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飞的陶艺同样精彩

2018-05-25 19:29:58 来源:网络

 

今年是陈逸飞去世的第十个年头。陈逸飞的名字,上世纪80年代我就知道。当时我是学画的学生,从报刊杂志上了解到其画风、画价与画画之外的留洋故事。这以后,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并逐渐敬仰这位紧扣时代发展脉络的传奇式人物。直到1998年,他向我伸出友谊之手,使我有机会与他交往,一直到2005年他遽然离去。

1998年9月4日,陈逸飞在杭州大厦为他的服装品牌做宣传,他得知我是陶艺家后说:“通过火烧炼出的艺术品,表现力很丰富,我以后想花些精力在陶瓷创作上”, 还称赞我的作品构成方式很好。我感觉到他谈吐入理,待人谦和,是一位很有眼光的世界级艺术家。

1999年10月4日,我第一次去上海拜访陈先生。在虹桥工作室里,他身穿花短裤,正在赶画去美国展出的油画,显现出一种艺术家进入工作状态的冲动,与做服装品牌宣传时判若两人。

画室里放着十几张油画,其中一幅画上的淑女把身子斜躺在桌上,与陈先生以前的画大不一样。他边画边问我哪幅好,我告诉他:“这幅画老上海夜生活的,暖色调浓艳热烈,静中有动,让我感受到优雅和舒畅”,他开心笑道:“真爱”。一个月后,他送给我的画册上此幅作品名字为《真爱》。

陈先生边画边谈毕加索、米罗等西方艺术大师的陶艺生涯,他说:“器皿的体积感不同于平面材料,空间的延伸可以使视觉艺术的视点和视野发生改变,毕加索的陶艺可以给艺术创作者很多启示。”

1999年12月23日下午,陈逸飞在工作室从事彩绘瓷创作。我把几只坯补好水(补水是彩绘瓷制作的一道工序),告诉他瓷坯是有吸水性的,和在纸张上作画不一样,还告诉他每种色料烧造后的发色效果,并作了示范。

陈逸飞的悟性的确是超人,他很快就把握了材料的性能,只见泥坯在辘轳盘上慢慢转动,他手持毛笔蘸水画了几笔草稿,然后蘸色料涂绘起来,下笔准、快,仅约30分钟就绘制完成,作品上的女人身体颤动着,充满诗意。他站起身来,谦虚地说:“练练笔,看烧出来后的效果”,还说:“以后,我自己做坯,自己设计造型来画。”

为了让陈逸飞安静地进入工作状态,我去隔壁指导工人制作茶碗。吃晚饭的时间,陈先生走来叫我去看他的成果,一共四件,奇妙的想象力转换成寓意深长的人物形象,作品中的人物充满着戏剧化的醉意,使我感到他最为直接的性情。

第二天,陈逸飞筹办上海文化界人士圣诞派对。中午,他安排人准备好坯与色料,跟我说:“晚上,上海文化界的朋友们来做客,他们肯定对陶瓷会与我一样喜爱。”果不出陈先生所料,晚上许多画家都在瓷坯上激情作画,工作室里的陶瓷坯很快就用完了。如今上海有好多画家热衷画瓷,他们第一次的试验应该是从陈逸飞工作室开始。

2000年1月8日,我去泰康路陈逸飞工作室陪他做陶。工作室里增加了我与朋友林明杰一起陪陈先生买来的旧家具,中西合璧的风格,让我一下子感觉回到了老上海,回到了陈逸飞的画中。

那天,陈先生脱了大衣,第一次坐在拉坯机旁感受拉坯成型的泥性滋味。由于泥料不易被控制而常飞甩出去,为了安慰他,我就讲毕加索也不会拉坯,是找经验老到的助手配合,他的回答却是“我一定要学会”,全身是泥的他还幽默地说“做艺术家真苦。”

