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中的作家身影

2018-09-17 10:09:02 来源:网络

出于对沈从文先生的喜爱,来自中原的小说家赵瑜曾沿着1934年沈从文的回乡路线一一亲身体悟。时光荏苒,淘洗了太多的人事和生活细节,不过,《湘行散记》中承载烟火的大地、河流以及沿河两岸的吊脚楼依然清晰可辨,而置身于船上的沈从文写给三三(张兆和)的情书中所描摹的天光云影、马嘶人语,春梦无痕然却气息犹在。这种贴着作家作品的踪迹而行走的方式,无疑加深了对文学书写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直接地握住作家的脉搏,他的情绪起伏、心跳的节律,以及此时此地的体温。或许,正是这一次的湘西行走,构成了《小念头》得以成书的最初动机。

源于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专章介绍,沈从文、张爱玲这两位现代作家在新时期以来被重新发掘,并迅速配以极高的地位。这是文学史写作中作家作品经典化的典型案例。随着他们的被推高,废名、师陀、凌淑华等一大批作家得以被重新激活,文学史的写作范式也进一步走向丰富和个性。爱屋及乌的心理曲线之下,从文先生弟子——老爷子汪曾祺亦水涨船高,粉丝数量暴增,张家四姐妹的传奇故事也进入街谈巷语之中,至于凤凰古城,更是作为精品旅游线路成为文艺发烧友的首选之地。作为文学与生活世界间走向互文性的案例,个中兴味,一言难尽。

《小念头》之前,关于沈从文的传记多达十几种,如沈从文自己写的《从文自传》、美国学者金介甫著的《沈从文传》、凌宇著的《沈从文传》、吴立昌著的《“人性的治疗者”——沈从文传》、高维生著的《浪漫的沈从文》等。此外,关于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及论文更是铺天盖地。综观这些传记、论文,受制于特定的观念、立场、写作范式的选择,其逻辑演绎多朝向意义、价值、历史真实等严肃或严谨的场域,独独缺了趣味和烟火之气。赵瑜《小念头》的面世,以趣味入题,以温情的、富于质感的生活细节编织作家情感世界的经纬,恰能够补此缺憾。

沈从文是一位自然的歌咏者,也是一位纯情的凝视者。前者对应的是作家的创作实践,如同山西的李锐指认的那样,沈从文是田园牧歌的临写者,是中国由前现代转型到现代时期的最后一缕诗魂;后者对应的是作家的日常生活,“一往情深深几许”,“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当得起如此名号者,沈从文无疑是突出的一位。“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来自张兆和姐姐的评语,可谓持论公允。《小念头》的副标题为“恋爱中的沈从文”,实际上叙及的是沈从文前半生的生活历程,重点开掘的是其感情世界里的褶皱波纹。

作为一本普及性的读物,《小念头》在立论和材料选取方面迥异于他人,作者赵瑜选择了由情书来解读前辈作家生活世界的路径,沈从文的书信、别集,张兆和的信件,成了依据所在。“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这样处理的好处有二:其一是保证了最大限度的历史信息真实,时间、地点、故事、人物交集等因素,皆得以准确还原,毕竟,书信是很难作假的;其二,情书是贴身之物,最能见人之体温性情,其中不仅有情感的表达,而且有情绪的呈现。正是有了体温性情,可读性的要素凸显出来,比如侧身船舱裹着被子一封接一封给三三写信,分享一切目之所见的,就是1934年甜蜜的沈从文。阅至此处,读者绝不会觉得腻歪,而是如同沈二哥一样,口齿生香。

在自序中,作者赵瑜交代了与沈从文公子沈龙朱的交往,进而标出创作此书的直接缘起。《小念头》共分六辑,分别为怀春,北漂时代:练习史,顾问官,痴狂,暖热,怅惘。这些分题目皆别有一番情趣。第一和第二辑,叙及沈从文初恋的失利,其实使用彻底失败来评价更为准确,以及他代写情书的经历,交代了他为何出走湘西,闯荡北京的心理动机。第三辑以沈从文的视角还原了胡也频和丁玲的爱恋、结合、矛盾纠纷,冰与火并存的特殊场景,一方面给予沈从文以真正的情爱启蒙,另一方面也让读者见识到民国人物的激荡与先锋。第四和第五辑,对应了因张兆和而情感备受折磨的沈从文,以及由悲伤低谷突然攀升至欢快高峰的沈从文,落差之大,营造了张力十足的戏剧性人生。第六辑则以简笔的形式触碰了沈从文情感越轨的文坛公案。

趣味这个东西,后天的熏陶虽然可以部分补之,而可贵又最富感染力之处却在于天然之初发。天然的趣味作为无机心的产物,呈现出人性深处的温软与丰满,一旦附着于肉身,便会灌注入真气和精诚之气。关于趣味之于文学艺术的重要性,庄子笔下的真人、李贽的童心说,皆有深刻的阐发。在日常生活中,一个趣味天然的人,很容易洞见他者的趣味。《小念头》中为了所钟情的女子被斩杀而哭了七天七夜的曾做过土匪的兵士、听闻老师给自己的女学生写情书后充满温情的校长胡适、劝告沈从文当小偷的郁达夫,以及在私信中对张兆和吹牛的沈二哥,皆是有趣味之人。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读完《小念头》掩卷之后,对于镌刻在沈从文墓碑上的这段话,愈发慨然!

