅读工程的全部内容资源无偿捐献给“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以满足视障学生学习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盲人中小学生无障碍阅读工程是一项国内首创的盲用数字化人机交互学习系统,它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软件技术,把普通作品制作成有声书,再把有声读物转换成盲文,供盲人学生听读和触摸学习使用。

王非曼:治家并非平常事编者按 家政学研究有着重大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朝阳产业,家政行业日益满足城市家庭育儿养老的现实需求,它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放眼全球,国际家政教育发展迅速,美、日、北欧、菲律宾以及我国港台地区均已建立了完备的家政教育体系,甚至有的院校还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我国家政学研究明显不足,虽然20世纪上半叶曾有过一段家政高等教育历史,但后来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中断和缺失,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

社会网络分析与文学研究作为研究社会关系的一种实证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已有近80年的历史,近30年来逐渐成为人文社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简单地讲,社会网络分析主要关注两点:一是点,即社会主体;二是由点连成的线,即社会主体间的关系。 “点”,主要指社会主体自身具有的诸如年龄、职业、性别、籍贯、教育程度等客观信息,通常被视为“属性数据”,是传统统计学所关注的对象;“线”,即关系,指彼此因接触、关联而产生..

大数据时代的古典文学研究编者按 对人文学者来说,作为工具的计算机,已从文献检索时代进入到数据分析时代。计算机不仅能帮助我们从海量文献中快速检索到所需的资料,还能以数据为基础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随着数字人文技术的发展,数据分析的技术和方法越来越有针对性和强效性,能清晰地揭示隐藏在文学史背后的作家与社会之间、作家与作家之间、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直接与间接、显性与隐性的多种关联,能以全知型的视角系统整体地还原和呈现文学史..

弘扬学术精神才能打造学术精品一个民族理论思维水平的高低、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贡献的大小,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民族为人类社会奉献了多少学术精品。打造学术精品,让世界认识“学术中的中国”,是新时代我国学者的使命。推进学术研究、打造学术精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学者要弘扬学术精神。 学术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性精神。学术研究说到底就是探究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各种真理。对真理的探究无疑应该是一种理性活动,具有理性特质。从事..

推广通用规范汉字,还有多远的路要走编者按 《通用规范汉字表》(以下简称《字表》)自2013年发布以来,已走过5个年头。5年来,《字表》对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推广力度不够、落实没有跟上,仍是《字表》走向大众的一个难题。那么,如何让《字表》进一步完善,并有效推广,从而为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家住北京的陶喆同学,现在再也不必担心自己的名字在字典里查不出来、在电脑上打不..

大家手笔 良史莫不工文迄今为止,在一些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中还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即史学论著必须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似乎只有板着面孔说教,才能显示其学问的严肃和高深。新时代,史学要进一步发展,更好发挥社会功能,需要破除这一认识误区。 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著作,之所以拥有超越时空的魅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文笔朴素自然、简洁流畅、清新活泼,既可作为史学经典研读,又可作为美文经典欣赏。马克思、恩格斯对许多问题的深刻理论分析..

高校原创、本土院团、国际经典 各方力量“舞”出精彩金秋10月,是舞蹈的季节。展现青年原创新势力的广州大剧院“周一星剧场”第二季即将于10月21日拉开帷幕,打头阵的是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舞蹈专场《美丽中国》,在自己建造的剧场用肢体艺术舞出中华文化,对华工学子而言别有意义。2018广州大剧院舞蹈演出季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广州芭蕾舞团和广东现代舞团将展示本土院团的力量,《天鹅湖》《九大簋 Ⅳ》各有看点。而作为第三届广东国际戏剧展的重点剧目,《大河之舞II舞起狂澜..

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 见证中国考古学诞生成长发现汉字鼻祖甲骨文、出土世界青铜器之最司母戊大方鼎、发掘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妇好墓……被誉为中国考古学“摇篮”的殷墟13日迎来其科学发掘90周年华诞,“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考古论坛”当天在殷墟所在地河南省安阳市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考古学专家学者200多人共襄盛会,纪念殷墟考古先贤贡献,总结殷墟发掘90年来考古成果,研讨未来殷墟考古传承与发展。 “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