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职业为何这么少

2018-05-25 17:57:51 来源:网络

近日发布的“2015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结果中,自由职业者成为“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职业”榜首,其次是教师、政府官员、艺术工作者、普通公务员、导游、民营企业家、健身教练、演员、创业者。

毫无疑问,有闲、有钱、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人们羡慕自由职业者最重要的原因,但自由职业者真的都如此幸福吗?显然绝非如此,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变得越来越忙碌,越来越没有闲暇,真正的自由职业也在逐渐变少,专业的作家、艺术家、自由撰稿人等职业渐渐消失,编辑记者变成朝九晚五的白领,互联网创业变成24小时网店,设计、营销等被公司化所主导,真正体面的自由职业还剩下多少?

自由前面应加“成功”        

自由职业者成为“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职业,引起了人们对于自由职业的好奇和讨论,矛盾在于,自由职业本身并非是一个严格的职业分类,更多是对某些职业的一种形容,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说,“就概念上来说,这个榜单中排名前十的职业,有的是相互包含的,比如艺术工作者、健身教练、创业者等,一般情况下都被认为是自由职业者。所以,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有一些东西需要先厘清”。

究竟什么是自由职业?哪些人群是自由职业者?李河说,“自由职业者,从定义上来说,是自己雇佣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所说的双创人员,即从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人员肯定是自由职业者,此外,还有个体经营者,企业家、艺术家、作家、媒体的编辑记者、软件开发者、平面设计等等,这些都是自由职业者。”

那么,自由职业者为什么能被认为是“最具幸福感”的职业?李河说,“其实这个问题需要更细致的分析,首先,以定义而言,自由只是对职业的一种形容,而不能算作一个比较严格的分类,所以,公众对于自由职业的感觉,可能会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如何描述自由职业。其次,自由职业的情况究竟如何,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撑。比如说自由职业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究竟多少,比如说自由职业者的平均收入是多少?这些都很重要,没有这些数据,很难进行更深入的讨论,甚至这样的调查本身都有问题”。

即便以常识来判断,事实也不是那么乐观,李河说,“任何职业,有干得好的也会有干得不好的,自由职业也一样,有成功也会有不成功,比如说画家村,一般来说,一个画家村,通常只有少数几个画家能够脱颖而出,绝大多数能够保障基本的生活就不错了。再比如说个体经营者,干得下去就接着干,干不下去就得关张。所以,自由职业收入未必很高,同时也未必有更多的闲暇,比如农贸市场卖馒头的店主,他们可能早晨三四点就起床,一直干到深夜,休息时间都很少,更不用说闲暇时间了。所以,人们羡慕的,其实不是自由职业者,而是成功的自由职业者,人们看到他们从事体面的工作,收入不低,又有有大量的闲暇,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一步的,比例是极少的”。

自由即是幸福么        

如何才能算是自由,自由和幸福之间存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人们不再向往“稳定的工作”,而是向往“自由职业”呢?在网上的讨论中,“自由安排时间,不必朝九晚五”、“不受办公室政治困扰”、“不受企业规矩约束”等等成为崇尚自由职业普遍的原因。

向往自由是人类的本能,固定而无限重复的工作模式,沉重的工作压力让太多人不堪重负,自由职业被推崇并非无因,李河说,“时间,在这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不是自由职业的必须条件,但却是幸福感的必须。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今天,成功的自由职业者,实际上是许多人的一个梦想。”

自由职业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李河说,“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普遍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特定的经济环境,高端的双创人群会变多,中国每年有5、6百万大学生毕业,但是就业率只有60%-70%,剩下的这部分人群,就是产生自由职业者的温床。从这个意义上,自由职业者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自我选择的,他们有一定的禀赋、能力,自己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第二类是在就业大潮中被挤出来的,进不去国企、私企、各种职业领域,只好成为自由职业者。一般来说,第一类未必都成功,但成功的大多是第一类。第二类想要成功会很艰难,想必也不会是大家所羡慕的”。

事实上,成功的自由职业者极少,但却是更多其他职业者以及未成功的自由职业者所羡慕的对象。李河说,“首先来说,公务员、国企员工这些传统的职业依旧是人们就业的首选,为此不惜付出种种努力,过关斩将,面对数以亿计的竞争、面对复杂的办公室政治也在所不惜。但是一旦进入之后,朝九晚五、各种职业责任、升值压力、普通的收入,都在不断地压榨着人的心灵,使人变成套中人,这时候他就会有新的梦想,而自由职业这么一个乌托邦式的职业形式,光鲜亮丽的外表、高收入、自由而闲适的生活就会格外吸引人。其次,对那些还没有成功的自由职业者来说,成功的自由职业者会成为他们没有选择的梦想,他们只能梦想着成功,没有别的出路”。

时间都去哪儿了        

自由职业者和现代技术的发展有关,但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社会生产模式的变化,使得自由职业者的空间越来越小,也就是说,自由职业者在变少,而不是变多。

