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街一面的仿古街 毁掉城市深远的根

2018-05-25 18:16:33 来源:网络

点击进入下一页
新面貌(漫画)

当前,愈来愈多的城市都头脑发热地想干一件事——建造一条仿古街。

这不幸地应验了20年前大规模城市改造时,我们说过的一句话:等到把真的拆光了后,就要造假的了。

记得上世纪末天津拆除那条著名的老街——估衣街时,我写过一篇文章《老街的意义》。我说:“一个城市的街道就像一棵树的千百条根须,其中最粗的根就是这城市的老街,它深深扎在城市生命的深处,也深深扎在自己的记忆里;它是城市活着的物质遗存,也是城市宝贵的精神遗产。”然而时至今日,只有为数不多的城市留下了这种货真价实、具有深刻记忆价值的老街,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屯溪老街和平遥城中的四大街。

历史是一次性的。如果毁掉,永远不会再生。可是当城市的历史遗存差不多拆光,偏偏又要开展旅游了,拿什么给人看?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城市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可是等明白过来为时已晚,世上没有后悔药,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仿古造假。于是,“仿古街”(如“明清一条街”)应运而生。

这里最大的问题,不是该不该“造”,而是造什么,怎么造,造成什么样。

造仿古街大多是先从城市幸免拆除的残存的一条老街开始。这种奄奄一息的老街,一旦被发现还有点油水、有点说头、有旅游价值,就开始大兴土木、大做文章、大举开发。一套公式化的做法是,先从这条街的历史里找依据、找故事、找卖点,然后找投资、找开发商、找钱,再找规划设计、找古建施工队、找各种仿古构建的装饰公司和工厂。现今,随着仿古街热,这种专业的规划团队、古建队、装修队、光彩公司愈来愈多。所谓的规划就是把老街改做一条纯粹的商业街、购物街:与商业无关的一律抹去。沿街两边全是新建的商铺,模样大同小异,很少顾及当地的历史特色。清一色木雕花窗、青砖粉墙、油漆彩画、牌匾高悬、红灯高挂,阔绰一些的店铺门口再摆上一对石狮,既无地域特点,也看不出哪朝哪代,像古装电视剧里的演员花花绿绿站在街道两边。然后将街面的老石板换成新石板,栽树植花,再仿照西方城市步行街摆上长椅条凳,供游人歇脚。为了证实这是“老街”,便象征性地留下几幢老屋,却也粉刷一新,或者干脆翻盖,加大尺度,扩大店面。有的则把本地几个“老字号”硬塞进来,以壮“老街”门面。

然后是动迁,将原住民统统请出去,易地安置。原住民是老街的主人,也是老街的灵魂,他们身上保留着老街代代相传的记忆与情感。把他们请出去,老街还剩下什么?只剩下街名,街名能成为旅游的卖点。因此,如今各地的仿古街除去街名,其他基本是一个模样。就像当年造新城那样,彼此抄袭,结果千城一面;如今造仿古街还是彼此模仿,结果也一定是千街一面。

跟着是招商。商家来自各地,商品也来自各地,连旅游纪念品也来自全国各地,本地历史文化的特色难以寻觅。何处寻觅?待到节假日外地游客蜂拥而至,热烘烘地逛店、购物、餐饮、拍照,回去一看照片,如果不仔细辨认,无法看出这是在哪个城市的“老街”拍的照片。

由千城一面到千街一面,不是一种城市文化的悲哀吗?

说白了,过去拆掉真的老街,是为了赚钱,现在造假的“老”街,还是只为了赚钱。归根到底,仍旧没把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精柛当做一回事。虽说这种仿古街也带来了一些城市旅游消费的经济收益,但它捧给游人的不是自己的个性与精华,而是一种打着老街幌子的粗鄙化、低品质的“旅游产品”,而且还破坏了城市的历史信息,毁掉了城市生活一条深远的根。

其实,从旅游角度看,愈是原真的,愈有旅游价值。历史街区的价值是多种的,有见证价值、记忆价值、文化价值、研究价值、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和旅游价值。失去前边诸多价值,街区就没有旅游价值,减少前边诸多的价值就降彽了旅游价值。

老街是破旧的,当然需要焕发它的活力,但要焕发的是历史的活力,还有历史的魅力。请不要对老街再用“开发”这个词,改用“修缮”吧。在修缮一条老街时,请多听听专家的建议,也多听听原住民的意见,请尊重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三思而后行。

,千街一面的仿古街 毁掉城市深远的助的部首 根

相关:

郎朗:光靠舞台演出“练”不出大师 郎朗“一爱一生”钢琴独奏会将于12月13日在广州大剧院上演。近日,一直在欧洲演出的郎朗接受了广州日报以及广娱大本营的邮件专访。郎朗表示,光靠舞台演出是“练”不出大师的,有时还会“练”出乱子来,他要保证自己每天有两小时的练琴时间。对于外界认为他的童年很不幸,他直言:那是一种误解,若不热爱钢琴,再逼迫也无用。 弹奏每一部作品都要心怀虔敬 广州日报:此次在广州钢琴独奏会上,你将带来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

20%用户每天查看手机超过50次德勤日前发布《移动消费大未来:2015中国移动消费者行为》报告称,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58%的消费者每天查看11-50次手机,约为每小时查看1-2次。而有20%的用户每天查看超过50次手机,约为每小时大于3次。德勤将这一部分用户定义为智能机重度使用者。 不同年龄群体每天查看智能手机的次数也有较显著的差异。18-24岁的年龄群体中,52%的用户每天查看手机在25次以上,25-34岁的群体中这一数据为47%,而35岁以上的年龄群体中每天查看..