2000年1月29日,我去泰康路陈逸飞工作室玩。这些天,陈先生正在做将赴法国展出的雕塑,他早已画好设计稿,是一手提着鸟笼,一手拿着扇子的“行动女子”。他模仿着行走女子的动态,一丝不苟,甚至细心到模拟女子手指的动势。他问我平面与立体之间的虚拟空间关系问题,我估计这是他第一次涉足雕塑作品。“平面与立体的形态差异太大了”,这句话他说了许多遍。

2001年22日、23日,应陈先生邀请又去上海,他带我去工作室看陶瓷作品,然后参观新天地里正在装修的“逸飞之家”,还送给我他的新成果——《青年视觉》杂志创刊号。

陶瓷工作室里,他招收了几位技法熟练的工人,做了一屋子的围绕日常生活设计的陶瓷坯。他对工人们说:“你们要在保留手感的同时,要么做得很厚很厚,有质地感和厚重感;要么薄而透,工整至极。”

我被他的陶艺作品吸引住了。几件瓷板和器皿上的彩绘作品,线条的韵律和色块组合,呈现出流畅的运动感,流露出创作时的情感韵致,这使我联想到陈先生的抒情画风特色。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他对陶瓷工艺技术已经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他说自己最近在看宋元时期的文人画册,故拿起毛笔彩绘时就有传统笔墨特点,还说准备画中国画。后来又谈到了宋代瓷器中“造型简约的斗笠碗是实用和审美的高度统一”,最后的结论是要“吸纳传统物质文化精粹为现代生活服务”,还一再称赞我“侬的陶艺与画相得益彰,我才喜欢呢,侬好好努力。”

陈逸飞一生才艺蓬勃,引领时代潮流,开辟了当代艺术发展的新天地,对当代中国文化转型期的探索功不可没。从英雄主义、西藏人物,到江南水乡系列、海上故梦系列等,他在绘画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他的艺术观念与主张,还在时装、陶艺、影视、出版等领域大放光彩。他是不世出的精英,是谦谦君子和儒雅绅士,是年轻人的精神偶像,是我尊敬的老师和永远的朋友。

(作者 著名陶艺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陈逸舟山网 飞的陶艺同样精彩

相关:

北京文艺论坛传出忧虑之声:文艺批评变成了语言游戏昨天(12月1日),第十一届北京文艺论坛在京开幕,近百位资深专家和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相聚一堂,共同讨论“全媒体时代的文艺价值重构”话题。 一年一度的北京文艺论坛由市文联主办。在本届论坛上,嘉宾们结合全媒体时代的文艺发展现状,深入探讨了文艺价值重构的艺术尺度、全媒体时代的写作与批评、多媒体对当代戏剧的渗入与改变、媒体时代舞蹈价值的坚守与重塑、全媒体时代的音乐生态建设等话题。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北京时间》再现人民大会堂建设场景由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策划,以人民大会堂奠基为背景的爱情片《北京时间》,昨天(12月1日)在京举行首映礼。片中,马元饰演的时长工与陈乔恩饰演的薛雅兰,参与建设人民大会堂,两人相知相爱却未能相守,演绎了一段跨越50年的纯爱。导演安战军说,作品旨在展现时代不同、追求各异的两代人,都在圆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梦、中国梦的共同理想。 左起:马元、陈乔恩、安战军、周秀娜、娜仁花。 影片还原了当年人民大..

苏轼寒食帖 往事何堪哀 《诗经·小雅·天保》里有这么一段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皋,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这段话连用了九个“如”字,意思是上天保佑你福寿绵长,所以人们称之为“天保九如”。由于用意十分吉祥,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用这段话来赞美老寿星,所谓寿比南山,就是出自这里。如果老寿星恰逢九十高龄,那这段话更是再合适不过了。 2015..

萨苏写科学院大院里的故事作家萨苏的新书《高墙深院里的科学大腕》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布,萨苏在新书发布会上为一群年轻的科学后备军讲述了他眼中的科学院。萨苏自幼在科学院大院长大,与华罗庚、陈景润、童第周等“神仙人物”为邻,其父师从华罗庚。他记忆中那些把杨花当成毛毛虫、每天骑着自行车取牛奶的叔叔,正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学界传奇。 从2005年起萨苏便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在网上连载科学家的故事。文章一出便得到极大关注,时隔数十年,萨苏集..

