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菜农”半山享天伦

2018-05-25 18:30:42 来源:网络

邹静之的家在一个环境雅致的半山上,院落不是很大,但充满着田园气息,几株观赏的红枫,几垄自家种的蔬菜,让邹静之找到了“躬耕陇亩”的雅趣。他说:“种菜是我特别爱干的事,铁栅栏,围网子,或者买一把电锯修枝剪杈,这我都能干。而且干这种事,觉得特别有意思,因为它完全属于自己。”

爬了大半辈子“格子”,这两年邹静之才发现停下来休息一下很有必要。特别是有了外孙之后,以往被他视为浪费时间的陪小家伙玩耍都成了美妙的事情。

lh1511256

闲散的生活要到来

记者与邹先生坐在两把他收藏的黄花梨椅子上,旁边就是乒乓球桌。他说,北大荒的老哥们儿一个星期会来切磋一下球技,每天晚上老两口只要身体好就比赛,“21个球五局,45分钟打得浑身是汗。”

“我64岁了,从今年开始,我觉得闲散的生活要到来了。”邹静之说,冠心病、高血压、多年写作的职业病,慢慢的都显现出来,他觉得自己多年如一日的写作节奏应该慢下来了,“我觉得很多原来你认为荒废的时间,是极为必要的,比如在海滩上发呆,比如教自己的外孙牙牙学语,原来我觉得我都不能干这种事。”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是这段时间邹静之乐此不疲的事情。

前几天,他带着外孙去外地,整个上午陪着小家伙游泳,跟着他玩儿,给他讲故事,“我发现中国老式家庭,祖孙在一起生活,对人是有好处的,孩子当然会占你的时间,但他带给你的快乐和身心的愉悦是巨大的、无法替代的。”

外孙有了,自己拿什么跟他交流呢?当了姥爷的邹静之决定动笔写童话,“写那种极富汉语音乐性的童话,把语言的美和飞扬的想象结合起来,这是我现在特别想做的一件事。”

电子控依然拿笔写作

邹静之是个电子控,电脑从286时代开始不知道换了多少,但是他写作始终用笔和纸,真正的“爬格子”挣饭吃。他清楚地记得,当年写“康熙”“纪晓岚”的时候他用的大多是A4纸大小的信纸,一页36行左右,写到第几页够一集,他自己心里明镜一样。

“用手写,那种思绪的飞扬、情绪的缱绻、下笔的速度、情感的节奏都不一样,有着书写独特的魅力。”邹静之说,当年他曾经吃过被雷电劈死的小牛肉,“味同嚼蜡,那些雷电把所有新鲜美味全夺走了。就像用电脑打字,全过了电了,感觉出来的东西全都一样。而且经常被一个不会打的字中断,我一下就起急把该写的东西忘了。”

邹静之认为,他这一代大概是拿笔写作的最后一代人了。

lh1511259

老伴儿是第一个读者

邹先生的夫人当年是幼儿园园长,退休后几乎成了他的生活助理和秘书。邹静之的手写稿的录入工作,都是由夫人来完成,可以说她是自己作品的第一个读者。“我那时候判断这个戏好不好看,有时就看她敲字的状态。”邹静之回忆:“她敲字敲到很累了但还在敲,有时候实在敲不动了她开始看稿子,我觉得这就有戏了。但是她敲着敲着打瞌睡了,我想这下完了。”

邹静之夫妇是在北大荒时相识的,那时候他们才16岁,会唱歌懂声乐的他教三个女生唱歌,那两个后来都考上专业了,最后就剩他们俩了。邹静之说:“算了,咱俩谈恋爱吧,一直到现在,老夫老妻了。”偶尔老两口也合作来上一段对唱,“松花江上”“饮酒歌”唱起来有滋有味。

“来福”是家中一宝

站在邹静之家的大门前,首先迎接你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狗,样子是雪纳瑞和某种狗的“混血”。不凶不叫,老是围着你转,而且很快就和你混熟了。这只曾经的流浪犬名叫“来福”,是邹静之老两口的伴儿。

