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老油画 出自工匠手

2018-05-25 18:26:21 来源:网络

油画,西方人最在行的玩意?不尽然。早在公元16世纪起,欧洲传教士就把油画带到了中国。中国画匠融国画与洋画、历史与艺术、高雅与通俗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画卷。这些中国油画的鼻祖之作对中国美术史、美术交流史、清代社会史、清代风俗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当之无愧的“美术之外的美术,历史之外的历史”。

日前,12件清代老油画在华辰秋拍上亮相,这些用油画呈现的中国境像并非出自郎世宁、王致诚等大家之手,而由一些籍无名的工匠“零基础”自学完成,画面中东方人的面孔、服饰透着中国韵味,而肌肤、指尖折射出的却是西方画中特有的细腻光泽。

《拈花仕女图》

画面中羞涩的女子倚靠在嵌有大理石的桌旁,左手托腮若有所思,右手拈一枝白色兰花,显得雍容华贵却又不失俏皮。在对细节的刻画上,画家可谓下足了功夫,女子的发饰、指甲,衣服的图案、大理石桌面的刻画都细致入微,让人啧啧称奇。

那时候,多数外销画家及画工的真实姓名大多没有留传下来,但看这幅作品,很有可能是当时绘制肖像的名家“林呱”所绘。

《男官像》

《男官像》采用焦点透视作画,面部塑造采用正面光源,使光线和体积原则有所减弱,以适应清宫“古格”和“雅赏”的需要。画面中的官员身着朝服,挂有朝珠。通过朝服的补子可以看出所描绘官员为五品文官,官员神色凝重,呆滞的目光中带有一丝哀伤,画家对人物神态的体查细致入微,艺术表现力毫不逊色。

有趣的是,如同中国画中需要落款一样,这件作品的右下角也有签名,只是时间太过久远,字迹斑驳,只认得出“银河□勉之画”几个字,是否为画院画家的署名,还需要考证。

《上海黄浦江开埠图》

画面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左边第二栋三层建筑,该建筑为中国衙署式的海关建筑,建于1845年,命名为“江海北关”(现为上海海关所在地),是上海海关的第一代建筑。根据影像资料显示的建筑排列中,“江海北关”已盖有附楼及院落,并增加了许多别的建筑。专家考证了其他有具体年代的描述上海黄浦江开埠外销画确认,这件作品的创作年代约为1840年代后期。

《围棋图》

《围棋图》描绘的是一家老少闲时下棋对弈的场景,人物面部表情祥和,其中悬挂的花鸟四条屏引人注目,体现出当时人们的收藏审美趣味。

画面中,家具、灯饰,甚至是房间悬挂的绘画作品都被清楚地描绘出来。这对中国美术史、美术交流史、清代社会史、清代风俗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仕女和宠物狗》

画面中女子发型、妆容都非常独特,看得出是当时非常时尚的女子,她所倚靠的椅子上蹲坐着宠物小狗,非常逼真可爱。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件有落款的作品,作者系广东非常有名的外销画家黄达生,他的油画作品写实手法高超,人物和衣饰栩栩如生,颜色历经百年仍光彩照人,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

西方油画明代时进中国

世界上第一幅油画诞生在何时何地?早在公元前650年左右,一幅创作于阿富汗巴米扬洞窟墙壁的画作被专家认为是最早的油画,可惜这个可能改写油画历史的说法未得到艺术史学界的确认。反倒是出现在15世纪前的欧洲蛋彩画被认定成油画的前身。

在中国,两千多年前,已经有用“油”绘画的历史,到了明代,这些生长于西方的油画成为传教士的随行品进入中国,其中就包括天主、圣母的油画画像。这种直观的影画,不仅可以助于他们的宣传,更悄无声息地将西方油画传进了中国。

清朝康熙年间,西画东渐则形成更具规模的高峰。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潘廷章等人,都是擅长绘画的传教士,他们成为宫廷的外籍画师,画过一些油画作品。在清朝内务府的档案中,关于皇帝指派他们绘制“油画脸像”的记载多处可见。

中国式油画成外销商品

相较于中国画,西洋画就像影画片一样绚丽写实,一时间,这些“洋货”不仅被引入宫廷,甚至连坊间富户也开始追捧起这种与众不同的新玩意。于是,一些拿着毛笔画水墨画的小画匠开始走上“模仿之路”,宣纸换成画布、颜料取代墨汁……最终中国画师逐渐掌握了其中的门道,进而成为中国最早的油画家。

那个年代,中国画师学习油画算得上“无师自通”,他们的参照物也仅仅是“洋画”的印刷品或复制品,因而画面中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可以看出西方绘画的影子,但是这些油画也不是一味地模仿,融入了中国画的特点,中西结合,自成一家。

这些本土“油画家”的出现,把中国的风土人情、民间生活变成了中国式油画,最终成为抢手的外销商品再传出国,销往欧美地区。

外销画风行的年代,画面多捕捉清末社会风貌以及贵族生活。这些有别于工笔画、山水画的玩意成为权贵阶层追捧的“高雅玩意”,也因此这些外销画的画面大多记录了达官显贵的业余生活。不仅如此,画面中的细节鲜少夸张,特别是对贵族阶层服饰、家具、室内装饰、庭院园林的记录极为写实。

,清代老油竹林图片 画 出自工匠手

相关:

民初来华的美国女记者美国女记者Edna Lee Booker,中文名宝爱莲,曾任美资《大陆报》及《国际新闻社》记者。1922年,她凭借美国女牛仔“初生牛犊”的冒险精神先后采访了张作霖、张学良、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曹锟,又与宋美龄结识,巧遇陈炯明叛乱,采访了孙中山、伍廷芳等。 《民国群雄采访录——美国女记者与民初军政强人》 [美]宝爱莲著 杨植峰 俞梦恬译 团结出版社出版 宝爱莲是二十世纪初西方记者中真正近距离深入到中国军阀生活的唯..

