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加德作品首演:陌生的非洲戏剧 熟悉的心灵创伤

2018-05-25 17:51:13 来源:网络

11月3日至11日,北京蓬蒿剧场连续上演了三部十场同一位剧作家——阿索尔·富加德的戏剧作品。早在两个月前,这三部剧已经由同一制作演出团队在上海文化广场的露天剧场——箱剧场演出过。这位获得托尼终身戏剧成就奖的世界戏剧大师,国内观众并不熟悉,虽然大家可能听说过一部获得200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南非电影《黑帮暴徒》,这部电影就改编自富加德的同名小说,也是他目前为止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

富加德是20世纪绕不开的戏剧家

当这位“南非国宝级剧作家”的照片出现在国内观众视野中时,大家看到他是一位说英语的白人作家,而非黑人(应该没有人能认出来,他曾在电影《甘地传》中扮演当时的南非总理史末资)。当这位剧作家为南非创作的三部剧作呈现在上海的露天剧场和北京的黑匣子剧场时,观众看到,舞台上不仅有黑人,还有白人,甚至还有黄种人。当观众们对着中文字幕追逐演员的英文台词时,时不时就会撞上几句连语种都辨不出来的台词。虽然这三部主推编剧和剧本的南非戏,经由中国制作团队制作,中国和英国导演执导,中国演员和在中国的非洲演员联合演出,早已不是富加德自己导演的版本风貌(绝大多数情况下富加德都会执导自己戏剧的首演,并且会饰演剧中角色),并且已经突破了原剧本人物的设定,当中国遭遇这三部剧时,首先遭遇的依旧是南非种族隔离的历史以及南非多民族多语言的社会现实。

尽管对南非感到陌生,但依旧会在面对质朴的舞台布景和简单的道具设置的时候,直面空空的舞台上挣扎着的那一个个、一对对孤独而痛苦的人物的生存境遇,然后看到我们自己。《我的孩子们!我的非洲!》中裹挟于大时代备受灵魂煎熬努力坚守内心的教师、男孩和女孩;《孤岛》中监禁于孤岛之上的两兄弟,面对着生存意义的拷问;《火车司机》中裹挟于种族、民族集体暴力的个体,闯入被施暴者的世界,寻找自我心灵救赎。这些剧中人物的生存境遇,对中国观众而言,都是不陌生的,不少都直接触及了我们的民族历史和个人心灵最隐秘的创伤。

其实早在1983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非洲戏剧选》中,就收录有富加德剧作《希兹尉·班西死了》的译文,作为戏剧选中南非戏剧的唯一代表。2010年出版的《外国戏剧鉴赏词典3·现当代卷》也收录有这部剧作。2006年译介到国内的《二十世纪西方戏剧指南》也收录了这部戏剧,不过作者和剧名的译法没有参照先前的翻译。足见虽然国内观众并不了解富加德,但他是论及二十世纪非洲戏剧甚至世界戏剧绕不过去的戏剧家。

政治高压下与南非黑人艺术家合作

《希兹尉·班西死了》和此次上演的《孤岛》都是由富加德和两位南非新布莱顿黑人区的科萨族黑人演员通过即兴创作的方式,于1972年先后合作创作出来的。这两部剧是他上世纪60年代与黑人业余演员合作摸索出的即兴戏剧创作方法的最佳实践,他的这一创作模式,也成为种族隔离时期南非跨种族戏剧的基本创作模式,能够很好地让黑人演员直接讲述不为白人所知的种族隔离制度下的黑人生活,并且将黑人传统表演艺术带入西方的戏剧格局中。

观众们应该很容易看出《孤岛》和此次引进的其他两部戏剧在风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出现了很明显的黑人表演艺术形式。《希兹尉·班西死了》和《孤岛》获得了1973年托尼奖的最佳戏剧奖和导演奖的提名,两位黑人演员获得托尼奖最佳演员奖。不得不提一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种族隔离制度被迫松动之前,南非