,血观音 下载

相关:

郎绍君:寄淡泊以发豪猛美术史家、美术批评家郎绍君先生是我的授业恩师。时常回忆起当年那个暮春时节,先生欣然接纳了我这样一个既非名校出身又无嘉贤荐举的考博学生。在困顿而迷茫的人生路口,他为我敞开了一扇通往理想的大门,让我在长久的惊喜和感恩中再次领受学术的惠赐。 郎先生待人亲和,论学徐徐道来,在慈爱的神情与朴素的话语中,挺拔着关乎做人与为学的求实精神和恭严立场。做先生的弟子无比幸福,因为在读书和思考中遇到问题和困惑,几乎随..

无关心情,我们无关……我在把你忘记。你又才把我记起。是不是太晚? --------说不出口的一句话 最近看了一位成功大学生的谈话。他说。一个优秀的人是不会在学习期间谈恋爱的。如果TA谈了那么便不是真的优秀。突然想到自己。 从小学到初二。我一直为自己引以为傲。几乎是所有人眼里优秀的我。竟在初三的时候。开始排斥所有。并一路叛逆。因为喜欢一个人迷失了自我。最后被骂得一无是处。且在中考的时候考得一塌糊涂。本来可以去更好的学校。最后却只..

迎我们的节日 守我们的民俗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中秋节既蕴含着丰收和喜庆的吉祥内涵,又承载着人圆、月圆、万事圆的美好祝福。以中秋节为代表的传统节庆民俗,是祖先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收获的宝贵传统文化。它具有恒久的认同感和感染力,也具有约定俗成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成为华夏民族最为默契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一。随着各地对节日文化内涵的挖掘,对节庆内容和形式的创造性转化以及节日文化凝聚力的日益加强,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承转换的思考也更为深..

中国志怪文化的深层解读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的开首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其实,志怪文化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纸上寻仙记》对破解我们民族文化心理有一定的意义。 首先,《纸上寻仙记》瞄准了志怪文化背后的俗世隐秘。 作者博览群书,对中国古代的志怪文化记载,进行了全角度的搜集与全方位的扫描,把中国志怪文化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分门别类地划入到自己的各个章回中。全书的三大门类,对..

16岁不会迷离风吹过叶子的婆娑 人来人往的安详 窗外柔和的晨曦 世界也许不会因为 又一个满16岁的男孩 而改变 梦 依旧晾在一旁 路 又该伸向何方 爱 还埋藏在角落 长了一岁 许多东西也要学会改变 再也不能 迷离在许多触摸不到的 虚幻和假象 应该对16岁的自己 说声你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献给16岁的自己

爱心接力因感冒。她从医院看病出来。在接近急诊室时。看到两个年轻人扶着一个满脸血迹的小伙子。急切地与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子理论着什么。开始。她以为这是年轻人打群架被送来急诊的。不屑一顾。但看着那可怜的伤者。与自己18岁的儿子年龄相当。一种母性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于是。她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 不经意中。她听到了大意。是因为伤者在过斑马线时。被一辆飞驶而来的两轮摩托车撞伤并逃逸了。两个素未相识的年轻人见状。将..

贵妃醉酒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 ------题记。 闭月羞花掩饰不了的你的美。沉鱼落雁遮不住你的妩媚。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句只为了形容你。 一副图迷醉多少痴迷的眼眸。你斜倚在灯红酒绿的婀娜身影竟差一点断送整整一个王朝。然而。这是你的过错吗? 你只是不经意成为皇帝宠爱的女人。富贵虽有了。却也失去了平常人所拥有的自由。甜蜜。 然而。你的命运是千万大唐女子一生所追求的。她们..

我想把你遗落在风中你是风中遗落的那枚书签  无论我多么努力地找寻  你终究无法回到我翻阅诗页  我忍痛把你定格在比太阳远比月亮近的地方  任由你走出我的心田却无法消匿你于我的视野 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我一直仰望着你 其实 你的喜怒哀乐依然拨动着我的每一根心弦如初 我努力地在记忆里找寻那扇被你撞开的心门的钥匙 也许锁上那扇门从此便不会再想起你 任你遗落在萧瑟亦多情的秋风里

生日之感今天一早就接到我的宝贝柔柔给我打来的电话;我很欣慰。我曾付出的真的很值;我自己一般都不记得哪天是哪天。今天。我的小柔提醒了我;她告诉我。妈妈。奶奶说明天是27了。是您的生日;您要记得买些好吃的。我不在您身边。您要记得多吃些好的;还有。妈妈我祝您生日快乐!我听了她的一阵咿咿呀呀。心里真的有说不出的高兴!幸福的眼泪就随之而出;宝贝。妈妈谢谢你!等柔柔说完。接下来就是妈妈接话了。妈妈说了和小柔一样的话;..

悼念逝去的网友这是我第一次为网友流眼泪。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有点晕。我以为你只是暂时的离开。然而却是永久的离别。 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也记不清什么时候我们成了网络好友。但是我的变化你总是第一个发现 。也总是第一时间给我留言。或恭喜、或安慰。或鼓励、或建议。我已习惯你的随时出现;我已经习惯一上QQ就可以看到你的留言。我欣然的接受着这一切。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平常。然而。当这一切突然停止时。我却觉得少了些什么。这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