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标准难助特色美食规模化

2018-05-25 19:25:22 来源:网络

     

对中餐来说,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是发展趋势,而这些的前提则是标准化。近几年,各地推行当地特色美食标准化的消息不绝于耳,其中不乏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奇葩”标准,几乎每次都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但大部分“条例”似乎也只停留在了话题层面,之后便再无下文。而制定这些标准的部门更是形形色色,有地方行业协会、质监局甚至卫生厅,它们在美食标准制定上的权威性也引来不少网友质疑。

特色美食被标准化

西安市质监局发布的《西安传统小吃制作技术规程牛羊肉泡馍》等五项推荐性地方技术规范,现正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成为最近一起地方小吃“被标准化”案例。涉及对象包括牛羊肉泡馍、肉夹馍等五种西安地方特色小吃。文中详细的规定了上述特色小吃的原料选取、制作方法、制作流程,甚至对成品的规格都有非常详细的标准。

此前,扬州市质监局也推出了扬州炒饭新标准。按照新标准炒出的扬州炒饭,在形态上要达到米饭颗粒分明,晶莹透亮;色泽上要做到红绿黄白橙,明快、谐和;口感上要咸鲜、软硬适度,香、润、爽口;气味上要具有炒饭特有的香味。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第一次推出扬州炒饭标准,早在2002年,当地行业协会就已经尝试过推行扬州炒饭标准化。

四川省质监局也曾在早些时候出台12项川菜的标准,除了经典菜肴烹饪和面点制作,对川菜的规范还包括了火锅调料底料、豆腐乳、豆豉、香肠调料、川式泡菜等10余项食料。

此外,“国标馒头”、兰州拉面、新疆大盘鸡等都曾被制定严格的标准,参与制定此类标准的除了有当地质监部门还有各地的行业协会、餐饮企业等。

制定单位屡遭质疑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西安市质监局此次推出的五种小吃制作标准意见征求稿,平均每一项的标准说明长达近20页篇幅,从食材的要求到制作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工具,从制作的流程到烹制中涉及到的火候时间等细节都有非常详细的标准。在每一项标准的《引言》部分,都提到制定此标准是为了引导西安特色美食标准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

在出台扬州炒饭新标准时,扬州市烹饪协会秘书长邱杨毅公开表示,“扬州炒饭是扬州最具特色的美食,代表着扬州的形象。制定‘标准’,是保护扬州炒饭的声誉,保护扬州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台的新标准与13年前推荐性标准不同,含有一定的强制性。扬州市相关部门将会给部分餐饮企业授予《扬州炒饭标准制作指定单位》的称号,如果这些企业不按照标准来炒饭,将会被摘牌。

各地相继针对当地特色美食出台标准,引来不少网友的质疑和抱怨。有网友表示,小吃之所以受消费者的欢迎,主要是能迎合众口难调的消费者的各类需求,并且蕴含着当地的历史文化等多种元素,拥有很强的自我创新能力。也有网友表示,如果按照此类标准制作地方特色小吃,那就意味着到哪吃都是一个味道,还有什么特色可言。甚至还有声音直接质疑制定标准的相关部门,认为质监部门关心的应该是消费者吃的是否安全卫生,连味道和制作方法一起管了,难免有越权之嫌。

可能加剧同质化竞争

事实上,在餐饮业走向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的进程中,不少连锁餐企均在所经营品类的标准化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时间。在餐饮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餐企已很难从菜品的口味及特色方面建立起核心竞争力。

江边城外创始人李长江表示,政府出台餐品的标准,对于经营被标准化的餐饮企业而言并不见得是好事,尤其是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它们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到适合自己企业定位发展的餐品标准,并凭借此种标准维护餐厅的老客户,吸引新客户,逐渐成为了餐饮企业的竞争元素。政府出台的标准如果过细,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加剧餐饮行业的同质化竞争。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餐与西式快餐有很大的区别,所谓的标准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及引导,盲目地出台过分细化的标准,难以落实不说,还很有可能矫枉过正。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地方监管部门推进当地美食的标准化,是因为地方的特色美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对餐饮业而言,由于人为因素过多,大多数“标准”很容易沦为噱头,而且不同的品类标准化的难易程度不尽相同,政府在其中固然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也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奇葩”标准难助特色美食周黑鸭加盟 规模化

相关:

土耳其舞剧《火舞》闪耀野性光辉 早在2005年1月,来自土耳其的大型舞蹈史诗剧《火舞》首次登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又在2011年和2014年来到北京演出。今年12月25日到30日,这台赢得中国观众喜爱的《火舞》将再次来到北京,在梅兰芳大剧院亮相。 《火舞》是一部带有欧洲特色的世界经典舞蹈史诗,创作于2004年。该剧展现了希腊神话中青铜时代,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引发人类与神祇争夺火种大战,以及战乱年代中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舞台背景随着剧情发..

