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王安忆:改编是借壳存放自己的灵魂

2018-05-25 18:26:37 来源:网络

今年是张爱玲离世20周年,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由许鞍华导演、王安忆编剧、焦媛主演的粤语版话剧《金锁记》,将于12月11日至12日在广州黄花岗剧院上演。

res29

问:改编张爱玲的小说为戏剧,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王安忆:首先,我对写戏剧很有兴趣。把一部小说变成一台戏剧,这个转换对自己的智力、智慧是一个挑战。小说是可以肆意叙述的,可以慢慢慢慢道来,但是戏剧要求你把故事都控制在一个空间、时间里面。为了改编《金锁记》,我还画了些图、舞台的图。我想象舞台是分了好几个区域,我在想这些故事在各个区域里边发生的情节,那是很幼稚的,很有点游戏的性质。 

因为《金锁记》是我第一次改编剧本,比较大的困难还是结构。因为你一定要把小说的结构重新组织,张爱玲的小说是顺着自然时间行进的,她可以很从容地写。但是你知道舞台的逼迫很紧,你必须在两个小时里边完成。那时间怎么分配,分配给哪一个最重要的环节,这个是比较难的。

问:“误解”是经常会发生在表演与观看、写作与阅读之间的。会不会你的改编也许对张爱玲是一种误解,搬上舞台之后,又会被观众误解?

王安忆:这肯定会,这没有办法,人们只能承认现实。我在想,张爱玲不一定喜欢我对她的改编。张爱玲挺挑眼,她可能对别人都不满意,只对她自己满意,会不会是这样?但是没关系,改编者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处境,可能会误解作者。也许正是因为误解了,才选择了去做一个改编。可能改编会低于原创,但是说不定还有可能高于呢,对吧?这也是有可能的。

问:这次改编中加入了你的什么东西?

王安忆:我觉得我的气质和她完全不一样。你知道张爱玲的小说里边,她写伤心事都是用一种看穿的姿态,她有一种处之淡然的态度。梁文道以前评论,说她像从来没有童年一样,好像生来就是看穿了一切的一个人。但是我觉得在张爱玲早期写小说的时候,也有一点小孩故作大人状的,但张爱玲无疑是很有才华的,这是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 

我在改编中有减,也有加。我把张爱玲小说里边长白的那条线全部剪掉了,加了长安的那条线上的故事。改编,其实有点像是借,怎么讲呢?就是借她的壳子放自己的灵魂,放我对世界的看法吧。我记得第一次演出时候用了一个海报,那上面有一句话,“最坏的时代再做最坏的事情”,那句话特别张爱玲式,好像要把这个事情烂到底,然后它才能发芽长出新东西来。我就想让它长出新东西来。

问:戏剧的启蒙是什么时候在你身上发生的?

王安忆:我觉得每一个写小说的人都会受到戏剧的诱惑的,因为它对人的写作技巧的要求是很高的,尤其对语言的要求很高。因为语言非常浓缩,它只能用对话来表达。我想对每个作家都有(要求),你想作家后来都写戏,莫言写戏,然后刘恒也写戏,都想试试写,哪怕是试一下也得写。其实我很喜欢看戏,我可能最喜欢的业余生活就是看戏。你要从表面来说,可能因为我父亲是个戏剧导演,但这个原因还是太单一了,具体些还是从文学出发的吧,因为戏剧和文学最接近了。

问:现在戏剧界会有一种声音,觉得演出作品缺乏文学性,包括很多原创作品,对经典剧目的排演也缺失了对文学核心的正确解读。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王安忆:现在不是说文学性缺失的问题,我就觉得不明白,为什么我们所有的演出都那么不重视剧本,对剧本特别忽略?有的时候说一个戏要改编了,大幕一拉开,改变了的就是舞台,舞台越来越豪华,对剧本却特别不重视,也不知道什么道理。

问:你在复旦大学授课过程中,观察到90后学生有什么特性吗?

王安忆:我现在上的课叫“写作实践”。就发现年轻的一批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他们选择了文学写作,但是阅读量非常小,而且在变得越来越少。这没有办法的,因为他们这个时代就是一个直观读图的时代,人类的阅读能力都在退化。那种拿着手机看东西的,都不叫阅读,只能叫做是信息的攫取。阅读是完整地看一本书,随便任何书,你就完整地看一本书。有时候我也让他们把他们读的书告诉我,我也去读他们的阅读,我发现怎么那么差。他们给我的回答都很令人扫兴。你读得少,你就不会辨别。

问:你的写作理想是什么?

王安忆:写好每一个眼前的作品。另外,我在想,我这一生最后也得写一个戏剧,契诃夫那样的。

,竹胶板 编剧王安忆:改编是借壳存放自己的灵魂

相关:

听老歌回荡着历史的声响清末民初工尺谱的唱本、“文革”中交响音乐《沙家浜》的指挥总谱、上世纪三十年代百代唱片的总目,还有一大批解放区的油印歌本……从这些个人收藏中,杨浪发现了那些“历史的声音”。这也是一本可以听的书,考虑到如今很多老歌已经不易听到,杨浪特地亲自唱了书中的老歌,读者只要把文章题目前的条码扫下来,就能在手机中听到他边读边唱的声音。 历史是有声音的,再强大的史家,也写不出历史本身的旋律。 ——杨浪 时间: 10月19..

