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先锋”关停 同病相怜却不必大惊小怪

2018-05-25 18:19:23 来源:网络

这几天一打开朋友圈,大家转发的都是纸质版《瑞丽时尚先锋》(以下简称“瑞丽先锋”)将于2016年1月停刊的消息。“纸媒最后的堡垒被攻破”等言论,刹那间充斥着网络。甚至只要搜索“停刊”两字,都会指向这个结果。想一年之前,时尚类媒体还声称是纸媒里唯一不受新兴媒体冲击的阵地,转眼间就先于那些半死不活的媒体之前倒下了。

大家的反应过激了。算天灾,算人祸,但不用大惊小怪。

所谓天灾,因为这是一粒滞留在时代滚滚车轮下的小石,最终化作齑粉是必然的;所谓人祸,一本定位不清的杂志,迎来这样的结果是难免的。如果公司上下、团队内外再有些随处可见的内耗争斗,那么《瑞丽先锋》能坚持到现在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瑞丽先锋》并不算死掉。停刊之后,《瑞丽先锋》将继续保留电子版,并发展电商业务。只是于《瑞丽先锋》读者,那份手捧厚重纸质翻大牌的华丽感,此生再也不会有。

遗憾、难过、爆料、预测……本期《布客帮》话题由蔡岫主持,唐山、须叔和久违的潘可非入座。

唐山:所有的“曾经”就都成了炮灰

蔡岫:你看时尚杂志么?

唐山:不看。

蔡岫:……那你为什么看上去很难过?

1 唐山:我不看但是我懂一本时尚杂志的长成。

编辑时尚杂志绝对是个手艺活。一般来说,它按页计算成本,比如一页3000元,编辑要绞尽脑汁,让这3000元呈现出最佳视觉效果。单有美文,或者美图,已完全不够,因为它要与其他各页竞争,要与以往各页竞争,必须从它们中挣脱出来,成为独特的一页。

这是个异常煎熬的过程,常常是一个方案在反复修改无数遍后,竟然又回到其初始状态。但这个煎熬是值得的,它让人懂得,什么是克制陈述,什么是言简意赅,在传达力量时,如何不流于肤浅与庸俗。或者,斯文并不只是一个面具、一种装饰,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态度、一种方式。

读过《联邦党人文集》的人,会惊叹于其中议论者的耐心与优雅,即使立场严重对立,他们仍愿慢条斯理地去讲道理。当时美国尚有大量奴隶,对废奴者来说,与奴隶主们共商国是,不啻为奇耻大辱,可他们并没有咄咄逼人或煽情,他们宁可把争议挂起来,先去讨论那些可能达成共识的问题。

显然,这种克制非天生就有,而是习得的结果。这习得不仅在学校里,也在社会中,只有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明白,尊重他人感受如此重要,他才会成为真正的建设者。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训育所又有多少?

蔡岫:所以,你觉得时尚杂志起到了这个作用?

唐山:应该说,这就是传统媒体的最大价值:媒体告诉人们,什么是正确表达,什么是良好沟通,当你生气时,该怎样提出反对,当你观点不同时,该怎样谋求共识。

当然,这一切隐含在表象背后,正如欣赏一件古人的玉雕,固然有造型之美,可真正宝贵的,却是其中的匠心与功夫,关键看你能否品出其中三昧。

教人怎么穿好衣服,真是件容易事吗?确实,在互联网时代,你随时可以从网上搜来上百条信息,可世上总有一些东西,是技术手册无法概括的,是要靠“熏”方能成功的。

正如在今天,网络让人们表达意见变得更加方便,可除了花样翻新的脏话,我们究竟达成了多少共识?恐怕远不如它造成的对立多。

蔡岫:网络媒体的运营也需要谋求共识,这不是传统媒体独有的特色吧?

唐山:也许终有一天,互联网也会形成它的手艺,通过这手艺,人们将找到自己的位置,学会平和的沟通,学会追寻更有品质的生活。可问题是:为什么在这个新手艺还遥遥无期时,我们却要匆匆抛弃那些老手艺呢?为什么二者之间就不能平滑交接?