人艺亮底牌 《牌坊》讲悲欢年末将至,北京人艺也亮出了今年的底牌——原创新戏《牌坊》即将于12月24日登台首都剧场。前晚,该剧在排练场进行了全剧连排。对于这部描写清朝末年整个民族危难之时,营造行的手艺人饱含血泪和抗争的故事,导演杨立新称,“这部戏不仅是在讲一个行业,也是在讲北京的历史。”剧中老北京的人情义气,以及饱受列强凌辱而不失气节的人物群像,让这部聚焦营造行的大戏萦绕着浩然生气。 《牌坊》围绕一座汉白玉石头牌坊展开,清朝末..

乐视榨干“芈月”商业价值2015年底大剧《芈月传》一开播就创下了12小时乐视网全屏播放量2.6亿的好成绩。这一成绩成功将《芈月传》推上全网第一大剧宝座的同时,也让背后投资方赚得盆满钵满。这自然离不开幕后操盘手乐视网的谋划布局。 抛话题催热前期推广 《芈月传》在开播很早前乐视就已经开启宣传,凭借电视剧的幕后花絮、预告、主题曲MV等视频内容,在乐视网、乐视超级手机、乐视超级电视等渠道已经斩获全屏近2亿播放量。随后,通过盘点热门作品、分析..

“国绣手”姚建萍作品《丝绸之路》亮相美术馆昨日(11月1日),“针融百家,艺开新境——姚建萍刺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著名苏绣艺术家姚建萍多年刺绣生涯的经典代表作,其中主题作品《丝绸之路》系列首次在国内艺术展馆亮相,观众可以近距离领略中国民族瑰宝苏绣艺术的独特魅力。 刺绣《椅中圣母》 著名苏绣艺术家姚建萍是国家级苏绣非遗传承人,今年9月15日,她刚刚被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光荣称号。多年的刺绣艺术生涯,姚建萍传承创..

伊莲·霍莱斯来京唱邓丽君老歌 演绎"法国浪漫" 12月13日,风靡中国的“咖啡伴侣”经典旋律《我的名字叫伊莲》演唱者伊莲·霍莱斯即将登陆北京,这是法国流行天后首次在京个唱。届时,她将在北展剧场用自己的天籁之音展示经典歌曲原汁原味的魅力。当然,人们还将听到她用中文演唱的《甜蜜蜜》等几首邓丽君的经典老歌。 实际上,伊莲·霍莱斯为期14场的中国巡演已经开始。前不久,在上海的演唱会上,伊莲十分注重和中国观众的互动,她唱完每一首歌都会用中文跟观众说“谢谢”“..

于谦“抛弃”郭德纲 将单飞上春晚11月30日距离央视猴年春晚举办还有69天,晚上7点左右语言类节目第二次审查在央视老台举行。此次审查共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共有五个语言类节目参与审查。 记者蹲守现场,独家发现于谦“抛弃”了郭德纲,将单飞上春晚,而冯巩将搭档白凯南组成新父子组合。包括蔡明、潘长江、岳云鹏、苗阜、王声等都参与了昨晚的二审表演。 “撇开”郭德纲 于谦走春晚 昨晚春晚语言类节目二审最大的亮点,是相声演员于谦加盟春晚小品节目表演。 作..

《寸草春晖》:原汁原味中坚守评剧的魂近日,由北京凌空评剧团创作的大型现代评剧《寸草春晖》火爆上演。没有大制作,没有大舞美,但简洁大气的舞台让观众叫好声不断,反响强烈。一个民营的评剧团是如何让广大观众买账呢? 首先,评剧《寸草春晖》创作之初就立意新颖,虽然歌颂的是英雄人物,但并没有刻意拔高人物,在观众看来写的就像一个邻家大婶一样,非常亲切,毫无距离感。编剧胡广星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作家,近年创作了现代评剧或戏曲小品《恩怨亲家》、《大汉..

《火星救援》:用写实风格刷新太空科幻片 《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在近两年的持续热映,让太空科幻片成为了影坛热点,所以当这部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马特·达蒙主演的年度科幻大片《火星救援》出现时,人们不禁会想,这会是另一部《地心引力》吗——两部影片都讲述宇航员险境求生、回归地球的故事;会是另一部《星际穿越》吗——两部影片都讲述了星际旅行和外星冒险,甚至都要去救马特·达蒙!但是看过《火星救援》之后,你会发现虽然本片与那两部影片不乏相似之..

讲了60年《聊斋》的刘立福走了评书名家刘立福先生11月30日9时2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去世,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2月2日上午9时在天津市第一殡仪馆举行。 刘立福先生1924年生于天津,自幼在评书大家陈士和、父亲刘健英的熏陶下,痴心于传统评书《聊斋志异》的评说批讲。在他24岁的时候,正式拜师张健声,并继承陈士和与刘健英的表演风格。经过六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他将相声和京剧中很多元素融入评书之中,听他的评书既长知识又有包袱。刘立福先生从艺七十余年,在..

军艺《迷彩四季》流行唱法首次成主角由中国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出品的军旅流行声乐组歌《迷彩四季》,近日由中国唱片总公司正式出版发行。 这张唱片中的歌曲《给青春理个短头发》、《星光》、《他在那里站岗》等均由军艺音乐系教授栾凯作曲。栾凯介绍,组歌中的6首歌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叙事性,借助歌词的表达,使歌曲之间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情节。此外,抒情歌曲在其中占据大部分篇幅,能够触动年轻一代士兵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唤起他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