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谈论苏轼画作,其意义已经远超画作本身

2018-09-12 12:01:25 来源:网络

号称是北宋文坛泰斗苏轼的水墨纸本手卷《木石图》,将亮相11月举槌的香港佳士得2018年秋拍,拍卖估价超过4亿元港币。这件从日本征集而来、流传至今的极其罕见的苏轼画作,不仅被认为是迄今“最接近苏轼画作真迹”,还留有同代大书法家米芾的题跋。消息传出,引发了艺术圈内外的广泛关注。

苏轼的诗词人们吟诵至今,苏轼的书法无愧于“宋四家”的名号,那么苏轼的画作究竟价值几何?

《木石图》的画心其实只有寥寥数笔,描绘了一株枯木屹立在形状怪异的石头旁,似乎既无美感上的惊艳,也体现不出过多技术难度。苏轼的画是不是文而优则画?在中国美术史博士、著名艺术家汤哲明看来,今天人们在谈论苏轼的画作时,谈论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画作本身。苏轼的画作被视为文人画的先声,借《木石图》溯源文人画的创作方式与审美趣味才值得深味。

能否填补苏轼传世画作真迹空白,《木石图》值得期待

苏轼的画迹,大多只见书载,很少见真容。至少在部分学者看来,眼下似乎还没有一幅苏轼传世画迹真正令人信服。但学者们也认为,苏轼这幅《木石图》确实有着特别的意义。

在《木石图》重出江湖之前,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是业内人士眼中最接近苏轼传世绘画真迹的一幅。这幅作品出自知名报人、学者、收藏家邓拓的捐赠,是邓拓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从白坚夫手中购藏的。白坚夫曾为军阀吴佩孚的秘书长,北洋政府时期他从北京的古玩店里买走了苏轼的《木石图》和《潇湘竹石图》,这也正是史书有过记载的两幅苏轼作品。日后由于生活拮据,《木石图》被白坚夫卖到了日本,收藏于阿部房次郎爽赖馆。而《潇湘竹石图》却因不被鉴定大家徐邦达看真,很久没能找到下家。一个偶然的机会,经圈内朋友牵线,邓拓与《潇湘竹石图》有了邂逅。

“隽逸之气扑人。画面上一片土坡,两块怪石,几丛疏竹,左右烟水云山,涉无涯际,恰似湘江与潇水相合,遥接洞庭,景色苍茫,令人心旷神怡。徘徊凝视,不忍离去。”邓拓这样写下展开《潇湘竹石图》全图时对这幅作品的第一印象。他曾坦言当时其实不能鉴别它是否为苏轼真迹,却坚信这幅画是珍品。最终,邓拓与白坚夫约定,《潇湘竹石图》的成交价为5000元,其中2000元为现金,3000元为邓拓忍痛从个人收藏中挑出24幅珍贵画作折价而得。

买下《潇湘竹石图》后,邓拓把自己的书斋起名为“苏画庐”,也开启了对这幅作品的仔细研究。他广邀友朋到家中鉴赏、品评。因为《潇湘竹石图》是绢本,邓拓一方面从博物馆借来历代丝织品的样标,用放大镜观察、分析历代丝织的经纬特点,一方面大量观察苏轼不同年代的书法作品、金石印鉴,琢磨苏轼用笔特点。历时半年多的研究之后,邓拓撰写了《苏东坡潇湘竹石图画卷题跋》一文,发表在1962年第6期《人民画报》上,介绍《潇湘竹石图》上26家珍贵题跋,也介绍苏轼画作的艺术风格。其中,画石用飞白笔法,画竹用楷书及行书撇、捺、竖、横等笔法而稍加变化,都是邓拓眼中苏轼绘画所呈现出的艺术创造性。1964年,邓拓将包括这幅《潇湘竹石图》在内的144件古画整理裱褙好,捐赠给了国家,而《潇湘竹石图》无疑是他个人收藏中最珍贵的作品。