这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却是现实存在的问题。李河说“在今天,各种生产资源越来越被体制化的组织所垄断,比如国家、企业,而留给个人的缝隙越来越少。算起来无非两种,第一种,大企业不愿意做的,不划算做的那一部分,第二,技术更新时代产生的某些特定的机会,使得有眼光的人可以占据先机,比如马云这样的。但这样现象有一个普遍特征,一个马云出来,后面跟着几个小马云一般的人,在后面是一大堆跟随者,但是后来者成功的几率极小,因为空间就那么大,有人占据了,后来人就没了”。

事实上,更普遍的现象是,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变得越来越忙碌,高昂的生活成本,沉重的工作压力,激烈的人才竞争等,都在不断地催促人们更快一点,更忙一点,而不是让人更闲一点儿。李河说,“按理来说,现代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日渐强大,物质产品的更加丰富,人们为了满足基本需求而工作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人们会越来越空闲,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悖论在于,就业并非如此,进入市场以后,资本的逻辑会推着他不断地向前,更加忙碌”。

正如一位作家的书所言,资本消灭睡眠。发达的生产力并没有让人们生活得更加从容,而是更加紧迫。李河说,“资本的逻辑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它不是达到一定程度就足够了,而是永不满足,永远在索取,这要求人们不断地把工作时间最大化。因为资本要求扩张,别人在进步,自己不进,必然会退,甚至被淘汰。这样的焦虑让人必须越来越忙碌,不可能自由,不可能自主的时间更多,只会更少。”

这正是现代性的代价之一,李河说,“人们批判现代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资本的逻辑对人的控制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因此,想要自由,想要时间,必须对资本的逻辑加以制约”。

真正的自由是对待时间的态度        

摆脱繁重而无止境的工作,自由支配生命、支配时间,从来都是人类幻想的目标,科幻作品里,机器人代替了体力劳动和重复性的劳动,人们从事着各自最感兴趣的工作,绘画、音乐、写作、雕塑、研究等,而这些,其实都可以看做是自由职业。

这样的幻想是否真的要等到技术的高度发达,等到摆脱了常规的劳动才有可能?李河说,“首先,从理论上来说,越是发达的社会,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比如经济衰退,自由职业者的比重就会越高。其次,文化的传统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美国这样的国家,有崇尚自由的传统,他们的自由职业者比例,根据数据显示,超过30%,而东方国家,特别是有儒家思想传统的,对家族、企业等共同体有忠诚感的,让他们离开共同体从事自由职业就有些难,比如日本,数据显示只有6%。”

事实上,自由职业者是否会成为更好的选择,和社会发展的水准也有重要的关系,李河说,“自由职业者比例要增长的话,和社会的信用体系,保障体系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信用体系,一个人从事创意职业,受雇于各个公司,和不同的生意伙伴合作,他们凭什么获得别人的信任,这就需要一个好的、可查询的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就很麻烦。再如社保体系,假如在美国这样社保健全的社会中,一个人从事自由职业,后顾之忧很少。但是在我们这个社保尚不完善的社会中,如果一个人自愿选择自由职业,那么他的家庭、他的亲人朋友可能会有焦虑感,觉得没保障”。

在李河看来,真正的自由,并不仅仅是时间,而是对待时间的态度。他说,“真的自由,和参加游戏的态度有关,如果说自由只是完全自己支配时间,那么在资本的逻辑下几乎不可能实现。想要这样的自由,必然要引入别的逻辑,比如赚一大笔钱后不再工作、甚至出家之类,但这不是自由职业,而是没了职业,这个结局不是在职业中游刃有余,而是被挤出去了。所以有,在今天,最重要的是,时间不是简单的空闲,而是热情和兴趣,如果一个人投入热情,获得回报,也会有幸福感。有人喜欢纯粹的闲暇,但也有人闲不住,愿意把时间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享受成果。这样的以忙为闲,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李河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专业建站公司 幸福职业为何这么少

相关:

女冒险家罗宾·戴维森自传《轨迹》将出中文版罗宾·戴维森的自传体小说《轨迹》即将推出中文版,中文名暂定为《我行——沙漠,一只狗,四匹骆驼和我》。日前,这位65岁女冒险家来到北京,回忆那次改变她一生的旅行,袒露她真实的内心。 1977年,罗宾·戴维森独自一人在四只骆驼和一条狗的陪伴下,行走了1700多英里,穿越澳大利亚沙漠。而在沙漠之旅后,罗宾搬到伦敦,写下了著名的自传作品《轨迹》,后被拍成电影《沙漠驼影》。这本书是探险旅行类作品的代表作,行销至今,..