问题的关键,也许在我们自己,我们可能从未真正品尝到那些老手艺的妙处,曾经打动过我们的,只是一份刺激而已,当更大的刺激到来时,所有的“曾经”就都成了炮灰。

为了建新城,就得扒旧城墙,为了新科技,就得扔掉老手艺,这种只看形式不看内涵的发展,究竟何时是个头?唯有一声长叹:《瑞丽时尚先锋》生非其时。我遗憾的是技术进步会带走太多好东西,而其中最可惜的,是那份曾经的手艺。

2 潘可非:“头文字G”们都倒下了

蔡岫:听说你了解不少瑞丽内部的事情,我是来打听内幕的。

潘可非:内幕不敢说,但确实有过一些深度接触。“瑞丽先锋”这类刊物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自主拥有版权的、可供多次利用的内容太少。

国内时尚类杂志最重要的一个模式,就是购买海外杂志的版权,即使用外刊的图片,将文字翻译成中文,再加上自己原创的内容做成一本杂志。这种做法的好处至少有两点。一是海外版权已经得到市场验证,二是有利于快速开展业务。何况,国内的策划和编辑力量,的确存在一定差距。

由于大多是信息类内容,即使拥有版权也难以进行多次利用,从而产生利益。只能依赖扩大杂志销量,收取广告费的经营模式。随着互联网规模越来越发达和深入,人们最不愁的就是获取信息。这种模式无疑趋向于老化和单一。

蔡岫:瑞丽集团似乎也做过不少尝试。

潘可非:对,出路自然是有的,那就是培育自己的品牌价值,比如“瑞丽模特经纪公司”和“瑞丽网”。模特公司虽然早在2014年就被解散,如今只保留躯壳,但其影响力一度是巨大的。“瑞丽网”则融合了手机、电子等业务,发展迅速,已从一个内部部门,独立成为公司。不过,似乎做IT这事儿,竞争更激烈。

再比如……嗯……似乎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了。至少我是说不出来了。

换个说法,这么大一个公司,中国驰名品牌,是不是思路窄了些?还是太过保守了些?还是有想法,没有人去实现,或者,没有人能去实现呢?

蔡岫:定位是不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潘可非:你说对了。“瑞丽先锋”于2008年和日本讲谈社旗下的知名杂志《GLAMOROUS》进行版权合作,导入外刊内容,焕然一新。《GLAMOROUS》是日本代表性的“轻奢”杂志,锁定那些彰显个性,标新立异,有着一定经济实力的25岁至35岁的女性人群。关键词是“辛辣、性感”。这类杂志,因为大多是英文“G”打头,所以在日本被称为“头文字G”。杂志中介绍的衣物大多不适合一般的工作场合,甚至对于休闲场合来说都是较为“醒目”的,而且价值不菲。愿意做出这种消费的人(后期也开始介绍能够通勤穿的搭配),在中国恐怕不多。

事实证明,在日本也不多。2013年7月,《GLAMOROUS》停刊了。在此前后,也有其他的“头文字G”倒下。对于那些花了大价钱买来的衣服,谁不愿意多穿几次呢?“瑞丽先锋”深知这点,所以秉承“瑞丽”一贯的关键词“生活、实用”对“瑞丽先锋”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这主要体现在国内原创的部分上。

从两刊的关键词可以看到,理念根本就是相悖的。于是两边的读者都无法争取,杂志只能在无尽的纠结中走向死路,不得不说遗憾。

生存还是死亡,永远是个问题。

3 须叔:别乱看,下一个就是你!

蔡岫:根据央视和新生代等第三方数据平台的评估,“瑞丽集团的阅读率仍排名第一位,在二、三线城市的下沉市场也做得最好”!这样都能倒掉,所以“平媒必死”的下一个会是谁呢?

须叔:我想起一部电影——美国恐怖片《下一个就是你》,普德顿大学发生了一起命案,几个朋友携手破案,却接二连三遇难,他们才意识到已进入凶手设下的狩猎陷阱中。现在,现实版的《下一个就是你》开始了,从《风尚志》、《壹读》、《心理月刊》、《今日风采》到现在的《瑞丽时尚先锋》。但是,《瑞丽时尚先锋》停刊之后,将继续保留电子版,并发展电商业务。

蔡岫:所以说,纸质停刊并不意味着《瑞丽先锋》完全关闭,而是向新媒体转型?