政府是禁止黑白人同台演出、共同观看戏剧的,这两位演员是南非最早的黑人专业演员,他们跟随富加德前往英美表演这两部剧时,是作为富加德的仆从获准出境的。

1985年,新加坡华人戏剧家、新加坡戏剧开创先锋郭宝崑曾翻译并排演了富加德的《孤岛》(译名《岛》)。这位华人戏剧家看到了《孤岛》中“质朴戏剧”的特质,看到富加德长期积累关押非白人反种族隔离政治犯的罗本岛的资料,结合他自己执导的黑人业余剧团“巨蛇剧团”的真实遭遇,以及剧团成员在罗本岛的真实经历,在最贫困的条件下,在政治高压下,创作出了具有极高艺术性的“剧艺”,达到了“世界剧艺的顶峰”,并获得了世界剧坛的最高评价。郭宝崑认为“南非剧场艺术家们在对待祖国人民与艺术实践的关系上”,能给新加坡戏剧提供极好的借鉴。2002年郭宝崑的实验剧团复排《孤岛》,时隔17年,他在新加坡新的历史语境里看《岛》,他看到了《岛》中的人性,看到了其中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意义的思考。想来2002年的新加坡,和2015年的中国,语境大抵相似,中国观众在自己身处的现代都市中观看《孤岛》,应该看到的也不只是南非历史,会照见自己的生存境遇。

杂糅欧美和非洲传统的戏剧

为中国提供另一种可能

陈文聪国际戏剧工作室此次引进的这三部富加德戏剧,展现了富加德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及2000年后三个阶段戏剧的不同主题和风格,让国内观众看到一个剧作家多样的创作可能,也通过陈文聪和巴基斯坦裔英国籍导演Shahzad的导演构思,让观众感受到一个剧作家的戏剧文本呈现于舞台空间的无限可能性。《孤岛》的导演Shahzad是剑桥南非史博士,《孤岛》幕间音乐都是他精心挑选的南非黑人反种族隔离灵魂歌手米尔娅姆·马科巴传唱于上世纪60年代的战斗歌曲,这些歌曲虽然有着抒情和欢快的曲调,其歌词是非常具有战斗性和讽刺性的。

且不论两位导演的舞台呈现,富加德的戏剧构作本身至少让人思考这几个问题:第一,两三个角色,你方说罢我再说,一说就说一大通,一说就说得特走心,一走心语言就特诗意,一独白能独白一整幕,这样的剧为什么还能好看,还能吸引观众。文字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戏剧中的台词到底有多重要。第二,这样台词为重的剧本,是如何给导演留出灵活的执导空间的。第三,这三部剧都是根据真实的事件写成的,《我的孩子们!我的非洲!》和《火车司机》就是根据南非新闻报纸的报道写的,而且都跟戏剧的创作和演出时间有一定的时间差,但是这三部剧即便是在当下的中国上演依旧能够引起共鸣。富加德是如何做到对政治剧的超越的,他的剧作是如何做到对具体历史时空的超越的。第四,富加德一直能够通过戏剧对南非的社会现实做出回应,并且是通过戏剧展现时代中人的处境,人的心灵困境。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第五,应该如何书写创伤。第六,在后革命时代如何继续创作,为谁写作,写作什么,为什么写作。

虽然富加德是用英语写作的白人非洲作家,但在南非戏剧史上,他的戏剧被视为最初的真正的南非戏剧,让世界剧坛看到了一种杂糅了欧美和非洲戏剧传统、讲述南非故事的独特戏剧,得到了国内和国外戏剧界的承认。此次富加德戏剧的中国首演,也是国内第一次由专业戏剧团队公演非洲戏剧,给中国观众呈现了非洲戏剧的另一种风貌,非洲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大陆,非洲戏剧也是一个多样性的存在,同时也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提供一种独特的戏剧可能。

,富加德作品赚钱联盟 首演:陌生的非洲戏剧 熟悉的心灵创伤

相关:

女人 衣服 帽子 飙升的莫迪里阿尼意大利著名画家莫迪里阿尼的《侧卧的裸女》日前拍出近11亿人民币的天价,创造了仅次于毕加索的艺术品拍卖第二高的纪录。 然而100年前,这位当时的80后因为离经叛道的性格和画风,拒绝加入任何艺术流派和圈子的做派,作品曾经因为宣扬色情被警察叫停。他也因为沉迷于酒精、毒品和女色,潦倒一生,36岁便病逝。 莫迪里阿尼的惊艳作品和传奇生平衍生出大量文学作品,从小说、诗歌、话剧、纪录片到影视剧,数量难以统计。比较知名的..

“新花木兰”谢冰莹叹稿费低肖伊绯 职业作家,已出版《在高卢的秋天穿行》、《民国达人录》等十余部作品。 谢冰莹192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与谢婉莹(冰心)、苏雪林、冯沅君等“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一道,已跻身中国现代女作家行列。值得一提的是,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堪称能文能武的“新花木兰”。 谢冰莹首次从军,始于1926年冬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经过短期训练,便开往北伐..