《芈月传》开播 观众急吐槽剧方劝“慢看”让观众等了一年多的大型历史传奇剧《芈月传》于前晚(11月30日)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同时开播,首播当日北京卫视全国34城收视率1.97%,稳居省级卫视排名首位。其中第二集收视率超2%,创下北京卫视电视剧播出首日的收视纪录。不过,与收视齐飞的可不是口碑,针对新剧服化道及史实问题上的讨论,在观众中沸沸扬扬。 孙俪、黄轩演绎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 6岁刘楚恬饰演的小芈月萌翻荧屏 抢风头 两个小芈月 冰火两重天 直到昨晚播出的..

《极盗者》极限运动全程实景拍摄好莱坞动作片《极盗者》将于12月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片中饰演FBI探员的好莱坞新生代演员卢克·布雷西昨日出席北京首映礼。 《极盗者》改编自1991年版的电影《惊爆点》,该片由《拆弹部队》的女导演凯瑟琳·毕罗格执导,她也是詹姆斯·卡梅隆的前妻。故事讲述了纵横三大洲的跨国犯罪引起FBI注意,年轻探员犹他只身潜入犯罪团伙,而这伙人并非普通的罪犯,他们对极限运动有着超乎寻常的狂热,犹他为破获案件与他们一同体验了翼装飞..

《从天儿降》萌娃抢镜由魏楠、魏民执导的合家欢电影《从天儿降》即将于12月4日公映。昨天的首映式上,除了主演陈学冬、姜雯、李小璐外,扮演“从天而降”的萌娃的小演员欧阳俊文身着苏格兰裙卖萌现身发布会现场,成为最大看点。 《从天儿降》讲述了两对生活在一起的年轻恋人突然迎来了一个从浩瀚宇宙降临的外星宝宝,从而在照料宝宝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故事。 拍片时,扮演小宝的欧阳俊文才只有几个月大,8个月后,已经快一岁半的他已经能够蹒跚走路。..

让演员打戏速成 徐皓峰有一套 片中蒋雯丽和金世杰 徐皓峰导演为演员演示招式 徐皓峰的电影《师父》在日前落幕的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获得最佳动作设计,电影即将于12月11日在国内上映。担任导演兼武术指导的徐皓峰把自己在短时间内让廖凡、小宋佳、蒋雯丽等主演掌握功夫的故事记录在《坐看重围:电影<师父>武打设计》一书中。昨日在接受晚报记者采访时徐皓峰表示,自己写这本书“最大的冲动是想把从咏春拳里编排出的设计写出来,这是我这部电影的闪光点”..

梅兰芳与孟小冬婚史真相坊间关涉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情感话题,已多如牛毛,各种感慨与抒情铺天盖地,各种猜测与揣摩也如影随形。但似乎都没有说清楚一个相当具体的史实,即二人结婚与离婚,究竟是何年何月何日。坊间流行着一种大致的说法,称二人于1927年结秦晋之好,1930年梅兰芳伯母葬礼,梅夫人福芝芳阻止孟小冬戴孝行礼之后,二人渐行渐远,咫尺天涯。此后,1949年孟小冬随杜月笙迁居香港后,嫁作杜的五姨太,似乎至此梅孟二人才真正意义上情丝了断,..

重回诗教从核心开始11月26日至29日,“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5”举行, 在诗歌节上,有诗人表示,“中国当前缺少诗歌教育”。诗人的评价更多是从文学的审美出发,其实在中国这个诗歌的国度中,在漫长的历史里,诗歌在文学之外,还曾经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担负着人文教化的功能,即为“诗教”,从个人修养的君子养成,到批评社会,反映现实,再到讽喻政治,施行教化,把家国天下都一体贯通。 现代化以来,诗歌的形态和功能也发生了巨变,作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