全球首部藏羚羊题材动画电影《藏羚王》公映由导演刘宇军执导,李扬、鞠萍、王雪纯等“黄金”配音阵容参与的全球首部以藏羚羊为题材的中国动画电影《藏羚王之雪域精灵》,11月20日在中国公映。 《藏羚王之雪域精灵》讲述出生在青海省可可西里的小藏羚羊“呶噜”在冰川雪国,排除险境,智斗盗猎者,并最终成长为藏羚王的励志故事。 “为拍摄此片,我们用了25年追拍藏羚羊,积累了2万多分钟的拍摄素材,又用了4年时间制作电影的先导片,用8年时间制作这部电影,电影里所有的..

环球主题公园拟设七大景区 特别添加“小黄人”备受关注的环球主题公园有了新进展,市发改委日前透露,已开工的环球主题公园规划了七大景区,除了最经典的侏罗纪公园外,还特别添加了“小黄人”等最新打造的景区内容。配套基础设施方面,八通线等3条轨道交通线路经过或通往主题公园,环球主题公园将在2020年开园运营。 环球主题公园位于通州文化旅游区,从初步方案上看,主题公园拟规划建设7大景区,共约27个景点及大型表演节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按照初步计划,像侏罗..

网络游戏与粤剧“跨界”联姻 三台粤剧大戏上海献演这是粤剧《决战天策府》剧照(资料照片)。 新华网图片 取材于互联网的武侠题材粤剧大戏《决战天策府》18日晚在上海人民大舞台献演,为广东粤剧院在黄浦江畔为期一周的精彩演出揭幕。 即日起,《决战天策府》《梦·红船》《伦文叙传奇》等3部原创粤剧大戏将轮番在沪上演,戏迷将一饱眼福。 据了解,粤剧与“海纳百川”的上海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19世纪至20世纪,大量岭南人士迁居上海,他们与江浙及全国各地的移民共同..

老北京何时有的“糖炒栗子” 老北京的糖炒栗子曾与烤白薯、糖葫芦一起被视为冬日里最具风味的三种时令小吃,“栗香市前火,菊影故园霜”这是清代描写北京风情的诗句。如今,京城大街小巷排着长队买白薯的场景早已绝迹,可是冒着寒风、排着长队等着热乎乎的糖炒栗子出锅的场景仍不鲜见。那么,北京是何时开始种植栗子的?“良乡板栗”产自良乡吗?北京人又是什么时候吃上糖炒栗子的呢? 北京种植板栗已有两千多年 据《北京果树志》载:我国栽培板栗的历史悠..

崔健加盟《中国之星》:摇滚乐要与时代互动 自从崔健要上真人秀的消息甫一公布,就让不少人惊讶了一把。由老崔担纲“巨星推荐人”的《中国之星》将于本周六(11月21日)晚9点开播。在近日的录制探班中,崔健直言不喜欢被叫“摇滚之父”,宁愿被叫“摇滚孙子”。在接受采访时,崔健不仅回应了所谓的“走下神坛”,也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对待选秀节目的态度。 不喜欢被叫“摇滚之父” 崔健向来是个有话直说的人。在《中国之星》的录像现场,他就一度把现场导演堵得说不出话..

《烽火梁山》谱写战地民族情 再现杨勇抗日事迹前日(11月18日),由济南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广东新诺影业集团、中共梁山县委联合出品的革命题材剧《烽火梁山》杀青发布会在京举行。从2013年筹备到近日关机,该剧历时近三年的时间,仅剧本就经过了多次修改。 《烽火梁山》以开国上将杨勇将军为主角,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描述,再现了杨勇上将在冀鲁豫边区、鲁西地区及梁山地区的抗日英雄事迹,讴歌了中华儿女不惧强敌、奋勇抗争的民族精神。据悉,该剧将于2016年春节..

“无聊小说”因《纽约客》变现象级畅销书近日,一本名为《斯通纳》的小说在国内出版的消息,在出版界和文学界的微信朋友圈里广泛流传。这部被称为“遗忘在上世纪的最伟大作品之一”的小说出版于1965年,半个世纪以来几经绝版、少人问津。近年,这部书却突然席卷欧美书市,成为现象级的畅销书。 1965年,美国丹佛大学的英文教授约翰·威廉斯的小说《斯通纳》出版,在此以前,这部作品已惨遭7家出版社退稿。小说的主人公斯通纳来自偏远农场,19岁进入大学学习农学,从一堂..

《擦枪走火》杀入贺岁档 "吕秀才"深陷三角爱情在定于12月11日贺岁档上映的爱情喜剧《擦枪走火》中,《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喻恩泰变身为一个在前任和现任之间不断纠结的都市小男人,引发了一系列搞笑乌龙事件。演爱情喜剧电影难免会有激情戏,喻恩泰透露拍摄时妻子全程陪同在侧,甚至还帮忙清场。 北京晨报记者 柴春霞/摄 由周伟执导的《擦枪走火》讲述了由意外怀孕引发的一系列爱情喜剧事件。喻恩泰在片中扮演龙套演员黄斗,他因为前女友意外怀孕而身陷前任和现任的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