央视春晚一审开始 赵忠祥可能回归11月16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一审在央视老台举行,昨天共有四个节目参加节目一审,曹云金刘云天搭档、苗阜王声搭档、乔杉修睿搭档、邵峰孙涛搭档都亮相老台接受节目第一次审查。之前冯巩、岳云鹏、郭冬临等笑星都曾亮相影视之家,此次一审,这几位则没来参加。此外赵忠祥、朱迅也出现在一审现场,两人或有节目亮相。 春晚的舞台捧红了无数的笑星,很多网络热词都是通过春晚走红。所以每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一直都是外界最..

这张《敷衍》王菲等了18年 11月13日,原本是“歌坛天后”王菲“新专辑”《敷衍》上市的日子。但可能遇到了一些小问题,主导这次出版的、由19岁歌迷谢琦投资成立的广州“浮躁音乐”公司在13日下午发表了一份“延缓发行”声明,称“因订购量超出预期,以致专辑及预购赠品制作均无法按时完成”,所以发行日期延缓至11月22日,发货日期调整至11月29日。 这张《敷衍》原本应于1997年面世,如今由一位19岁歌迷主导完成,过程让人感叹。 《敷衍》专辑迟到18年 1..

收藏家李巍再捐佛像近日,著名佛像收藏家李巍捐赠出一批珍贵佛像和佛教法器,这些捐赠将永久安奉于舟山市观音文化园内的观音圣坛。 2009年,北京东方瑰宝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佛像收藏家李巍将自己收藏的22尊古代金铜造像,捐赠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大明永乐年施”铜鎏金吉祥天母像、“大明永乐年施”铜鎏金无量寿佛像均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准,堪称稀世珍宝。此次,李巍将历时44年收藏的多尊元、明、清金铜佛像和佛饰法器一次性捐赠给..

十年一部《新茶经》由刘枫先生领衔主编的《新茶经》,自2005年发愿,至2015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历时整整十年。此刻,这泱泱26万字的厚重茶著,却又如一盏清雅绿茶,静静地置在案前灯下。 众所周知,诞生于公元8世纪中唐时期的《茶经》,由陆羽所撰,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被中外茶文化史奉为圭臬之作。全文7000余字,分上、中、下三卷十章,总结了截至中唐前的茶事活动,规整了制茶、煮茶、饮茶的经典制式,升华了人类茶饮活动中的精神..

让神秘晦涩的甲骨文“活”起来由于举办“甲骨文记忆展”,近日来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五展厅的序厅一直显得幽暗神秘。只有一束昏黄的灯光射在地板上,照出一块直径半米上下的圆形区域。 一位男性观众试着走到灯光下,一幅大型龟甲图像出现在他面前。龟甲上分成天气、战争、出行、年成四个区域,他可以从中选择问卜。他举起右手,游移了几下,最终停留在“年成”上,平伸的手指攥起拳头,龟甲背面随之凿出了孔洞。火在孔洞处灼烤,图像转至龟甲正面,裂纹在孔洞四..

人们心中都有匹“战马”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制作、演出的舞台剧《战马》中文版,作为“中英文化交流年”重要文化合作项目,无论票房还是口碑都成绩喜人;同时,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家领导人的号召,国家话剧院推出了《战马》艺术教育体验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赞誉。 联合知名美术教育机构“宝贝计画”绘制“战马”,与“博物馆妈妈”携手参观,小小记者来剧组采访……12次不同主题、不..

一片血海红高粱晋剧《红高粱》剧照 戏曲改编《红高粱》有几个版本,剧中人的称呼略有不同,豫剧、评剧称“我爹爹”叫“十八刀”,这出晋剧的“我爷爷”叫“余占鳌”,与电视剧、舞台剧同名,而电影则直呼“我爷爷”,但“九儿”,不论是戏剧、舞剧、电视剧均是这个名字。然而,山西省晋剧院演出的《红高粱》(编剧龚孝雄、导演石玉昆、主演师学丽)对日寇凶残野蛮的法西斯暴行的揭露比其他舞台剧彻底,日寇大佐、军曹、翻译官、日本兵皆上场,..

却却:不写抗日神剧,写抗战中的人生 编者按: 近年大批网络IP改编成影视剧,一些优异的作品不仅带来一股民间的真气,也将有可能改变目前我国文艺创作的版图。“人文问卷”版将不定期采访一批从网络起步的优秀作家,展现他们丰富而不为人知的创作世界。 受访者简介: 却却,本名王凌英,湖南人,国内知名作家、编剧。小说作品主要有《夜芙蓉》、《碎玉倾杯》、《末代金莲》、《战长沙》等;编剧作品主要有电视剧《战长沙》、《智取华山传奇》、《战昆仑》、《擒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