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常宝华的作品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2018-09-18 08:31:38 来源:网络

◎栗征

9月7日,一代相声大家常宝华驾鹤西去,享年88岁。近年来,相声界将星陨落。2015年至今,我们已先后告别常宝霆、苏文茂、黄铁良、回婉华、唐杰忠、魏文华等相声前辈。如今常宝华仙逝,仍健在的“宝”字辈演员不过杨宝璋、陈涌泉、田立禾、尹笑声、马志明、谢天顺等寥寥十数位。

幸亏有录音、录像技术,他们留下的那些脍炙人口的相声段子,还能持续不断地给我们带来快乐。常宝华先生辞世,悲痛与哀悼之余,我想,重温他的代表作,探究其一生的创作表演对于当今相声发展有何裨益,恐怕是最好的纪念方式。

最早接触到常宝华的相声,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周末喜相逢》。大概是2003年前后,有上下两期常宝华的专题,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他与赵世忠合作的一段《当行论》乐得我满地打滚。在众多版本的《当行论》中,这一版其实不算拔尖。但在当时的我看来,这个长脸老爷爷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说出来的尽是些“木头小皮盆”之类四六不着的话,还带着股“酸不溜丢”的味儿,是那么俏皮、那么可乐。

后来求学北京,终于得见常宝华的现场表演。2015年,“沧海一声笑暨常宝华先生从艺八十周年巅峰演出”在海淀剧院举办,常宝华先是和孙子常远合作表演《追溯》,又为侄子常贵田捧哏,攒底表演《说海》。虽已85岁高龄,一举手一投足仍可见其全盛时期的风采。最让台下的我心生感慨的是,常先生登台后真情实意地道谢:感谢观众的哺育和海政文工团的培养,感谢大哥常宝堃对常氏家族的贡献。

这场演出的舞台被布置成启明茶社的模样,那是常宝华艺术生涯开始的地方。

启明茶社有“中国相声大本营”之称,刘德智、张寿臣、马桂元、郭荣启、刘宝瑞等60余位相声艺人曾在此献艺。常宝华的父亲常连安正是启明茶社的创建者。常氏家族可以说是中国相声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家族,常连安和他的儿子常宝堃、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宝庆、常宝丰,孙子常贵田(常宝堃之子)、常贵昇(常宝霖之子)、常贵德(常宝霆之子)均是相声从业者。更年轻的第四代传人,则有观众十分熟悉的常远、常贵昇之子常亮以及常宝华的外孙杨凯。

常氏一门,以“小蘑菇”常宝堃艺术成就最高。常宝堃自幼随父从艺,8岁拜在相声泰斗张寿臣门下,不仅肚囊宽绰,技术全面,而且善于随机应变,表演活泼清新,是上世纪40年代最受欢迎的相声演员之一。可惜天妒英才,1951年,常宝堃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牺牲在朝鲜战场,年仅29岁。大哥的死让常宝华深受触动,1953年,他追寻兄长的脚步,参加慰问团,奔赴朝鲜。回国后,又报名参军,在海政文工团度过了60载军旅生涯。对海军,常宝华有着极深的感情,因此,在从艺八十周年巅峰演出中,他选择以海洋为题材的《说海》作为最具分量的“底活”。

常宝华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建国十周年之际与赵忠、钟艺兵共同创作的《昨天》。在《昨天》中,常宝华塑造了“我大爷”这一人物形象。旧社会,“我大爷”遭遇阎王账(高利贷)、物价飞涨、伤兵敲诈、洋车被盗等打击,精神失常。十年之后,他得以康复,却失忆了,把十年前当成昨天,面对新社会的种种变化,仍然用旧社会的思维去理解,闹出不少笑话。比如在旧社会,国民党的伤兵成心讹人,到了新社会,“我大爷”一见到解放军撒腿就跑;在旧社会,路人好心劝告他莫谈国事,到了新社会,有位少先队员向他介绍人民管理国家,他马上如临大敌般脱口而出:莫谈国事。第一次听这个段子时,我最深刻的印象是结构巧妙。今昔对比,严丝合缝,前半段的铺垫在后半段中全都“缝”得上。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我对《昨天》的认识也不断加深。按说《昨天》的前半段与后半段分属不同的创作序列,前半段从《醋点灯》等表现旧社会底层生活艰辛的传统相声中汲取营养,后半段则得益于1949年后歌颂型相声的悄然兴起。但《昨天》并未呈现前后割裂之态,反而融汇成一种雅致大方的全新风格,完全不同于传统相声的江湖习气,可见新社会对旧相声之“改造”。这种“改造”,是时代更迭和意识形态变更的必然结果,不能简单判断是进步还是退步。