韩童生冯宪珍“办公室”谈恋爱俄罗斯经典爱情电影《办公室的故事》一度风靡中国,片中经典对白几乎人皆可背。12月11日至13日,这段经典爱情故事将由俄著名导演亚历山大·库金携手中国老戏骨韩童生、冯宪珍,再现于保利剧院的舞台。 俄罗斯著名导演梁赞诺夫执导的电影《办公室的故事》,讲述了莫斯科某统计局古板严肃的女局长卡卢金娜和男下属诺沃谢利采夫之间的一段办公室恋情。这部洋溢着俄罗斯风情的爱情喜剧,截然不同于当下流行的“快消式爱情”和“都市..

现代文明当前,如何守候乡愁大利村是至今仍保存着原生态生活方式的侗寨之一。 均本报记者 王彦摄 从人类学视角看,中国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化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维系文化认同的纽带。正因为此,“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中国传统村落的诗意期盼与表达。11月16日,2015年首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召开,峰会主题为“保护·传承·发展——传统村落与现代文明的对话..

争抢琅琊阁,不如多拍《琅琊榜》9月中下旬开播的电视剧《琅琊榜》,目前热度不减,甚至愈发火爆。最新的战火已经烧到对于剧中地名的争夺上面。安徽滁州、江苏南京、山东沿海等地纷纷宣称,“琅琊阁”、“琅琊山”的原型就在他们当地。安徽滁州已经率先把琅琊山上面的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在电视剧里,“琅琊阁”以发布“琅琊榜”闻名,给江湖上的英雄豪杰排排座位。不知道现实中的安徽滁州“琅琊阁”,会不会考虑开发发布现实版的“琅琊榜”? 《琅琊榜》从..

谁来为中国小读者写科普?在刚落幕的2015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上,科普童书成为各家出版社力推的重头戏。据“东方大数据”发布的2015中国少儿出版阅读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显示,科普读物已成为儿童文学和低幼读物之后,最受家长与小读者青睐的童书品种。与儿童文学中原创作品比例占绝对优势的状况不同,畅销科普读物几乎一边倒地由进口书唱主角。原创科普方面,除《十万个为什么》系列外,几乎没有力作。 科普原创作者和作品少得可怜 陈伯吹之子、著名物理学..

故土、迁徙与现实主义远眺 《山河故人》片尾,在短暂的幻听之后,老无所依的沈涛走进漫天飞雪,随着《GoWest》跳起独舞,与后景处的汾阳历史文化地标文峰塔融为一体。(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因其自身完备圆熟的写实能量与表达,《山河故人》对上海电影由时间向空间、当下与怀旧、转变与交织的现实主义路线有了默契的继承与进取的创新。这是属于故土故人的现实主义美学景观,也是影片长镜头写实中温情而克制的浪漫。 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审视贾樟柯导演..

帕尔曼:这个冬夜里我们一起天荒地老每当提及以色列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人们总是不约而同地想起曾风靡全球的《辛德勒名单》主题曲。这位已至古稀之年的大师仍旧活跃于舞台,似乎对音乐从未有过疲惫之感。与常人不同,4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而失去双腿行走能力的帕尔曼只能坐着演出。虽然这一生都要借助于代步车,但对音乐的执念却促使他一路前行。他曾获4次艾美奖、15次格莱美奖,是当今演奏界无可争辩的顶级大师,颇具传奇色彩。11月12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这位..

《007:幽灵党》自我致敬的背后是自我解构图为《幽灵党》剧照。(资料图片) 评价《007:幽灵党》不是一桩容易的事。如果完全不了解肖恩·康纳利那一代的007,很可能根本看不明白《幽灵党》里此起彼伏的戏仿、解构和自嘲,乐趣全无,只觉扑面而来一股过时的迟暮气。这年头“正常”“常规”的商业大片都不敢用这种考古学论文的手法来拍。可是在铁杆007粉丝的眼里,邦德掌握着杀人执照却选择“不杀”,子弹一次次上膛又一次次卸下,而他一点不潇洒地在余烬中活下来,这样的《..

2015北京杂协“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收官千龙网讯 11月17日晚,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杂技家协会承办“传统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之走进华北电力大学世界学生节专场”活动在华北电力大学隆重举办。至此,2015年北京杂协承办的“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完美收官。 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艺术,近年来,北京市文联举办了“传统艺术进校园”品牌系列活动,北京杂协响应号召,连续组织新老艺术家,“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走进工厂、社区、医院,让更多的观众享受历史悠久..

“大师”展为何青睐商场?“传奇·毕加索艺术大展”上展出的毕加索早期作品《矮人舞者》。 在公立的博物馆或美术馆系统之外,再打造一两个具备专业性条件,地理位置合适,交通便利的展览场馆,越来越成为让高端艺术特展行业获得健康良性发展的迫切需求。 2015年以来,在上海各种名目的“大师”展不绝于耳。诸如“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作品展”、“疯狂达利艺术大展”、“传奇·毕加索艺术大展”、“跨界大师·鬼才达利”超现实主义大展等等,不一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