须叔:是的,很多传统媒体将以视频、微博、微信等数字化方式生存,往自媒体转型已是杂志必经之路。

蔡岫:传统媒体往自媒体转型,并不容易。

须叔:对。新媒体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媒体,但目前,网络平台的信息同质化已经相当严重,几个大号翻来覆去互相转发,同一热点的重复刷屏,已经开始让受众丧失浏览的热情。越来越多只看标题的“标题党”,甚至对各大公众号全部取关。虽说内容为王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网络便捷的Ctrl+C/V拷贝模式仍会让经营者产生误会,以为培植渠道强过重视作者等内容生产者。别以为只有传统媒体才需要内容,单一的运营理念也会成为新媒体信息载体的最大桎梏。

除了引来热钱,自媒体平台能否实现盈利始终是一个难题。尽管传统媒体确实在盈收方面大不如前,但不代表广告金主就会流到自媒体来。我最近收到一个朋友微信公众号的约稿广告,尽管已是约十万粉丝的中型号,仍然是无稿费,还委屈地说实在不行每年千八百的广告费就归您了。显而易见大多数自媒体的赢利仍徘徊在画饼充饥的边缘。人们都不笨,就算内容好得上天了,要想把粉丝力量变现还是相当吃力。

蔡岫:不能赢利可以先烧钱。

须叔:虽然,有不少自媒体也收获了融资,但在上千万的融资里,有没有泡沫存在?自媒体的泡沫恐怕比实体产业投资的泡沫要大得多。虽然现阶段,这并不影响投资人的高涨热情,但如果自媒体不能持续生产好内容并且进行用户垂直投射,依然会影响其投资价值。

此外,互联网阅读方式的改变、碎片化电子阅读,让年轻人因为不习惯集中阅读而放弃纸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会让他们不再忠实于某个自媒体平台。兴趣点一满足,注意力就转移,自媒体也许就会被更新的眼球经济体所代替。业者是鼓励信息碎片化,还是避免海量浅阅读,实在是两难的决定。

不解决这些问题,下一个该死的就是自媒体啦!

蔡岫:谢谢你还能回到我的第一个问题,哈哈。

,“瑞主神调查员 丽先锋”关停 同病相怜却不必大惊小怪

相关:

《话说资本论》(增订版)出版马克思的一双“撬动地球的手”仍在推动和改变世界。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及时有效回答一些重大问题,吴兴人著《话说资本论》(增订版)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2008年爆发世界金融危机后,作者次年出版了《话说资本论》。2015年以来,全球的资本市场又出现了大幅波动,作者再度把注意力从关注时政转移到经济方面,增写了30篇文章,继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新问题。并且对第一版《话说资本..

"双11"对车企不是常态 汽车非电商主流“双11”不是常态,“汽车电商元年”也并没有真正到来。 今年“双11”电商大战好不热闹。天猫一举创下了350亿元的交易额,颇为震撼人心。在汽车销售领域,今年也被定位为“汽车电商元年”,不少品牌均通过汽车电商平台参与网购促销。搜狐等三家汽车电商号称“双11”交易额达到235亿元,相当于天猫成交额350亿元的三分之二。 但这并不是一个能够让人完全信服的数据,否则它将比天猫的350亿更能象征网购时代的到来。天猫的成交额是实打..

豪车销量激增背后 置换金融渗透率飙升2013年,中国豪华车市场仍然处于快速增长态势。从前10个月的销量来看,宝马、奥迪都保持了20%左右的增长速度。而在豪华车市场放量增长背后,汽车金融功不可没。 目前,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推出诱人的信贷或置换政策。奔驰力推汽车金融服务,以刺激销量;奥迪、宝马则希望通过汽车金融深入挖掘细分市场空间。 “以置换方式购车的消费者达到五成以上,针对这部分消费者,厂家提供了相应的优惠措施,同时还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的金融支持。此..