猴年春晚明星签保密协议 泄密者将被请出去摘要:我们不能向媒体透露猴年春晚的任何消息。 “实在对不住,我们不能向媒体透露猴年春晚的任何消息。因为我们和春晚剧组签了保密协议。” 距离2016年2月7日春节除夕夜还有75天。随着猴年春晚日益临近,许多读者对70后导演吕逸涛执导的“2016年猴年春晚节目除”充满了期待。猴年春晚,节目到底准备得怎么样?11月22日当晚,当华西都市报记者电话采访正在积极准备春晚魔术节目的著名魔术师傅琰东和他的经纪人尹健先生,打探猴年..

清代老油画 出自工匠手油画,西方人最在行的玩意?不尽然。早在公元16世纪起,欧洲传教士就把油画带到了中国。中国画匠融国画与洋画、历史与艺术、高雅与通俗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画卷。这些中国油画的鼻祖之作对中国美术史、美术交流史、清代社会史、清代风俗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当之无愧的“美术之外的美术,历史之外的历史”。 日前,12件清代老油画在华辰秋拍上亮相,这些用油画呈现的中国境像并非出自郎世宁、王致诚等大家之手,..

民初来华的美国女记者美国女记者Edna Lee Booker,中文名宝爱莲,曾任美资《大陆报》及《国际新闻社》记者。1922年,她凭借美国女牛仔“初生牛犊”的冒险精神先后采访了张作霖、张学良、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曹锟,又与宋美龄结识,巧遇陈炯明叛乱,采访了孙中山、伍廷芳等。 《民国群雄采访录——美国女记者与民初军政强人》 [美]宝爱莲著 杨植峰 俞梦恬译 团结出版社出版 宝爱莲是二十世纪初西方记者中真正近距离深入到中国军阀生活的唯..

筷子兄弟:坦克遇上音乐天才筷子兄弟的肖央和王太利,从默默无闻的文艺男青年,到家喻户晓的歌舞演导全能型当红组合,有些人认为他们走红仅仅用了几年,也有人觉得其实他们努力了很多年。在近日做客京华茶馆时,兄弟俩互评对方,王太利说肖央是坦克,雷厉风行;肖央评价王老师“音乐天才”。他们说,筷子兄弟会一直合作下去,最少到80岁。“我觉得肯定会永远组合下去,最少要一块儿合作到80岁,但是可能80岁以后演不动,唱不动了。”王太利笑着说。 兄弟缘..

遭遇“走音”怎样才能渡过危机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礼完结之后,不少网友热议杨丞琳与陈奕迅两人在颁奖礼上的一段长达10分钟的经典电影歌曲串烧,有不少观众指责演出“走音严重”,逼得两位歌手纷纷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尽力了”。事实上,无论是唱功多好的歌手,遇到“走音”这样的情况也很正常,但怎样去面对就会显示出明星与团队的不同了。 数一数 走音的大牌居然这么多 不少网友直指陈奕迅在演出中多次走音,但也有人出面缓和,认为这本来就是他的演..

人类历史中暴力正逐步减少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暴力为什么会减少》 [美]斯蒂芬·平克 著 中信出版社 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和科普作家、本书作者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残酷和暴力更少,更加和平”。平克整合了历史学、人类学、社会生物学、演化心理学、法律制度、经济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等多个学科,融合了日常统计数据和社会科学定量研究方法,提供了大量数据,绘制了各类图表,勾勒出人类历史..

刘采用水墨对话毕加索近日,“墨戏毕加索——刘采水墨画展”在798开展,展出了艺术家近两年创作的40余件水墨作品。在刘采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毕加索的影子,他试图以水墨的形式与大师进行艺术上的沟通与碰撞。 刘采早年从事油画创作,“后来发现自己还是适合驾驭中国绘画的创作材料,于是便拿起了毛笔”。刘采认为,“水墨的质感更适合表达自己的想法,那种‘戏墨’的感觉很过瘾”。从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到,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夸张,某些笔墨感..

《辞海》情缘 巢峰近影 朱志凌 摄 编者按 2015年是策划和编纂《辞海》一百周年。本报记者日前赴华东医院探望小恙中的《辞海》《大辞海》常务副主编巢峰先生时,得悉他于11月19日参加相关纪念活动并讲话。应本报要求,巢老欣然将他的这篇《我与<辞海>割不断的情缘》略作修改后交由本报独家刊登。并在打印稿上写下“如合要求,请考虑发表”字样,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本报另约请秦振庭、朱志凌合写的《“以改良吾国字典为己任”--读陆费逵<辞..

冯唐杨晨将诗歌变诗剧11月21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杨晨与作家冯唐联手制作的《人籁吟诗会》(简称《人籁》),在北京大隐剧院上演。在此前上海的专场吸引了很多诗歌爱好者前往,演完后冯唐感慨:“如今还有人写诗,还有人吟诗,竟然还有人到现场来听,真好!” 杨晨是央广文艺之声的主持人,多年前与冯唐因共同参与制作一部纪录片而结识,这次跨界合作的《人籁》既是一场吟诗会,也可以看作是一部独特的诗剧。《人籁》精选了冯唐各类作品中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