而这幅流落日本的《木石图》以往几乎没人见过,似乎只存在于传说中。《木石图》的珂罗版影印资料倒是持续出现在研究学者对苏轼传世作品的介绍中。此次香港佳士得从日本征集到流传已久的《木石图》,又引起学界对于这幅画的真伪的热烈探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艺术史在读博士研究生夏小双告诉记者:“时隔近千年,《木石图》是不是苏轼的真迹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也无从可考了。重要的是,如今我们恐怕找不到更好的‘苏轼画’来替代它。”这也令人不禁想到去年11月于纽约拍场拍卖成交的约合人民币30亿元的达·芬奇油画《救世主》,这幅难得一见的作品同样不乏争议,但人们依旧为它疯狂——只因太多专家声称,今天市场上找不到比这更好的“达·芬奇作品”了。

苏轼写意画中的瘦硬,体现着文人画的价值

苏轼的画作缘何如此值得关注?已故美国艺术史大家高居翰在早年的成名之作《图说中国绘画史》中已给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审视苏轼的画作,应该首先审视苏轼和他的几位朋友形成的士大夫阶层“朋友圈”——他们在致力于官务、古籍研习、诗文写作的同时,一有空闲便会画画,写一些有关绘画的文字,建立起此后被称为“文人画”的宗派。而这个圈子的中心人物正是苏轼。其中,这类画作秉承的绘画理论格外值得关注,即绘画与书法、诗歌一样,是用以寄情寓兴的。作品的品质反映着画家本人的品质,表现内容来自画家的心灵。

国际著名艺术史家卜寿珊更是在《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一书中,将苏轼及其黄庭坚、米芾、文同等友人视为文人艺术的鼻祖,认为他们引领了中国绘画此后长达500年的风潮。在她看来,文人画不是指某种特定的艺术风格,而是与职业画师画作相对的一个概念。它们不仅仅指兼为文人的画家所作的画,更是指文人们为“适意”而作的画,是创作者个人书斋中情致的体现。

为何竹子、石头甚至枯树最常出现在苏轼的画作中?他这类以枯木怪石为主题的写意画中的瘦硬,正是为人盛赞的东西。一方面,枯木怪石的奇妙组合富含精神性的意义,让人不禁联想起苏轼仕途坎坷、生活流离的人生经历,感受到作画者胸中壮志未酬等情绪;另一方面,这类画的内涵呈现大量依赖水墨、毛笔和纸本的特性。画中干、湿、浓、淡等变化,充分反映了苏轼书法的笔意,展示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画面形象反倒退居次要地位。而这些,也正是苏轼文人画的价值所在。

,今人2020年5月黄道吉日一览表 谈论苏轼画作,其意义已经远超画作本身

相关:

青少儿“陶艺考级教程”专家论证会圆满召开少儿“陶艺考级教程”专家论证会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18-09-12 09:48:55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责任编辑:郑乾 9月10日,“陶艺考级教程”专家论证会在景德镇皇窑景区举行。此次论证会是由中国社会艺术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举办,中国社会艺术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马广主持。 会上首先由“陶艺考级教程”编撰人员温发权简要介绍了编撰考级教程的初衷以及普及对象群体,针对青少儿对陶瓷艺术考级入门、创作及鉴赏等各..

我们想抓住的东西总是太多,抓住了就舍不得放下我们想抓住的东西总是太多。抓住了就舍不得放下。你能拥有的毕竟是有限的。你放不下这样。就必定要舍弃那样。放弃。并不代表你软弱。它是一种智慧。让你洞察人生万相。有足够放下的勇气。我们提升生命的质量。不在于你活了多久。抓住了多少。而是你把握了多少精彩瞬间。放弃了多少不属于你的东西。 每一天都是一个阶梯。是向既定目标迈进的新的一..

办公一族不时会感觉到精简腰腿痛,那是久座不活动的缘故办公一族不时会感觉到精简腰腿痛。那是久座不活动的缘故。久而久之。容易养成大毛病。因此。需要适当将屁股从椅子里拔出来。放松一下僵硬的手脚、腰身。Yuan Yuan设计的这款太极健身椅。巧妙地在椅子上凹造型。设计了几个小机关。让你很方便地做一下身体练习。比如弯腰、俯卧撑、曲体等等。 【胃真能被撑大吗】胃是一个非常有弹性的器官。人吃下..

常去一个地方,喜欢一个地方,想念一个地方常去一个地方。喜欢一个地方。想念一个地方。都是因为那里有你牵挂的人。而不是牵挂那里的风景。一个城市会跟自己联系起来。也是因为那里有和自己感觉相近的人。有和家乡类似的气息。有你难以放下的人。 有些人有些事。不能一味的守望等待。一经岁月的洗礼。它只能让我们离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远。久而久之剩下的只是支离破碎的记忆。正所谓。再美好..