相声大师侯宝林也演过《昨天》。在《相声艺术也要刻划人物》(编辑注:原文如此)这篇文章中,他提及自己某次表演《昨天》时的失败。当说到“我大爷”把洋车丢了时,观众笑了起来,但按侯宝林本心,此处观众是不应该笑的。因为此处不是要让“我大爷”出洋相,而是要通过其悲惨遭遇,压得观众“透不过气来”。观众之所以发笑,是因为他“在技巧上追求叙述台词连串、动作准确和把许多事情堆在一起的效果,一口气把台词念下来,到这儿突然停顿”。为此,侯宝林感到十分难过。他在文章中总结,“我体会到一定要处处注意老大爷这个正面形象的刻画。这么做,尽管看起来某些细节没有那么强烈的效果,但我们首先要把他演对,在这个基础上再把他演好。”我以为,侯先生的这番话实在是至理名言,当人物的准确与包袱的效果产生冲突时,应当优先考虑人物的准确。

常宝华最具知名度的作品当属与常贵田共同创作表演的《帽子工厂》。“四人帮”倒台后,在十年浩劫中遭受毁灭性打击的相声艺术由于其“文艺轻骑兵”的特点迅速复苏,涌现出一批揭露与讽刺“四人帮”的作品,《帽子工厂》即是杰出代表。时至今日,造就《帽子工厂》的政治环境早已远去,而《帽子工厂》仍被不断提及,固然是由于作品触及到特定时代的情绪抒发,因而成为记录历史的独特记忆,但如果没有上乘的创作技巧作为支撑,恐怕也会被人遗忘。曲艺理论大家薛宝琨有一个观点,相声讽刺的对象是丑而不是恶,恶的东西是正剧批判和悲剧控诉的对象。在我看来,《帽子工厂》难能可贵的是生动刻画了“四人帮”“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丑态,没有误入“正剧批判和悲剧控诉”的歧途。

2015年央视春晚,苗阜、王声表演反腐相声《这不是我的》。作品中,苗阜指责王声“扣帽子”。听到这仨字,电视机前的我一激灵,不知作者是不是有意致敬《帽子工厂》。《这不是我的》顶着“三十年来讽刺尺度最大”的名头,可节目播出后并未达到预期反响。苗阜着力塑造一位领导的形象,受贿事实昭然若揭,却心存侥幸地以“这不是我的”狡辩。刻画贪官丑态的思路当然没问题,但对比《帽子工厂》,捧哏的常宝华提出各种身份、各种行为,逗哏的常贵田一一扣上帽子——任你七十二般变化,也逃不出如来的手掌心——听得人心惊肉跳。想想看,如果《这不是我的》留些笔墨描述一个普通人如何遭受贪官的折磨,可否引起更多观众的共鸣?

还想多说几句,如何看待相声的“功能”?相声应该如何与时代洪流良性互动?显然,不是每一段相声都需要承担些“功能”“意义”,但如果认为相声就应该与政治绝缘,无异于自废武功,也是不现实的。这一题材的相声,并非新中国的产物。上世纪30年代,张寿臣创作表演《揣骨相》,抨击当局的不抵抗主义。40年代,常宝霖创作,常宝霖、常宝堃均曾演出的《牙粉袋》直指日寇的强化治安运动。1949年后,曲艺被称为“文艺轻骑兵”,就是因为其短小精悍,对社会热点、重大事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如果认为相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适合或者不能表现某个特定的内容,那是对相声多元手段和处理与现实关系之能力的根本质疑,这种质疑一定站不住脚。更不是说,一沾政治的边,就意味着“限制”“扼杀”或某种 “投怀送抱”。相反,恰恰是因为走在时代前沿,相声才与其他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共同勾勒出一个时代的风貌。想想上世纪80年代姜昆的相声,那种时代青年“开眼看世界”的好奇与欣喜,不正是我们今天回溯那个时代的直观感受吗?

跟随在时代后面亦步亦趋,做到这一点已属不易。但这还不完全是我所谓“相声与时代洪流良性互动”,更高的要求是前瞻性——做一名观察家,敏锐地捕捉到微小的社会症候,然后加工成相声作品——一如1988年创作《特大新闻》的梁左。但愿这不是奢望。

,重温常宝华的作品是对他最好的小可的奶水 纪念

相关:

朱旭+林连昆: “一代目”造就“人艺黄金第二代”◎老信 一副迟来的重担 1981年,改革的春风逐渐吹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也吹到了北京人艺的舞台上。这一年,人艺厚积薄发,排演了六出大戏,其中就包括《咸亨酒店》,主角阿Q的扮演者是朱旭。 这是朱旭在北京人艺的第30个年头,年已知命的他迎来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演。在朱旭的履历中,人们总是着眼于更为著名的《哗变》《甲子园》,可朱旭自己,却极为看重这个阿Q。直到晚年,提起《咸亨酒店》的创作过程,他还能滔滔不绝,..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 ——题记 秋风萧瑟。片片泛黄的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如此优美的场景。却抵挡不住凉意的趁虚而入:丝丝微凉从鼻孔里钻进去。伴随着血液的流动。弥漫全身!“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早已明白。季节的更替中。总难免渗透着些许的欢乐悲喜。而很多时候。作为常人。是无能为力的。正如谁都不知道所谓的“永远到底有多远?”。却要在一段感情的阴晴圆缺中。苦..