广州车展PK东京车展:左手市场右手技术11月22日,一年一度的广州车展将再度拉开帷幕,主题继续沿用“引领方向,驾驭未来”,这也是国内汽车产业年末的例牌盛会,可以从中窥探未来一年的市场走向。 同一天,东京车展也将正式揭开帷幕,各个车企将围绕“竞争塑造未来”的主题,宣传在自动驾驶和环境等领域的最新技术。 全球两大汽车产业的盛会相继揭幕,对于日系品牌来说尤其意义重大。一方面,华南作为日系车战略市场,广州车展可以直接窥伺整个华南市场甚至全国市场的走势,直接..

车市冲刺2000万辆新高 日系车止跌回升今年车市“银十”尽管不如“金九”,但总体仍延续旺季增长势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本周公布,10月汽车产销量增长逾两成,前10个月汽车产销规模也超过1781万辆,全年首次突破2000万辆也已没有悬念。 日系车的全面恢复成为拉动10月乘用车增长的一大动力,当月整体增幅达1.8倍,年内累计销量也首次止跌回升。随着新产品入市发力,业内预计后续日系车市场走势将进一步向好。 全年汽车产销将超2000万辆 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1.60万辆和..

豪车竞争激烈 经销商布局四五线城市经销商渠道都下沉到四五线城市了 近两年豪华车在中国市场上爆发式的增长使得各品牌间竞争前所未有的激烈,经过价格大战、产能扩张一系列的比拼之后,今年以来,在豪华车市场趋于缓和的增长氛围下,新一轮的竞争再升级,各豪华车品牌开始渠道扩张的角逐。 竞争从产品多元化延伸到渠道多元化 在消费者日趋成熟的豪华车市场,品牌间的竞争早已不能局限于简单粗暴的价格大战,在产能布局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

日系车在华复苏提速 业绩仍不如两年前日系车的复苏速度能赶得上大盘吗? 如果把2012年从历史中删除 日产宣布10月在华销量同比大幅增长128%,本田也对外称在华10月份销量同比增长了211.6%,丰田则发出10月在华销量同比增长80.6%的消息。在华跑出了前所未有的惊人增幅的三大日系巨头,最近不断在对外传播10月销量倍增的正能量。 不过,稍微对日系车有所关注的人都会知道,去年由于反日风波,日系车在2012年9月开始遭遇销量严重下滑,而日系的份额也倒流进入其它品牌造成一..

特斯拉死穴:集成舶来的技术不是真创新位于北京的特斯拉在华首个展厅客如云集,店内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向预订者“发号”,最早预付25万元订金的客户有望在明年第一季度提车。有人推算了一下特斯拉在中国的售价,大概在100万~150万元。中国人买东西爱排队,土豪在特斯拉店里也没有特权,不过自家车库巨大的意向购买者们并不着急,因为买特斯拉更多是为了尝鲜和耍酷。 经过国内媒体的大肆渲染,特斯拉摇身一变为破坏力巨大的哥斯拉,从美国风靡到中国,并勾起了很多人的“国宝”..

渠道继续下沉 宝马在华推“利润四驱”再过一个月,史登科卸任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将满一年。在过去的11个月中,宝马中国高层的人事震荡让业界津津乐道于猜测下一个离开的是谁,而因设计缺陷引发的5次召回风波也招来了“拖延症”、“数量不够”的质疑。 宝马一面回应质疑,一面交出了一张还不错的成绩单。今年前10个月,宝马在中国大陆累计销量为31.7万台,同比增长20%。同时,全国第400家网点落户武汉,标志着其成为豪华车品牌在华经销商网点最多的车企。 尽管中国市场从两年..

特斯拉工厂事故致三人受伤 现股价波动据路透社消息,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加州工厂日前低压铝铸造设备发生事故,导致三名员工受伤。特斯拉股价之后发生起伏波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当地消防官员表示,11月13日特斯拉位于该州Fremont的工厂发生“工业事故”,不过没有引发火灾。特斯拉随后在声明中解释称:“一件低压铝压力铸造设备发生故障。三名员工被该设备的高温金属烫伤。”不过特斯拉未给出进一步细节信息。 在该消息传出后,特斯拉股价一度滑坡,不过晚些时候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