风往北吹,那是家的方向雨。淅淅沥沥的下。不适时宜地惊扰着散漫的思绪。 随手。打开音乐。依旧是单曲循环。依旧是孙楠的那首《风往北吹》。 磁性的声音。忧伤的旋律。 我不懂歌手的故事。却聆听到了阳光背后的的那缕感伤。 有些事情。巧到没有刻意。注定是偶然。 那样的相遇。便给了我些许的惊喜。惊喜如深秋里的那一抹暖阳。在寒凉的有些发抖的秋风里。我嗅到了阳光的味道。 于是。在我的季节里。便有了暖秋的怀想。 常常在晴朗的日子里。在那样灿烂..

一片城市的叶子一片叶子从树枝上优雅地飘落下来了。它是那一片微醉于秋风的叶子。是点缀在街面上的排列得整齐的行道树的叶子。 我说它是风时起舞静时欢歌的叶子;是诗人心口的风情万种、百态千形的叶子;是自然中的倩影、天地间的游仙;是风与空气的栖居者;是灵动与曼美的缔造者……我说它也是城市街面孤苦伶仃的浪荡者。 叶子落得无声。滑落驾着一场空。轻巧得无物。无语。无心。唯我在凝视它如烟似幻的脚步。我视它作脱笼翩飞的小鸟。冰肌玉..

弹指花间染心扉 日月烟雨红尘笑登春风阁。立夏雨亭。攀秋枫崖。守冬恋屋。度尽春风夏日秋雨冬雪。弹指花间染心扉。日月烟雨红尘笑。千古惆怅梦中来。 孤阁月色。渲染几许微凉。你的眸光。透过乱世仓皇。清风拂。层云散。五夜寒光。谁的血迹斑驳了谁的湖光。那一场风花雪月里遗留下的悲伤。我躲在世界的角落里独自舔舐。无所谓痛楚。也不过是满腔难解的离愁。和对你昔昔难忘的念想。歼景离乱。还有多少人记得曾经单纯的诺言。初晴的雨天。执着同一把伞。在荒芜..

谁是我诗经里的断句停顿。圈点。我用笨拙的指尖触动诗经的页面。 那滚烫的诗句里有谁的气息?谁。才是我诗经里的断句? 乐师。请为我击鼓而歌。为我敲响那面沉睡已久的铂。 我将学会用另一种语言说话。学会在祖先的遗风中识别真假。从而找到那失传多年的曲谱。 当然。在此之前。我还要找到那些鱼纹。鸟兽。还有那些沾染着鲜血的石头。 噢。我摸到了一块骨头。和一些青铜的残骸。它们竟然在质问那歌谣的由来。 ——“谁创造了你?谁毁灭了你? 谁在..

弯弯的稻穗那是一片稻谷。一片金黄的稻谷。它们一串串弯腰俯首。一式背负的姿势把沉甸甸的成熟扛起。稻谷的一生在谢幕前用虔诚膜拜定格。我的双脚踩过田埂。让草儿贴地。让自己情怀贴地。仰视着一串串稻穗。悬在稻穗末梢的谷粒。特别地饱满。以身相许。回报稻田。仿佛是最盈实的愿望;稻秆上还有许多谷粒昴首向天。让太阳晒去成长中欲望的水份。感恩原来只需是一粒粒晒干的大米。 阳光照在金黄稻谷上的场景。本是一幅自然的秋意画面。可今..

一只亡命出逃的螃蟹(一) 十几只螃蟹在昨夜的争斗中已缺臂残腿。 我端起盛放它们的盆子。往打开火的蒸锅里用筷子夹着安置它们。这是一个坑杀与反坑杀的残忍过程。手忙脚乱的闷上盖子。耳听着一阵猛烈的踹门声。这些家伙。愤怒已极。用着最大的蛮力在左突右冲。 声音下去些的时候。我悄悄揭开盖子一侧。想看一看究竟。就在这么一会儿功夫。一只大个的螃蟹四只爪子勾住了锅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跳将下去。 盖子跌回锅上。我慌乱地举着筷子赶快追踪..