说到她的来历,邹静之说,就在这房子装修的时候,刚刚出生两个月的“来福”就跑到工地来了,装修的民工吃啥她也吃啥,渐渐地就不走了。“那时候,我还住在太阳园。有一天,我老伴和女儿就把小家伙抱回家,检查身体、洗澡、打针花了三千多块钱,从此她就成了我们的家人。”邹静之说,那时候经常看见他牵着一条难看的流浪狗遛弯儿,甚至有人劝他“邹先生,您换只狗养吧。”不过,“柴火妞”来福大狗小狗都混得来,最后成了太阳园的名犬,一只古牧和一只杜宾为来福掐架,咬出血来了。“来福”真是有福气,一个流浪狗遇上一个好人家。

现在,每天早上,带着“来福”遛早儿是邹静之的早课。老两口爱“来福”爱得不得了,他们甚至把“来福”的照片制成商标贴在红酒瓶上,送给朋友。邹先生就送给记者一瓶产自智利的“赤霞珠”干红,上面写着一行小字“正面标签的狗狗形象选自中国北京的一条叫来福的爱犬”。

lh1511260

关键词 “铁三角”

想给他们写部话剧

从“康熙”到“纪晓岚”到“五月槐花香”,邹静之和张国立、王刚、张铁林“铁三角”成了莫逆的朋友。“国立一直忙,他是一个工作狂。王刚老来得子,现在是瓷器收藏大家了。铁林现在书法精进得不得了。我们都有的聊,在一块不管京剧、歌剧、书法,五行八作,都能聊。我们互相惦念,不见得天天见面,挺好。前几天我们还在一块吃了一顿西餐,彼此相见甚欢,大家还是想一起弄一部话剧,让我写。”

其实,为“铁三角”量身打造一部话剧一直是邹静之的“心事”。“张铁林演过舞台剧,唱过几口京剧;张国立演话剧《朱莉小姐》得过梅花奖;王刚演过音乐剧。他们三位演话剧没问题。”邹静之说,其实原来写过一个大纲,不过现在时间长了得重来。

,邹“猪脚姜 菜农”半山享天伦

相关:

专家学者研讨余秉楠字体设计近日,“余秉楠字体设计研讨会”在清华美院举行,多位字体设计界的专家教授研讨余秉楠字体设计的成就以及各自的设计心得,并一起见证了方正秉楠圆宋、方正秉楠辞书体的发布。 现年82岁的清华美院教授余秉楠先生,是中国享誉世界的平面设计师、设计教育家,也是中国最早从事字体设计的大师之一。研讨会上,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赵健介绍道,“这也是国际上第一款由中国人设计完成的拉丁字母印刷体。”余秉楠教授也在研讨会..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举行历经十个月的投稿、收集、整理和评审工作,昨天(11月23日),“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在中国出版集团举行颁奖典礼。 据承办方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大佳网介绍,“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共收到作品1375部,其中有效参赛作品1086部,来稿作品类型多样,作者年龄跨度大。作品内容既有围绕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的作品《萤火虫飞呀飞》,有海峡两岸时空轴下的家族故事《我的背后是祖国》,有《大美中国》《塞北塞北》这..

李波携手塔尔TAR乐团 "马头琴"带来新年音乐会 马头琴演奏大师之一李波将于2016年1月1日在保利剧院携手内蒙古塔尔TAR乐团带来一场新年音乐会。 作为一名旅美旅日华人马头琴大师,李波在很多国际节日庆典中独奏演出,曾与东京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德国北部爱乐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和西雅图交响乐团在内的管乐团一起合作演出近2000场音乐会。近年来,他与很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作曲家合作,在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进行了独奏表演。他发布了数十张唱片,曲目涉猎广泛,包括..