筷子兄弟:坦克遇上音乐天才筷子兄弟的肖央和王太利,从默默无闻的文艺男青年,到家喻户晓的歌舞演导全能型当红组合,有些人认为他们走红仅仅用了几年,也有人觉得其实他们努力了很多年。在近日做客京华茶馆时,兄弟俩互评对方,王太利说肖央是坦克,雷厉风行;肖央评价王老师“音乐天才”。他们说,筷子兄弟会一直合作下去,最少到80岁。“我觉得肯定会永远组合下去,最少要一块儿合作到80岁,但是可能80岁以后演不动,唱不动了。”王太利笑着说。 兄弟缘..

遭遇“走音”怎样才能渡过危机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礼完结之后,不少网友热议杨丞琳与陈奕迅两人在颁奖礼上的一段长达10分钟的经典电影歌曲串烧,有不少观众指责演出“走音严重”,逼得两位歌手纷纷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尽力了”。事实上,无论是唱功多好的歌手,遇到“走音”这样的情况也很正常,但怎样去面对就会显示出明星与团队的不同了。 数一数 走音的大牌居然这么多 不少网友直指陈奕迅在演出中多次走音,但也有人出面缓和,认为这本来就是他的演..

人类历史中暴力正逐步减少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暴力为什么会减少》 [美]斯蒂芬·平克 著 中信出版社 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和科普作家、本书作者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残酷和暴力更少,更加和平”。平克整合了历史学、人类学、社会生物学、演化心理学、法律制度、经济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等多个学科,融合了日常统计数据和社会科学定量研究方法,提供了大量数据,绘制了各类图表,勾勒出人类历史..

刘采用水墨对话毕加索近日,“墨戏毕加索——刘采水墨画展”在798开展,展出了艺术家近两年创作的40余件水墨作品。在刘采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毕加索的影子,他试图以水墨的形式与大师进行艺术上的沟通与碰撞。 刘采早年从事油画创作,“后来发现自己还是适合驾驭中国绘画的创作材料,于是便拿起了毛笔”。刘采认为,“水墨的质感更适合表达自己的想法,那种‘戏墨’的感觉很过瘾”。从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到,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夸张,某些笔墨感..

《辞海》情缘 巢峰近影 朱志凌 摄 编者按 2015年是策划和编纂《辞海》一百周年。本报记者日前赴华东医院探望小恙中的《辞海》《大辞海》常务副主编巢峰先生时,得悉他于11月19日参加相关纪念活动并讲话。应本报要求,巢老欣然将他的这篇《我与<辞海>割不断的情缘》略作修改后交由本报独家刊登。并在打印稿上写下“如合要求,请考虑发表”字样,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本报另约请秦振庭、朱志凌合写的《“以改良吾国字典为己任”--读陆费逵<辞..

冯唐杨晨将诗歌变诗剧11月21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杨晨与作家冯唐联手制作的《人籁吟诗会》(简称《人籁》),在北京大隐剧院上演。在此前上海的专场吸引了很多诗歌爱好者前往,演完后冯唐感慨:“如今还有人写诗,还有人吟诗,竟然还有人到现场来听,真好!” 杨晨是央广文艺之声的主持人,多年前与冯唐因共同参与制作一部纪录片而结识,这次跨界合作的《人籁》既是一场吟诗会,也可以看作是一部独特的诗剧。《人籁》精选了冯唐各类作品中的五..

百元大钞从容挂进美术馆 顾长卫把钱看透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顾长卫所导的《立春》《孔雀》《最爱》等作品感动过无数观众,但其“当代艺术家”的身份却鲜有人知。今晚7点,“视介——顾长卫当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将拉开帷幕,顾长卫通过占据三大展厅的60多件与百元纸币有关的作品,向外展示其“艺术家”的身份,展览将持续至11月29日。在展览开幕前两天,顾长卫接受了京华时报记者专访,在他看来,电影和艺术边界越来越模糊,“尤其是当代艺术中的影..

何超盈接收吴冠中《木槿》昨天(11月22日),吴冠中《木槿》交接仪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这件在保利春拍上掀起激烈竞价的画作原来落入了澳门何氏家族集团,何超盈女士代表集团完成《木槿》的交接。 5个月前,吴冠中油画精品《木槿》现身北京保利2015春拍现当代艺术夜场,在激烈的竞价过后,以6900万元成交,由澳门何氏家族集团收入囊中。在昨天的交接仪式现场,作为何鸿燊博士与梁安琪女士的爱女,何超盈代表何氏家族集团完成此次吴冠中作品《木槿》的..

博特罗作品展开幕 哥伦比亚艺术大师首访中国 《博特罗在中国——费尔南多·博特罗作品展》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作为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当代具象主义艺术家,展览是博特罗大师在中国的首次正式亮相。博特罗半个世纪以来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体积与色彩的不懈探索而著称于世,他对童年时代哥伦比亚及拉美当地风情的描绘实现了罕见的普适性。 展出内容包括81个大幅油画和14个大幅画布素描,创作时间从上世纪70年代延续至今,全部是从艺术家的个人收藏中遴选而来,代表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