“北漂”十年 赵梁:做一个自由自在的舞者近三年来,在全国的舞蹈演出市场中,现代舞涌现出很多民营舞团和独立舞者的作品。由赵梁编导的《警幻绝》《幻茶谜经》和《双下山》三部曲,东方文化融入现代舞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9月17日和18日,赵梁的另一部作品、舞蹈剧场《舞术》亮相国家大剧院舞蹈节。出于对这位独立编导的好奇,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对他进行了采访。他告诉记者:“我就是喜欢自由自在。之前在北京当了十年的北漂舞者。在三部曲之后,这部《舞术》是以中国..

影偶艺术周国庆节开幕昨天(17日)下午,由北京市文联和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2018北京(台湖)影偶艺术周发布会在台湖公园举行。 据悉, “立足传统 以变求新 ”—— 2018北京(台湖)影偶艺术周,将于10月1日至14日在台湖公园和通州区文化馆举办,是首都打造台湖特色演艺小镇的重要艺术活动之一。艺术周特邀国内外13个剧团近70场影偶展演,21场与影偶相关的视觉展览,多场大型木偶环游,2场国际影偶论坛,10场影偶讲座和课程。 艺术周..

杨学棒瓷艺作品展亮相故宫武英殿作为文化部优秀文化人才库专家,中国古汉窑继承人,杨学棒个人作品展——“瓷艺生辉”日前在故宫武英殿开幕。 本次展览展出当代艺术家杨学棒的代表性作品101件,以长卷、组画、斗方等形式呈现,其中瓷器15件,瓷画作品86件。展览由“梦里河山”“花语世界”“绿野乡间”“生活印记”“窑火丹青”五个篇章组成,囊括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集中展现了杨学棒的艺术成就。 展览呈现杨学棒代表作瓷板组画《万里江山瑞雪图》、瓷器作品《..

夜已深,你还在等什么人“夜已深还有什么人。让你这样醒着数伤痕。为何临睡前会想要留一盏灯。你。若不肯说我就不问。只是你现在不得不承认。爱情有时候是一种沉沦……” 听起一首林忆莲演唱的“伤痕”。缓缓间有一种感觉悠然而生。牵起那份久远延绵的心事。撩拨着看似安然平静的心湖。视线凝眸处。一片潮湿。透着温热。许久不曾悲伤。却也无法快乐。 宁静的夜里。月色流淌如水。凝结在忧伤的文字间。沉淀的记忆。漂浮在牵挂的心头。抹不去昨日那淡淡的..

曹文轩:儿童文学不能缺少现实主义“曹文轩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创作研讨会”近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高洪波及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张晓楠的主持下,曹文轩与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及师生代表百余人,以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担当”“悲悯”“初心”为话题展开研讨。 此外,中少总社方面还宣布推出插图版《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细米》等曹文轩在该社出版过的全系列作品的有声朗读版,..

绽放在眼眸中的相思题记:红尘陌上。花落满天。在清瘦的流年里。一支雏菊傲然地绽放着。散发着淡淡的幽香。风起雨落。一坨坨花瓣飘入你的眼眸。相思尽染。 微醺着一帘幽梦。缠绵于温柔的指尖。寂静无声。落眼处。一片萧瑟的花影落入烟雨深处。醉红了青春年华。窗外。斜风细雨。梦醉琉璃。扯不断的情思紧锁在微倦的时光中。泛起几度凉意。在回环复沓的轻音里。我一次又一次地呼唤你的名字。在轻盈曼妙的蹁跹中。我一遍有一遍地领略你的风采。 忘川河..

世界并不公平1、世界并不公平。男人步伐大。前行快。要想不被落后太远。女人只能更加辛苦。责任中不放弃自我。付出时坚持成长。可以短暂地依靠他喘歇。却不能一劳永逸地靠着他安享。记得。一丈之内他是你的夫。落后太远。他便牵不到你的手。这是与子偕老的距离。 2、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经营好自己。给对方一个优质的爱人。不是拼命对一个人好。那人就会拼命爱你。俗世的感情难免有现实的一面。你有价值。你的付出才有人重视! 3、你以为人..

彼岸情深萦秋色秋寒悄至。寥落的长空几行大雁飞过。洒下片片寂寞。 你说。我依然如此想你。 我无语。泪动心弦。 染着秋色。轻弹悠然如水的心曲。捉摸不定的舞步总是踏落在悬崖边缘。一颗红豆燃烧了经年的狂热。那些过往在纸碎的纷扬下。还不回一份属于你我的完整。 夜。因寂寞而显得疲惫。拈起时光的花瓣。在墨黑的字迹里寻找。路过和你相遇的那片木棉花盛开的地方。仍见到你徘徊的身影挂满了思念的星光。低眉。一声叹息。这样的等待苍老了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