浙江民族乐团《富春山居图随想》再登大剧院 日前,由浙江民族乐团与中央民族乐团合作演出的大型民族音乐会《乐赏江南》在国家大剧院精彩上演,其中《富春山居图随想》第三、第四乐章的《听风醉月》与《秋山闻道》等作品均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据主办方介绍,《富春山居图随想》自2013年3月在京首演,历时两年,此次再登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本次音乐会所演出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对乐队编制设置庞大,所以浙江民族乐团每巡演到一地便联手当地乐团组成超大型民族管弦乐团联..

亲笔书信呈现宋庆龄晚年心境在许多人的眼里,宋庆龄的身份是孙中山的遗孀,而她的内心世界,鲜有人知晓,公开的资料也极少。正在宋庆龄陵园举行的“牛恩美、过霞庆捐赠文物展”上,宋庆龄亲笔书信真实呈现了她的晚年心境,并见证了她对亲人浓浓的关爱。 牛恩美的祖父、过霞庆的外曾祖父牛尚周是宋庆龄的姨父。此次两人捐赠的306件宋庆龄及牛家的物品包括衣物、用具、照片等,记录了两家几代人之间的深挚亲情,其中30余封宋庆龄写给牛恩美的亲笔书信,为世人..

“卷福”《哈姆雷特》最小时差到京周日(11月22日)下午,尽管雪一直下,但众多戏剧爱好者和卷福的粉丝还是早早守候在首都剧场门口,有秩序地等待下午由英国国家剧院带来的“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哈姆雷特》。该剧今年夏天刚刚在英国国家剧院演出,仅仅两三个月时差就由NT Live带来,也是“英国国家剧院现场”项目最短时差的一次。 尽管《哈姆雷特》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都已经是烂熟于心,各种版本的改编也看过不少。但卷福版本的《哈姆雷特》还是让人惊讶于舞台的..

《火锅英雄》四主演真闹腾 白百何当“姨”又当“妈”11月23日下午,重庆方言电影《火锅英雄》在北京举办发布会,以火锅店开业剪彩的方式宣布这部由陈坤、白百何、秦昊、喻恩泰领衔主演的电影定档2016年4月1日。 发布会现场,制片方特意表示很少有剧组像这四位主演这样志趣相投、太能闹腾,希望媒体记者理解。当主持人问《火锅英雄》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时,四位主演果然开始插科打诨、调皮开涮。 陈坤表示,这是一个“有关火锅教主与她的火锅护法的故事”,还自夸“很高兴导演杨..

近600岁太庙转型为艺术馆由市总工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四书五经展”11月23日在太庙艺术馆开幕,这场传统文化盛宴也为近600年历史的太庙转型拉开帷幕。5年内,劳动人民文化宫将呈现集展览展示区、传统国学区、职工文化区、特色公园于一身的“三区一园”新形象。 太庙始建于公元1420年,原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展示中国古代礼制文明的场所。1950年,经周恩来总理提议,太庙被移交北京市总工会管理,成为职工群众的文化活动场所..

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月仙逝世曾培养了张叔桂、刘淑苹、戴月琴、恒红、孟素洁、李惟铨等众多评剧名角的评剧表演艺术家、评剧教育家花月仙,因病医治无效19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11月23日,她的追悼会在八宝山公墓举行。 花月仙生于1922年10月,原名张筠青,六岁即在天津拜师赵月楼、碧莲花、小杨月楼等艺人学唱评剧,上世纪40年代初已蜚声剧坛。1948年天津解放后,花月仙同李福安、王素秋、徐文华、袁凤霞等人共同成立前进评剧剧社,并演出了《兄妹开荒》..

怎样约束“豪杰式”翻译 不久前,由诗人、作家冯唐重新翻译的泰戈尔诗集《飞鸟集》出版,这部被称为“最具诗意和韵律”的译作,在读者间引起了很多关注和争论。 泰戈尔可以说是中国读者最熟悉的外国诗人,他的诗歌许多人都能够背诵,经典名句也反复被人们所引用,到今天为止,泰戈尔的诗集已经有诸多翻译版本,而冯唐新译的版本如何,也成为读者关注的问题。 新版译作反响不一,过于强烈的冯唐风格也引起了读者不同的评价,批评者认为“不雅”既是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